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4239900000021

第21章 经济局势与政府行为知多少——你一定要懂的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本书作为一本入门性读物,将主要解释通货膨胀、货币发行、国家宏观调整政策以及乘数等基本内容。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背后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粮价涨了,油价涨了,猪肉价涨了,房价更是在涨……”可以说是涨声一片。这让敏感的老百姓渐渐紧张起来,办公室、菜市场、洗手间、公交车、网络论坛……关于涨价的讨论随处可闻。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该怎样认识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相对贬值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指在短期内钱不值钱了,一定数额的钱不能再买那么多东西了。假如以前,8元钱能买1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5元才能买1斤猪肉。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也就是说,不光是猪肉涨价了,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动,不管是数量还是流通速度都比平时要快,货币的流动性大大加快。按照通行的经济学规则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总额等于市场上所有物品的价格总和除以货币流动速度,当货币总额增多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会高涨。这是因为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居民信心,吸引了资本的介入,使货币增加。通货膨胀一般分为几种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是最普遍的一种通货膨胀类型,也是最常见的。大多数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造成的,由于需求过度扩张,导致产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上升时期,由于自住房和投机房需求加大从而导致房价上涨,房产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属于经济里的龙头产业,房产业的价格上涨往往拉动其他产业,从而导致GDP出现过度需求的局面,关于这个类型的通货膨胀,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个人买粮食的时候认为粮食贵了,卖粮食的说,是因为面粉贵了;卖面粉的说,是因为油条和面包贵了;卖油条和面包的说,因为他们要吃猪肉,而猪肉太贵了,他们必须提高价格来增加收入;卖猪肉的说,因为生猪太贵了,所以肉贵。养猪的老大娘说,因为粮食贵了,所以生猪贵了。

这一个过程是循环的,找不到哪个环节是最初的根源,但是肯定是由于需求的过度扩张造成的,一个环节的过度会导致其他环节都提高价格,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价格上涨,也许是由于粮食稀缺造成的,也许是由于养猪的少了,但不管怎样,由于需求扩张而产生的物价上升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提价。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本身具有刚性原则,只上涨不可跌,通常认为工资的降低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工资和福利经常出现被人为拉动到超出社会承担能力的程度,由于发放工资过多导致货币发放超出实际需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在西方容易出现,因为西方国家的工会属于比较独立的机构,它们只从工人的角度去考虑,不顾提高工资的社会成本,这样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还有采购成本突然提高,而造成通货膨胀也属于成本推动型,比如1973年由于石油输出国联合垄断价格,导致石油价格猛涨,形成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3)利润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垄断或者是联合定价而导致企业利润增加,货币需求扩大,从而产生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也不重要。

三种通货膨胀类型虽然不一样,但是一旦通货膨胀发生,往往是三种因素共同起作用造成的。原来一个产品只需要1元钱,现在产品没有变,而货币却增加了,一个产品需要2元钱了。所以原来的钱就不值钱了,无形之中,你手头的财富缩水了。市场上的钱太多了,这可能是需求增加后,投资增加造成的货币富裕,也可能是利润增长得太快,马上把利润转化成投资投放到市场上,也可能是银行又多放贷了货币。当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你挣的工资就得看它的购买力来核算工资的价值。

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都是不知不觉的,你明显感觉到物价上升了,这就是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出现,然后伴随经济的衰退,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当需求扩张的时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接着就又会供应过度,价格降低,需求下降,货币需求也随之减少,物价低迷,通货紧缩到来。与通货膨胀相反,原来一个产品需要1元钱,现在货币量减少了,也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变慢了,因为商品价格总额等于货币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这时候可能一个产品只需要8角了,物价低迷。

本位币和辅币:何谓真正的钱

我们现在见到的钱,基本上是纸币,还有硬币。从专业角度看,纸币和硬币并不是真正的钱,因为它们并不是足值货币。说穿了,它们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标明它值多少“钱(面值)”的符号。

这样,就引入了本位币和辅币的概念。所谓本位币,也叫主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国内唯一合法的标准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本位币是国家最基本的流通货币,在中国就是人民币单位“元”。

在金属本位制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面值和实际价值是一致的,即通常所说的足值货币。废除金属本位制货币制度后,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同样称为本位币。虽然它在流通中完全不能兑换等值黄金,但却代表了标准的、基本的流通货币。例如,在中国,人民币就没有法定含金量,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也不与任何外国货币确定正式联系(固定汇率)。

而所谓辅币,即一个国家基本流通货币的辅助货币,主要用途是辅助大面额货币流通,用于零星交易和找零。在中国,辅币就是人民币单位“角”、“分”。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仅具有限法偿性,但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其铸币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当代纸币条件下,辅币与贱金属铸造的主币经常标示国家名称或者可以体现国家权威,但与历史上金属货币体系中将主币与辅币铸造发行权分别授予不同部门比较,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具有有限法偿能力,那么什么是无限法偿能力和有限法偿能力呢?

无限法偿能力和有限法偿能力,都是货币制度中的概念。一国政府在制定货币制度后就必须保证这种货币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畅通无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规定本国货币的本位币和辅币都具有怎样的支付和流通能力,在这其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政府的信用力。

所谓无限法偿能力,也叫无限法偿、无限偿付,是指货币具有的无限法定支付能力。无限法偿能力是本位币的最大特点,无论本位币金额大小、用途如何,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但本位币的无限法偿能力有时候也是“相对”的。例如,全球不少国家为了防止麻风病传染,专门把麻风病传染区隔离开来使用另一种专用货币。哥伦比亚在1901年至1928年、菲律宾在1913年至1930年,就都发行过“麻风区专用硬币”。不过,麻风病在今天已不再是绝症,这些硬币经消毒后纷纷成了钱币爱好者的收藏珍品。

所谓有限法偿能力,也叫有限法偿、有限偿付,是指货币具有的有限法定支付能力。当这种货币的支付数量超过一定数额时,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一般来说,有限法偿能力是专门针对辅币而言的,不过由于不同国家的辅币支付能力不同,有些国家的辅币是有限法偿,但也有些国家的辅币是无限法偿的。

在我国,人民币元、角、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的全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币”,基本单位是元,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即1元=10角=100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第五套人民币,包括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已经没有了角和分。第四套人民币中的2元、5角、2角、1角已经很少流通,只是还没有宣布停止使用,所以还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概念有关。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纸币已经停止流通使用了。

无限法偿能力和有限法偿能力在金属本位制货币制度下,比较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归根到底,这些辅币是不足值货币,而本位币是足值货币,不足值货币用多了必然会对收入方产生不利影响。可是在纸币本位制货币制度下,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并且纸币的发行权又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本位币和辅币的名义价值都高于实际价值,所以这时候的无限法偿能力和有限法偿能力区分意义已经不大,在它们身上代表的实际上都只是国家信用而已。

货币发行:印得太多必然会贬值

钱为什么会越来越不值钱?因为钞票印得太多了。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印那么多钞票、印钞票又以什么为依据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需要钞票,因为那时流行的是物物交换,即实物货币。例如,张三家里的大米吃不完,想改善一下伙食,吃一点肉食;而李四家里有的是牛和羊,却没一粒大米,于是就想用羊来换大米。在没有货币做交换媒介的情况下,用大米和羊直接进行物物交换,就有了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如果双方约定以100千克大米换1只成年羊,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直接交换了。

物物交换方式只适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富余农副产品很少的背景下。随着富余农副产品数量增多、商品交换次数增加,出现了一种固定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这就是货币。任何人只要拥有这种货币,就可以用它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相反,任何人通过出售商品都可以换取这种货币。

货币的出现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间接交换。例如,原来需要张三运100千克大米,李四牵着1只羊,按照双方约定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进行交换,现在不需要这样麻烦了,直接拿着相应货币就可以换取对方的100千克大米或1只羊了。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贝壳、石头、食盐、牛羊、布匹等,都曾经充当过这种货币商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用金银做货币更恰当。因为与上述货币商品相比,金银的体积更小、价值更大、质地更均匀,而且不容易腐烂,更便于携带、保管、分割。就这样,货币的历史重任就慢慢地相对固定在金银身上了。

至此,货币的形式从实物货币发展到了金属货币阶段,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直到现在,许多国家的政府仍然把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作为主币选用材料,并且确定为唯一的、法定的流通手段;同时,把铜、镍等贱金属作为辅币选用材料。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块状(如金块、金条、金元宝)形式流通的,每次交易都需要称分量、鉴定成色,按照交易额进行分割,这实在太麻烦了。为了便于交易,一些交易量大、信誉好的商人便在上面打上标记,以自己的信誉来担保这种金属货币的分量、成色有保证。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需要有更权威的机构来进行担保,毫无疑问,这其中最权威的机构莫过于一国政府了。于是,就出现了以政府名义铸造的金属块,中央银行的雏形出现了。

由于金属货币铸造费用高,而且容易磨损,尤其是在遇到大宗商品交易时,金属货币的分量重、运输极其困难,途中也不安全,这样,代替金属货币出现的纸币或银行券就出现了。

毫无疑问,这种以纸币或银行券形式出现的代用货币,必须有等价金属货币作保证。只有这样,纸币持有人才能随时随地兑换到等价的金属货币。

最早的纸币是由各家商业银行以自身信用担保发行的,自从中央银行出现后,纸币的发行权力就收归中央银行,成为它的基本职能之一,因为中央银行后面的政府更有信用保证。

事实上,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究竟有没有等价金属货币作保证,除了它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所以,无论是货币票据(纸币、硬币),还是银行券(银行存单、支票)的发行,实际上都是以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的信用在那里做保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相继停止了金属货币的流通和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各主要工业国更是被迫放弃了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从此,票据和银行券与金属货币之间更是没有了对应关系,表现为纯粹的“纸”币,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在强制流通,充分表现为一种信用货币。毫无疑问,这种纸币不但不能直接兑换金属货币,而且其实际价值也必然要低于货币价值。这就是目前各国广泛采用的货币形态。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以各种金融交易卡、电子钱包为代表,原来需要通过纸币、辅币、存单来收收付付,现在只需要通过电脑转账就能实现收付的电子货币出现了,时代进入了电子货币阶段。

显而易见,自从社会发展进入信用货币阶段后,钱是不是“值钱”就主要取决于政府信用了;对于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来说,依然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政府信用。

根据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应当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基础。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1元钱面额纸币的名义价值才能与其所代表的1元钱的金属货币价值相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金属货币量,这时候就会造成货币(纸币)贬值。例如,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为1000亿元,这时候它所发行的纸币供应量就应该是1000亿元。如果政府发行了2000亿元纸币,这时候1元钱纸币所对应的金属货币量就只有0.5元,表明这时候的货币(纸币)贬值了50%。

就某个特定国家而言,政府只要通过大量发行纸币,就能通过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方式转嫁经济负担。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发生了财政赤字后,是通过直接向中央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的。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方式,都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从而引发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