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5800000013

第13章 烟火气里的中国人

最近世界杯如火如荼,上海电影节也拉开帷幕,对于又是影迷又是球迷的朋友来说,真是有些水深火热,焦头烂额,又爱又恨。我这样的体育盲,连个伪球迷都称不上,只有在电影节里扎闹猛,参与一下全民狂欢的热烈气氛。不过,除了效果狂热分子,老实说电影节展映的大部分影片在家看和在电影院看实在是区别不大。而如果不着急看抢先版的话,大部分片子很快也会陆续出现在碟市OR网络。当然,这样说很无趣。这种事嘛要的就是参与那气氛。就像一个女子热切提议,城中又开了什么新奇的饭店,排队火爆,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而身边的男子漠然回应,吃什么不都是填饱肚子,再好吃最后都变成粑粑。这样的回答通常没有好下场。在寄予无限同情的同时,我也只能安慰那些人:真理有时也是要分场合的。

话说,为了迎合电影节主题,最近我倒也没闲着。在某好友的热情倡议下,我把李安导演的一系列影片都拿出来看了一遍。越看越让我那个叹为观止啊,为他影片题材的多元,也为他对于如此多元的题材都能维持高水准运行的状态,拿捏得恰到好处,走心入骨,更为他中国的、传统的外表下一颗“不安份的心”。印象最深的是他早期的“父亲三部曲”。虽然是20多年前的影片,旧旧的调子,土土的服装和造型,但影片反映的内核和观念现在看起来也一点都不沉闷落伍,甚至仍有其“先进性”,仍然值得讨论和思索。先给出结论,一口气看完后,我个人评价,最喜欢《饮食男女》,《喜宴》次之,最末《推手》。原因之一在于《饮食男女》的结尾相对光明,开场唉声叹气的一家人最后多少都找到了各自幸福的方向,而《喜宴》的结局多少有点无奈,《推手》更是揭开了问题,没有想好怎么解决问题。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饮食男女》里那一桌子一桌子丰盛的菜啊!对于我这样一个欣赏水平不高的吃货电影爱好者,一向秉持的电影欣赏标准就是:没内容来点风景,故事不行烧几个好菜也行。当然,以这样的标准衡量《饮食男女》实在有点杀鸡用了牛刀。

有人说,李安《饮食男女》的开篇堪比《舌尖上的中国》。的确,锅碗瓢盆交响演奏中,郎雄的削,切,雕,擀,炒,蒸,煮,炖一气呵成,鸡鸭叫唤,油响烟升中中国传统家庭的那种热切、市井又脚踏实地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叫人垂涎欲滴的同时内心满满都是对于和谐幸福家庭的心理预期!就在这当口,郎雄却幽幽叹了口气。然后镜头一转,饭菜上桌,一桌坐定,和一桌子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做饭人和吃饭人的脸——完全看不出团聚的欢悦,完全看不出对食物的向往。

一家人吃饭是最典型的中国家庭观的外在表现。李安用这样的开场点中了影片要交代的很多事情。首先,爸爸不怕麻烦,每一道每一道认真做菜,说明他对这件事的重视,对每一个父母而言,给孩子吃好都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多年来独自抚养长大三个女儿的父亲,父代母职,悉心呵护的那份爱都在菜里了。其次,女儿们也都懂得每周一次家宴的意义。所以,影片伊始女儿们的出场也都是推掉其他事情往家赶的路上。这是大家对“吃饭”这件事,或者说“家庭”这个观念的共同意见。

然后,吴倩莲吃了第一口,就顿了一下,老爸看出异样问“有什么不对?”,吴倩莲遮掩道:“没有”。老爸已经有点耐不住性子了:“有话直说嘛!”吴倩莲躲不过去只能直说:“煨鱼翅的火腿‘耗’了。”。这当中又反映出许多的东西。老爸是大饭店的大厨,厨艺是自己的看家本事,所以几个女儿的嘴也给他养“刁”了,对食物中最细微的瑕疵洞若观火。但老爸他却丧失了对于厨子而言最重要的味觉,这其实意味着,一是老爸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都不好,二是他虽然很爱孩子,但他爱孩子的方式已经不是孩子要的了。他给的蜜糖已经逐渐成为孩子们的束缚;而吴倩莲的这一口则反应出她的排斥,但她本能地回避表达真实感受,她认为那会是伤害,但事实上又不可能回避,于是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时电话来了,大饭店后厨江湖救急,爸爸放下碗筷立即上路,这一方面为他避开了饭桌上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是他真正价值体现的地方。电影这样拉开帷幕,给了我们无数个问号,又带着我们好奇上路。

郎雄饰演的父亲16年的鳏夫,为子女奉献一生的中国父亲转眼成了最典型的中国式老头。他表面上的心结是三个女儿的婚姻都没有着落,尤其是大女儿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老姑娘,又不愿意找对象,他急又没法逼迫,这是最表面,最看得到,摆得上台面的一个难解之题。同时,退休让他离自己引以为豪的事业越来越远,这是他不爽又无法说的一个心结,现在他只能在家宴上小试身手,因此家宴对他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女儿们都已长大,对他的需要远不如前,此其三。被需要感,自己的价值受到认可对于老年人可能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他为什么对于饭店的江湖救急那么起劲,对于小女孩珊珊的午饭这么起劲的原因。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骄傲”。老年人不怕累,不怕烦,就怕没事做。这是中国老年人的典型心态。另外,他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结,那就是随着“历史使命”的一一完成,他也感到更加应该“为自己活”了,他对知心老友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忙活一辈子,就为了这个……想想气人,好滋味儿谁尝过了?”这是他最后爆料“惊人决定”的伏笔。但他知道应该为自己活是一回事,当了一辈子“传统老爸”,第一次要“惊世骇俗”,如何“启齿”是个问题,因此在饭桌上,在生活里他一次次欲言又止,思虑再三。这就和很多老年人想要再婚的心态是一样样的。在子女眼里,甚至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已经不是“个人”,而是“道德的楷模”是“规矩的建立者和维护者”,这样的“身份”与“爱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而他们追求个人幸福似乎已经变得“不合理”了。直到老友的突然去世,他才猛然醒悟,对于他们的生命,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有些事再不说一辈子也说不出了,有些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最后,他借着酒劲,鼓起千般勇气“宣布”了他和年龄悬殊的张艾嘉的恋情。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王石和杨振宁。在他们“公开”恋情之前,估计纠结更甚。但是我相信,压箱底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这一句“有些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老子都这把年纪了,该尽的责任也都尽了,凭什么不能为自己活一把呢!过去的日子,父母子女、社会规范、道德标杆,甚至是公司股价都能管我,让我“不能从心所欲”“使我不得开心颜”,再过几年,人都要死了,我管那么多呢!人,活着,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而对于老爸的心态状况,你说三个女儿不明白吗?她们一开始就明白。三个女儿在为开篇那顿饭打包、刷盘子的交谈中,就谈到爸爸的挑剔,爸爸越来越“怪”,是因为缺老伴。只是她们想到给爸爸匹配的对象是和父亲年龄相仿的张艾嘉的母亲归亚蕾。但,归亚蕾的性格又很快被她们否决。更重要的是,她们三个各有各的烦恼,对于爸爸的事情想过,但她们了解爸爸的强势,“安排爸爸的生活”只会让老头更加恼火。在互相爱的情况下,却不能很好“沟通爱的方式”,甚至在言语上不依不饶地“误会”对方“挤兑”对方,这是两代人观念差异的结果,更是同一屋檐下,因为过于亲密缺乏距离感而产生矛盾的中国家庭一个常见现象。

除了老头,这家矛盾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大姐的婚姻。作为一个老姑娘,她一方面极其自尊敏感,任何人的关心都成为讽刺,有关婚姻的话题在她那里几成“禁忌”,小妹无意说到她保守的内裤她也一跳三丈高,楼顶叫春的野猫,邻居唱K的夫妇都令她烦躁不已。但另一方面,敏感其实也照射出她内心的在意,生活中她用宗教信仰压抑自己对爱的渴望,事实上却对学校新来的排球老师暗生情愫。小妹未婚怀孕,首先离开大家庭给了她深深地触动,学生情书捉弄事件则更像是一剂催化剂,艳装变身的她似乎终于鼓起勇气首先踏出爱的第一步,却似一记空响,成为一个笑话。正当她伤心欲绝时,上前安慰的排球老师像是她终于抓住的一块浮木。于是大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单成功,在一家人错愕的眼光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匆匆离开大家庭。大姐这样的角色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号入座的对象。这些人看似主动拒绝合群,事实上却又是最渴望拥抱和温暖的一群人。他们用主动拒绝的姿态避免了“被拒绝”的尴尬,是内心自卑的映射。大姐情史上唯一的“痼疾”是大学时代男友的抛弃,但令人错愕的是,吴倩莲后来发现这根本是大姐编造的一个谎言,或者仁慈点说,是她的“臆想”。那个所谓的男友根本是她好朋友的男友。可以猜测,大姐那时是暗恋好友的男友,那个人爱的对象却不是她,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爱,这令她脆弱的内心“很受伤”。这样的受伤对她造成的影响却不是“谎言”。我们无法知晓,在那个排球老师之前,大姐是否还暗恋过其他人,但可以想见,每一次“无从表白”的暗恋对她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伤害,而她“拒绝”“清高”的姿态又使这样的受伤几成必然。这每一次进一步强化了她包裹自己的行为方式,终于在那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学生情书事件可以视作对她的一次拯救,让她有机会终于“合理地”失态一次,抓住了唯一一次改正她“爱的习惯”的机会。

从头到尾,吴倩莲饰演的老二看似是影片的主角,但客观上却更加像是矛盾的旁观者,一个“参与矛盾的旁白”。她是首先提出离开这个家的成员,像是一个新潮的“叛变者”,主动地摆脱旧制度的桎梏,说出“自己以为”的内心渴望。她是父亲最钟爱的女儿,也是家庭成员中最能干的一员,赚钱多,人聪明,长得漂亮,酷似去世的母亲。于是,她又是与父亲,与姐姐矛盾的焦点。父亲对她的寄望最深,她却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厨子,她从小受到父亲厨艺的熏陶和培养,长大后却无法在自己家中入厨。父亲爱她使姐姐吃醋。姐姐常说,妈去世时,你们才多大,我对爸的了解,哪里是你们可比的。你们出嫁后,我最终会成为陪伴父亲终老的那个。她与姐姐的对话中,也可以听得出,姐姐从小一直和她竞争着父亲的爱,也因此对她排斥。她的渴望离开可以视作退出矛盾。但又是她,发现父亲偷偷去做体检,暗自为父亲的健康操心;父亲老友从突发疾病到去世的一路,都是她照料、陪伴;也是她,发现了姐姐“初恋的秘密”。在这一过程中,她对这个家庭成员的内心了解比谁都深。而她自己也逐步认识到家在她内心的份量和意义,从想要离开,摆脱矛盾逐步走向承担责任,守护家人。最终,主观加客观,她成了大家庭唯一的“继承人”和“守护者”。

饭桌是影片每每高潮迭起,矛盾呈现的焦点。一开始的饭桌,饭菜精美和吃饭人情绪抑郁的鲜明对比让我们带着好奇进入一家人的生活矛盾;最高潮处,新成员的加入使饭桌平添了许多温馨和热闹,而父亲借着团圆的饭桌宣布恋情,则为影片炸响了一记惊雷,导演也借着父亲之口点题:“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影片结尾处,吴倩莲接棒操持起了一家人例行的“团圆饭”,父亲喝着女儿的煲汤品尝出了久违的“滋味”。借着饭桌,一家人的内心都得到了整合,各自找到了走向幸福的归路。

圆桌饭这个意象最“中国”,外国人普遍实行分餐制。而普通中国人愿意为家人共聚的一桌饭菜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因此,从这个意象出发来阐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亲子关系,包括中国人看待世界、理解事务的方方面面,中国式的纠结与中国式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是一个绝好的点子。这也是李安在《喜宴》一顿大餐之后意犹未尽,继续围绕着饭桌讲《饮食男女》故事的原因吧!当然,李安的角度始终是站在外国人的立场上讲中国故事,这是他的故事在国内国外都吃得开的重要原因。

另外,附赠小八卦一则。众所周知,李安成名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家当“家庭主夫”,相信他的聪明放到做菜上,成就也是惊人的。据说,有一次李安的岳母到他家吃饭,由衷感叹女婿的菜做得太好吃了,并表示愿意出一笔钱让他开一家中餐馆。岳母无心之语却让李安惊出一身冷汗:我原来只是蛰伏在家,伺机而动,这样下去,我真的要离自己的电影梦想越来越远了。于是,他回台湾,拉赞助,即使因陋就简起步,也要开始拍电影。不知道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这段经历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不少和美食有关的李安电影,也让李安电影里中国炉灶上的烟火气更加醇香扑鼻。

截止今日,向豆瓣承诺的10篇专栏终于全部完成了。不管质量好坏,总算在数量上给了自己一个交代。感谢豆瓣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尝试专栏作家的辛苦与甘甜,也了解了自己与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字工作者之间的距离;感谢我的读者,虽然不知道你们感受如何,但因为有1129那个数字的存在使我有敬畏之心,鞭策自己不断写啊写,至少要对得起大家订阅的信任;感谢我的影片提供人和文字修订者,因为有你的鼓励和督促,让我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也让我从“不修边幅”,到稍加注意自己的“的”“地”“得”,想必还是粗糙,但相比总有进步。最后,感谢我自己,在话唠和文艺爱好者的道路上从来“不以为耻”,并且自以为走在了一条“有意(YI,第三声)义”的康庄大道上。这样的我,自己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