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借助这缕“阳光”,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和更快乐。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不同见解,而不同的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
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少了许多理解,将他人与自己对事物见解的不同误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小肚鸡肠地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地打“扯皮官司”,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与他人产生隔阂,渐渐由小至大,最终成为矛盾双方,水火不相容。
只要不是原则性极强的大是大非问题,理解就应成为对不同见解的最好诠释。有人这样说:“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扉,敞开我们的胸怀,让我们在一生一世都受益匪浅。”对此,我是十分赞同的。试想,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见解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退一步说,个人与个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正是由于他人的不同见解使自己反省,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与观点,并获得新的进步。因此,正确对待不同见解,不仅不是理亏,反而就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要做到这点,所需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环境,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不固执,不偏激,不斤斤计较,更莫要为小事而跟他人打“扯皮官司”,弄得自己心神不安,伤神又伤心。
要让“理解”成为一缕精神阳光,一是遇事要心平气和,要一分为二,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宽人之量。即使是他人故意与自己过不去,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忍让”也是勇敢者的表现。古人云:“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分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三是要形成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严谨作风。对待不同见解,首先冷静思考自己的认识是对是错,错则必改之,不固执己见。如果是对方错了,也不必过分争论,因为时间是衡量是非的最好尺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思想是会转变的。
郑板桥有句佳作即“难得糊涂”,这句话的内涵其实就是“贵在理解”。人们相聚在一起,因为年龄、文化水平、个人修养、脾气、家庭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肯定有差距,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分自扰,应给予更多理解。其实,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
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借助这缕“阳光”,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和更快乐。不信就你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