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4242500000011

第11章 演讲材料的收集和整理(3)

演讲要想引起听众的兴趣就要选用新颖的、生动有趣的、寓意深刻的材料。吸引听众的有趣材料是演讲的调味品,适当地使用诙谐幽默的材料将在吸引听众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你消除和听众之间的紧张感,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巧妙地解除窘境,甚至可以出奇制胜。

在演讲开始时使用幽默艺术,可以打开沉闷的局面,缩小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一个美国青年演讲的开场白,运用了幽默艺术:“朋友们,我把自己出卖一下,我叫德克,不过我并不是得克萨斯州的人”,这风趣的开场白,一下子使他和听众融合在一起了。爱迪生在向公众讲述他小时候被列车管理员拽聋了耳朵时,不无幽默地说:“我真得谢谢那位先生,他终于使我清静了下来,不必堵着耳朵搞实验了。”

使用给听众设悬念的办法,也能增加演说的趣味性。演说者可根据听众的心理,在演说中提出问题,然后解答问题,使听众的思路和注意力自始至终跟着演说者的思路走。

除了对材料有以上的要求外,还需要树立吸引意识,讲求语言有魅力,内容有新意,做到说话方式巧妙一些。如果你的某一次演讲,语言上难以做到妙语如珠,内容上也不够新颖,那么只要在表达方式上比较巧妙,也会具有吸引力,就像“新瓶装旧酒”,使人精神一振,从而获得成功。

说话方式是指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诸种因素如何组合搭配的关系。口语表达的角度、语句的顺序、悬念的设置、对比的效果和怎样利用仪表、体态、时间、空间、气氛、物体等非语言形式,都属于说话方式。处理好说话方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平时多加留意,积累经验。

据说清朝大臣曾国藩当年统帅大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连吃败仗。他手下的文官起草呈报皇上的战报上不得不写上“屡战屡败”。曾国藩一看不满意,把顺序改为“屡败屡战”,其意味由连吃败仗变成了浴血奋战的决心和勇气,岂不妙哉?

古代有位士人外出游山,来到一个寺院,引发诗兴,吟诵唐朝诗人李涉的诗《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不曾想这位士子和住寺和尚才说了几句话,就发觉他不像个出家人,俗气得很。因话不投机,心中烦闷,这士人将诗句顺序颠倒,念成:“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本来是一首表现春天游山快意的诗,经这一改变诗句顺序,变成讽刺出家人谈吐枯燥,令人昏昏欲睡了。

为什么同样的词句,只是改变了一下顺序,就显得别出心裁呢?因为那种陈词滥调人们听得太多了。单调和呆板的形式总是刺激人脑的某一点,毫无变化,容易使人困倦和厌烦,还谈什么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呢?

所以,如果演说者演讲的内容不够新颖,材料也不是幽默有趣,那他可以试试改换说话方式,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演讲材料选择的大致范围确定以后,还要注意选择精练的演讲材料。除了选材要真实、准确,一般来讲,选择精练材料还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选材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新颖的、典型的材料,所选材料最好还要有针对性。

选材要紧紧围绕主题

主题是选材的依据。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时必须考虑它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题或为主题服务,否则,再生动的材料也不能用。即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凡是能突出、烘托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能够有力支持主题的材料一般包括:演讲者自己受感动的材料;演讲者亲身实践证明了的材料;听众感兴趣的材料等。

在公元前44年,古罗马的布鲁图斯等人说恺撒大帝是暴君、有野心。恺撒的重臣安东尼为了驳斥他们的诡辩,在恺撒的葬礼上为恺撒做了辩护,在辩护词中,选择了这样三个材料:

“他从前曾获胜边疆,所得的财帛都归入国库……”(这不是私心,而是公心。)

“他听到穷人的呼唤,也曾经流下泪来。”(这不是暴君,应是富有同情心的好君主。)

“那天过节时,你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三次以皇冠劝他登基,他三次拒绝。”(这不是野心,而是虚心。)

这些材料都紧扣主题,直接支持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鲜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体现演讲主题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以小见大。

陈毅的《代军长就职演说词》中所要阐明的主题是“人民的军队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他只选择了两个材料:一是“在大革命失败时,朱德总司令只带了800多人上井冈山,就发展成今天的50万大军”;二是“新四军的前身是南方各省的游击队……只有200多人,三年后,新四军发展到9万人”。由此推出:“800人没有被消灭,50万大军能被消灭吗?200人没有被消灭,今天9万人还能被消灭吗?”充分证明了主题。

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

演讲者在服从主题的前提下,选材还要有针对性。演讲者从听众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在组织和选取材料时,“因地制宜,因人施讲”,这样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才能唤起听众的热情和兴趣。这种针对性包括:

①要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听众的具体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

②要针对听众的文化程度,把材料具体化、形象化,多选择听众能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材料。

③要选择符合听众心理和要求的材料,尽量使这些材料和听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④要选择那些能给听众指明方向、能够教给听众行动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

⑤要选择那些正确、准确、科学性强的材料,使听众相信和服从。

⑥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取那些自己熟悉的、适合自己身份的材料,这样才能将主题表达得充分而深刻。在演讲时才能胸有成竹,具有说服力。

演讲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有先后之分,却无轻重之说。对此,演讲者应该切实地重视起来。

收集到足够的材料以后,把所有的想法根据演讲题目进行筛选,保留自己满意的部分,然后对它们进行综合,最后做到前后连贯,这个过程涉及很多步骤,主要包括:产生想法,把想法归类,把每类综合起来,然后重新考虑、调整并且理顺各种想法的关系,最终确定下各个要点。

广泛收集想法

在准备演讲时,不要限制自己的思路。把你觉得演讲中可能提到的内容随手记下来,不管这些内容是在收集资料还是整理准备放弃的资料时碰到的。采用头脑风暴法,此时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不要对任何想法心存偏见或轻易抛弃,把它写下来。现在不必为你记录的内容排列顺序。加快工作速度,即使其中有些只是另一种想法的不同表达或者与另外一些想法截然对立也不要在意。除非已经积累了充足的原材料,否则无法着手进行整理。

整理归类想法

你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办法进行组织整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加以组合,起决定作用的可以是视觉效果或者演讲内容。

一、基础的、可行的提纲

组织演讲内容最传统的办法是采用阶梯形的、缩格提纲的格式。但是在确定提纲的时候不要自我局限,认为只能用正式的、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纲。用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纲对你清楚表达要点和分要点很关键,但是运用主题提纲这种比较灵活的形式会更有好处。

因为你可能会尝试采用不同的办法整理思路,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措辞或格式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各项内容加以整理,使得它们能够和谐地组织起来,直到发现一种紧凑而清晰明了的结构为止。

二、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理清思路的方式,通过它可以直观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可以按照其基本形式很快绘制简单的图表,用中间标有说明的圆圈或方框表示,再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从你的核心想法、你的主题入手,在一张纸的中间画圆圈或方框。然后利用整理的想法对其加以扩展,围绕主题写出几个要点,留出足够的空白以备将来补充分要点。围绕你最初的想法会出现若干新想法;把脑海中产生的新想法写下来,用线将相关的要点连起来。

三、调整可移动的想法

把内容分布在纸上各个部分;它也可以类似于列提纲,用线性方式连接内容。比如,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记事贴上记下,把它们粘在墙上或桌上。你可以根据主题把它们集中起来,把某一组的某些部分移到另外一组,直到你对整体结构感到满意为止。或者,如果你更喜欢以线性方式考虑问题,则可以根据记事贴上的内容制定原始提纲,提纲可以写在任何地方,包括缩格记录的分要点。

另一种可行的方式是从收集资料的笔记卡片入手,在卡片上添加你自己的想法。我们建议在查阅资料时使用笔记卡片,在上面注明标题。你可以从这里着手写下自己的看法、过渡句并再用一些卡片进行综合,把它们插在你认为适当的地方。像记事贴一样,你可以随意改变顺序和模式,变换尝试多种处理主题的方式。

充分展示每种组合方式的优点,不要急于下判断做选择。让自己享有充分的自由,能够随意调换各个部分,直到你认为满意为止。

经过这个过程,你已为自己的演讲准备了好几个可能的要点。下一步是选择最能满足你的演讲目的、效果最佳的要点。

要点应独立且符合主题

一看你的论点陈述句,就应该想到你的演讲中应该包括哪些要点。明确必须做出回答的核心问题。一旦明白主题涉及的内容,你就能用论点陈述句检验提纲中的要点了。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挑选彼此独立的要点。

要点之所以被称为要点不是偶然的,要点是扩展主题的有限几项核心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了尽可能明确清晰地说明问题,要点应该彼此独立。每项都应该排除隶属于另一项的可能性。用简单的话来说,这条法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格言“任何东西都有其所归和所属”。演讲者面临的挑战在于找出一种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所有内容加以安排的条理。

有时当你尝试把各项内容归为几个要点时,发现有些内容既可以属于一个要点也可以属于另一个要点。出现这种重叠现象时,你就会明白自己还没有理清思路,还没有为所有内容找到一个有效的分类系统。如果你不知道某项内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听众当然也不会明白。

给要点分类的时候要遵循单一的原则,使得所有内容可以归入某个要点,并且只能归入这个要点,这一点最重要。

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即某项内容在两个要点之间很难决定把它归入哪一类。对普通听众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问题的范围缩小,排除某些模棱两可的要素,必要时把这些问题留到听众提问时解答。

如果一项内容可以放在两个地方,说明你的要点不能彼此独立。如果一项内容不能放在任何地方,这说明你离题了。

确定要点的数量

虽然这条规则听起来过于武断,但是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束缚手脚。作为演讲者,你应该围绕几个要点整理自己的内容和思路。如果把每条思路都作为要点,结果弄得没有机会扩展其中任何一条。如果分要点过于庞杂,你就无法从中抽象出适合你演讲主题的东西。此外,如果你只有一个要点,那么你基本上只有主题,谈不上所谓的整理和组织演讲。

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就是要点如果超过五条,听众就记不住了。

重要性相同或逻辑作用平行的要点称为并列要点。用于解释、支持或服务于其他要点展开的逻辑推理过程,重要性较小的要点称为分要点。

你心中必须明白各种要点之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演讲的每条内容都既是并列要点,又是分要点,这也是对其他内容的综括。

逻辑推理类似于说明内容之间从属和并列关系,例如,汽车是一种有效的货物运输方式,因为汽车运输的目的地覆盖范围相当广阔;因为汽车的设计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因为汽车相对易于操作。

显然,原因从属于它们所支持的要点。

安排演讲内容时用于证明要点的论据不能与要点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或与要点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