【情景再现】
2003年,一家乡镇企业的老板史隆经过严格调查、慎重考虑,终于办起了一个养蚕茧的项目,史隆踌躇满志地着手兴建。一切工作都按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但项目进行到后期,却遇上货多价贱,蚕丝市场一时趋于疲软。史隆因此惊慌失措,就像握着一个定时炸弹,一心急于脱手。谁知当他刚刚以低价将该项目转手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随着2005年蚕丝市场的复苏,蚕丝价格发生了强烈的反弹,接手该项目的投资者迅速将项目完工,因此大赚了一笔。
【问题分析】
初创企业之所以短命,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轻易放弃投资项目,再由于短视和心态浮躁,缺少对企业的长远的战略构想和通盘设计,最后导致企业快速地跨掉。
有一位名叫罗伟才的经营餐饮业的中小企业家,他在北京有四家餐馆,南京有两家歌舞厅,在广东还有几家夜总会。客观地说,以罗伟才三十几岁的年龄和不过五六年的创业历史,这样的业绩也算是发展迅速了。但是,罗伟才认为,自己是干大事业的人,图谋更大的发展才是自己追求的更高目标。本来这很正常,人的欲望是变化的。每月挣500元的时候会想如果每月挣5000元就知足了,等挣到5000元又会想挣5万元。罗伟才这样想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罗伟才自己有些看不起自己发家的这个行业。罗伟才以前在政府机关工作,是个干部。刚经商的时候想搞高科技,没几个月赔了几十万元。后来觉得高科技太玄妙,民以食为天,还是搞饮食更容易把握,于是改行开餐馆。这条路罗伟才走通了,但心理不太平衡,认为餐饮业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实业,难登大雅之堂。这就使罗伟才产生了涉足新行业的念头。第二个原因是经常到罗伟才酒楼用餐的人里不乏政府官员和方方面面神通广大的人士。这些人见罗伟才有一点家底了,于是就动员罗伟才干一番大事业,有些人还承诺可以帮忙找项目搞贷款,这也使罗伟才不免动心。通过关系罗伟才搞到了200万贷款,罗伟才把这笔钱全部投进了高科技产业,结果最后不仅高科技没做成,反而把好不容易做起来的餐饮业也给赔了进去。
轻易放弃投资项目是初创企业的一个误区,俗话说“穷家富路”。粗粗一看,这两者好像没什么关系,细想不然。为什么要“穷家富路”呢?“穷家”是说在家里呆着的时候,什么都是熟悉的、已知的,再穷横竖饿不死人。“富路”是指人要出门,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尚不清楚,就得把钱带足了、把干粮带足了,否则就别出门,因为有饿死的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家就是企业,企业兴你才有足够的本钱去开拓新事业。企业没做好又去做新事业,做好了还可以,做不好芝麻西瓜一起丢。而这种情况下做不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然而,如果创业者坚持不懈地做一个项目,成功的几率就大多了。
【专家诊断】
业内专家提醒每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投资项目,而是做细做专。因为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有人称之为转轨时期,由于很多事情都还不确定,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变动激烈,大资本和小资本都有着众多机会,包括新创一个行业的机会。在这方面,业内专家提醒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可以走两条途径:
第一,小众化。社会人群的分化和市场的零碎化、消费者的零碎化为此创造了机会。
第二,高附加值。目前来看主要集中于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或高智能值服务。对于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说,在这方面切忌急躁冒进,因为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谁都摸不清中间的底细,所以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老家是杭州的刘立伟家境贫寒,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事情总是不如人意。2002年的一天,刘立伟的一位朋友因为早上不愿意起床,给他10块钱,让他给自己买一份早点,余下的钱归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刘立伟由此得到启发,心里想,像朋友这样的人一定不少,如果自己能开展为人送早点上门的服务,是不是能够有钱赚?
刘立伟想试一试。朋友听到刘立伟的想法,觉得反正花费也不多,不妨试一试,就很大方地借给了他300元,同时将自己的手机借给了他,说是让刘立伟联系业务。拿着朋友借的300元“启动资金”,当天下午,刘立伟就在南宁街头的一家路边小店打印了20份送早点的宣传单,还印了两盒名片,到附近小区张贴和散发。
刘立伟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生意会这样火。从他的“通告”发出第二天起,刘立伟就不断接到要求送早点的电话,大部分是头天工作太晚第二天懒得起床的公司白领,也有不少鏖战通宵的麻将迷、扑克迷。这一天,刘立伟跑上跑下,一直忙乎到上午11点多才停下脚,数了数钞票,这一个早晨他竟赚了50多元,刘立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立伟后来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以加快送餐的速度。第一个月,刘立伟平均每天可以送出30份左右的早餐,每份早餐以平均赚3元计,一个月的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比他过去在建筑工地干强多了。
刘立伟在给人送早点时很注意琢磨。他对自己的顾客做过统计,发现主要是以下几类人:第一,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第二,夜生活比较丰富的人;第三,晚上经常加班的人;第四,未结婚的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男性。在实践中,他知道这四个主要顾客群的人数非常多,如果做得好,每个月应该不止赚这点钱,那么,怎样才能赚得更多一点呢?为此,他模仿牛奶公司订奶员的做法,开展了订早餐的业务。客户不必再一次一次地打电话,只要在每个月的月尾,将下个月的早餐订下来,他便会在每天早上按时送货上门。早餐花样较多,顾客可以自由组合,按需点选,价格按市场价格统一收取,加收少量的送餐费。因为价格完全透明化,顾客可以随时到市场上调查,因而都感到很放心,同时相比之下集中订餐比零散订餐送餐费大约可以节省约1/3至1/2,顾客都感到很满意。通过这种方法,刘立伟就将一批有长期需要的客户稳定了下来,再也用不着每天为订餐电话多了少了着急上火,刘立伟的早餐配送业务开始走上正轨。
刘立伟还为一部分有特殊需要的顾客提供特殊服务,比如,有的人想每天换一种特色地方风味,刘立伟的送餐表上本来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但他承诺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顾客提供特别服务,当然,特别服务在收费上也会比较“特别”一点。刘立伟后来发现,这一块高附加值业务成了自己早餐配送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一项。刘立伟稳扎稳打,在豆浆店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营品种,最后形成了一个早餐配送中心。两年以后,刘立伟在南宁已经拥有了7家这样的早餐配送中心,总资产达到百万元以上。
在初期订餐业务不稳定之时,如果刘立伟轻易放弃这个项目,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功。业内专家提醒每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找到一个可以挖掘的市场机会,深挖潜力,坚持不懈,这样才是上上之策。以前的刘立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者,现在是拥有一个初创企业的成功者;刘立伟靠300元借款起家,几年时间,个人资产已经超过百万元,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话。
如果将刘立伟的成功,放在20多年前的刘永行、鲁冠球那一拨人里面来考量,可能算不得什么。那个时候,像他这样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有的是,有的人一年两年就达到了资产过千万元甚至过亿元。北京第一个拥有法拉利的亿万富豪李晓华当年在秦皇岛放一个假期的录像就能够赚个上百万。刘永行、鲁冠球、李晓华等人所处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物质最为短缺的时代,而且人们思想保守、眼光狭窄。那个时候真的是如吴炳新说的,黄金遍地,而且无人去拣。只要谁有胆量或有眼光肯首先弯一弯腰,想不发财都难。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物质丰富、竞争激烈,仅有吃苦耐劳精神而没有过人的头脑,想在短时期内发财,积累巨量财产难如登天。
刘立伟快速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发掘商机,印证了浙江人一个人开辟一个行业的说法——开辟早餐配送业。过去我们只听说过有送午餐、晚餐的,不少人都吃过这种配送的午餐、晚餐,就是我们称之为盒饭的那种东西,但谁听说过早餐也能进行配送呢?因为早餐价值低,两根油条、一杯豆浆或一屉包子、一碗白粥能值几个钱呢?早餐本身的低价值,同时注定了它的低附加值,给经营者留下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有赚头,不愿意去做,或者根本就没有动脑筋去想过。
刘立伟却有意识地开辟了一个行业,而且当他发现这一行业的潜在价值后,立刻进行了深度的经营:首先,刘立伟巧妙借鉴了其他业态的一些经营方式,将零散业务经过巧妙整合,变成了规模化经营,使单个看似零散的小生意带来整体上的大收益;其次,他采取了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使企业发展始终与企业自身资源相匹配,使企业发展始终处于可控环境之中,大大减小了发展中的风险。
【创业思考】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投资者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分析变化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是政策性的,还是市场性的?惊慌失措只能导致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又必然导致投资失败。投资者在决定开始运作一个项目时,就应该对市场和政策的各种变化做出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应变。
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