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技巧,就是在一小段可能的时间内“什么事也不做”,在这个时间之中你才能再度认清自己,记起自己的方向。如此才能更强而有力、更怡然自得地活下去。
中国的禅宗有一种大智慧,认为人的物欲妨碍了人对生命本来快乐的享有,把人引向了歧途,使人变成了苦役犯。因而它主张祛除欲望,体味真的生活。禅诗云:“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意思是不为物欲便能获得幸福。中国世俗圣贤中也不乏这类觉悟。当年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说人生命本来的喜悦绝不是贫困所能剥夺的。只要你在幸福来到之时适时止步,幸福就会留在你身边。
以前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去拣金子,那个捡了几块就跑的人最后安享天年,那个贪心弄了一袋子金子的人反而丢了性命。其实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应该学会适可而止。其实哲学里面是有说法的,就是真理过头了必然走向谬误。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比如报载四川某大学一个品学兼优的漂亮女孩儿,毕业后到了一个重点中学教高中,课本来教的蛮好,但是她力求完美,结果长期苦恼,造成了心理疾病,又无人可以沟通,领导长辈对其关怀不够,结果自杀身亡。遗憾惋惜之余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提到适可而止,意思是凡事不要太过,过犹不及。如同少许的盐可以使菜味道鲜美,但过咸就会觉得苦;少许的糖可以感觉到甜蜜,过甜则会腻。平衡是宇宙之法。任何事物都不会太过,太过就会滑向反面。于是我们开始提倡适度,但这个“度”究竟如何界定呢?身为凡人的我们大伤脑筋,似乎很少有人能很准确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不及”和“过”这两个词慢慢出现,其实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及”。
低头的策略
有时,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力求完美,这样似乎也有些过。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事物,太完美了也就显得不真实。
从基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不管你有多好的学历,一旦进入社会,就等于是个小学徒,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即使你学了满腹的理论,也要在工作中慢慢去求证。如果你自认为比别人懂得多,把别人看成土包子,那些软钉子、硬钉子,准会把你碰得焦头烂额。这种情绪上的苦闷不是你自己找的吗?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业都要从基层做起。一个人要想搞懂一门生意,最好从底层起步,当他往上升的时候,才会搞清整个工作程序。洛克菲勒年轻时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洛克菲勒去一家公司参加求职面试时,一位人事官员问他:“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我要你们所有的工作中薪水最低的工作。我急需要一份工作。”洛克菲勒说。
“来吧,我们雇佣你了。”
洛克菲勒十分高兴。他感到这是他生活中的低潮阶段,他无业、无家,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孤苦伶仃。他感到自己需要一个起点,甚至是最底层的一个起点。
第二天一早,他去上班,被安排在组装线上。他的工作是将带着铜铆钉的带子缠绕在铁环上,那时公司正在为陆军制造机车手提灯,他的薪水是每小时20美分。
他发现手工劳动有趣而令人满意,这一工作对他并不难。然而,头一天在组装线上,钉铆钉时锤子就把他的手重重地砸青了。他很担心这一事故对工作造成不便,在得到了老板许可后在下班后继续留下来,研究出一个能用受伤手指工作的办法。
他在车间里寻找,终于找到了他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他制造了一个木头节子,它能把铆钉固定住,可以毫不费力地做他的工作。
第二天他很早起来就去试用他新制的工具。他在其他工人到来之前开始做工,惊人的成功!这个木节子能固定住铆钉,不用他的手去扶,如同多了一只手,这样他能比原先用手扶的方法做更多的活。老板夸奖了新改进的方法。
有了这个木节子,他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加快了一倍。有了剩余时间,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被委以一大堆杂务。他帮助组装线上的妇女调整工作台的高度,她们干得顺手也提高了效率。他在任何可能的环节中协助他的老板,他总是来得很早,下班后也留下帮助清理整顿,为第二天做准备。这是份不错的工作,满足了他当时的需求。
公司里的人对他就像家人一样。有一次他结识了奥林·哈维——公司的采购员。一天哈维问他:“你为公司工作感觉如何?”
“不错。”洛克菲勒说,“但我对钉铆钉有点烦了。我想找点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做,我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你愿不愿意到采购部门做一个订货员?”哈维问。他解释了订货员的职责,并说借此你可以了解到整个公司的生产程序,他强调说,所有生产成品所需的材料都要经过订货员这一程序。洛克菲勒当然愿意。
洛克菲勒个人的努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认可并得到奖励。一年之内,他从每小时薪金20美分的组装线工人升到了采购部,继而又被提升为灯光部门的经理助理。这以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工业关系部主任。
这些经历让洛克菲勒认识到,没有内部关系和推荐,一个人仍可以从最底层干起,一点一点地获得成功。洛克菲勒认为这是搞清一门生意的基础的最好途径,并能使他获得在这一领域里发展所需的、必要的自信。
洛克菲勒对初涉社会的年轻儿子说:“你在现阶段进入我们的公司,至少还需要5~10年的学习。要成为熟练的经营人员,就必须勤学不倦。不过,为考试而一味埋头苦学是不可取的,是不值得表扬的。每月的得失统计表只会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及格还是落伍。你想熟练掌握我们的经营方法,至少要花去5年的时间,熟悉顾客、工作场地、从业人员、经营阵容、外部力量的调整、内部力量的整合。到了这一阶段,你就可以享受高级轿车、轻松的旅行和豪华的餐厅了。”
低头的策略
《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有且仅有从小事做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攀登,最终到达理想的高峰。做小事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小事有琐碎烦人的特点,但如果我们在处理它们的过程中,耐着性子,按照程序、步骤开展进行,换个角度看待,则事情也就完成的漂亮,还为以后成就大事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和实战基础。
低头不抱怨,默默地做自己的事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30岁前的年轻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任何机会都会在抱怨中流逝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整日在不同公司之间穿梭,看起来很忙,但却不是在为工作而忙,而是在忙着到处寻找工作。他们曾经在许多公司任职,从事过不同的职业,能力不能说没有,但却被自己满腹的抱怨掩盖。其实,他们所抱怨的东西并不是导致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这种抱怨的行为正好说明,他们现在的处境——四处寻找工作的苦楚,完全由自己一手造成。
他们说:“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拿到这点钱,这算是什么工作。”
他们说:“老板太抠门,干得再好有什么用?”
他们说:“公司领导一个比一个差劲,这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在这干得再久也翻不了身。”
……
他们就这样抱怨公司的老板抠门;抱怨工作时间过长;抱怨公司管理制度严苛;甚至抱怨自己当初怎么会进这家公司……他们的这种抱怨,有时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固有的矛盾之间会得到一些实据,因而也许会受到一些善良之人的宽慰,使自己的内心压力暂时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不能给公司造成损失而影响自己的发展。但是,持续的抱怨势必会使人的思想摇摆不定,进而不能专注地工作,甚至敷衍了事。久而久之,问题自然就出现了,到那时即使你不吵老板的鱿鱼,老板也已将你排在了最应辞去的人之列。何况,如果你因此养成抱怨的习惯,想找到下一份工作,或者想在下一份工作中有所作为,实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一点,凡是频繁换过工作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体会。
《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曾向一位聘用过数以百计员工的管理者请教,他是如何考察不同的应聘者的。这位管理者说:“我招聘员工时,十分看重应征者如何评价自己刚刚离开的那家公司和以前从事的主要工作。如果前来应征的人只是说过去雇主的坏话,甚至恶意中伤,这种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加以考虑的。”
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头脑装满了抱怨的人无法容纳未来,也不会被未来容纳。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不努力工作却在努力找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懂得珍惜自己目前的工作机会,总是抱着近乎愚蠢的奢望,以为下一个工作会更好。他们不懂得,丰厚的物质报酬是建立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的,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失去一次又一次工作机会,任自己的大好年华白白流逝,使自己未得到良好增长的技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变得一文不值。他们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在自己现有的工作中努力,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最终都会被庞大的失业队伍淹没。
小王大学毕业后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同学、朋友都祝贺他,他开玩笑道:“瞧瞧你们那点追求,这工作就算好了,这只是开头,好的还在后面呢。”小王工作后,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这时他的女友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于是俩人决定合租。两个人两份工资,交完房租外,剩下的足够贴补生活之需,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小王就突然烦躁起来,从公司一回家就对女友诉说对公司的不满,抱怨公司领导层的无能,没几天就辞职另找了一份自己认为不错的工作,并将家也搬了过去。
如此几年后,他因不停更换工作,将家从南城搬到东城,再从东城搬到北城,有时一年中光搬家就有好几次。她的女友开始还以为他真的没碰上好工作,还经常安慰他,让他不要着急。后来越发觉得不对,也慢慢对他各种各样的抱怨产生了反感,终于在他又一次准备辞掉工作时,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
她说:“咱们俩在一起这么多年,光工作你就换了七八个,每个你都说不行,难道这些公司真都像你说的那样不行吗?我看你干事就是虎头蛇尾,而且不愿意吃苦,别人住在东城都可以去北城上班,你为什么不行?”接着说:“如果你这次再不坚持下去,我看我们也只能做个普通朋友了。”
听了女友的话,小王不知如何是好,没几天就一个人搬了出去。原来,这次不是他不想坚持干下去,而是他没好好干公司要辞他,他不好意思给女友说实话,才说是自己想要辞职的。这样的事在他身上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却是第一次的无可挽回。
几个月后,小王在一家超级市场门口偶然碰到他的女友,女友问他最近怎样,他很尴尬地笑了笑说:“现在要找一份好工作真是不容易,到处都是找工作的人,竞争很激烈。不过我刚找到一家还算合适的,虽工作性质和以前不同,工资也没有以前的高,但和我找的别的几家比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女友看到他这种情况显然不知道说什么。他急忙说:“我得走了,这家公司约我两点半面试,我不能迟到。”
故事中小王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生活中像他这样因不努力工作而去努力找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失业中降低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应得的藐视。
人们说,赌博就像用两只碗来回倒一碗水,倒来倒去,只有一个结果:碗里的水越来越少。其实,因为自己不努力而频繁更换工作也一样,是用无数个碗来倒一碗水,最后能剩下什么可想而知。
现在社会上找工作人的越来越多,光北京一年大的招聘会就有几十场,每一场都是人满为患。据此,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人的失业是因为用人单位,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才使得很多很有能力的人无工可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现在许多公司、机构里,有很多空缺职位没有合适的人填补。在报纸上,到处都有“诚聘职员”的广告,许多老板也正急切地想找到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再者,一年几十场的大型招聘会本身也说明这种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如果非要对此作出解释,那答案或许只有一个,所有的公司需要的都是那些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具有非凡才干的人才和那些能够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的员工,而不是投机取巧、马虎轻率、嘲弄抱怨、朝秦暮楚的平庸劳动力。
迈斯曾经做过许多种工作,却一次次地沦落为一位可怜的失业者。他总是唉声叹气地对身边的人说:“工作压力太大,生活负担太重。”他渴望能够获得一个有充分闲暇时间的工作,有时候他甚至将无所事事看成一种人生乐趣。
如此他换了很多种工作,但没一个能达到他要求的标准,于是他到中年时,仍觉得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想改变却又无从着手,只好逢人便说:“我怎么这么倒霉,这么多年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一个人不停地抱怨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就是恰在此时,机会已经从他的身边溜走了。
低头的策略
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方面由个人的才能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个人的进取心态。这个世界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开绿灯,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不抱怨,就要努力工作;不抱怨,就是专注目标。成功的人生,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整天抱怨还是低头反思,结果会不一样
生活中许多失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抱怨。失业的痛苦困扰他们的身心,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被命运挤到墙角(其实是他们自己走到了命运的墙角),因此只有通过抱怨来平衡自己。然而,这种抱怨的行为恰好说明他们所遭遇的处境是咎由自取。
季某是北京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虽然还不到30岁,但能说会道,各方面都表现的不同凡响。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两年了,虽然业绩很好,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
季某心里有些不舒畅,常常感叹老板没有眼力。一日,和同事喝酒时季某发起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来,努力认真,试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为公司建立了那么多的客户,业绩也很不错。虽然兢兢业业,成就人所共知,但是却没人重视、无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