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各地政府正处于一片叛乱状态,必须狠狠地打击,从而判断他们是将继续臣服于我们,还是打算要独立。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谁打响了独立的第一枪?
作为北美英军的总司令兼马萨诸塞的总督,托马斯·盖奇同志是很称职的。尽管有来自英国议会的声音批评他对殖民地人比较软弱,但那全都是误解,对于北美的形势,盖奇在英国方面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北美民兵的各种活动,盖奇其实一清二楚,因为他早就派出了不少的眼线,成功地打入了北美民兵当中。这不,有眼线来跟他报告:报告司令,马萨诸塞的康科德发现北美民兵的军火库,请示如何处置?
非法藏枪窝点必须被干净彻底地捣毁。盖奇司令的态度很坚决。捣毁行动的时间定在4月19日。
不过,北美民兵也不傻。盖奇懂得派卧底,民兵也会无间道。4月18日夜,神通广大的自由之子社团提前得到了盖奇要捣毁康科德军火库的情报,迅速派神行太保保罗·里维尔出马到康科德去报信。关于情报如何泄露的事儿,说起来很有趣,其实自由之子的卧底不是别人,正是盖奇司令的老婆。他老婆是北美人,心向北美,结果被汉考克手下发展为下线。盖奇很生气,也不好治自己老婆的罪,只好送回英国了事。
康科德在波士顿西边,距离波士顿大约25公里。这时候天已经黑了,神行太保骑着快马,手里提着一盏灯,一边朝康科德赶去,一边还沿途大声呼喊报信,英军要动手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开来了。
附近的民兵得到消息后,也陆续自发地集结,准备武力对抗。康科德地区的民兵连夜组织人手,将武器库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莱克星敦的民兵是在半夜时分得到消息的。他们积极性很高,觉也不睡了,拿着火药枪就等英国兵来。等了许久,也没看到英国兵,这时候天气还很冷,有些人冷得不行就回了家,有的就干脆敲开酒馆的门一边喝酒一边继续等。同时,也安排了几个哨兵,一看到英国兵就敲锣打鼓。
4月19日清晨,锣鼓喧天,身穿红色军服的700多个英国鬼子军容严整地进村了。
根据我们看国内影视片的经验,接下来的情节应该就可以参考电影《地雷战》和《地道战》了。北美民兵凭借地头熟的优势,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愚蠢的英国兵造成了重大杀伤,最终取得了莱克星敦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成功打响了捍卫北美自由的第一枪。
可是,真实的历史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儿。
北美独立第一枪在莱克星敦打响,其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如果不是带队的英国军官责任心太强,也许殖民地的独立革命也就没莱克星敦什么事儿了。
当时,莱克星敦的乔纳森·帕克带着大约70个武装民兵正在路边的一块草地旁发呆。英军队伍走到了草地附近,这伙民兵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立即向邪恶的英国士兵发射正义的枪弹,而是站在路边继续发呆,任英军队伍从面前通过,没有一点要开火的打算。民兵其实并没有把路拦住,他们与英军中间还隔着块草地,如果英军无视这些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民兵,那就可以完全不受影响零伤亡通过莱克星敦,继续向康科德进军。
可是,谁叫英军的带队领导之一是约翰·皮特凯恩。他责任心太强,看见这帮子农民拿着火药枪非法集会就非常地不爽,带着队伍穿过草地,走到民兵们面前,要求他们马上交出武器自动解散。乔纳森·帕克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的,总之没搭理皮特凯恩。这英国部队的领导脾气不太好,一下子就火了,手一招,一队英国兵就上来准备下枪。乔纳森·帕克赶忙大叫风紧扯呼,弟兄们快闪!民兵未经过什么训练,队伍一阵大乱。
就在这时,枪响了!究竟是谁打响的这第一枪,现在已经很难追查清楚了。事后,双方的战斗通报大相径庭。民兵的说法是英军先开枪挑衅,将莱克星敦的民兵打散,然后沿路见人杀人见房子拆房子一直打到康科德,民兵义愤填膺,奋起自卫反击,主要的责任在于英军。
而英军两位带队领导的报告则是说他们并不想伤害民兵,只是让他们解散,但民兵中有一个人先开枪,所以就打了起来。
实际上,这类关于谁打响第一枪的争论根本就没什么意义。不在于谁打响这第一枪,而在于双方是不是都有打枪的动机。这所谓的意义重大的第一枪,实际上就是个由头,谁打都一样。不过,个人觉得北美民兵先开枪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他们没有作战经验,估计一看这架势就有点犯晕,一紧张,手指就乱动,砰的一枪,走火了,这伟大的第一枪也就出炉了。
此外,很少被提及的是,在这打响第一枪的民兵中,还有几个是黑人,有自由黑人也有黑奴,莱克星敦的战斗可以被视为黑人为美利坚而战的最早记录。
第一枪的事情解决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双方砰砰地一阵对射。英国兵是正规军的做派,列队打排枪,北美民兵从没排队打枪的习惯,一通乱打,但见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硝烟散尽,一看战果,北美民兵被打死8个,打伤10个,其余全部逃散,英国军队也付出了轻伤1人的巨大损失。在开阔地带打正面战,这北美民兵还真不是英国兵的对手。曾经有英国军官说,在开阔地带打正规战,一个英国士兵可以对付20个民兵。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大体反映出了英国士兵与民兵在正规战中的巨大差距。
莱克星敦的战斗,虽然给英军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却标志着北美殖民地独立革命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为了纪念这稀里糊涂的第一枪,莱克星敦镇在中心城区建立了一座英姿勃勃民兵铜像,旁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据说是打响第一枪时,乔纳森·帕克同志说过的话:坚守阵地。敌人没有开枪,我们也不开枪。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于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吧!
战争的巨兽一旦放出,要想收回就难了。英国和北美殖民地和平解决争端的希望至此彻底破灭。
独立战争开始了。
★人民战争很厉害
轻松KO莱克星敦的北美民兵后,英军继续向康科德挺进。到达后,英军发现军火库已经没剩下什么东西了,早就让得到消息的民兵们转移了。
哎,打道回府吧!英军把残留的少量物资烧毁后就准备回波士顿了。这时候,康科德附近也集结了一些民兵,这些民兵决定挽留下远道而来的英军,同英军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交火,打伤了几个英军,算是有点收获了。
康科德的民兵没有留住英军的脚步,英军继续朝波士顿行军。英军原以为这会是一次轻松的行军,那些北美的农民怎么能够同强大的英国正规军抗衡呢,那完全是找死,莱克星敦躺下的那几个民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英军错了,从康科德到波士顿,这并不算太长的25英里路,对于英国士兵而言,竟然成为了一条死亡之路。
各处的民兵闻讯而来,正确地采用麻雀战法,沿途不断对英军进行伏击和骚扰,英军陷入了波士顿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些北美民兵没英国兵那么多讲究,他们没功夫排好队跟你打正面战,怎么顺手就怎么打,从房前屋后、从地沟里,从树林里,从谷仓里,四面八方都射来枪弹,打得英国军死伤惨重。
英国兵极度愤怒,非常郁闷。刚走几步路,一帮子民兵就出现了,队都不排,就一通乱打,真没素质,一点都不绅士。他们不排队,咱们要排队,咱是正规军得有正规军的范儿。刚排好队,准备射击,这帮子农民居然连人影儿都没了。
流氓!农民!你们会打仗吗?
就这样,英国兵走走停停,前面有人堵截,两边有人伏击,屁股后面还有人追着打,四面八方都有人打冷枪,而且民兵像赶集似的越来越多,估计有好几千人之多,英军虽然很能打,却像在同空气作战一样,有劲儿使不上倒是光挨打,越来越多的英军士兵倒在了路上。到了下午,伤亡惨重的部队总算在盖奇司令派出的援军接应下狼狈地撤回了波士顿。
这一战下来,虽然开始时北美民兵在莱克星敦的战绩不怎么拿得出手,但最后总的战绩比较令人满意,一群自发组织起来的散兵游勇式的北美民兵,与过去20年内纵横五大洲未逢敌手的英国皇家陆军近距离战,居然打死打伤了273人,而自身伤亡不过95人。这个战绩,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兵的信心,强大的英国军队并非不可战胜的,北美的民兵完全可以同他们对抗并有能力取得伟大的胜利。
康科德战斗的胜利,既鼓舞了马萨诸塞人,也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的信心,新英格兰地区各殖民地的民兵纷纷前来汇合,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总数迅速达到了15000人以上。
兵强马壮,人多枪多,北美民兵于是决定攻打波士顿。说打就打,呼啦啦一下子就把波士顿给围了。盖奇司令一看外边,黑压压全是人啊,人太多了,一边命令坚守,一边派人请求援兵。
★阵地丢了荣誉没丢
不管怎么说,人家盖奇手里的英军好歹是正规军,北美民兵虽然人多,一时半会儿却也打不进去。时间一长,这英国的援军可就到了。6月中旬,英国本土的数千援军赶到了波士顿,领队的是三剑客,分别是威廉·豪、约翰·帕高英和亨利·克林顿,都是英军的准将,个个都挺能打的。
盖奇得到援军到达的消息后,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立马开始着手组织反攻,一边和援军汇合。英军的援军也积极发动进攻,希望打破北美民兵的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于是爆发了著名的邦克山之战。这场战斗的冠名其实有点问题,名字虽然是叫邦克山之战,其实战斗是在布里德山打的。当时,救援的英军已经进至波士顿以南的多尔切斯特高地。为了阻击英军,北美民兵本打算在邦克山设防,谁知道派去的防守部队,大约有500人,却在布里德山建立起了防线,就这样,邦克山战斗阴差阳错地在布里德山打响了。
6月17日下午,2200多名英军在威廉·豪少将的指挥下,向防守的北美民兵发起了猛烈地攻击。对于战斗的结果,实际上在北美民兵这边,多数人心里是有些打鼓的。
这场战斗既不是民兵熟悉的丛林战和拿手的麻雀战,而是场硬碰硬的阵地作战。说到正面作战,英国陆军可是行家里手,数十年征战,打下了日不落帝国陆军正面作战无敌的神话。
前次在康科德的胜利,实际上靠的是麻雀战和人数优势,这次人数处于劣势,还打得是阵地战,能打得赢吗?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北美民兵在布里德山打得可歌可泣,非常的顽强,为北美民兵赢得了荣誉和尊严。
因为缺乏弹药,北美民兵的指挥官要求士兵把敌人放到近前才能开枪,据说当时的原话是让士兵必须看到英国士兵的眼白才能开枪。
尽管缺乏训练,又没有多少弹药,北美民兵还是打退了英国军队的两次进攻。随后在英军发起第三次进攻前,成功地撤退,之所以撤退,是因为弹药没了没法打,如果弹药够,说不定还能撑上一段时间。
虽然最后攻下了布里德山阵地,这场战斗对于英国皇家陆军来说,却是一场耻辱。跟500多个北美民兵,实际上也就是500多个农民对打,打的还是自己最拿手的正面作战,居然伤亡了1000多人,伤亡率接近了50%,英国军队自己都觉得丢人。
几位伦敦的英国军官看到这个战报后曾经冷嘲热讽地说,如果再打几场类似邦克山之战的战斗,那么,整个英军部队就快全部打光了。
北美民兵虽然失去了阵地,却是虽败犹荣。他们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付出了400来人伤亡的代价,却给英军造成了1000人的伤亡,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场战斗对于独立战争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继康科德的战斗后,再一次地鼓舞了殖民地人的斗志。它还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是缺少训练的北美民兵这样的业余军队,凭借勇敢坚毅的精神,也完全有可能在正面作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英国军队。
所谓英国军队正面作战无敌的说法,那是个神话。
而今,神话破灭了。英军虽然取得了局部战斗的胜利,但还是无法解除北美民兵对波士顿的包围,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