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的智慧
4242100000036

第36章 要学会倾听(2)

因此,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高手,那你就得先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那就先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人谈论自己,及他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忘记与你谈话的人,他对他自己的一切,比对你的问题要感兴趣多了。他留心他脖子上的小痣比关注加勒比地区的数十次地震还要充满热情。

南美一家电脑公司总裁安德烈·那瓦诺曾进一步深入地阐释了这个话题。他说:“我们常听而不闻,很多人听别人说话时,都在想自己的事,根本没有真正用心聆听对方说什么。真正的聆听绝不只是听而已。”

倾听者虽然不开口说话,但聪明的倾听者往往积极地参与对话,当然这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而且要真心投入,还能不时地问一些问题,鼓励对方多谈。其中包括机智、周到、不离题、简洁等特点。

其实,表示积极参与谈话的方式很多,绝不需要动不动就插嘴以打断别人的讲话。方式虽然很多,但我们用不着招招纯熟。善于聆听的人经常应用几种自然轻松的方式,关键是要实际有用。

这些方式包括偶尔点点头,偶尔附和一两声。有些人会换个姿势或俯身向前,有时候微笑一下或招一下手。而目光的交流最能显示你是一位友好的人,因为这表示:“我在非常认真地听你说自己喜欢的事情。”谈话中途停顿时,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继续让他表现下去,让他有话可说、能说、想说。

最为关键的并不是你应该采取哪一种倾听技巧,因为这绝不是一件机械化或一成不变的事。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善于倾听,会让你处处受人欢迎。

装作没听懂也是一种说话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利益,为了生存。有时不妨运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老粗”策略。故意使用对方所无法理解的语言,同时也故意装做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让对方在与你沟通时产生挫败感。并激发他的火气。

他若发火,则你已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发脾气给人的感觉总是理亏,如果他不发作而隐忍,也必定会搅乱他的思维。不知不觉地已处于劣势。故意装傻充愣,误解他的意思,扭曲他的意思,他说他的阳关道,你说你的独木桥,这样来往几回合,他会认为你不可理喻,放弃与你交手。

某公司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叭啦一阵猛轰,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的“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以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装聋作哑的力量是巨大的,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在人性丛林里本来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聪明人的举动是:不如装聋作哑!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突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惶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人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两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可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有时还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好处甚是不少。

在一列车上,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走进厕所。冷不防,一个艳装妙龄女郎一闪身也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关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

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侦察员深知,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作用的了。稍一迟缓,这个女郎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的。陷入困境的侦察员临机应变,突然张着嘴巴。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些什么。

女郎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女郎失望了,真倒霉,偏偏碰上了个哑巴!她正想转身离去。此刻,“哑巴”一把抓住女郎,抽出钢笔递给她,打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郎不禁转忧为喜,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的证据!”

女郎目瞪口呆……

这位便衣警察就是靠装聋作哑,机智勇敢战胜了犯罪分子。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言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问,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旬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吴军因身体肥胖,同班的李明、张峰“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吴军,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吴军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吴军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李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张峰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