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沟通代替争执
4203000000005

第5章 尊重——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轻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个人都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满的情绪?更别说会造成什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代沟了!

有一句话说:“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这句话是提醒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得不得体。然而,一个人太过“尊重”自己,往往会变成“自视过高”,甚至“自私自利”,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自重”也许会让别人不能不“重视”你的存在,但是只有当你也以同等的尊重对待别人时,别人才会打从心底里“尊重”你。

读书时,小林曾在美国的一家快餐店打工。刚上班不久,他对工作的程序还不熟练,错把一小包糖当作奶精给了一个女客人。

因为他一个小小的疏忽,使得这位女客人非常生气。也许是因为她正在减肥,或者是刚失恋,她当着所有客人的面大声对小林咆哮,简直把那包糖当成毒药:“你干什么给我糖?难道还嫌我不够胖?”

那时的小林初来乍到,完全不懂减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沉重的事,呆呆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快餐店的女经理闻声而来,沉着冷静地面对这一切,在小林耳边轻轻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会马上道歉,并且把她要的东西快点给她。”

小林照经理的吩咐做,致上最诚挚的歉意。那位客人有了台阶下,数落了几声就放过他了。

闯下这个大祸,小林忐忑不安地等着经理出来数落他。没想到经理只是过来对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在下班后把这些东西认认真真熟悉一下,以后就不会再拿错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然使小林非常感动,好像听到的是一位朋友的意见,而不是上司的命令,他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

后来,可能他比较幸运,无论他在学校上课,在其他地方打工,不管是老师也好,老板也好,他们明明是提出不同意见,明明是在批评哪里不好,他们却很少会直接的责问,他们不会说:“你怎么能这么做?”“你以后不能再这么做!”而是用委婉的口气说:“如果我是你,我大概会……”

这种交谈方式使小林完全不感到难堪,不感到沮丧,取而代之的是一点温暖和几许鼓励。

只是多了那么几个字,一下子就站到了对方的立场。大家站在同一阵线,每个人都设身处地的替人着想,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满的情绪?更别说会造成什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代沟了!

小林时常想:“真奇怪,怎么我碰到的老外就这么会做人?他们真懂得说话的艺术,可以把话讲到人的心坎里。”后来,他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如此说话,是因为他们打从心底里这么想。

当你真正尊重别人,你说出来的话也会像沾了蜂蜜一样甜,而且你所沾的是天然的蜂蜜。

有一次,小林去一个美国演员家做清洁工。这个演员不是什么大明星,但是也位于金字塔的中上层,当女主人交代完他所该做的工作,突然对他说:“请问我能够吸烟吗?”

小林吃了一惊,结结巴巴的回答:“你……你是在问我?”

她笑着说:“是啊!我想抽根烟,可以吗?”

“这是你的家呀!怎么抽烟还要经过我的同意?”

“我吸烟会妨碍到你,当然应该要得到你允许。”她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小林点头之后,她才拿起烟,把它点燃。

那天,小林发呆了很久,也想了很久。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抽烟,还要温文儒雅地征求清洁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更何况这位清洁工还不是本地人,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沽名钓誉的嫌疑。

小林不得不承认,在她征询他同意的那一刻,他是相当高兴的。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个清洁工,还是可以和人平起平坐,仍然有自己不被侵害的权利;因为尊重,他并不比任何人矮一截。

还是那句老话:“人必重人而后人重之。”

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礼遇,先问问你自己付出了多少。你不比任何人矮一截,同样的,也没有任何人比你矮一截。

如果我是你,我会学习打从心底去尊重别人;这话不只是要说给别人听,更重要的,是要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