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女性心理成长自疗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6000000003

第3章 跟男人约会我决不买单

【独白】

没有例外,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例外。

我跟男人约会,决不买单。我见了十多个男人,个个如此。

我不介意约会场所是否高档,消费金额是多是少,即使他带我去参加迷笛音乐节,门票只有一百元,也OK。但是,重点在于,男方必须买单!

跟女人或者不以恋爱为目的的男人一起,我可以买单。但是,跟谈恋爱的男人在一起,我绝不买单。不管他长得多帅,看起来多棒,我多喜欢他。

每次约会最令我忐忑的,不是初见面时两人没话找话的闲聊。而是饭后,还没买单的那个时段。跟我约会的男人有时滔滔不绝,一说两三个小时。问我喜欢什么,想去哪里玩之类,他看起来蛮深情的,也很激动。我们之间铺着粉红的台布,桌上摆着他送我的礼物,还有盘子、碟子、杯子、筷子、小碗、烟缸……

我直直地坐着,嘴里应和着,眼光却不自觉地瞄向账单。我始终提心吊胆,只盼他早点买单。我一直在担心——等会儿他会不会买单?如果他跟我AA,怎么办?或者他说,“哎呀,我忘记带钱包了,不如这次你请,下次我请。”我该怎么应付?

此时,耳旁浪漫的音乐跟我无关,他对我的感情跟我无关,甚至,我对他的感觉也跟我无关,更不用说爱情这个东西。我要的,是他尽快买单。买完单,石头落地,我才相信他的诚意。

如果男方买单时提出“AA”,我会很不愉快。事实上,我不会跟男人“AA”。我觉得男人买单,是在对这个女人做投资。如果男人计较,说明他的投资诚意不足。一开始,我就把男方买单的行为,划定为投资诚意的体现。并从这个行为,来判断他对我的投资意愿。

男方买单,正是显示我价值的好时机,我又怎会跟他AA?他是我的投资者,交往的重点是他向我注资多少。而我的付出,属于投资回报,要等到婚后实现。

他把单买了,我会感觉安全。我的想法,不仅要让男人为我买单,还要尽量让他在我身上多花钱。他在我身上花钱多了,自然不会轻易离开我。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认为男女平等。相反,在两性关系中,我认为男方一直优于女方。男方买单,会让我有安全感。就像其他女人对于男人身高的要求一样。有的女人要求男人必须一米七以上,才肯继续交往。

我对男人的任何要求,追根溯源,都是为了后代。我的看法是,婚姻的本质,就是财产分配和繁衍后代。婚姻是一种价值交换,女方提供子宫,男方投资后代。所以约会对我来说,就是筛选。筛选适合未来做我孩子父亲的男人。

人类择偶,很多要求来自于动物的本能。基于这种本能,为了把基因顺利传下去,我对养育后代的环境,要求很高。我觉得养育环境,主要体现在男方付出的三个方面——时间、精力、金钱。初期看不出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我的策略是让男人不断地向我投钱。出去玩的钱,吃饭的钱,送我礼物的钱……我根据男人投入金钱的多少,来评判他能创造出何种优劣的养育环境,决定与他交往的深度。

我没有具体的金额,只有最低的标准。男人向我投钱,下限是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他必须跟我分享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金钱。比如,一个男人有10块钱,给我1块,肯定不如他有10块钱,给我5块。我的下限是他必须给我5块。假如两个男人,一个有10块,给我8块,另一个有100块,给我40,我选给我8块的,因为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但是,如果40的增加到50,两个人都超过一半的比例,那我就看数额。会选给我50的,淘汰给我8块的。

在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上,我的标准是一周见面不少于一次,一次半小时。每天保持联络,电话QQ短信,一分钟就行。哪怕他正在热烈地追求我,我的要求也就这么多。我最苛刻的要求,不在这两项。我认为婚姻的价值交换,主要体现在金钱上。金钱等于好的养育环境,好的环境带来安全感。

不少男人问我:“你是不是很爱钱?”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

就像讨论天气一样,回答这个问题,完全不用困惑。

如果一个男人问我:“是不是很文艺?”

我要想想。

问我:“是不是很小资?”

也要想。

问我:“是不是很田园?”

还要想。

想完之后,我摇头。

只有当男人问我是不是很爱钱时,我完全不想,直接点头,说“是!”

【回响】

当女主角面对“是不是很爱钱”的提问时,她“完全不用想,直接点头说是。”显然,也太快了!

于是,回答问题的过程更像是一种防御的姿态。与她遇到“是不是很文艺”,“是不是很小资”,“是不是很田园”的问题时,需要想上一想,有了一个时间的差别。“想上一想”表明当下思考的真实动作,而“直接点头”则说明防御已然铸就,一遇试探,即刻启动。

在时间与时间的裂隙间,无意识的防御清晰浮现。

这是一种奇特的逻辑。故事女主角反复强调自己很爱钱,可她最首要的要求,却又不是钱,而是一种付出金钱的形式——买单。与她约会,男人即使带她去参加迷笛音乐节,门票只要一百元,也OK。这种做法显示出郑人买珠的味道。她喜爱装珠宝的盒子,大于珠宝本身;喜爱付费买单的形式,大于付费买单的金额。

同样,我们的女主角说,“假如有两个男人,一个有10块钱,给我8块;一个有100,给我40。我选8块的。”富翁即使付出很小比例的财富,也大于穷光蛋付出他的全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道理谁都明白。40大于8。一个热爱金钱的人,应该爱的是钱本身。而她,偏偏不选金额选比例。

她那热爱金钱的声明,赤裸坦露的物欲,应用到捕捉男人的实战,忽然变成不以金额论英雄,而用比例看真心的矛盾。令人疑窦丛生。

矛盾的表达,说明她反复表达的,不是她真要表达的。“爱钱说”更像一副面具。在她热爱金钱的表层面具下,有着未曾言说的更为深层的渴望,一些耐人寻味的真实需要。在潜意识里制造出矛盾。她用来化解矛盾的防御手法,便是口口声声表浅张扬地宣告自己“很爱钱”。

故事的女主角喜欢使用“我觉得”“我认为”“我的看法是”,这种肯定的语式,来讲述她的观点。观点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点:把人看作物体,把人看作动物。

首先,她把人看作物体,声称,“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在一起,是这个男人在对女人做投资。”直接把女人的价值,等同于一件吸引投资的物品。一开始,即对自我进行物化。而且,把自我的期望,建立在他人为自我付出的外在物质上,轻视人与人之间更有意义的内在情感交流。忽略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女主角对待热烈追求她的男性,不过要求“一周见面不少于一次,一次半小时,每天保持联络,一分钟就行。”因为,她认为,“婚姻的价值交换,主要体现在金钱上。”用金钱覆盖鲜活流动的情感。与男性交往的乐趣,并不比一具机械的多多少。任何人,如果对待自我如同对待一件物品,为自我标价,从他人的视角审视评价自我,视自我为制造数字的工具,那么,便忽略了人性的本质,异化为一个无梦又无趣的“机械人”了。

然后,她把人看作动物,说“人类择偶的很多要求,都来自于动物的本能。”直言不讳地宣称,“婚姻是女方提供子宫,男方投资后代。”于她而言,约会仅仅是一种筛选测试,要选出适合共同繁衍后代的优良品种,未来做自己孩子父亲的男人。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类确实从低级向高级,从物体到哺乳动物,最终到生物链的顶端——人类。在这里,她把人看作物体,看作动物,自有其道理。有科学理论做她的认知依据。然而,我们关注的,不是她强调的这些理论,而是当她强调这些理论的时候,她在贬低什么?

被她贬低的东西非常明显。故事的女主角通过各种说法冲淡、忽视、抹杀、贬低的,正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爱情。“我不关注爱情这个东西”她说。不管男方长得多帅,看起来多棒,对她对么深情,都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吃完饭后,他必须买单。否则,一切免谈。男人的存在,形如ATM取款机,摆在那里,履行功能,吐出钞票。爱她的男人,多情总被无情恼。对她的满腔柔情,得不到共鸣。我们的女主角,宁愿将自我和无情的物体、繁殖的动物相类比,也不愿与约会的男人,共同谱写爱情的甜蜜柔板。

在许多人心目中,约会是二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一段陶醉的过程,一种难忘的体验。约会本身就是目的,带有无限芬芳的气息。而爱情……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女主角的心目中,爱情是被忽略的“东西”。她的生活不要爱情,只要爱情的替代品。约会成为筛选孩子父亲的通关考试。考场上,她“尽量让男人在我身上多花钱。”因为,“他把单买了,我就感觉安全了。他在我身上花钱多了,自然不会轻易离开我。”

在“爱钱说”的表层面具下,她深层的需要——安全感,被和盘托出。金钱为她带来安全,如同高大男人为很多女人带来的一样。在这个物质时代,“高大上”原本就是一种另类的“身高”,比男人真实的身高,更容易让女人仰视,带来安全感。

她要金钱,因为要安全,要安全,就要反对安全的对立面——危险。于是,女主角贬低爱情。因为,爱情是危险的游戏,令人疯狂。恋人向对方打开自我,导致情不自禁,失去控制。在她的内心,为了避免失控,隔离危险,就要贬低爱情。这里,很容易看到,对于安全感的追求和对于失控的恐惧,形成她内在心灵的两面,它们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她嘴上说的与行为上爱的,难于一致。

更深一层的矛盾,由此显露了端倪。我们的女主角追求安全感,避免失控,却又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失控的位置。她说,“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在一起,是这个男人在对女人做投资。”如果女人把男人视为投资者,把自我视为被投资对象。那么,彼时彼地,她就已经丧失了对于自我命运的主导控制。

投资的基本格局,是投资方选择投资对象,决定投资金额。被投资方竭尽全力,吸引投资方的关注,促成投资完成。她既不能决定投资方是否投资,也不能决定投资金额的多寡。事实上,被投资方除了否决权,并无主导局面的权力。但是,她又不能无限地行使否决。

既然早晚要把自己“卖”出去,对于视自我为物体的女人来讲,时间变成了最大的不利因素。越往后,越贬值,尽量在自我最有价值的时候,促成投资完成。这个世界上,真正无情的,不是物体,而是时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那个女人的心情,也将变得越来越迫切与焦虑。

女主角强调必须男方买单,更像她试图抓住控制权的外强中干的努力。然而,一个在公交车上的人,不管她紧抓身旁的扶手,还是头顶的圆环,只要不是司机,就无法真正决定车辆的行驶。同样,只要一个人把自己设定为被投资者,注定就无法主动掌控自我的命运。

真正的掌控,来自于肯定女性与男性生而具有的平等,和各自独特的精彩。不把自我当物体,尊重有血有肉的人性,真诚地与另一个生命进行“我和你”的交流。在交流而非交换的亲密关系中,获得阴阳和谐万物滋长的安全养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