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降灵
41896800000544

第544章 北宋小幼儿

可是妻子这样坚决,他只好同意回去。他们叫了一辆车,连夜赶回了家乡。

他们一下车,就直奔矿区。天已经亮了。就在他们到达矿洞口时,董八根一眼看见,洞口外趴着一只小乌龟。妻子跑过去一捧,才发现小乌龟已经死了。它的两个前爪已经只剩半截了……

董八根明白过来了。他通过手机报告了有关部门。立即有大批人员带着机械赶赴现场。经过一番紧张的挖掘,被封闭的矿洞终于被打通。搜救人员深入井内,背出了一具又一具尸体。而这些“尸体”经过现场诊断,原来都还有一口气。当最后一个被背出来的张大来见到那只死龟时,嚎啕大哭。

真相总算大白。原来张大来每次下矿井,都会带着心爱的小山龟。那天矿洞塌掉以后,他们20多人都以为活不成了,因为被封的井洞里很快会缺氧。此时张大来摸到他的小山龟,在黑暗中流着泪说:“小龟呀,如果你有本事,就自己扒个洞逃出去吧,要不然,咱们都活不成了。”说来真是神奇,那只小龟果然展开四肢拼命地扒起来,它还真的从矿渣里扒了出去,但它并没有立即逃命,而是爬出又爬进,反复多次,打出了一个孔洞,使得井里维持了空气的一点流通。这才使得被困的人们苟延残喘,没有立即窒息过去。

小乌龟最后一次爬出洞后,终因疲累过度,死在了井口。可是它还要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去找董八根,还跑到张大来家去报信……如果不是小乌龟这种独特的出现,董八根是不会想到救人的,而其他活着的知情人因种种原因,也不敢轻易泄露这场事故。等到别人发现时,这些被埋在下面的人肯定全完了。

事后,董八根被判了刑。两年以后,他出狱了。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前面的路上停着一只小乌龟。他一愣,睁大双眼再看,面前却什么都没有。

“又一个聊斋讲完了。”我宣布道,“下面有请你们两位中谁来讲啊?”

榕榕推给远甜。

远甜想了想说道:“好吧,那我来讲一个幼儿退兵的故事吧。”

“幼儿退兵?是哪个年代的?”我问道。

“北宋的。”

“是一个机智幼儿的故事吧,听起来不错。”

远甜就讲起来——

北宋靖康元年夏季的一天,梁县县令施备接到太原守将龙纲的急件,说金国大军正从北边杀来,太原守军将要撤离。龙纲提醒施备,快点转移。施备看了,目瞪口呆,梁县处于太原北边,会首当其冲遭受攻击,太原的兵退掉,梁县失去强大后援,岂不成了一座孤城?施备唉声叹气,吩咐手下快点打点,准备立即撤出县城。

但手下一班人听了,霎时就像开了锅,他们有很多是本县人,家眷都在城里,多少乡邻好友都生活在此,怎么舍得将他们抛下不管。众人强烈建议老爷去见龙将军,恳求发兵前来守城。施备苦着脸说:“龙将军连太原都放弃,还能顾得了咱们啊?”此时很多百姓也闻讯前来,跪求老爷替全城作主。

正沮丧间,施备的儿子施智从外面跑进来:“爹爹,听说咱们要走啊?”这个11岁的小家伙,机灵聪明,又很勇敢,他闪着大眼说:“外面的人都说,金兵很坏的,要是进了我们的城,会抢东西,烧房子,还要杀很多人的。”施备凝重地点点头,他仿佛看到了刀光剑影,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戮,小小县城血流成河。他不由得流起泪来,惊得施智连连问:“爹爹,你怎么哭啊。”“儿啊,爹身为县官,有心要保卫县城,可仅凭县衙这几十个卫士,怎么抵挡金兵的围攻。”“爹,我们不能走,一定要想办法保卫县城。”

最终,施备决定不走了,誓与全城共存亡。

当天夜里,施备没有睡觉,思虑着怎么进行防御。忽然间施智跑了过来:“爹爹,我想出一个主意了,你看行不行?”说着把计谋说了一遍。施备听了,有点惊讶,但随之摇摇头说:“这个恐怕不行吧,昔有诸葛亮摆过空城计,那可能只是传说啊,真要一试,谁敢冒险。再说,就你们一群毛孩子……”施智抢过话头:“我们毛孩子做起来,他们才肯相信呀。”

父子俩讨论一阵,施备觉得,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就让孩子们折腾一下。

三天过去,一群金兵迫近了梁县。他们先在二十里外扎寨,然后趁着月色,出来一支小队,前来梁县城外侦察。这个情况,已经被施备派出的细作们获知。当金兵小分队快临城下,远远听得城墙上头一片喧哗。领头的完颜克朝上一望,只见有月亮的天幕背景上,映出一个个持枪的兵士,他们昂首挺胸,看起来严阵以待。而就在大门上方的墙头上,有一群人正在练武,刀光翻飞,剑影生寒,呀呀呀的叫声,分外响亮。完颜克惊讶地发现,这些练武者身影娇小,不像成人,倒像十来岁的孩子。但令他吃惊的是他们奇特的力量。只见其中一些孩子在练举重,大块的磨盘石,被他们轻松地举起头顶,又扔在城头,发出轰一声闷响。还有一些在舞动石担,兵车轮大小的石担,在他们手上玩得团团转。

完颜克看得呆了,他也是练武之人,仅凭目测,就可以估量出,这些磨盘石肯定有数百斤重,那石担也要有上百斤。

“将军,你看到了吧,那些好像是孩童。”一名副将在他身边惊呼。完颜克答应道:“真不敢相信,小小的梁县城里,竟有这么一群幼童大力士。”“将军,你说这会不会有诈,是在演戏?”完颜克又看了半天,声音终于沮丧起来,“不会的,这是真正的石头石担,假不了。这些孩子膂力惊人啊……”刚说到这,猛听副将叫了一声:“将军快看。”

完颜克也看到了,有一个小孩跳到城垛之间的凹隙里,伸开两手,抱住了一个城垛,像在全身使力。开始孩子发出低微沉闷的哼哼,渐渐变成哇呀呀的叫喊,最后宛如狮吼,那尖锐疯狂的嘶啸,简直要冲破人的耳膜。只听得脆然一响,那黑色的城垛,竟被孩子折枯枝一样折断了,然后抱起来,扔在城头上,发出通一声沉重的落地声。

“快走!”完颜克吓得掉转马头,狠抽一鞭,一行人转眼消失在夜幕中。

完颜克是这支金兵的统领,他亲眼见到了城墙上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回帐以后,完颜克坐立不安。副将问他,明早是否出兵攻城,完颜克伸手一摆:“不,你们都看见了,梁县城里有这样的幼童力士,说明什么?孩子尚且如此,其将校又会是怎样神勇。难怪我堂哥宗弼(金兀术)说过,进攻中原,不可轻敌,某些小城,常有奇士,会让你一败涂地。我看,先在外围驻下,待机而动。”金兵就此驻扎下来,围而不攻。

此时在梁县县衙内,众人都围着施智,啧啧赞叹。施备没想到,儿子设计的这一诡计,竟然生效了,成功地缓滞了金兵的进攻。原来施智六岁习武,同学有十来个孩子,他们已经会使枪弄棒,不过根本没有千斤神力,那些磨盘石和石担,是由工匠制造出来的木质道具,内里是空的,也不过一二十斤重。本来幼童表演,很容易被识破,但施智设计周到,他命衙役抬着几块大石头,站在城墙靠内侧一边,当他们表演中扔下道具石时,下面垫着厚厚的棉絮,不会发出木质声音,而这些衙役却适时将大石扔落,发出沉重的闷响。正是这真切的重石落地声,使完颜克听出,不是假的。

至于那个城垛,早在前天被石匠凿掉,放上一个木制的。由于外边所涂颜色与城墙一致,再加是月光下,视线不清,结果那一幕力拔城垛的戏,强烈震动了完颜克,使他一时不敢贸然进攻了。

不过,施备脸上,很快转喜为忧,叹口气说:“金兵虽暂被吓阻,但并未撤离,现在围在城外,就算不进攻,围困半月,城中也不战自乱。这如何是好。”众人都无计可施。施智摸着脑袋,狠不得立即想出一个办法来。他回到房里看书,看着看着,被书中一个情节打动,忽地闪出一个主意,连忙去告诉父亲。施备一听,张口结舌,儿子想出的主意,怎么都那么怪呢。

施备顿时感到左右为难,他想否定,可是形势危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不惜代价付诸实施,可如果照儿子的办法去做,他又格外担心儿子的安全。施智看出父亲的犹豫,拍着胸口说:“爹爹,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施备把儿子搂在怀里,眼泪情不自禁流下来。

两天后的夜里,施智坐在一个系着绳子的藤筐中,由衙役们从城墙上一点点放到了城外的地面,施智爬出筐子,猫着腰,向着金兵营帐中摸去。金兵虽戒备森严,但黑灯瞎火的,站岗的兵士没有发现,一个小孩贴着地面,像蛇一样爬进了营区……

第二天一清早,完颜克刚起床,忽见副将匆匆进帐,禀报说,在营区里发现了一个汉人孩子,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