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沟通代替争执
4203000000056

第56章 情绪——学会抑制自己的怒气

经常生气就像不断的小感冒,严重影响工作表现。

丈夫打妻子,妻子打儿子。儿子打小狗,这是典型的情绪流动图,每天在不同地点以各种形式上演:马路上因超车的擦撞、抢停车位的怒骂、看不惯上司居功诿过的闷气、上司的迁怒、老师恨学生不成钢的怨气、挂着冰冷微笑、其实正暗自咒骂着你的侍者……职场上的怒火一点就燃。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上班族经常生气。

你常生气吗?如果生气是你的常客,建议你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或来一场“与怒气的心灵对话”,彻底赶走怒气。“经常生气就像不断的小感冒,严重影响工作表现。”组织行为教授巴萨德强调。

我国着名心理学家钱玉芬教授举自己的经验为例,自从结婚后对”外遇“特别敏感,尤其容颜随年龄渐长而渐失,内心开始不安,对丈夫的限制一天比一天多。所以在职场里,她特别看不惯眉来眼去的女生,觉得她们有勾搭男士的嫌疑,令人反感。她经常生闷气,明明人家没惹她,她就是看那种人不顺眼,动不动就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她找出自己最深处的担忧及害怕的根源之后,莫名的怒气了然于心之后,自己“与怒气对话”,终于怒气再无影踪了。

如何“与怒气对话”?钱玉芬另有个亲身经验。三年前,性情温和的她竟然在单位痛骂一位同事,只因为看不惯他凡事居功,自以为是。她决定找出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为什么会一反自己常态,在公开场合动怒。她自问自答:“他的行为根本与自己没关系啊,为什么生那么大的气?”再问自己,“不合理的事很多,为什么唯独对这件事这么生气?

”这位同事其实很勤快、不偷懒呀,他不过是爱求表现而已。究竟这件事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从自问自答中,她诚恳分析,原来过去的成长环境与学科训练,教她要谦虚,压抑了想表现自己、赢得赞赏的本性,那些像孔雀般的炫耀居功者,刺激她眼红、愤怒,深觉不公平。每生一次气,她就更加了解自己。经由自我对话,从过去找到引爆生气的关键经验。三年来,她已经不再发这种具有毁灭性的怒气。

进行对话时要对自己够诚实和勇敢,”这是了解怒气由来的关键。钱玉芬强调,知道怒气背后的真相,才不会落入“讲道理”漩涡,因为道理是比不赢的。

不过,怒气冲上头时,一时难以压抑,更不用说自我对话了,该怎么办?许多专家建议从生理角度来改变生气状态:

首先要闭上嘴,因为盛怒时的舌头像把利剑,容易刺伤人。

接着深呼吸,强迫心跳、血压回复正常状态。

或者离开现场找个安全的环境,动动身体、打球或做体操。

盛怒时,跑去照镜子,看见自己怒气中的样子觉得很滑稽,忍不住扑哧笑出来。

她建议使用“情绪温度计”。平时养成记录情绪的习惯,每天分几个时段记录,并写下动怒的原因,这种训练有助于自我察觉、检测怒气。

第一情绪温度计的刻度设定在0~10分,将一天分为七段落,例如一早抢停车位失败,还没进办公室就在电梯前和部门经理吵架,决定只给自己2分。

第二了解自己一天情绪的起伏变化后,接着去问原因,并给自己一段话。为什么给8分,喔,原来在下午三点,听到窗外小鸟吱喳叫,感觉很愉悦。叶雅馨曾经要求参加情绪管理营的成员,忠实记录,结果发现每天的情绪波动受周围环境与他人的影响非常大。记录久了,自然培养出很细微的观察能力,“即使生活中很细微的情绪飘过,也不放过”。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警告同事闪远点,免得被无名火烫伤。

除了观察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从大架构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不起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