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会低调 做事要懂得低头
42255000000040

第40章 心宽容万物,滴水藏海生(3)

林肯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话,然后问道:“请问你们知道他喝的酒是什么牌子吗?”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接着说:“很遗憾。如果你们能告诉我是什么牌子,我将购置这种酒,然后分发给各战场司令,以便让他们喝了后也可以打胜仗。”

林肯便是一个不苛求的人,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才能。如果因为小毛病而对一个人的出众才华视而不见,这样的用人者无疑是个孤立者,因为他永远找不到一个可用的人才。毕竟,每个人都有缺点,包括用人者自己。

子思在卫国的时候,很看重荀恋的才能。于是,他把荀恋推荐给了卫王。

他对卫王说:“荀恋具有统帅的才能,他可以轻松指挥500辆战车。如果大王您能重用他,那么卫国的军队实力必会大增,到时候肯定会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卫王听了子思的话后,有些遗憾地说:“其实我也知道荀恋有统帅的才能,但他曾经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以前他在做小吏的时候,有一次去收税,竟然在一户百姓家要了两个鸡蛋吃。你说说,他做了这样的事,我怎么还能用他呢?”

子思摇了摇头说:“不知大王有没有听说过心灵手巧的木匠们是如何选用木材的。他们在选用木材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将木材腐烂的部分丢掉,留下有用的部分。如果遇到有些许腐烂的合抱之木,他们会更加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这没有大碍的腐烂部分挖掉,就可以凭着自己精湛的木工技术将这合抱之木变成精美雅致的器具。英明的君主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会像精明的木匠选用木材一样,忽略人才的瑕疵,从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使国家更加强大。如今,荀恋便是一个栋梁之材,如果仅仅因为两个鸡蛋就对他的才能视而不见,对国家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汉高祖刘邦在做汉王的时候也曾犯过卫王这样的毛病,差点把韬略十足的陈平给抛弃。

陈平初到汉营时,就受到汉王刘邦的赏识。周勃、灌婴等人固然不满,于是在汉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他的美貌正如帽子上的美玉,不过是装饰而已,不能证明他有真本领。臣听说陈平居家时与嫂子私通,羁旅时反复无常,先在魏王处做事,后又在楚王处做事,如今又归附汉王您。大王让他担任护军之职,他却借此收受贿赂,根据送礼的多少来安排送礼人的去处。希望大王明察。”汉王于是召来举荐陈平的魏无知,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魏无知辩解道:“我之所以举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大王问的却是他的品行。尾生、孝己这样的人虽然有好的品行,但却没有战胜敌人的谋略,即使现在有这样的人存在,大王难道有时间去用他们吗?如今楚汉对峙,臣在举荐的时候考虑的只是一个人的计谋能否对国家有利,而不是去考虑这个人是否与嫂嫂私通、是否受贿等等。”

汉王又召来陈平,并责问:“先生先效忠魏王,接着效忠楚王,如今又跟随我左右,这是一个讲信义的人能够做出的事情吗?”陈平答道:“臣侍奉魏王的时候,魏王不愿意采用臣的建议,所以前去投奔楚王。楚王项羽用人疑人,所信任的只是项氏及其妻子的兄弟,所以臣离开了楚王。听说大王善于用人,所以臣前来归附大王。臣初来此地时身无分文,不收受贿赂就无法安身。如果臣的计谋有可取之处,希望大王采用;否则,请大王把我收受的贿赂充公,并允许我带着无用之身离开。”听了这番话后,汉王先是向他道歉、给予重赏,接着又任命他为监督各位将领的护军中尉。

不久,楚军破坏了汉军粮道,并急攻汉军,汉王被困在荥阳城中。见粮草不济,汉王以割让荥阳以西为条件求和,遭到楚王项羽的拒绝。于是,汉王向陈平问计。陈平利用项王的疑心在楚营中实施离间计,使得范增这位谋略出众的谋士离开了项王。如此以来,项王如同失去一臂。

如果以苛求的眼光来看待万物,即使苦苦搜寻也不会有任何收获,到头来只会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既然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应该试着去理解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才能拥有更多的事业合作伙伴。

智慧点拨:

刘克庄说:“未必世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只要不苛求,就能够得到令自己满意的事物。

5、常怀宽恕之心,责人以宽为本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菜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很少有人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另一个人暴风雨般的指责和批评。即使犯错误的人原本想承认错误,也有可能被这种指责和批评方式激怒,从而故意不承认错误或采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抵触情绪。

社交界的名人——戴尔夫人,来自长岛的花园城。戴尔夫人说:“最近,我请了少数几个朋友吃午饭,这种场合对我来说很重要。当然,我希望宾主尽欢。我的总招待艾米,一向是我的得力助手,但这一次却让我失望。午宴很失败,根本看不到艾米,他只派个侍者来招待我们。这位侍者对有关一流服务的概念基本上没有意识。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后才端给我的主客。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盘子里上了一道极小的芹菜,肉没有炖烂,马铃薯油腻腻的,糟透了。我简直气死了,我尽力从头到尾强颜欢笑,但不断对自己说:‘等我见到艾米再说吧,我一定要好好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这顿午餐是在星期三进行的。第二天晚上,听了为人处世的一课后,我才发觉:即使我教训了艾米一顿也无济于事。他会变得不高兴,跟我作对,反而会使我失去他的帮助。我试着站在他的立场来看这件事:菜不是他买的,也不是他烧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没有法子。同时也许我的要求太严厉了,火气太太了。所以我不但准备不苛责他,反而决定以一种友善的方式作开场白,以夸奖来开导他。这个方法效验如神。第三天,我见到了艾米,他带着防卫的神色,严阵以待准备争吵。我说:‘听我说,艾米,我要你知道,当我宴客的时候,你若能在场,那对我有多重要!你是纽约最好的招待。当然,我很谅解:莱不是你买的,也不是你烧的。星期三发生的事你也没有办法控制。’我说完这些,艾米的神情开始松弛了。

“艾米微笑着说:‘的确,夫人,问题出在厨房,不是我的错。’

“我继续说道:‘艾米,我又安排了其他的宴会,我需要你的建议。你是否认为我们再给厨房一次机会呢?’‘呵,当然,夫人,当然,上次的情形不会再发生了!’

“下一个星期,我再度邀人午宴。艾米和我一起计划菜单,他主动提出把服务费减收一半。当我和宾客到达的时候,餐桌上被两打美国玫瑰装扮得多彩多姿,艾米亲自在场照应。即使我款待玛莉皇后,服务也不能比那次更周到。食物精美滚热,服务完美无缺,饭菜由四位侍者端上来,而不是一位,最后,艾米亲自端上可口的甜美点心作为结束。

“散席的时候,我的主客问我:‘你对招待施了什么法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周到的服务。’

“她说对了。我对艾米施行了友善和诚意的法术。”

戴尔夫人无疑是一位聪明的女士,她不仅让艾米愉快地承认了错误,而且在下一次设宴时得到了艾米的热情服务。然而,生活中却有一部分人不懂得批评的艺术。当发现他人的过错时,他们会变得异常愤怒,立即找到当事人,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个没完。他们的本意是让犯错者改正错误,而结果却只是发泄了一通。当然,人在愤怒的时候,常常会说出一些夸张的话来。于是,犯错者便有了反驳的机会,因为他根本没有犯那么大的错误或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接着,一场没完没了的辩驳将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这是多么糟糕!

其实,要想让一个犯错的人改正错误并不难,只要采用了适当的方式。不过,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必须要怀有宽恕的态度。

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在位时,楚国发生了叛乱。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将叛乱平息,凯旋而归。大胜归来,楚庄王非常高兴,为了表示祝贺,他于当晚在宫中设宴,邀请各位臣子入宫共享盛餐。

宫中烛光摇曳,歌舞升平,一派欢乐景象。臣子们开怀畅饮,仍感意犹未尽。楚庄王被这样的情景所感染,为了助兴,他让容貌出众的爱妃许姬为各位臣子敬酒一杯。顿时,宴席上更加热闹。许姬绕着酒桌挨个向群臣敬酒,正在这时,一股大风向大厅猛烈吹来,蜡烛全部熄灭,整个大厅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时,有人突然拉住了许姬的玉臂。许姬非常机智,她忍气吞声,趁黑扯断了这个人的帽缨。很快,大厅中恢复了光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将此事告诉了他。庄王知道后,并没有发怒。他向群臣喊道:“能够与群臣同乐,我非常高兴。今晚不必行君臣之礼,大家都把帽缨摘下来吧。”于是,群臣纷纷摘下帽缨。

宴罢,许姬问庄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庄王回答道:“今晚我与众臣同乐,臣子开怀畅饮,酒后失礼是难以避免的。戏弄你的人自然犯下了欺君之罪,如果当众找出此人,必然要治他死罪。如果此人是有功之臣,治其死罪自然会让将士寒心。失去了人心,就等于失去了国家。”

后来,楚郑两国交战,楚庄王率军作战。由于郑国早有埋伏,庄王被郑军围困。此时,一位副将拼死冲入郑军,将庄王救出。回朝后,庄王欲重赏此人,却被此人辞谢。原来,这位副将便是庆功宴上乘着酒兴摸庄王爱妃许姬玉臂的人。

庆功宴上,一位士兵斟酒时不小心把酒泼在了一位将军的头上。这位将军早已秃顶,受惊后猛然站了起来。顿时,气氛变得十分紧张,所有的人都在静观事态的发展。

这位将军并没有气恼,而是拍拍那位士兵的肩膀说:“老弟,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秃顶已经多年,不知道这种治疗方法是否管用。”气氛骤然缓解,所有的人都大笑了起来,那位士兵的表情中少了一分害怕,多了几分敬意。

有人说在这两个故事中,副将和士兵的错误都是无意犯下的,有情可原。其实,对于明知故犯的人,同样可以用这种宽容友善的方式来感化他。

一天晚上,老禅师正在禅院里散步。走到墙角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张椅子。禅师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一定是有人不遵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了椅子,蹲在原处。

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进来,由于天黑看不清,小和尚跳下墙时正好踩在了老禅师的脊背上。当小和尚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踏的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不知所言。

令小和尚感到意外的是,老禅师打量了他一番后,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天比较凉,快去加点衣服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别人犯下错误时,一定要用一颗宽恕的心去原谅他,用一种友善的方式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毫无抵触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且能够使自己得到犯错者的敬重。

智慧点拨:

《淮南子》中说:“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责人时最忌如此,万万不能抓住别人细小的错误不放,而对别人明显的优点视而不见。

6、拆墙为路,化“敌”为友

以德报德是常理,以德报怨大丈夫。

对于两个实力相仿的竞争者来说,擅长化敌为友的那个人自然会处于劣势。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聪明的人会忘记仇恨,把堵在双方面前的那堵墙拆掉,主动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在古战场上,擅长化敌为友的人比比皆是。

王莽执政后期,朝纲腐败,群雄四起。其中,绿林军是一股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而刘秀和他的族兄刘玄则是这支队伍的首领。23年,刘玄被绿林军推为皇帝,这就是后来的更始帝。同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奔赴河北,稳定当地局势。

当时,河北形势复杂,局势动荡不安。刘秀在冯异、邓禹等将领的建议下鼓起信心,决定在此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以便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为了拉拢人心,刘秀在河北做了许多符合民意的事情。他每到一处,便考察官吏,然后按照他们的能力升降职位。他还平反了很多冤案,将无罪的囚徒释放。而且,他还废除了王莽苛政,恢复了汉朝的官吏名称。

此时,王郎在河北的势力很大。他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当地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发展自己的势力,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随后便悬赏通缉刘秀。刘秀几经逃难,最终在河北站稳脚跟。

更始二年(24年)四月,刘秀率领大军攻打王郎,并很快取得胜利。铲除王郎后,刘秀驻军邯郸。他一刻不忘拉拢人心。在查阅王郎朝中公文时,他的手下发现了很多和他有关的公文。这些公文的作者要么辱骂他,要么痛斥他,要么为王郎献计除掉他。当手下将这些文书拿给他看时,他立即派人将这些文书拿到空旷处,然后准备当着众将士的面将其烧毁。

这时,一名武将忍不住说道:“将军,如果将这些公文烧掉,那些对你不怀好意的人不就可以逃脱我们的惩处了吗?即使以后我们能查出一二个人来,也没有证据治他们的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