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凌晨,大清第七代皇帝咸丰于日理万机、焦头烂额中因病不治,逝于热河(现承德)避暑山庄,享年三十一岁(注:咱中国流行虚的,年龄也是,所以本书此后凡出现中国人年龄,皆按民间传统以农历计虚岁,至于卦师们按立春计岁的规制咱就不守了)。其唯一的儿子,六岁的载淳继位,年号祺祥。
大清这艘破船,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撞死了两位船长,下一步准备驶向何方?小载淳不知道,他爹给他指定的顾命八大臣不知道,也许只有他娘知道!?
他娘,大清第一寡妇叶赫那拉·杏贞。
叶赫那拉·杏贞,小名杏儿。少数民族,满洲镶蓝旗人,后改隶镶黄。虽然八旗满人整个儿高于汉人,但其内部照样分了等级:上三下五。镶黄、正黄、正白乃上三旗,担任皇宫禁卫等任务,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亲自控制,地位较崇;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称为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由诸王、贝勒统辖,地位较低。咸丰死的这一年,升级为太后的杏贞做了帘子后的国家领导人,就开了后门,把自家的旗籍成分做了涂改,由下五混进了上三!
闲话少说,晴天一声雷,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杏贞出生了。
出生圣地,北京西四牌楼劈材胡同。她爹,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在女儿进宫前还是山西归绥道来着,待咸丰二年(1852)女儿一进宫,女婿就给了他宁池太广道这个肥缺,正四品(略高于现在的正局级干部)。她爷,景瑞,最高做到刑部郎中,正五品(正局)。她老爷爷,户部银库员外郎吉郎阿,从五品(大清中央银行负责人,约等于副局)。
她八辈子祖宗,最著名的有康熙重臣纳兰明珠和明珠之子、大才子纳兰性德。好多人认为慈禧乳名“玉兰”,甚至把人家的出身地搞了很多处,从安徽芜湖窜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从甘肃兰州横到浙江乍浦,从山西长治回溯到北京,跟抢亲似的。现在更有抢尸的了,比如我们安阳,不管考证是否充分,抢先宣布曹操墓就在俺们这疙瘩,搞得其他地方的同志很被动,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直喊曹操墓谁没有啊,河北邯郸磁县也嚷嚷说曹操墓不在别处就在俺们磁县索井村!曹操如果泉下有知,也算体验了别样的五马分尸之味。同理,杏贞再亲民,也不能每处都出生一回。我觉得,凡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比如这种家谱琐屑,我们最好信从叶赫那拉后裔的说法。具体来讲,我采用的都是那根正的说法。
老佛爷不高兴那根正,原名叶赫那拉·根正,虽然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但是人家的爷爷叶赫那拉·增锡却是生在龙旗下,长在旧王宫。增锡的父亲是叶赫那拉·桂祥,桂祥乃是杏贞的弟弟,桂祥的女儿、增锡的姐姐静芬后来被她姑姑杏贞弄进宫里做了光绪皇后,即后来的隆裕皇太后。也不知这姑娘是谦虚还是营养不良,有限的几张照片中总是弯腰驼背含胸缩肩的,整个一“败仪天下”。至于智商,可能也高不了,至少比她姑姑差远了,否则也不至于被袁世凯玩得滴溜溜转,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简单总结一句吧,隆裕是那根正的姑奶奶,杏贞是那根正的老姑奶奶。所以,姑奶奶们的人生履历,还是人家侄孙说了算!
杏贞四岁时开始在家馆读书写字,一直读到十四岁,人称美才少女。咸丰元年(1851),十七岁的杏贞被组织上选为秀女。咸丰二年(1852),十八岁的杏贞被她的老公、大清最高领导咸丰封为兰贵人,入宫进驻储秀宫。贵人职称偏低。清制,皇帝老婆共有八级。第一级皇后,第二级皇贵妃,第三级贵妃,第四级妃,第五级嫔,第六级是贵人,第七级常在,第八级答应。据张鸣说,他们人民大学也是这样搞的,从讲师到教授划拉出十三级,比皇宫里还多了五级,可见大学之大。兰贵人这算是第六级吧,起点不高。不过事在人为,贵人明白,既然不能一步登天,那就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吧,大学教授也都是这样搞的嘛。咸丰四年(1854),由于长得好兼干得好——用普通话来讲,乃是以美色得宠;按野史讲,是用金钱买通内侍,让他们引导咸丰走近圆明园的“桐荫深处”,杏贞其时正在那儿大唱“同一首歌”,坐观老人,许指严:《清代野记·十叶野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于是咸丰就被钓上了。总之,杏贞晋级了,被提拔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干得太好了,给老公生了个儿子,政绩突出,再次晋级,是为懿妃。可以说咸丰从继位到现在N年了,勤勤恳恳地在后宫耕耘,愣是结不出一粒子来。咸丰五年(1855),丽贵人倒是生了,可惜是个丫头。现在懿嫔生了个儿子,革命后继有人,喜得咸丰诵诗云:“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万斯人。”天嘏:《满清外史》,选自《中华野史·卷十·清朝卷(上)》,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68页。
高兴之余,当然是提拔孩子他娘。不过高兴得有些过头,不由分说就把他爹和全国人民都代表了。因为这诗句的意思是:老爹道光在天之灵六年了,眼巴巴的等孙子呢,这下可高兴了;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由于有了新的小主子,用鲁迅的话来讲,有望做稳了奴隶,所以也欣喜万分。可见,中国人民被代表被幸福,也是很有传统的。咸丰七年(1857),随着儿子的茁壮成长和咸丰长期的“点球”失误导致其他后妃们没一个能生出其他的皇子来,加之咸丰的高兴劲儿一直缓不过来,所以懿妃第三次晋级,是为懿贵妃,由于前面没有皇贵妃,懿贵妃就算是第二把交椅了,仅次于皇后。是年,杏贞二十三岁。
历史充分证明,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一个样。说实话,大清的百姓要是生个儿子做了皇家太监,倒不如生个女儿做皇家后妃呢。当然了,后者是汉唐雄风时代的汉人才能摊上的美差,自从大清入了关,这彩票就轮不到汉人头上了,因为大清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满汉不得通婚,汉人家的女儿那是无缘进宫的,这叫“汉不选妃”。当然汉人也不算太吃亏,因为大清政府还规定“满不点元”。也就是说,满洲人科举考得再好,也不能进前三元:状元、榜眼与探花,也叫三鼎甲。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汉家女人用自己的肉体牺牲给汉家男人换来了科举前三名。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位为之牺牲的女人,看来这种牺牲也是有传统的。野史传说,杏贞的老公咸丰在“汉不选妃”方面做了一些手脚,以打更需要购进了诸多汉女。说是让这些女人打更,其实是咸丰给她们“打更”——其中最受宠幸的四个更女被咸丰赐曰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是为四春。但是再春也仅是皇家三陪的角色,编制外的,职称也是没有的,所以汉人们只好重男轻女了,至不济,生些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之类的好男儿权作弥补与安慰!
幸福的女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现在,杏贞不幸做了寡妇,其情何堪?
普通的寡妇吧,哭丈夫的时候少不了几句“你这个挨千刀的,你这个狠心的,怎么舍得下我们孤儿寡母”云云。问题是杏贞不是普通的寡妇,不能如此凌迟丈夫,口头上也不行。一国首脑老婆,人称第一夫人,那么一国首脑遗孀,是不是就该称第一寡妇了?理论上讲,咸丰死后,大清的第一寡妇应该是皇后钮祜禄氏。鉴于理论与实践的经常性脱节与远远的挂不上钩乃是大清特色,鉴于钮祜禄氏智商与情商的严重低下及她在政治舞台上的实际地位与渺小作用,更鉴于杏贞对咸丰政治遗嘱的发挥性继承及其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寡妇的一妇专权万夫莫开的巾帼气度,所以大清真正的第一寡妇非杏贞莫属。既然是第一寡妇,哭丈夫的时候就不能混同思想觉悟不高的一般老百姓了。再说了,杏贞才二十七岁就守了寡,不悲痛也对不起自己。
好歹生了个儿子,还是咸丰唯一的儿子,没有竞争对手参与竞标。虽然年龄小了些,六岁,但在天朝做皇帝,是不论年龄的。也叫不幸中的万幸吧,六岁的载淳顺理成章地接班做了大清皇帝。小皇帝登基后,谕内阁给两个娘上了尊号:钮祜禄氏升级为母后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升级为圣母皇太后;前者住到了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后者住到了西暖阁,所以又有了东太后与西太后的俗称。一个月之后,儿皇帝又谕内阁,给两个娘上了徽号,前者为慈安,后者为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