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刘邦为犒劳功臣,在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宴席上,汉高祖问众臣:“各位爱卿,你们可不要瞒我,都必须说真话。我为何能够取得天下呢?而项羽又为何失去了天下呢?”王陵和高起见解一致:“陛下虽然傲慢、经常怠慢他人,不如项羽仁厚,但是陛下攻城略地之后,将土地和钱财都分发了众人,和全天下人共享利益。反观项羽,他外仁内忌,嫉贤妒能,打了胜仗之后不论功也不封赏,所以他失去了天下。”汉高祖听后说道:“爱卿言之有理,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方面,我不如张良;在镇守后方、抚慰百姓、供应粮草的后勤方面,我不如萧何;在率领百万雄师、百战而有百胜的作战方面,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翘楚,跟随于我,而我做到了知人善用,让他们发挥出了真实的才干,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虽然有智慧不凡的谋士范增,但并不信任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同月,刘邦将国都由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来,为表“长治久安”之意,又将国都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了将汉朝的两个时期分开,后人用方位来划分,因刘邦建都长安、刘秀建都洛阳,所以将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
汉高祖称帝前,先后封了好几个异姓王,如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英布为九江王等。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多、权势大,汉高祖担心他们拥兵自重、犯上作乱,于是开始对付他们。
西汉六年(公元前201年),韩信因被人告发谋反被抓。大夫田肯前来拜见,对刘邦说道:“臣下前来祝贺陛下:一是抓住了韩信,二是建都于关中。秦地占有险要的地理优势,有山河环绕作为屏障,阻断了关东的千里疆域。即使关东坐拥百万大军,秦地仅以两万兵力便可与其抗衡。陛下有如此有利的地势,要想控制中原的各路诸侯,就如同从高高的屋檐上往下倒水一样,顺流而下,锐不可当。不过,齐地同样有着险要的地理优势。它有着纵横两千里的广阔疆域,东有富饶的即墨和琅邪作为富国强民的资本,南边的泰山、西边的黄河和北边的渤海都是它的天然屏障。即使诸侯坐拥百万大军,则齐地仅以二十万兵力便可与其抗衡。因此,齐地可以看作东秦,与西秦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此重要的区域,只有陛下的嫡亲子弟,才可以被封为齐王。”刘邦听完大合心意,重赏了他。
接着,汉高祖继续根除异姓诸侯王。最终,除长沙王吴芮得以保全之外,其他各王纷纷被诛杀。
汉高祖认为,秦朝之所以会灭亡,关键在于没有分封子弟,以至于在发生****时处于孤立境地,无人援助。为此,他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他们都是汉高祖的儿子、侄子或兄弟。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与同姓王杀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称“刑白马盟”。
另外,汉高祖仿效秦始皇,在国内设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并将关东六国的名门贵族、富豪豪杰迁往关中,以确保地方稳定和避免反叛现象的发生。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儿子,虽然是一位开国皇帝,但在父亲面前,依然恭恭敬敬,毫无怠慢之处。
刘邦称帝后,每隔五天就去朝拜父亲刘太公一次,并遵循着寻常人家父子相见的礼节。刘太公虽然觉得没什么,但是家令(汉代皇帝的属宫,主管家事)却觉得不合适,于是劝说刘太公道:“正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圣上在家是您的儿子,但是在天下间是万民的主人。您在家虽然是圣上的父亲,但在国内是圣上的臣子。圣上拜见您,根本不合礼仪。如果这么做,有损皇帝的威严。”为此,刘太公决定不再接受刘邦的父子之礼。等刘邦再次朝见时,刘太公就赶紧出门相迎,接着退着往里走,以示臣子对圣上的尊敬。刘邦感到吃惊,赶紧从车上下来扶起父亲。刘太公说:“皇帝贵为万民之主,不能为我一个人开先例,以免破坏国家礼法!”刘邦思索片刻就应答道:“那就这样,我是皇帝,您是皇帝的父亲,我尊您为太上皇。这样就一举两得了,不但明示了我作为皇帝的威信,我也可以依旧以父子的礼节前来拜见您。”于是,刘邦下诏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并对劝谏刘太公的家令赞赏有加,赏赐了钱财。
有一次,刘邦召来各位诸侯大臣,摆宴于未央宫前殿为刘太公祝寿。刘邦手持玉杯,起身对刘太公敬酒,说道:“当初大人经常教训我不事生产,无可依仗,不如哥哥刘仲勤奋努力。大人看看现在,我和哥哥刘仲相比,谁的事业比较大呢?”群臣大呼万岁,哈哈大笑。
刘邦将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皇宫里居住,但是刘太公却高兴不起来。刘邦忐忑不安,偷偷问服侍刘太公的侍从到底是什么缘故。侍从回答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生活的时候,喜欢和那些屠宰贩卖、酤酒卖饼的小商贩们在一起玩。并且,他最喜欢踢球和斗鸡。但是到了长安之后,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人陪他玩,因此才闷闷不乐。”为此,刘邦在皇宫附近盖了一座新城市,取名新丰,又将过去刘太公在沛县丰邑城的亲朋邻居们全部迁到了新丰城居住。新丰城的布局完全仿照沛县丰邑,就连鸡犬都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家。此后,太公见故人依旧,如同生活在家乡,心情大为开朗。
秦朝走向没落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没有余力防范漠北匈奴。于是,匈奴蓄势而发,率军南下,再次入侵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高祖刘邦建汉后,匈奴丝毫没有停止活动,时常侵犯汉朝边郡。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的攻势,遂向匈奴投降。次年,汉高祖御驾亲征,欲狠击匈奴。不料,三十余万的匈奴骑兵浩浩荡荡迎战,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将汉军团团围住。汉军被围困了整整七昼夜,始终无法突围求援。汉高祖无奈,只好采用陈平的计谋,用重金买通匈奴内的阏氏,从而得以脱险。
汉高祖见强攻不行,索性用和亲的方式与匈奴交好。不仅如此,他还打开边关大门,促进双方的交往。如此一来,汉朝可以抓紧时间增强国力。
在保证国家安定的基础上,汉高祖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当时,他改革的大方向是重农抑商。
汉高祖下令,23岁以上、56岁以下的人不参加徭役;减轻各种赋税,“与民休息”,颁布了“十五税一”的惠民政策。所谓“十五税一”,就是指将赋税减少到秦朝时的十五分之一。
另外,汉高祖规定,国民为求生计自卖为奴者,皆被免为庶人;下令解放士兵,令其归家务农并豁免其徭役;效仿秦代制度,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将士田宅;加重商人的租税,商人不得穿戴丝帛和以车代步;等等。为了增加国内的劳力,汉高祖鼓励生育,使得中国人口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太中大夫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说,吴王夫差、智伯之所以被灭,是因为他们穷兵黩武;秦国之所以被赵高、赵成等人颠覆,是因为他们始终推崇刑法。他反问汉高祖说,如果秦国吞并天下后施行仁义,效仿先圣,是否还会有现在的汉朝。汉高祖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令其详细阐述秦朝失天下的原因和总结汉朝兴天下的方法。接着,陆贾写成《新语》一书,共十二篇。此书汲取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之精华,将其巧妙地糅合,提倡无为而治、用刑宽舒和仁义天下。刘邦接受了陆贾的政治主张,在沿袭秦朝基本制度的同时又进行了一番改革,史称“汉承秦制”。
另外,丞相萧何在刘邦的指示下修订了汉朝律令。战国时期,李悝制定了《法经》,共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萧何在此基础上另增三篇:户律(户口、婚姻和赋税)、兴律(徭役和城防)和厩律(畜牧和驿传),是为“汉律九章”。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率军征讨作乱的英布,结果被流矢射伤,回到长安后病情加重。吕后找来名医,医生进宫探病。汉高祖问及病情,医生欺瞒说:“能治好。”汉高祖一听,就知道医生是在骗他,当即骂道:“我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长剑,最后夺取天下,难道不是天命吗?生命既然是由上天掌控,就算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说完赏赐给医生钱财,将他打发走了。
汉高祖弥留之际,吕后问他有什么人事安排:“等到萧相国死后,谁来接替相位?”汉高祖回答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有谁可接替。汉高祖想了片刻回道:“王陵。不过他的智谋有所欠缺,可以让陈平在一旁辅佐。陈平虽然足智多谋,但不善于决断大事,难以独担重任。周勃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却很忠厚,日后肯定能安定刘氏江山,可暂且安排他做太尉。”吕后继续追问此后的事,汉高祖平静地说:“再往后,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不久,刘邦驾崩于长乐宫。
皇权在手吕太后
吕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刘邦起义后,被官府通缉,只好只身逃亡。吕雉带着一对儿女被捕入狱,幸亏有萧何解救。出狱后,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芒砀山找到了刘邦,跟随在他身边。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大败而逃。当时,吕雉和公公成了项羽的俘虏。后来经过谈判,吕雉和公公才被放还。刘邦做了皇帝后,封吕雉为皇后,立儿子刘盈为太子。
为了巩固汉朝政权,吕雉手段毒辣。
公元前197年,刘邦率兵征讨代地叛乱的陈豨,将内宫委于吕雉,外廷委于萧何,并令韩信在长安居住,以免韩信乘机作乱。舍人栾说犯了家法,韩信要从严处置。此人为了自保,就派弟弟给吕雉送信,报称韩信与陈豨通谋,已有密约,欲乘夜间不备,打开监狱,放出囚犯袭击皇宫,击杀太子。吕雉忙与萧何商量,决定除掉韩信。
吕雉派遣一名心腹,秘密潜出长安,绕到北方,然后再复入长安,谎称是刘邦派来的,回来报告平定陈豨叛乱的消息。群臣不知有诈,都来朝贺。吕雉本打算用此计将韩信诓到宫中,但韩信称病未至。于是,吕雉请萧何前往,请韩信前来朝贺。韩信见萧何亲自来请,只好跟着萧何去了。尚未拜贺,韩信即被拿下。他急呼萧何相助,萧何却早已躲开。
韩信无端被抓,自然不服。吕雉拿出栾说送来的书信作为证据:“现奉皇上诏命,陈豨已就擒,供出由你主使,你的家臣也有书信来告,证据确凿。”接着,韩信被推出斩首。
吕雉杀了韩信后,又借故杀了梁王彭越。
刘邦在讨伐陈豨的途中,去梁地征兵,正赶上彭越生病,未能亲自带兵去与刘邦会合。刘邦大怒,怀疑彭越谋反,把他抓起来审讯,由于没有证据,把他贬为庶人,并派人将其押往洛阳。吕雉暗中指使,让人诬告彭越谋反,然后将其杀于洛阳城外,并诛灭三族。吕雉的做法震惊了朝中大臣,英布见韩信和彭越均已被杀,认为自己迟早会遭到刘邦和吕雉的毒手,暗暗做着准备。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被项羽打败,只身一人落荒而逃。在一处人家乞饭借宿时,这家主人听说他是汉王,就把女儿戚懿许配给他,并且当天完婚,这就是后来的戚夫人。刘邦当了皇帝后,把她接到了宫中。
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还会弹唱,略通文墨,并体贴奉迎。公元前202年,她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按照之前的约定取名为如意。刘邦专宠戚夫人,自然疏远了吕雉。吕雉由此对戚夫人心生怨恨,虽然没有表露,但戚夫人还是觉察到了。为了自己的将来,戚夫人五次三番地鼓动刘邦改立如意为太子。其实,刘邦并不喜欢生性软弱的刘盈,而对聪慧刚毅的如意宠爱有加。他思前想后,有了废太子的打算。
如意6岁时按照惯例,如果未被立为太子,皇子年满10岁就应当改封就国。戚夫人举足无措,只是痛哭不已。刘邦窥破了她的心思,说道:“你是不是为了如意改封就国的事哭泣?我本想立如意为太子,但是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况且太子并无过错,还是等等再说吧。”戚姬听完哭得更加厉害了,苦苦哀求,刘邦见爱妃如此可怜,不禁动摇,决定第二天跟群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
正如刘邦所料,此事刚提,大臣们就强烈反对,尤其是汾阴侯周昌,当廷据理力争,尽管有些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见周昌憨直忠心,欣然而笑,改立太子之事只好作罢。吕雉在东厅偷听,见了周昌后不顾皇后尊严,跪下谢恩:“没有您,太子几乎被废。”
虽然此事暂时平息,但吕雉知道,刘邦还会重提。她想不出保全太子的办法,便拉拢张良,让张良替她出谋划策。张良迫不得已,出了一个计策:“要想保全太子之位,就要让一些贤能的人辅佐太子,皇上就会觉得太子既贤明又得人心,即使要废,也要慎重考虑。”吕雉忙问哪里有这样的人,张良说:“如果能把陕西的‘商山四皓’请出来或许有用,皇上曾多次征召他们,都被拒绝了。”于是,吕雉派人请到了“商山四皓”。
公元前195年,英布反叛。刘邦震惊不已,但因有病在身,打算派太子带兵平叛,吕雉百般阻挠。刘邦思前想后,也觉得让太子前去平叛不合适,于是带病出征,一举平定了叛乱。作战中,刘邦受了箭伤。回宫后,病势更加严重。
戚夫人日夜侍候,暗想万一皇上驾崩,吕雉绝不会放过她和儿子如意,便哀求刘邦设法保全他们。刘邦并无他法,决定立如意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