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第二颗禁果(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2173500000004

第4章 水晶时代

赵林又变成了一个胖子。原因很简单,他再也不用种地了,随着提升时代接近尾声,能源限制放开,机械化的生产重归正轨。随着人口锐减,我们又过上了几近无忧无虑的日子。各国政府已经开始慢慢失去权威,取而代之的是日益膨胀的“守墓人”组织。守墓人原本隶属于联合国,有个跟其他国际机构一样又长又干巴的名字:人类电子化进程管控及全球协调委员会。它的职责范围很广,在闪星时代,它负责狄拉克之环与提升机的研发,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组织里几乎集中了那个时代的所有天才;在提升时代,他们负责协助乔伊斯调配全球资源大批生产提升机、铺设白色大地,并审批所有使用提升机的申请;而当提升时代过去,委员会拥有的技术、财力以及影响力让它彻底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怪物,有底气更有本事不听任何一方管辖,自成一家。为了表明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也为了表明某种带着悲壮意味的道义担当,他们抛弃了那个难听的旧名称,改称自己为“守墓人”。守墓人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成员,每个成员都签下了一份“协议”,发誓绝不接受提升,绝不成为进化者。

“我清楚地知晓我是一个肩负大任的人。我清楚地知晓我们是一代肩负大任的人。”那份协约书这样写道,“过去我们的父辈这样教导,如今我们这样奉行。作为最后一代存留于世的人类,保证绝不逃避、绝不推诿、勇于承担……”

我和赵林都属于委员会改名后最早加入守墓人的一批成员。

我们的任务,就是照看那些“墓地”和“墓碑”——立方体状的提升机和进化者们栖息的白色大地。虽然提升时代的走向出乎当年那些启动“第二颗禁果”计划的掌权者们的意料,但他们总算是预见到了我们这最后一代人类的重要性。

“你看到了吧?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总得有人种田,才有人能享受到白米饭。”我和赵林漫步在一排排巨大的提升机的阴影里,他一边拍着旁边一台提升机的外壳一边说道。这里是曾经的松辽平原,如今白山黑水之间,已有接近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改造成了白色大地。

“在平坦时代之前,他们就是按照人类消失后这些玩意儿还能存留几万、甚至几百万年的标准设计的,希望它们能拥有自我修复能力,可后来发现,办不到。”赵林说,“所以还得靠咱们这些活人亲自上阵。死脑筋的机器根本处理不了那些千奇百怪的故障。他们在计划中留出整整一代人作为过渡,当初还有人觉得太过小题大做——等进化者一出现,只要向他们求助,天大的难题还不都是小菜一碟?”

“不过可惜啊,直到现在,完善的自我修复系统还是没能出炉。进化者毕竟不是神,他们也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我笑道。

“一提这个我心里就说不出的痛快,”赵林挥挥手,“上次有人去问他们:为什么设计不出来?进化者那边的答复支支吾吾,大概意思是说,这种能工作上百万年的自我修复系统已经很接近自然生命体,复杂程度出乎意料,他们也需要时间……你猜猜他们要多久?创造生命,那可是真正的上帝的活计啊。”赵林大笑起来,朝最近的提升机上狠狠踢了一脚。提升机纹丝不动。

“上边派你去什么地方‘守墓’?”他问道。我沉默了一下,然后回答:“山东平原。”

这块平原本来并不存在。人类创造了它。

赵林默契地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周后,山东平原。

女儿叶海伦牵着妻子的手一路蹦蹦跳跳,海伦的皮肤是和我一样的黄色,但五官则继承了她妈妈的特点,鼻梁高耸、下巴尖锐,活脱脱一个混血美人胚子。她就像一只充满了活力的小鹿,总是不停地拽着安妮跑来跑去,让这位年轻妈妈露出一脸无奈的笑容。“爸爸平时让我读的那些唐诗啦宋词啦里面总会提到泰山,这里离泰山远不远呀?能不能带我去看看?”海伦抓住安妮的衣服下摆,满脸渴望的眼神。

安妮蹲下来,轻声道:“泰山离我们不远,但是离你们很远。”“啊?”她一脸迷惑,沮丧地问道,“为什么呀?有多远?”

“与我们的距离,只有二十多年,与你们的距离,则是永远。”我也蹲了下来,“泰山很高很高,很老很老,很美很美。唐宋的文人去那里看风景,秦汉的帝王去那里看江山,春秋的圣人去那里看天下,连我们都有幸赶上最后的时刻到那里远远看了一眼,看到了时代交替。只可惜你们再也没有这份福气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是杜甫的泰山。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这是李白的泰山。

我伸出一条胳膊指向蓝天下雪白的地平线,在海伦面前从左到右画了一个想象中的大弧。

这是她的泰山。

也是以后所有孩子们的泰山。

我和海伦一起望向远处。天空高远得让人生出一阵彻骨的寒冷,大地仿佛一层完美的冰面,阳光洒落在旷野上,四下里除了我们的影子,别无他物。

白色地面由一种结构特殊的晶体构成,其成分主要是硅和硅的氧化物,我们称之为“智晶”。在平坦时代之前,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雏形都应用到了这种材料。提升时代之前,它必须在工厂里生产完毕再像沥青那样由特种工程车铺到大地上;如今进化者们发明了一种“晶弹”,弹头内部装载着无数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在弹头引爆后被溅射到地面各处,以岩石土壤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以及硅原子为原料进行自我复制,同时生产出智晶——就像随风飘散后在地上繁殖出大片苔藓的孢子。

“C型晶弹三小时后从华东四号井发射,我们还有时间。”我说。我们回到车上,驱车离开。路上不时可见散落在白色荒原各处的尸骨,这些都是在大地水晶后找不到食物活活饿死的动物,从骨骼外形上看,鹿、鸟、羊、狼、獾都有,飞禽走兽无一幸免。那些颅骨空荡荡的眼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让人总感觉有些不愿死去的东西依旧留在里面,困惑地往外注视这个日渐陌生起来的世界。

安妮开了足足两个小时,窗外的大地依旧雪白,依旧一马平川;天空依旧蔚蓝,依旧万里无云。我们仿佛行驶在一上一下相对放置的两面镜子之间,风景单调得简直让人生厌。赵林曾经开玩笑说,平坦时代之后开车成了最容易的事情,踩住油门闭上眼,手从方向盘上拿开,一个小时后再睁眼,啥事儿都不会有。

又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驶进了生长着绿草的黄土大地。我看看手表,晶弹应该已经上路了。于是我让安妮停下,一家三口下车站在夕阳里,望着西方壮观的落日。

十几分钟后,一条长长的白色弧线越过我们头顶,划破暮色向远处掠去,随后地平线上方爆出一团铁灰色的“云朵”。这朵“云”轻盈地朝地面降落,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地平线之下。大概二十分钟后,一根泛着银光的直线贴着地面从天边向我们横扫而来,大地由远及近迅速从黄绿变成雪白,纳米机器人组成的“潮头”贴地不断翻涌,碰到障碍就猛然腾起十米多高,仿佛拍岸的惊涛,不论多么高大的树木都经受不起这一“拍”的威力,纷纷倒下、枯萎、被纳米机器人分解。潮头很快到达我们脚下,纳米机器人扑在我们的裤脚和鞋子上,漫了过去。几年前,在这些纳米机器人眼里,裤子中的棉纤维和活生生的植物没有任何区别,有个像我们这样好奇的守墓人屁颠屁颠跑去看晶弹改造大地的场景,结果一个纳米机器人浪头拍过,他浑身上下顿时一丝不挂,从此成了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后来进化者们做了改进,才让这些小东西变聪明了点儿,不会再随随便便就把人衣服扒光。

“中国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说的就是现在这幅场景吧?”渐渐暗淡下去的暮色里,安妮指着刚刚变成白色的大地问我。自从我们结婚之后,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飞速增加,时常连我都感到吃惊。

“不对,哪还有山?”没等我回答,安妮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爸……爸爸,我们回去吧?”海伦胆怯地拉着我的衣角,“这里太安静了,我有点害怕……”她小声说道。

我没理她,而是把手放在嘴边拢成喇叭状,深吸一口气:“喂!……”

我的声音远远传了出去,然后消散,没有回音。我们仿佛站在一座巨大的大厅里,大厅穹顶有天空那么高,雪白的地板光滑得能映出星辰,而我只不过是这地板上爬行的蚂蚁,竭尽全力发出的喊声还没等碰到远方的墙壁就随风而逝。

我突然有点怀念小时候那些闪星。提升时代之后,就再没看到过它们了。狄拉克之环已经无用,那些巨大的金属圆环如今被创造者们遗弃,沉默而孤独地漂浮在离地四万千米的高空中,它们现在和金字塔、长城、自由女神像一样了,是日渐远去的人类文明最后的纪念碑。

安妮突然踢了我一脚:“你吓到孩子了!”她瞪着我,海伦正紧紧缩在她怀里,不停央求妈妈带她回去。

“对不起,害怕了吗?”我蹲下来笑着用力揉揉海伦的脑袋,“不过,爸爸这次带你看的风景壮不壮观?”

海伦依旧紧紧依偎着妈妈,点了点头。“过几天还有更壮观的,你要不要看?”我问她。

小家伙一下又变得生龙活虎:“要!当然要!”她欢呼道。

我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计算时间。不知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月亮似乎正在慢慢变大。当然,现在月亮确实已经上路了,正直朝地球飞来。不过起码得花上两个月它才能抵达预定位置。

一星期后,海伦跑进我的房间,一脸困惑地问我为什么感觉月亮的大小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没有解释,只是笑着告诉她:两个月之后,爸爸带你去看有史以来最美丽的月亮。

六十天转瞬即逝。月亮比以往变大了几倍,现在走夜路的时候会真切地感觉有一盏巨大的油灯悬在头顶,而且近得仿佛伸手可及。

“爸爸,我们为什么非要穿成这样呀?”海伦全身裹在一具小型外骨骼装甲里,闷闷不乐地问。我和安妮也都穿着外骨骼装甲,这让我们三个看上去就像早期科幻电影里那些套着动力机甲冲锋杀敌的战士。“等会儿你就知道啦。”我一如既往地跟她卖起了关子。

海伦赌气地撅起了小嘴。

我们开车来到海岸边,退潮后的海滩一片静谧,一轮满月高悬空中。我们向海里走去,在湿漉漉的沙土上踩下三行脚印,一直走到浪花能打湿腿部装甲的地方。这两个月来,随着月球的逼近,潮汐涨落的幅度变得越来越大,潮滩线向陆地内部推进了几乎两公里。

月亮侧面突然亮起了几条长长的蓝色尾焰,这些尾焰早在大半个月之前就已经能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夜空里发出的蓝光时亮时灭,海伦开玩笑说这是月球得了重感冒,正在不停地淌鼻涕。但事实是,那是可以媲美狄拉克之环的另外一项上帝工程——月球发动机。在进化者的帮助下,水晶时代之初就开始有大批飞行器在月地之间往返,运送建造发动机所需的材料与人员。月球发动机直接由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改造而来,环形山整个变成了发动机喷口的护圈,中央是发动机喷口,而下面是深埋的发动机主体部分。这部分很像一个巨型易拉罐,罐子底部装有一台大型钻头。发动机工作时,钻头不停向地下掘进,粉碎的月岩通过管道送入发动机内部的核子燃烧室,月岩中所富含的氦-3原子被直接用作核反应的燃料。为了防止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熔化月面,环形山内部被整个铺上了一层耐高温合金,从月球上空看,这些环形山就像无数口闪着银光的大锅。

两个月前,最后一台发动机测试完毕,月球上路了。它要回到地球母亲身边。如今,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已经缩短到六万千米,而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这个距离要缩短到两万千米,甚至比狄拉克之环所处的轨道高度还要低。尽管没有亲临月球,我还是能想象出那些巨型发动机全功率运转的场景:喷泉般的火柱从环形山底部中央腾起,照得环形山的合金地面闪闪发亮;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风,火焰笔直地喷上几千米高空,仿佛一根粗大的擎天巨柱,散布各处的四千多台发动机根据轨道调整的需要交替工作或休息,站在月面上会看见那些火焰喷泉不停起起落落,就像一片被施了魔法的诡异的森林。发动机产生的矢量推力让连续不断的巨震滚过月面,火焰很快把环形山内部铺设的耐高温合金烧得通红,当发动机暂停工作,月面上就仿佛多出了几千只神秘的红色眼睛,而喷口就是那深不见底的瞳孔。

我们身前的海水开始滚滚退去。不光是这里,随着月球逼近,全世界的海水肯定都在向着地球上正对月面的那一点奔流汇聚。那个地方应该是太平洋东部的某处,只要再过几个钟头,月球引力就能在那里拉起一座海水形成的高山。与此同时,地球大气将会因受到月球牵引而疯狂散逸,月球引力足够把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剥离,但又不足以把这些气体留在自己的表面,届时地球上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暴风眼,暴风眼中央就是那座“海山”,狂风会从海面一直吹向月球之外那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

我们亲眼见证沧海桑田。短短半小时,我们视线所及范围内再也看不到海水,几千万年来不曾沐浴星光的海底终于露出了容颜,天空中那个大了几倍的月亮周围有蓝色火焰不停窜动,仿佛一颗拖着稀疏的头发的苍白头颅。

四小时后,远处地平线上有零碎的银光闪动,一线雪白的海潮从天边倒卷而回,汹涌澎湃地向我们奔流而来。月球一边逼近地球一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运动,整体轨道呈螺旋形,随着这种旋进运动,地球上正对月面的那一点的位置也在不断朝西偏移,很快就要到达我们这里了。

桑田重新变为沧海。黑暗中的海平线开始渐渐弯曲、隆起,并闪烁起鱼鳞般的银光。

“哇……”我清楚地听到海伦的惊呼。

海水中有一座山!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眼前所见,分明是海水向天上逆流而去!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月亮从天边渐渐移到我们头顶中央,刚刚回到我们脚边的海水再度朝远方涌去,月球引力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海面就像一张充气膨胀的塑料薄膜被它提起数百……不,数千米高!陆上的山脉已被夷平,这座圆溜溜的“海峰”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屋脊了,整个地球表面都匍匐在它脚下,俯首称臣。“海峰”的顶点,就是地球与月球对海水引力的平衡点。

海山还远在数十公里之外,暴风却已经降临我们身边。我们扣上了外骨骼装甲的头盔,在风暴中根本不可能听清彼此的声音,只能靠无线电进行通讯。接下来的几分钟内,一堵厚重的弧形云墙缓慢逼近我们头顶,它标示出了这个超级暴风眼的边界,现在抬头仰望,我们就像站在一口与天同高的巨井底部。

风力在持续增大,传感器显示的数据即将超过警戒线,如果没有外骨骼装甲足底的真空吸盘,我们早就像叶子一样被卷上天、甚至吹出大气层之外了。

“准备好,我们要起飞了!”我喊道,海伦和安妮同时紧紧拉住我的手。“噢!”小家伙一点不感觉害怕,还兴奋地欢呼了一声。

我们同时解除真空吸盘的吸力,三个人顿时腾空而起。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在我们身上的重力本就小了很多,再加上那股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我们毫不费力就像羽毛一样升上了云端。

云海茫茫,月光明亮无比,海水高山的“山坡”缓缓流淌着。月亮旁边那些纤细的蓝光已经熄灭,月球要这样运转整整两星期,直到把地球大气剥离得干干净净,环形山发动机才会重新开动,将月球这艘宇宙巨船驶向太阳。

这就是水晶时代的尾声。如今进化者们栖息的白色大地仍然需要依靠电能来维持进化者们的活动,除去地球大气层后,没有了云彩和雾气,阳光将毫无遮拦、毫无损耗地直射地表,被智晶直接吸收、转化为电子生命体所需的能量。月球此刻处在“无人驾驶”状态,月面上所有人在发动机建造完毕后就已撤回地球,由进化者们通过电波直接操纵发动机来控制月球前进的轨道。

“好啦,我们回去吧!”在风暴中打了十分钟旋儿,我喊道。海伦看起来还没玩够,但我不能再无视那越来越猛烈的风暴了。真要被吹出大气层之外可就不好玩儿了。外骨骼装甲的足底喷出火焰,推动我们飞离风暴圈。

守墓人早已移居地下城市,为的就是准备这一天的到来。那两个星期里,所有人足不出户,但我们都知道地面上是个怎样的光景。由于轨道降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也急剧增大,无论月球转到哪里,那座海水高山都一路追随着它,海洋登上了陆地,假如没有平坦时代,它将漫过华北平原,涌上青藏高原,淹没塔里木盆地,浸湿撒哈拉,冲刷落基山……当然,这些雄奇的地貌都已不复存在,地球就像一颗光溜溜的水晶球,被这座在地上跟着月球绕地球一圈圈奔走的海山反复擦洗。

“走了。”两星期后,在一次守墓人例行会议上,赵林拍拍我的肩膀,又指指头上的天花板。我们都心照不宣,他说的是月球。此刻,大气层已经散逸殆尽,月球发动机也就重新启动,推动月球离开地球朝太阳飞去。对进化者们来说,月球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把它推回原来的轨道还要费力去控制加速减速过程,就这么留在近地轨道又太遮挡阳光,于是干脆全功率启动月球发动机,把这个忠实伴随地球无数年月的女儿送进太阳的怀抱,彻底毁灭。

这就是进化者做事的风格、气势、魄力和决心。与他们相比,人类真的只是在沙滩上堆城堡的顽皮儿童。

“嗯……”大家都落座之后,赵林清了清嗓子。他即将宣布一个重大决定,尽管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了这个决定的内容。“上级宣布,守墓人的子女,年龄未满五十且未加入守墓人组织的,从即日起可以使用提升机。有谁要送走自己的孩子?”他环视整个会场。

一时间没人说话,会场寂静得可怕。接着一只手举了起来,然后是另一只,第三只,第四只……很快会场上空就多出了一片手臂的森林。我也举起了胳膊,安妮握着我另一只手,我能感觉到她在微微发抖。“很好。”赵林点点头,“我们会做出安排。”

出乎意料,我们告诉海伦这件事的时候,她的反应比我们想象的平静很多。这让我们一时手足无措。“爸爸,妈妈,你们希望我走吗?”她问我们。“嗯……我们希望由你自己来做决定。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们当然会很高兴,你甚至可以考虑成为守墓人。”我说。她摇了摇头:“我没准备加入那个死气沉沉的组织,但我知道什么叫父母在不远游。”

她思考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我们:“提升手术只对五十岁以下的人适用,对吧?那我陪着你们,直到我五十岁。”

这是我和安妮都没想到的答案。“爸爸,妈妈,你们现在也还没到五十岁,我们一起走不行吗?”海伦眼里突然噙满了泪水,问道。我摇摇头,蹲下来摸着她的头:“爸爸不会走的,有个词叫一诺千金。我既然签署了那份守墓人公约,就不能再被提升了。那么多人都往前去了,总得有些人留下来照看后面,做做收尾,是不是?”

我不知道海伦听懂了多少,但她用力点了点头。

在大气散逸的过程中,地表的温度也在逐渐降低,失去了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曾经的生命乐园一步步变为寒冷的地狱。海洋随之冰封,那座海山由于下部的海水不断冻结,上部能跟随月球同步移动的海水越来越少,高度也不断降低,最后,这座雄奇的海山终于跌落回海平面。大气消失后,地球表面只剩下了一种颜色——雪白。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如今都和北冰洋一样,披上了一层厚重的冰甲,而且这层冰甲将越冻越深,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会直达海床。从太空中看,地球变成了一颗旋转不息的磨砂水晶球。

自此,世界进入永远的冰河世纪,因而这个时代也被赋予了一个美丽却寒气逼人的名字:水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