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条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和一条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由长期企业总成本曲线来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调整工厂规模。这一点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长期成本曲线要平坦得多,中间一段几乎呈直线。并且,几乎所有短期曲线都在长期成本曲线之上。这说明,企业在长期中,对于选择哪一种规模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选择任何一条短期成本曲线进行生产。相比之下,在短期中,企业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依照开始选定的曲线运行下去。
在图6-3中还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段生产产量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在短期中,长淮汽车公司如果想提高汽车的产量,只能在既定的工厂规模中多雇人手,此外别无办法。这导致其平均总成本激增。但在长期中,由于工厂和车间规模的扩大,使得生产数量大幅上升时成本仍然保持不变。
不过,所谓长期或短期,经济学家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限度。因为它和企业的规模有关。就一些大型的制造业来说,比如造船厂的长期是指1年或1年以上。而对于一些服务业来说,如理发店,它的长期可能是指3个月或者半年。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对于萨伊定律简单的理解就是“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认为,一种商品要由另一种商品来购买,因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那么,一种产品生产出来,与它价值相当的其他产品就有了销路,也就是创造了一定的需求。所以,社会上某些产品供过于求的原因不在于货币不足,也不在于需求不足,而是因为能与之相交换的其他产品太少了,因此应该扩大生产,以实现供需的平衡。
由此,萨伊提出这样的观点:
(1)生产越多,产品越多样化,销售状况会越好,经济状况会越好,经济会越繁荣。
(2)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外贸易,我们在购买国外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国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3)国家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不是鼓励消费或进行贸易保护。
例如,咖啡厅里必须需要冰糖,因为你觉得它们是互补的,冰糖企业不可能卖不出冰糖去,因为咖啡厅需要,那如果咖啡厅倒闭了,冰糖也就卖不出去了,没人需要了,可能你会想咖啡厅不会倒闭,因为人们永远需要喝咖啡。可是人们失业了,连饭店都不去的时候,怎么去喝咖啡?那人们为什么会失业呢?企业倒闭了,企业是生产工作制服的,而工作制服是供给冰糖企业的,冰糖企业不再需要工作制服了,因为冰糖卖不出去了,原因是咖啡店不要冰糖了,因为咖啡店倒闭了……
就此来看,冰糖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通过上面的循环可以看出,咖啡店倒闭是因为冰糖企业倒闭造成的,而冰糖卖不出去,是因为咖啡店倒闭造成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萨伊定律所要说明的道理。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自身可以创造需求,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杯子的企业是为了利用杯子换回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如塑料),而生产塑料的企业是为了换回自己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材料,如此不断循环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圈,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交换换出去。依靠产品本身就可以创造需求,一时的供需失衡只是出现在个别部门,总体来看供给和需要是平衡的。
在生活中,萨伊定律经常用于产品自身的营销上,因为产品肯定是卖得出去的,之所以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是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在这一行业,供应的产品太多,需求企业肯定需要选择,这样的话,谁的产品在价格、性能上更具有优势,谁的产品就能卖得好。所以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改善自己的产品。比如生产手机的企业,有的手机因为能上网,可视频,而且通话质量好,款式新颖而受欢迎。但有的手机却因为产品本身花哨有余,实用不足,结果出现滞销。
萨伊定律的伟大之处还在于,根据“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整个经济中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某种商品的供过于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需求,而是相对应的其他产品的生产过少,所以,归根结底是产品结构的问题。结构失衡导致一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其他产品生产过少,从而经济中表现出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例如,在谈到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时,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在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如何生产出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还要考虑到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必须提高收入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可见,萨伊定律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的经济活动。
规模经济:企业做强的理论支持
20世纪50年代,王永庆在接手台塑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台塑是生产PVC塑料粉的,当时中国台湾的PVC塑料粉市场主要被日本人占领,因为日本人的生产成本低,价格更低。王永庆仔细分析了当时的PVC生产。PVC的主要原料是氯气,台湾是烧碱生产基地,氯气正是烧碱产生的废品,所以价格极低。当时台湾的劳动力、电力价格都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政府对民营企业采取扶植的政策,有很多优惠。如果台塑能够和日本一样实现平均成本最低,按货币计算还要低于这些国家,那台塑一定能够成功。
在精密的思考下,王永庆卖掉了家族的其他产业,又贷款扩大台塑的产量。到1960年,台塑就成为了当时PVC行业的龙头,月产1200吨。成本下降以后,价格远远低于世界同类产品。这样,台塑不仅把日本赶出了中国台湾的PVC市场,而且向世界各国出口。台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台塑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努力,如内部管理、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台塑通过将自己的产量扩大,达到成本最低,这才是台塑制胜的法宝。
要谋求成本的有效降低,必须分析影响成本各种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要做到“单元成本”的分析。降低成本,一直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第一种情况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一直在下降。这种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是在开始时需要大量投资,以后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并不多,最初的投资分摊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从而平均成本越来越少。
第二种情况是,无论产量如何变动,平均成本基本不变。这种行业一般在经济中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行业,它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产量也不大,所用的生产要素并非经济中较为紧缺的要素,不与其他行业争夺生产要素,因此即使产量增加,要素价格不会上升,成本也不会增加。而且初始的投资也不大,例如钢笔等小物品。
其实,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先下降。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如果产量再增加,平均成本就增加了。也就是说,平均成本先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后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而达到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就是适度规模的产量。
有很多企业,成本降不下来,效率上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适度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的原则适用于所有行业,不过各个行业实现的方式并不一样。像钢铁、家电、汽车这些行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强,因此适于集中生产,即工厂的规模要大,而且集中在同一地区,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另外一些行业如零售商业,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进货,统一的物流配送,统一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成本最低。
当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时,消费者才能购买到更便宜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