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正月,主管立嗣的大臣请求汉文帝刘恒早立太子。刘恒说道:“我的德行还很浅薄,还没有供奉给上帝神明丰厚的祭品,也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如今我还没有广访贤圣,却先确立太子,这更会显出我的无德。我如何向国人交代呢?此事还是缓缓再说吧。”大臣又说:“预先确立太子,本就是为了尊奉宗庙、不忘社稷,为了造福天下。”刘恒说:“我的叔父楚王,年岁大,见识广,识大体。我的兄长吴王,甚爱美德,贤惠仁慈。我的弟弟淮南王,安守才德,忠心辅佐。难道他们不算预先安排吗?各位宗室、兄弟、诸侯王以及有功之臣,大多都是德才兼备,推举这些有才有德的人来即位,才是国家的大幸,百姓的福气。如今不先推举他们,却说一定要先立太子,百姓就会觉得我因私废公,不理会贤能有德的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儿子,没有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很不应该。”众臣坚决请求道:“自古以来,从商、周立国开始,天下安定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古来享有天下的王朝之所以再没有哪一个比它们更长久,正是由于采取了册立太子这个方法。继承人必须是在位者的儿子,这是约定俗成、由来已久的。高祖亲自率领众将士平定天下,成为本朝开国皇帝。所封的各位诸侯王和列侯们,都成了各自侯国的始祖。之后侯位由子孙继承,世世代代连绵不断,这是普天之下的法则。高祖设立了这样的制度,以此安定人心。如今要是不立太子,反而另选宗室或诸侯之人,就违背了高祖的本意。在陛下的儿子中,以启年长,为人纯厚,宽仁慈爱,应当将他立为太子。”群臣多番坚持请求,刘恒这才同意,立长子刘启为太子。
汉文帝深知失去军权就等于失去了控制力,于是把国家军权交给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幕僚。同时,他从自己做皇帝的经历中看到,要想保住皇位,必须除掉有可能与自己争夺皇位的人,于是将汉惠帝的四个儿子统统诛杀。
同时,汉文帝重新起用了朝中与吕氏对立的旧臣,分别封周勃、陈平、灌婴为右丞相、左丞相和太尉,在朝中建立了一个新的权力核心。与此同时,他不仅恢复了同姓王曾被吕氏削去的封地,而且仿效父亲汉高祖的做法,在原有同姓王的基础上新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杜绝内乱的发生,因为在有些时候,内乱来自于同姓王。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首当其冲,举兵谋反;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也欲犯上作乱。汉文帝及早发现,有效制止了内乱的发生。
汉文帝从同姓王叛乱的事实中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听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汉文帝担心这种做法会引起各地同姓诸侯王的不满,起初只是有选择性地多建诸侯,尽量不得罪原来的诸侯王。比如,没有子嗣的齐王死后,他在齐国设立了六个诸侯王;淮南王刘长被发配后,他在淮南封了三个诸侯王。
汉文帝即位后,在经济、司法和对外政策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得汉朝出现了第一个盛世。
在经济上,汉文帝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在十五税一的基础上“除田租税之半”,变成了三十税一;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采用了太子家令晁错的卖爵屯粮的建议,充实了汉朝边境和各郡县的粮库。
为了进一步减轻百姓的负担,汉文帝降低了口赋。口赋又称作算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口税。汉高祖时期,每人每年要交纳120钱的口赋。汉文帝将口赋减至汉高祖时期的三分之一,即为40钱。
文帝以前,全国绝大多数的山川湖泊都被划归国家,私人一律不允许擅自围猎捕鱼、伐木采矿。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汉文帝放宽了政策,允许私人在一定范围内开发山川湖泊的资源,使得汉朝的经济发展多样化和全面化。
文帝以前,为了保证国内稳定,朝廷设立关卡,严格控制各地军事要地的人口流动。汉文帝一改以往的规定,允许人们自由流动,促进了各地商业贸易的发展。
汉高祖时期,为了防止各诸侯国内的名门望族反叛汉朝,遂将他们迁至长安。汉文帝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取消了这种措施,将各地列侯遣回他们的封地,进一步减轻了百姓的劳役。
从汉初开始,黄老学说成为了治国安民的主要学说。所谓黄老学说,是以黄帝、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学说。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有人在汉初道家思想流行的情况下把黄帝推崇为道家鼻祖,于是出现了黄老并称的现象。
汉初推崇的黄老学说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道家学说,而是道家、儒家、法家等各种学说的杂合体。陆贾在汉高祖时期提出了这种治国思想,曹参在惠帝时期成为了全面推行这种思想的第一个执行者。到了文帝时期,惠帝时期的“黄老政治”继续得以延伸。
黄老学说虽然融合了多家思想,但“无为而治”的思想没有改变。“无为”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遵循以往的旧制,另一方面是尽量少干涉百姓。然而,在有些时候,要想使这两个方面能融为一体,更好地无为而治,进行一些改革还是有必要的。汉文帝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标新立异。
汉文帝即位后,继续与匈奴交好,以免破坏国内的和平稳定。然而,匈奴为了从汉朝得到更多的利益,有些时候并不遵守约定,进犯汉朝边境。此时,汉文帝又一次听取了太子家令晁错的提议,通过种种优惠政策号召内地人前往边地生活,然后按照什伍编制将他们组织起来。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参加军事训练,有效地保证了汉朝边境上的稳定。
除了匈奴外,汉朝的东南方还有“百越”。百越是对越族人的统称,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越族人的支族有很多。早在战国时期,越族人已经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岭南一带活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岭南设置了三郡。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乘势而起,宣布岭南独立。
汉高祖称帝后,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的封号,表示向汉称臣,奉行与汉朝的约定。吕太后掌权后,改变了汉高祖的外交策略,在经济上不再对其开放,导致了赵佗对汉朝的敌视。文帝即位后,立即令陆贾再次前往南越,采用各种政策对百越进行安抚,如无偿向其提供各种生产工具和牲畜、替赵佗修葺祖坟、任赵佗兄弟为汉官等。赵佗被汉文帝的诚意打动,再次向汉朝称臣。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46岁的汉文帝病逝于未央宫。
承前启后汉景帝
汉文帝去世后,32岁的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文帝在位时,由于没有及时约束诸侯,使得地方上有些诸侯王的实力得到更大的扩张,威胁到了汉朝的统治。在众多诸侯国中,吴国的实力发展最为迅速,吴王刘濞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刘濞是刘仲的儿子,而刘仲是汉高祖的兄长。刘濞到了吴国后,极力发展吴国的经济。吴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刘濞渐生野心。文帝在位时,刘启因与入朝的吴国太子在博弈过程中发生争执而失手将其砸死。吴王刘濞接到从长安送回来的儿子尸体后非常愤怒,此后以身体有病为由,不再上朝。汉文帝心中有愧,此后很少干涉他。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兼御史大夫。晁错早就看到了各地诸侯王坐大的危害,再加上吴王刘濞此时已经蠢蠢欲动,于是呈上《削藩策》,建议景帝迅速削减各诸侯王的封地,以此来约束他们。汉景帝此时也明白,无论削藩与否,诸侯王都会发生叛乱,于是开始削藩,将威胁降到最低。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初,汉景帝先后将楚地东海郡、赵地常山郡和胶西六县划出各诸侯国管辖区域。吴王刘濞见汉景帝开始削藩,以为时机已到,迅速拿“诛晁错,清君侧”做幌子,号召各诸侯王叛乱。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纷纷响应。此次大规模叛乱的主谋是吴楚两国,史称“吴楚之乱”。因参与此次叛乱的有七个诸侯国,又称“七国之乱”。
吴楚联军浩浩荡荡向西挺进,初战大败汉军后,又有赵军前来会合。同时,齐国国都临淄被胶西、胶东、淄川和济南四国之兵围困。汉景帝收到消息后,立即发兵征讨。他生于治世,长于治世,连一场小规模的战争都没有经历过,更何况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正值此时,朝中奸臣袁盎上奏说,晁错是引起叛乱的根源,只要诛杀此人,叛乱自然会平息。汉景帝求之不得,遂草率腰斩了晁错。然而,叛军得到晁错被诛的消息后毫无退兵的迹象。汉景帝因悔生恨,令汉军猛击叛军。
联盟的瓦解和它的形成有时候会一样地迅速,因为联盟只有在各自的利益面临着严重威胁时才会牢固,一旦威胁有所缓解,内部就容易出现纷争。有了这个规律,加上安居乐业的人对叛军作乱的厌恶和太尉周亚夫的英明指挥,叛军很快被击溃。
汉景帝从七国叛乱中意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于是立即着手改革。经过一番整顿后,诸侯国的封地大大减少。一般来说,一个诸侯国的封地就是一个郡。不仅如此,汉景帝还规定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不再拥有官吏任免权;除田地租税外,其他租税皆归朝廷所有。
在对待诸侯国势力问题上,汉景帝采取的措施虽然比汉文帝更加强硬有力,但还是给诸侯王留下了生存的空间,没有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汉景帝认为,汉朝的国力还有待增强,否则无法战胜匈奴,但又不能放纵匈奴。于是,他在与匈奴继续交好的同时,增强了对匈奴的抵御力量。
当时,“飞将军”李广成为了匈奴的克星。唐王昌龄有诗称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除李广之外,程不识、郢都等人都是驻守边疆、与匈奴作战的杰出将领。他们的存在给匈奴造成了一种威慑,使得匈奴的侵扰行为收敛了许多。
汉景帝除了将勇猛的将领派往边地戍边外,还继续采用了晁错在文帝时提出的两条建议:建立马苑和卖爵屯粮。这两条建议的继续推行不仅大大满足了边地作战对马匹的需求,还能够充分保证军粮的充足。另外,汉景帝仍然不断地将内地人民迁往边地,对屯垦戍边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汉景帝发展经济的主要策略是重农抑商,因为他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他在国内大力提倡农桑,以保证全国的衣食之需。他一方面减少各种徭役赋税,一方面禁止用谷物酿酒或喂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