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民俗文化
41897700000013

第13章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中或结束后,建议适当开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完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具备分析各种传统文化现象的能力,并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变所学为所用,充分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宜分组(每组3~4人)进行,内容可选取如下项目(或整合成为职业知识和技能竞赛):

(1)知识问答。结合教学,提供参考书目,组织理论考核与知识问答,内容以中国和当地的旅游民俗为主,具体涵盖范围可由教师灵活掌握。

(2)撰写调研报告。各组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某项民俗开展深入全面的考察,结合其他资料,分析此类民俗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成PPT,进行演示交流。

(3)产品开发。结合上述的调研报告,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以当地的旅游景点为依托,设计开发民俗旅游路线和产品,并向旅行社(真实或模拟的)进行展示和推销。

(4)创作导游词。在教师给定的范围内,每小组自由选择典型的民俗旅游景点或活动,通过实地体验和查阅资料,结合旅游产品开发,创作相应的导游词。

(5)模拟讲解。预备可供学生讲解的题目,题目应以地区知名或特色民俗景点为主。讲解时,抽取该景区任意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视频进行播放,学生根据不同游客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模拟讲解。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开展实地导游活动。

(6)角色扮演。教师根据拟考核的知识或技能点,设定情境或案例,特别是要设置问题和障碍,展现旅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场景,由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之间进行小品演示,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即兴感言。教师就民俗旅游的有关问题现场命题,学生发表即兴演讲。演讲应紧扣主题,观点明确、有新意,语言流畅,充分体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个人风采。

(8)才艺展示。每组学生可结合职业特点,展示个人才艺,形式和内容自选,比如舞蹈、唱歌、乐器演奏、朗诵、魔术、杂技、相声等均可,但所展示的才艺必须符合工作要求,并与民俗文化相关,且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