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5800000010

第10章 女屌丝的成功逆袭

前一段时间豆瓣微信公众号发来个美食电影推荐list,又看到《朱莉和茱莉亚》。这是一个好多年前的老片子。但好几次收到类似的list都会有它,这迫使我不得不重视起这部片子。那就找来看一下呗,这么多人都提到,肯定有它的道理。

剧情其实挺简单,1940年代斯特里普演的茱莉亚作为一个胖大妈好厨子跟随老公从美利坚来到巴黎,然后通过自己长期摸索,写了本厚厚的法国菜谱《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并锲而不舍的将书出版,将法国菜介绍给了米国人民。这本书对米国人民的餐桌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致于再版达到47次。21世纪的朱莉是一个城市里落寞的小人物,她把书里524道菜全部实践了一遍,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将每日实践体验写成博客,后来她作为知名博主火了。做菜过程中,茱莉亚大妈的乐观精神也感染到朱莉,从此对于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

做菜和博客的结合让我第一时间想起《一起用餐吧》中的吃盼君博客。不同的是吃盼君介绍的是别人做的美食,而朱莉介绍的是自己动手做美食。对动手能力不强的我来说,吃盼君的博客应该更实用。当然,我也承认,好的实践经验会引发人动手的强烈兴趣。比如茱莉亚的书对于朱莉。但影片的最后,朱莉收到了茱莉亚的电话,她已经火到茱莉亚也知道的程度,茱莉亚对她的评价是“I hate you”。影片没说理由,我觉得应该是讨厌别人搭车成名。毕竟相比于原创,实践一遍就能火,似乎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虽然火了总归会进一步抬高原创的身价,掀起新一轮的热炒。

有一个豆瓣专栏曾介绍过指导**丝逆袭的策略。其中有一点我深深同意,就是**丝之所以被称为**丝,更多的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浓重的怨气,令人敬而远之。影片开始时的朱莉差不多就是个女**丝。每天接抱怨和投诉电话的工作让她充满“负能量”,而交往炫富的朋友,生活环境差强人意,让本身心理状态不佳的她雪上加霜。一切的不如意从一张没精打采的脸上就可一望即知。这个女**丝开始想出做菜写博客的主意其实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当然也抱着“搏出位”的期冀。在这点上,我倒是很认可她的做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热爱生活开始,而一个爱美食,满心欢喜烹调美食的人,通常不会得什么忧郁症。把注意力放到具体的一刀一刀切菜上,想着下一步该放糖还是放盐了,期待着出锅刹那的香气,期待着亲爱的人吃上好味道时候的陶醉,哪有空忧郁啊!在这点上,茱莉亚大妈正是朱莉的对立面。她永远阳光灿烂,激情四射,像打不倒的小强一样每天都活得来劲的很。这不是说茱莉亚大妈生活一帆风顺,只是她更加习惯以好的心态应对挫折,你巴黎的厨师学校看不起女人,不就切个洋葱嘛,我多切一点,自然手艺熟练,艺高人胆大。从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陷于情绪入手,是摆脱“玻璃心”的重要法宝。心理学上管这叫“问题中心”的解决策略。适用于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工作不如意,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对于问题本身不可能解决的情况,比如亲人离世,自己地震压断腿,身患绝症,则只能采用“情绪中心”的解决策略。茱莉亚大妈对问题中心解决策略做了很好的诠释。朱莉从学做大妈菜里更多体尝到的是大妈生活的态度。把自己搞顺溜了,当然逆袭成功指数飙升。

互联网时代,其实要搏出位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想想那么多的人爬在网上,要成为与众不同的标记多不容易。但说简单也简单,何必去辛苦迎合他人,打败他人,和他人比试?认准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埋头深耕,不管他人,更加可取。朱莉的博客一步一个脚印的写,即使一开始无人喝彩也自得其乐。先不要想未来的许多,写和做本身就是自己的乐趣,事情才坚持得下去。事情是做给自己看的,至于带来未来的收益,那是副产品。就像罗胖在有一期《罗辑思维》中提到的,一个小朋友自己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许多人说干嘛不卖了赚钱呢?小孩说,我就是写着玩的,干嘛赚钱?但其实,他用得着想这个吗?只要做出来,自有许多的商家会找上门来替他想赚钱的方法。朱莉的博客红了以后,要给她出书的电话留言打到爆。同时罗胖也提到,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机器自动化代替人的趋势不可避免,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地人可能面临“技术性失业”,不再有什么金饭碗铁饭碗。对此,罗胖给出的应对策略是更多的以一个“手艺人”的方式活着,比如厨子。其特质是不属于任何一个系统,自带信息,自由插拔,互相协作。对于无法精确度量的“盐少许,糖若干”,略加烘烤之类,更多地凭借的是经验。在这样的领域机器对人的替代能力会大大减弱。而互联网时代的“手艺人”不隶属于任何系统后,更大的市场会给出更加公正、客观的价值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朱莉的逆袭和茱莉亚大妈的成功也都是对此写下的生动注解。

这部片子唯一看得我难受的一点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斯特里普的口音搞得那么鼻后腔,听得我直想给她捏鼻子,同时,一个肥胖的大身躯还在镜头前不停地晃,晃得我头都晕。这种感受甚至直接影响了我对影片中美食享受过程的代入感。后来我查了万能的豆瓣,说斯特里普扮演的角色真有其人,她就是这么说话的。作为美国一个长盛不衰的做菜节目的主持人,其特点就是不做作,教大家做的菜也很实用。斯特里普是在还原这个真实人物的特点。好吧,果真如此,鼻后腔发音只当是对切尔德女士的致敬吧!虽然我自己不怎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