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别了,北上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41820600000006

第6章 需要警惕的第一次失败

2010年春末,北京的天气已经相当热了。阳光洒在高大的白杨树的绿叶上,一片一片的叶子反着绿油油的光亮,空气中带着一股湿润、清新、甜滋滋的味儿。北京西郊,芳草萋萋,杂花生树。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延绵起伏,郁郁葱葱。昆明湖、玉泉河、清河,净蓝如碧。山的倒影、树的倒影、人的倒影,交相辉映,在碧波里微微荡漾。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经由我过去的一位硕士生导师的推荐,我找到了北京某军事学院的政治部主任。这是我军最高学府,培养的都是将军级部队干部。见到部队首长,我的内心自然有些激动。这位政治部主任是我知道的,因为我过去在军校教书时经常使用他主编的教材。我是从部队退役的,在军校工作了10余年,对部队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不上职称上的不顺利,也许我不会离开部队。所以,既然导师竭力推荐,如果能再次进入部队也是我乐见其成。

我在某军事院校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首长。他热情招呼我坐下,这时候有几位中校、大校到他那里汇报工作,我听出大多谈的是职称问题。大约谈了20分钟,几位军人都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人。

这位政治部主任大约50多岁,是我在部队里经常遇到的那种类型,中等身材,魁梧结实,眼睛炯炯有神,对人热情又不失威严,一看就知道是职业军人。

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表示愿意了解我的情况。我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研究方向一五一十地向他做了汇报,看起来他还比较满意。但他告诉我,他们学校职称非常难评,目前评副高的人排起了长队,他这个政治部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这些人的工作,安抚人心。

“没有办法,我们目前的教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已经超过了上级的指标。我们已经将未来的三年的指标都用完了。下面压着的许多教员虽然水平很高,但就是评不了副高。正高也同样难评,许多人只好在副高甚至在讲师的位置上退休”。他说。

这我理解,部队院校职称难评是我是深有体会的。按照我的资历和水平,在地方评个副高是没有问题的,评正高也很正常。可是,我从部队退下来时还是讲师。我们有的教员教了一生的书还是讲师。军校职称难评是出了名的,不是因为军校教员水平都高,而是这种评职称制度确实有问题,高级职称比例出奇的少。我的一些同事,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在军校执教了十几年,教学科研样样都不差,如果在地方恐怕早已是副高、正高了,说不准还能当上博导,可是就因为在军校工作,讲师做了十几年都评不上副高,最后被迫从部队转业。转业以后只能到地方大学临时上上课,拿点课时费。可以说,是部队军校的体制毁了一些人的前途。

“你是那个部队的?”他眉头一扬,话题一转,打断了我的遐想。

“我是湛江某某海军部队的”我答道,回答时感到有些底气不足。

“你为什么不想回去工作”?他盯了我一眼。

“我已经从部队转业了。”我如实答道。

“哦,是这样。我还以为你还在部队呢。如果你已经转业了,你显然不适宜在回到部队。你想想看,我如何向我们的学术委员会成员解释。我知道了你的情况,我理解你。他们却不知道你的情况,他们会怎么看你?在他们那里通过不了,我再怎么说也没有用。我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他看了我一眼,和颜悦色地接着说:

“你的这种情况,倒不如到清华、北大试试。你很有个性,发表的东西也不少,他们也许欣赏你的做法,把你当个人才。”

能到北大、清华我还到军校去?我对他的话感到有点好笑。不过从他的一番话,我明白我想回部队已经不可能了。我是从部队出来的。要想二次入伍是非常困难的,手续非常的繁杂,要求也非常苛刻。

见我沉默不语,他说:“要么你看这样好不好,如果你还想来,你搞一份详细简历包括你的科研成果,我将你的材料带回去,给你做一推荐,让他们看一看,你等我的消息。”

我想他说这种话也许是出于礼貌,从他刚才的一番话我就感觉到希望不大,我再努力下去也没有必要。我很礼貌地同首长告辞,从他的办公室退了出来。

其实,当时我对回部队确实不是很在意。我知道部队的政治理论教学是怎么回事,知道部队的体制是怎么回事。我只是对部队有感情,但并不是对从事的工作有感情。所以,当这位政治部主任婉言谢绝我时,我并不感到怎么难受。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从部队想着办法出来的,现在又想回到部队,人家拒绝也是自然的。

事后,帮我推荐的硕士生导师狠狠教训了我一顿,“谁叫你那么老实?谁叫你说实话?就说你从部队出来主要是因为单位不让考博、只有出来才能考博不就完了吗?”

我想也是的。我说了实话,因此而受到了人家的怀疑,被人家婉言拒绝。但我没有骗人,我实话实说,因而我的内心感到坦然。转业这件大事,骗过初一骗不了十五,迟早他们都会知道的。

这是我在北京读博期间的第一次求职,离毕业还有大半年时间。本来我的动作就晚了一点,最好是在第一学年就有这种尝试。这就教训之一,教训之二是对第一次尝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对我应该是个警示,是个提醒。如果以此为契机,正式拉开求职序幕的话,从时间上看,还是有一定余地的,至少不会太迟。可惜,脑子里没有过多地考虑。由于论文写作任务繁重,在求职上的步伐停了下来,不应该地中断了一段时间。这是科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当时我想,在加把劲,在毕业之前发表20多篇论文,就能为就业创造更多的砝码。我简单地认为,只要科研搞得好,文章发表的多,就不愁没人要,后来想想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就像某位歌星所说的“我好傻!好天真!”我们身边有的人三年下来只发表了两三篇论文,毕业论文更是草草完成,答辩勉强通过,但这并不妨碍能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有的人论文写了一大堆,潜心学问,找起工作却四处碰壁。

我在成都的一位老班长提醒我,“要分清主次,工作是第一位的。赶快找关系,找单位,写论文是次要的,几篇论文起不了什么作用。没有关系你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可惜我明白这个真理太晚了。这个关系没有摆正,结果吃了大亏。

就业胜经第6条:求职越早越主动。从入学第一学期就要进行付诸实施。千万不要等到毕业最后一学期才忙着找工作,那时肯定为时已晚,悔之已晚。切记,越早越主动。求职比求学要重要100倍,这对自身条件不够好的同学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