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已经翻滚得快要沸腾的今天,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渐渐一体化的世界有了深刻的感触。虽说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所知甚少,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对世界有了远远超出古人的了解。他们受过教育,通过书籍,媒体,网络了解这个世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他们来说仿佛都是触手可及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世纪之前,那时候的人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整个世界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上。而生产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正刚刚显现出一点点端倪。不提亚非拉这三个大洲,至少在欧美两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人们是不会有现今这种全球一体的感觉的。比如生活在美国的人们怡然自得,就算是欧洲翻了天都不会有什么感触。而那个时候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外国是一整个模糊的概念。
这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看法,那就是世界大战。
那时的世界不像今日,那时候奥运会才开始没几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不过是偶尔互相访问一下,出国游玩或留学要么是有国家支持,要么是自己很有钱。所以国和国的深层次交流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
战争着实不是件好东西,战争要死人,要花钱,打完了还有消弭不了的仇恨,各个国家一边****自己的伤口一边用敌视的眼光互相瞪着看。败了的咬牙切齿、卧薪尝胆,胜了的叽叽喳喳分蛋糕。但是两次大战毕竟是全人类的大战,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战争的影响。尤其是二战,几乎是波及到了每一个角落,全世界为之瞩目。
那么战后就必然有思考。
政治家们得想着怎么聚集人心,重建家园。经济学家想着怎么振兴经济,恢复生产。文学家们开始把战争写成故事,艺术家们开始画画拍电影。而建筑师们这个时候可真忙翻了天,他们在忙着盖房子。
他们真的在忙着盖房子,因为有太多的房子要盖。整个欧洲被轰成了废墟,就连本土没打过仗的英国也有好些个城市被炸得体无完肤。日本也遭过轰炸,且不说广岛长崎,美军在二战后期几乎轰炸了日本的所有城市,自然也是留下一片惨淡废墟。
所以在这个时候,如何造房子,造什么样的房子真的成了个严肃的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居民安置和城市重建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大量的无家可归的民众正等着房子住,之前学院派和现代派的争执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现代派的理念无论哪一点都适合眼下的情况,廉价、快速、装配化、模数化等等。于是各种现代主义建筑拔地而起,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终于开始覆盖欧洲大陆。现代主义建筑达到了它的极盛时期。
但在这个时候建筑师们自然也是要思考的,不然只做不想会出岔子。而二战之后的思考终究是归在“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八个字上面。
二战之后的建筑思潮纷繁复杂,真真算得上是百家争鸣,所以要想说清楚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倒是可以循着一个简单的脉络来大致了解一下这些思潮的来源和动机。
首先,紧接着二战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潮,现代主义大师们忙着充实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任何一个新的理念要想延续下去、获得活力,就要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而现代主义的自我充实主要针对在理性主义中加入情感的需求。这个时候大师们意识到,建筑不能只是冷冰冰的居住的工具,即使是白墙、平屋顶、方盒子,组合起来仍旧可以是活泼动人的。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凡·艾克的作品。
紧接着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风格是粗野主义,这种建筑风格含义不是很清楚,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争议。但是这种建筑识别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它们往往具有厚重的外观,沉重的构件生硬地穿插在一起,粗糙的混凝土组成了立面。这种粗野的建筑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可以说是质朴,可以说是坦率,吸引了很多人,影响了不少地区。其实这种做法可以理解成一种直接的情感宣泄。粗野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恰恰是之前推崇理性主义的勒·柯布西耶,但是他在中晚期又设计了很多具有明显的反理性倾向的建筑。由此可见,一位建筑师的思想是一直行走着的,不单单是沿着一条路一成不变地走下去。柯布西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昌迪加尔的一系列作品,这是一个由他亲自设计的城市。有时我想,或许是这位老人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之后,对纯粹的理性有了自己的反思。
与此同时,还有两种建筑思潮也开始兴起,而且这两种思潮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那便是以密斯为代表的追求技术精致的倾向和以埃斯姆夫妇为代表的追求高工业技术的倾向。这两个长长的术语我是从我的外建史课本上直接抓取过来的,因为这两个词确确实实很是准确。大家应该不难理解这两种建筑思潮,因为这两种思潮是比较顺理成章的。
首先,在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尤其是欧美这些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工业化进程的地区。工业制品的精致化是不可避免的倾向,所以密斯·范·德·罗的精致的风格会很受到中产阶级的喜爱。在这一时期,密斯主持建造了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等一系列建筑,广受好评。这些建筑一方面承接着现代主义的朴实无华,另一方面呈现了由简约带来的优雅。
与此同时,高技术的成熟导致了对高技术的崇拜。人们开始意识到钢筋混凝土和玻璃这些现代材料带来的另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美感,那便是人们所说的“机器美”。进一步引申出来的还有“精确美”、“时代美”、“轻盈美”、“纯粹美”等等。这在本质上和上面我们所说的精致化的审美是一样的,人们必须承认技术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这一时期的各种建筑思潮实在数不胜数,如果再细说,还有人情化和地域化的倾向。这个倾向是由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反思带来的,而乡土情结和与之相伴的各种感性表达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此时文化交流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也对自己建筑的风格提出诉求。他们更倾向于把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前些年“新中式”一直都是很火的话题。
时间推进到现代,科技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却使得思想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若是孤独而行的话,心中的声音会慢慢变得单一偏执,一个人也是这样。只有见到的新的东西,才会有冲突、有思考、有改善,才会使得这个世界上的声音越来越多。
全球化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必把外来文化妖魔化成“文化入侵”。曾经所有民族都在世界上沉默而行,而后来他们聚在了一起,听到了别处的声音。或许你的声音还不够大,但你至少要去听,而后攒足底气,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