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42530700000023

第23章 九变篇(3)

在“60分钟”节目播出之后的几天之内,伊利诺斯公司也制作了一部影片,将“60分钟”播出的全部片断包含在里面,并且还包含了CBS所删去的一部分录像。该录像对CBS所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并将CBS所有采访的证人的真面目公之于众。CBS所特意采访的几个人,都是因为道德败坏而被公司开除的人。这三个人心存报复,对一些事实肆意歪曲。既然证人不可靠,那么节目的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伊利诺斯公司的反击切中要害。

这部反驳录像带很快在公众中传播开来,并被拷贝分给各地的议员、公司总裁、新闻记者等人。该公司的做法一时被许多大公司模仿,做为对付新闻记者的一种方法。

“60分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报道中有策划不周和事实不准确的地方。

【商人活用之二】“60分钟”的发展靠的是观众,他们新闻靠的是录像片,伊利诺斯公司便针对了他们的这些“危”。“60分钟”是以录像资料和证人为资本,伊利诺斯从录像和证人中找突破口,直击新闻的可信之处,变之为不可信,从而挽回了公司的损失。

塑胶大王成大业

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被人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出身贫寒,靠当米店小老板起家,积累了一笔财产。20世纪50年代,台湾政府意欲发展塑胶工业,并派懂化学工业的企业家何义出国考察。何义考察回国后,认为在台湾生产塑胶,根本无法与日本竞争,悄然隐去。此时,王永庆对塑胶还一窍不通。但他认为台湾岛各地都有烧碱生产,可为塑胶的生产提供丰富的氯气资源,而且,塑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1954年,王永庆排除各方干扰,与人合作,创建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

王永庆的塑胶公司以月产100吨的速度投入批量生产,但台湾的月需求量只有20吨,产品大量积压。股东们担心自己的投入会白白抛入大海里,相继要求退股。王永庆狠狠心,倾尽家产,购下所有产权,独家经营。他的对策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和售价,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户。

但是,市场上的日本产塑胶粉不比他的差,价格也便宜,王永庆的产品在仓库里堆积如山。“难道真的像何义预言的那样,只有死路一条?”王永庆被逼上了绝路,他也曾想把产品运出,但台湾不过是一个孤岛,远程运输,昂贵的费用就掏不起。看来,出路还只能在台湾岛上。再建一个塑胶加工厂!换句话说,就是:我就是市场。他把塑胶“卖”给自己的塑胶加工厂,然后出售塑胶成品。王永庆的惊人之举得到了台湾有识之士的支持,他很快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创建了一座规模可观的塑胶加工厂,并更新了塑胶厂的设备。

塑胶加工厂投产后,两厂互补的生产优势立即大放异彩。王永庆独占了的塑胶市场,无人可与他匹敌。受此启发,王永庆发现塑胶业与木材业结合,市场更为广阔,于是他又先后建立了“新茂木业有限公司”、“台湾化学纤维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新颖、别致、利润大的特种工业品。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中断了台塑基础原料的供应时,王永庆果断地在海外投资建成全球最大的轻油裂解厂,使自己的台塑集团再不为原料的供应而担心。目前,王永庆的台塑集团拥有4万员工,总资产近40亿美元。

【商人活用之三】面对着事业中的“转变”,当你因为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是沉着冷静,越挫越勇,还是自乱阵脚,望而却步,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分水岭。

王永庆在事业低潮期表现出的胆识与气魄,使他成为名震海内外的台湾“塑胶大王”。正是坚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使他立于今天的不败之地。

恃吾有以待

着眼未来

有备与无备,也是一对矛盾。在孙子兵法中,反复强调对待敌人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要诡诈藏形,令敌失备。为达此目的,就要懂虚实,用奇正,诡变越多越好。与此相反,对待自己则要处处有备,时时戒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对己方有备、戒备的要求,孙子用了绝对不可放松、不可改变的口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敌人无机可乘、无懈可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显然,孙子的这些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观点,是极其有价值的。孙子有备无患、蓄势以待的军事思想,早已成为现代商战的指导原则之一。

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盯住眼前市场的同时,都加大了研究与开发投入,与竞争对手争夺未来的潜在市场。凭借这种强大技术后备力量,在商战中就可以做到孙子所讲的“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本田宗一郎的危机管理

在竞争激烈和危机频繁的日本社会,本田公司总是能逢凶化吉,这是不是全靠运气?

一位著名的经济管理学家曾这样问本田宗一郎。本田告诉他:“我们的运气就是本田式的危机管理。”

对于世界汽车行业来说,每80辆轿车中就有一辆是“本田”牌。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1992年轿车销售总量为630万辆,其中本田公司所生产的轿车占了1/4。然而,使本田公司首先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功,从而扬名天下的,还是本田摩托车。在汽车工业界,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在日本国内排名老三,在世界上,距“通用”、“福特”、“奔驰”等“巨无霸”更远。但在摩托车工业界,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不仅在国内是龙头老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1991年,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的摩托车产量为134余万辆,出口51.8万辆,印有“HONDA”标志的摩托车飞驰在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正当本田牌摩托车在美国市场上畅销走红时,总经理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了“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

此时,摩托车激烈角逐的战场是欧美市场,东南亚则因经济刚刚起步,生活水平较低,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

公司总部的大部分人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迷惑不解。

本田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向人们解释:“美国经济即将入新一轮衰退,摩托车市场的低潮也开来临,假如只盯住美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便会损失惨重。而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起飞,按一般计算,人均年产值2000美元,摩托车市场就能形成。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处乱不惊。”

一年以后,美国经济果然急转直下,消费市场首当其冲,许多企业的大量产品滞销,库存剧增,几十万辆本田摩托车也压在库里。

然而天赐良机,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上摩托车却开始走俏。本田立即根据当地的条件,对库存产品进行改装后销往东南亚。

由于已提前一年实行旨在创品牌、提高知名度的经营战略,所以产品投入市场后如鱼得水,这一年,和许多亏损企业相比,本田公司非但未损失分毫,而且创出了销售额的最高记录。

【商人活用之一】本田公司从此形成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经营策略。每当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达到高潮,他们就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新一代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从而使本田公司在危机来临时总有新的出路。

凡事预则立

台湾出产的芦笋,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是最大的,而在台湾的芦笋行业中,被称为“芦笋王”的是王顺天。这位年龄在50岁左右的台湾省高雄人,现任东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通过经营芦笋罐头业务,由一贫如洗的农家子弟成为资产千万的巨贾。在他的创业史上有着一番引人注目的发迹史。

在50年代末,王顺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芦笋这种低热量的高级营养蔬菜,将会适合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饮食心理。现代人随着生活的好转,形成了一种怕肥胖的恐肥症。芦笋营养既好,热量又低,且美味可口,发展前景是可观的。王顺天通过科学分析,认定台湾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栽培芦笋,而台湾当时的劳动力相当低廉,种植芦笋加工成罐头出口是一定可以赚钱的。

王顺天的这种预见在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嘲笑,人们认定他在高雄县路竹乡设立东昌食品公司,从事芦笋生产的把握性值得怀疑,担心种出来以后没有销路。王顺天为了安定农民,确保工厂所需的原料,采取契约方式与农民签订芦笋原料供应合同。

在第一年的生产经营中,由于外销市场未打开,王顺天遇到很大困难,但有远见的他并不灰心气馁,把与农民签订的合同一一兑现,使农民稳住了继续种植芦笋的信心。而他收购来的原料加工成罐头后,主要靠内销。这样,在开始的第一、二年没有赚钱。

第三年开始,东昌公司的外销渠道打开了。这一年正好是世界芦笋主产区——美国欠收,这给东昌公司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许多客户转向同东昌公司订货。这时,芦笋罐头的价格也从每箱13美元涨至18美元。这一年台湾共出口60万箱,王顺天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

芦笋罐头刚开始在台湾获得出口成功,全台湾省很快就发展到上百家生产芦笋的罐头厂,农民种植芦笋的面积也大幅度增加。

王顺天预感到危机必然要来临,这样盲目发展生产,市场必然承受不了,那就将会导致同业间相互竞争的混乱局面。善于经营决策的他,在这种局面未到来之前,预先抛售大量的期货,价格非常好。半年后,果然不出所料,芦笋罐头供过于求了,自相杀价求售的现象很普遍。每箱由18美元跌至12美元。很多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东昌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却稳坐钓鱼船,继续取得较大盈利。

今天,东昌食品公司不但经营芦笋罐头,还向炼油、麦片、豆粉等多元化经营进军,已发展成为台湾的一家大型企业。

【商人活用之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市场判断,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情况做完备的准备,未雨绸缪,先行于市场,这需要有见微知著、见端知末的敏锐预见力。商机欲来,产品先行;危机欲至,防患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