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他的墓地被安放在牛顿的墓地旁边。在纪念达尔文的集会上,赫胥黎的话贴切地反映了达尔文的丰功伟绩。他说:“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比达尔文奋斗得更有效果的人,也没有一个比他更为幸运的人。他找出一个伟大的真理来,这真理一向被人践踏在脚下,一向为固执拘泥的人所咒骂,一向为全世界的人所取笑,只有他去把它发现出来。他的寿命又恰恰足够使他目睹他所发现的真理,大部分依靠着他自己的努力,使他发现的学说立足于科学之上,又紧紧联结于人们寻求答案的问题,使得那些诅骂他的人只能在心里憎恨又畏惧他……”
伟大女科学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于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可多夫斯卡娅(Maria Sklodowska,1867—1934)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里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姐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姐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一次,玛丽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丽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丽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丽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丽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丽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15岁时,玛丽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玛丽的姐姐也想到巴黎学医,但因学费无着,而不能成行。玛丽为了资助姐姐到巴黎去上学,暂停自己的学业,整整当了6年的家庭教师。直到她的姐姐学业结束有了工作以后,她才来到巴黎最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读书。
上大学后,玛丽更是一个节俭朴实、刻苦努力的学生。上物理课时她永远坐在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听好每一节课,课后便跑到图书馆去,直到晚上10点图书馆关门时才离开。玛丽在巴黎求学期间的生活是极端贫困的,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项600卢布的奖学金时,她却把这笔款全部退回,并请求基金委员会用于奖励其他学业优异、生活困难的同学。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经过4年的努力,她在巴黎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并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Cpierre Curie,1859—1906),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自此,玛丽成为居里夫人。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沥青铀矿石为主,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正直的科学家总是坚决反对和阻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居里夫人以身作则,站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最前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用私人捐款装备了一辆X光救护车,自己当司机,冒着炮火开往前线,做救护工作。在她的组织下,设立了220多处活动的和固定的X光设备,培训了100多位X光技师。在大战期间,她作为一名“战士”、科学家、医生,组织抢救了约100万伤员,为反对非正义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
不幸的是,1906年皮埃尔·居里被飞驰的马车夺去了生命。意志坚强的居里夫人并没有被失去丈夫的噩耗所击倒,仍然继续顽强地研究放射性元素,并于1911年独自一人完成了“镭”的分离,英国皇家科学院也因此再次向她颁发了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料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
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以致患上白血病。她还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精神错乱症。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死于恶性贫血症。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她所挚爱的科学事业。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0次著名奖项,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7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谦虚谨慎,对待名利十分淡泊。报纸上一次次的头条新闻,成千上万要求签名留念的信件,无数请求讲学的邀情,新闻记者、摄影师,以及应接不暇的新荣誉、新头衔她都避之不及。但有一次还是被一个机警的美国记者跟踪上了,她知道逃避是不可能的了,就忍耐着用很短的句子答复记者关于她的科学发明。但是,当记者问到她个人生活时,玛丽只用一句话结束了这次谈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评价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电话发明者贝尔
当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1922)萌发出发明电话机的梦想时,他对电学的知识几乎还一窍不通。“掌握它!”一位科学家的鼓励从此成了他的座右铭。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磨难和失败后,他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现代众多的通讯手段中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电话。
贝尔于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一生致力于聋哑事业的著名的语言学家。贝尔的父亲还创造出了一套借助手势、口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哑语”,给聋哑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贝尔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对语音的传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贝尔并不是神童,在学校里他的语音学学得很糟,因为年幼的贝尔太淘气了,十分贪玩。据说他的书包里常常装着麻雀、老鼠、小狗之类的小东西,以至于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他的小老鼠从书包里逃了出来,满教室的乱窜,全教室的学生你追我赶,弄得老师简直没办法上课。他的功课也因为他的贪玩好动而学得不好,到后来不得不由他的祖父接去专门教育了一段时间。
小贝尔虽然贪玩淘气,可他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或者解剖一些小动物,这对他形成良好的手工操作技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据说,有一次贝尔看到附近的水磨磨谷物时十分费劲,他决心要改造一下这个水磨,以使它更省劲些。为此他开始翻阅家里的图书资料,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推敲琢磨,他居然设计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图,按他设计的方案把水磨改良后,那台水磨操作起来果然轻松多了。他也因此受到周围人的称赞,当时竟然有许多人专门从外地赶来学习呢!这件事给了贝尔很大的自信,也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从此他开始自觉地学习了,等贝尔上到高中时,他已经是学校里的优等生了。
1864年,17岁的贝尔进入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学习,由于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了语音专业。1867年,他又到伦敦大学继续攻读语音学。后来又到加拿大一所中学教语音课。贝尔在语音学方面的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很快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
贝尔25岁时,受聘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后来便定居美国。那时电报已广泛应用,成为一种新兴的通讯工具,贝尔想:“既然电流可以让音叉震动,那为什么人的声音或音叉的震动不能让电流获得相应音波而来传递声音呢?”有一天,一次偶然的实验启发了他,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流导通或截止的时候,螺旋线圈发出了噪音。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就在贝尔的脑海中出现了:在讲话的时候,如果能够使电流强度的变化模拟出声波的变化,那么用电流传递声音的设想不就能够实现了吗?这一设想就是日后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始起因,不过把它变成现实对当时的贝尔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当时的贝尔对于电学的知识几乎一窍不通!然而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在别人不敢为时而为之。
当贝尔最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电学界的人时,许多人都说贝尔是痴心妄想,然而贝尔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反而更坚定了自己制造电话的决心。他深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