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书
4232100000002

第2章 始计篇(1)

本章综述

《始计篇》是《孙子兵书》十三篇的总纲,主要论述了战争指导者在开战之前以及在战争中如何筹划全局的问题,阐述了谋划在战争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决定战争胜败的各项基本条件。

孙武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了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对于开战之前的谋划,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并进行认真地探究,这其中蕴含着对关系社稷安危的战争问题必须谨慎处之,以及没有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不能随意兴师开战的慎战思想。古往今来,孙子的这些教诲一直被人们当作至理名言,世代尊奉。

孙武在本篇中还强调,作战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周密的研究、明智的判断和认真的谋划,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他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即“五事”——“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和“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执行?兵众孰强?上卒孰练?赏罚孰明?”只有在对这些条件进行认真研究、考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才有可能预测和判断战争的胜负。

孙武认为,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则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则注定要失败。他主张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分析、把握各种条件,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来进行研究和谋划,创造战略战术上的有利态势,从而确保自己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取得战争的优势与主动,他还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强调以灵活机动、快速多变、欺敌误敌的战法来打击、消灭敌人。

一兵者,国之大事

【原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士、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

国之大事:国家的重大事务。

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审察,谨慎对待。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心得】

孙子开篇就提出了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他对君王将相提出:对待战争,必须有对国家、黎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调在开战之前,要有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条件作周密地研究、认真地谋划,以便制定正确的迎战措施和作战计划;并应随时加强军队训练,培养精兵良将,以免在战争来临时对国家和军民造成灾难。历史的经验也表明,战时要审慎地对待战争,平时要加强对战争中各个因素地研究,防患于未然。

不重视战争,招致国破家亡的事例屡见不鲜。五代时,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平时纵情诗酒,沉溺声色,疏于政务,对战争及国家大事一概不问;既不谙事,又不识人,轻易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杀害了自己能征善战的大将林仁肇和忠臣潘佑,以致在宋军压境之时,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光着身子自缚请降。这位未识干戈的君主,终酿成了国破家亡的千古之恨,山河易色之悲,让人深思。

当代社会,经济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能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战略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样必不可少,只有通过重视科技和教育,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整体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经济角逐中保持不败。

日本就是一个以商业兴国的典型。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近于崩溃。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它的经济却得到了奇迹般的恢复和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发展速度之快,震惊了整个世界。他们的产品从打入没有竞争对手的亚非拉各国开始,逐渐进入澳大利亚,最后凭借着雄厚的财力突破欧美经济防线,并以价廉物美的产品迅速打开了欧美市场。现在,誉满全球的日货,在国际市场上随处可见。日本的发展正是源自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大量投入,对发展经济以激发企业活力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说,发展经济也是“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二经之以五事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注释】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经,量度,即分析。校,比较。句意为需从五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双方的谋划,以探索战争的情势。

道:道路。此处指政治开明。

时制:季节更替。

死生:死,不可攻守进退之地。生,可以攻守进退之地。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军队编制。制,指挥号令。官道,各级官吏之职责与管理。主用,军需配备与使用。

【译文】

所以必须审度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双方的谋划,以探求对战争情势的认识。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才,五是法制。所谓政治,就是要让人民认同、拥护国君,使人民愿为国君不顾危险,出生入死;所谓天时,是指昼夜、晴雨、寒冷、酷热、四季更替;所谓地利,就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要与平坦,作战区域的宽广与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益处和弊端;所谓将领,就是要求将帅足智多谋、赏罚分明、爱护部属、勇敢果断、军纪严明,以树立良好的威信;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之组织编制的设立、各级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分工、军需物质的供应和掌管。

【心得】

孙子强调战争是国家最大、最重要的问题,对于战争决策必须全面而认真权衡。由此他提出了“五事”、“七计”。就五事而言,要求用兵之前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胜负的情况,第一是政策是否符合人心,天气是否适宜,地理环境是否有利,是否有德才兼备的将才,队伍的组织是否职责明确、制度严明,这五个方面是判断战争胜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战争谋划中不可不考虑的因素。

历史上记载武王伐纣时“牧野倒戈”就是利用了人心的力量,让纣王的军队掉转长矛,敌我合一攻入朝歌,终于获得胜利,建立了周朝;关羽水淹七军用的是水,孔明草船借箭凭的是雾,周瑜火烧赤壁靠的是风;拿破仑、希特勒的百万雄师所向披靡,却抵挡不住莫斯科的严寒;秦国据函谷之险,抵御了六国的联合进攻;曹操在行军中规定,如果军士踩踏了老百姓的麦田,将处以死罪,后因自己违背了这一项规定,便割发代首来严明军纪,最后终于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孙子所说的“五事”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

在商业领域,要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方针、策略进行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又要选择恰当的市场目标,抓住商机,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以取得竞争的胜利。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一位可怕的死神——爱滋病,既想保持开放的性观念,又怕见上帝的美国人,发现只有一种办法才能有效地抵挡死神的攻击,这就是保险套。远在东半球的这一边,一位嗅觉灵敏的日本人发现了这座金山,他开动全公司所有的机器,争分夺秒地生产乳胶保险套,并将之火速运往美国。一时间,美国经销商的商店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几亿个保险套销售一空。这位腰包鼓得满满的日本人该是多么得意。他正是抓住孙子所说的“道”与“天”,而一举成功的。

三主孰有道

【原文】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主孰有道:指哪一方的国君施政清明。

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

兵众孰强:哪一方的兵械锋利,士卒众多。兵,此处指的是兵械。

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练,娴熟。

吾以此知胜负矣:我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即可预知胜负的归属了。

【译文】

哪一方的国君施政清明,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能占据较有利的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有效的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更为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更为公正严明,根据这些情况就可以判断胜负的归属了。

【心得】

孙子提出了用兵之前,决定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而要详细剖析这五个基本因素,探索战争的胜负形势,还要从“七计”中去推断。首先要看一个国君的政策是否能上下一心;其二要看双方的将帅谁的素质更好、才干更高;其三要看是否占据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利环境;其四要看军队的纪律是否严明,其五要看武器的装备情况;其六要看部队是否训练有素,具有战斗力;最后要看奖惩是否公平。对这七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才能判断谁具备胜利的条件,谁将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中,利用七计取得胜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春秋战国时,晋武帝听说吴国的宫殿金碧辉煌,从这表面的繁荣,他看到了吴王的荒淫无道、众叛亲离。于是发兵,一举灭吴。吴主无道,自取灭亡,可见,君主的贤明与否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存亡。

刘邦在夺取政权后,曾洋洋得意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刘邦任用张良、萧何、韩信而得天下,项羽不用人才而自刎乌江,所以,优秀的人才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天时、地利、严明的纪律、优良的装备、善战的士兵、秉公无私的赏罚同样在战争中举足轻重。三国时的曹操非常强调论功行赏,他把每次作战得来的财物都赏给有功的将士,对于没有功劳的人从不滥加奖赏,所以将士作战都争着建功立业。公元207年,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准备北伐乌桓和辽东,当时有将领反对。曹操坚持北伐,结果连遇阴雨,路途阻隔,粮草断乏,士兵疲惫,只好杀马充饥。后遭遇敌军主力,情况危急,曹操冒险督战,方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凯旋之时,曹操重赏了当初反对北伐的将领,认为此次冒险取胜只是侥幸,断不可再犯,这大大鼓励了部下献策的意愿与动力,最后终于建立了实力强大的魏国。

在商战中,正确的经营思想、战略目标,优秀的管理人才,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能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同样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得势者倡,失势者亡”,只有正确的战略定位、合理的人才使用、科学的组织管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才能激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而在高科技时代,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因此,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并激励员工,发掘他们的最大潜力,以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

成立于1984年的上海贝尔公司在诸多企业普遍面临高科技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困难下,却能始终保持员工流失率5%的良性循环。它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呢?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总裁谢贝尔先生说:“我们致力于营造一个有良性竞争氛围的上海贝尔大家庭,努力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成功,但同时也努力使我们的福利政策能激励员工奋力争先。”正是由于上海贝尔的决策者深刻地体认到,人才正日益成为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因此,他们把公司的福利政策作为公司整体竞争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总体的竞争策略保持一致。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给员工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优良环境,是公司福利政策的宗旨。在上海贝尔,员工所享有的福利和工作业绩密切相连。这种激励政策使公司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并促使员工去争取更好的业绩,于是上海贝尔的业务蒸蒸日上。

四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注释】

计利以听:计利,计谋有利。听,听从,采纳。

乃为之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虚词。势,态势。此句意谓造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

以佐其外:用来辅佐他对外的军事活动。佐,辅佐、辅助。

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凭依。制,决定、采取之意。权,权变,灵活处置之意。意谓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

【译文】

除了采纳有利的作战方略,还要设法造“势”,形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以辅助战争的进行。所谓“势”,是指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条件,灵活机动,采取相应的对策。

【心得】

在战争中,有利的计策是取胜的关键,然而,计策不能单独发生作用,因为计策是隐蔽的,需要有相应的环境、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效力。因此,作战主体要根据战争需要,采取多种对策,以造就一种对我军有利的形势,使战争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