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倾月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1804400000026

第26章 隔世犹有救风尘(7)

未过半个时辰,陈复甫果然来了。嫱伶将婳伶在佟府的事情说出,陈复甫大为惊讶:“居然有此事!我原以为这个张缙彦能为我所用,没想到他竟和洪承畴还有联系。”“陈大哥早知道他和洪承畴的关系?”嫱伶问道。陈复甫道:“我只知他当初是因洪承畴举荐做的官,这几年查访消息,觉得他倒还不失赤子之心,本打算游说他。现在看来,恐怕是不可信了。”

嫱伶道:“那天嬛伶她们被抓,李渔先生和我说起过去求张缙彦的事情,我觉得他该不是奸人。而且他写私信给洪承畴,就是不想外人知道,或许只是想报偿洪承畴的举荐之恩。”陈复甫道:“这不是你我猜想就行的。此事关系她姐妹的生死,需要谨慎。听婳伶所言,这封信已经被佟国器拦了下来,如果能在这儿就断了根由,就不愁了。”

嫱伶道:“我也这么想。佟国器那里婳伶瞒了过去,只要让张缙彦管牢了嘴巴就行。”说着一叹,“可惜,他这样的人,又杀不得。”忽然间,嫱伶似乎想到了什么,自语道:“杀不了张缙彦,还杀不了图辉吗?”陈复甫忙问什么。嫱伶笑道:“陈大哥,我们去一趟张府,索性将一切挑明,再演一出杀鸡儆猴。”陈复甫略想了一想,点头应允。

入夜后,两人潜入张府,先悄悄绑了图辉,暗藏在张缙彦书房中。一时,张缙彦吃了晚饭,照旧来书房夜读,刚关上门,却被陈复甫架到了椅子上,用剑指着他的喉咙喝道不许喊人。张缙彦哪里敢出声,又见图辉被反绑了跪在那里,便轻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绑我的家奴做什么?”嫱伶笑道:“我们只是想让大人看清楚,这是你的家奴,还是按察使司佟国器大人的家奴。”说着,将架在图辉脖子上的长剑压了一压,图辉忙捣蒜似地磕头道:“大侠饶命啊!奴才是奉命行事,不敢不听啊。”

张缙彦脸色顿时黑了:“你是佟国器的人?是他派你来监视我的?”图辉只是求饶,道:“大人,小人是迫不得已的。”张缙彦急忙问道:“那前日交给你送出去的信呢?”图辉结巴着道:“在,在佟大人那里。”张缙彦气冲脑门,上前猛踹了图辉一脚,骂道:“狗奴才!”嫱伶笑道:“大人何必这么动怒,这样的狗奴才,如何值得大人费心呢?”说着清风一扫,图辉当即被割断颈上静脉,暗红的血汩汩流出。

张缙彦顿时吓了跌坐地上,陈复甫收了长剑,拱手道:“张大人,在下福建陈复甫,不知张大人可还有印象?”“陈……陈复甫……”张缙彦的舌头不由打了结,“你……”陈复甫笑道:“当年江宁府谢家满门被斩,张大人可是为洪承畴出谋划策之人?”张缙彦急忙摆手摇头道:“不不不。下官当时只是知道这件事,并没有参与啊!”

嫱伶冷笑道:“可是你如今还想着给洪承畴写信,这又如何说呢?”张缙彦呆在那里,两眼发直,嫱伶继续道,“若不是这奴才去给佟国器报信,我们几乎不知道张大人和洪大人还有这段渊源。张大人,我们一向以为,你虽投靠了清廷却还有些良心,不会干那伤天害理的事情,可今日……”

“不不不,”张缙彦忙磕头道,“下官的确不敢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只是想图个晚年安乐。”嫱伶笑道:“张大人,你在这杭州城任布政使司,论官位也不小了。西湖美景,天天得见,的确是可以安享晚年了。”张缙彦忙道:“是是是,下官别无所求。下官只是一时糊涂,心里好奇,所以才写了那封信。下官要是知道这信会落到佟国器的手里,是万万不会写的。”陈复甫笑道:“如此说来,大人是只想风月喽?那你何不关起门来,养上几个歌姬美妾,好好地过着怡情山水的日子?”

张缙彦点头称是。嫱伶收了剑,道:“这次,就看在李渔先生的面上,若不是先生他对倾月班有恩,若不是你替先生刊刻《无声戏》有功。我们,定不饶你。张大人若是真的想安享晚年,劝大人学学李先生,潇洒落拓些,把那些功名利禄都抛开了。不然,就是我们不难为你,迟早这朝廷也会难为你的。好了,言已至此,大人就好自为之吧。日后若是佟国器问起,大人只须对他说那是洪承畴早年贪色的混帐事。”

说罢,嫱伶按着婳伶的言语,嘱咐了张缙彦。张缙彦掇着手,恭敬听了,口中只是答是。陈复甫道:“这个奴才,就麻烦大人帮忙善后了。”说罢,两人悄然而去,直留着张缙彦对着图辉流尽了血的尸首发呆。

嫱伶心情愉悦地回到戏船,此时已经散了戏,船上静悄悄的,灯火昏暗。她以为姐妹们都歇下了,便轻手轻脚地进了船舱,一抬头,却见众人都坐在那里,个个神色悲戚。嫱伶有些纳罕,又见桌上放着几匹绸缎,桌下堆着大红箱子,不由问道:“这是……”嬛伶幽幽地道:“佟国器送来的聘礼。”

嫱伶一愣,忙将剑一样的目光投向婳伶,喊道:“婳伶!”婳伶却一笑:“这出《救风尘》唱过了,把自己赔了进去。”嫱伶猛一跺脚:“你这傻姐姐!怎么就答应了!你,你跟我出来!”婳伶走上前来,却拉住嫱伶,将一封信交到她的手中。嫱伶低头看时,正是张缙彦写给洪承畴的信,顿时泪珠扑簌簌地滚了出来。

婳伶替她擦了泪道:“依我看,那佟国器也算是个性情中人,否则不会把这封信放在聘礼中。”嫱伶含泪喊着嬛伶嫏伶,料她们两个已经知道真相。嫏伶似怨非怨地道:“早知是今日局面,早知绕来绕去还是为了我们两个,不如当初让我挨那一顿鞭子,离了这杭州城!”

婳伶道:“今日局面怎么了?我觉得也挺好的。你们安然无恙,戏船安然无恙,大家还能留在杭州城唱戏,不是挺好的吗?若说我走了就不好了,可这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呢?往长远了说,终有一日,大家都得散的,只要心在,不就行了?我人虽然走了,可心还是在这里的。”婳伶说时,姐妹们都忍不住流下泪来,船舱内只听嘤嘤哭声。

次日便是迎亲的日子,佟国器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大红花轿,吹锣打鼓地来到戏船。众女伶将婳伶妆扮地如戏中的神仙妃子,含泪送她上轿去。佟国器向嬛伶等拱手道:“姐妹们放心,本官不会亏待婳伶的。放心。”姐妹们施了礼,送出新郎新娘,看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去了,嫱伶回过身来对嬛伶嫏伶道:“你们随我去个地方吧。”嬛伶嫏伶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断桥亭下泊着一艘乌蓬小船,陈复甫穿着淡绿色的长衫,立在船头。嬛伶和嫏伶随着嫱伶从断桥上缓缓走来,数年的光阴在这短短的桥头上被拉近了。

嫱伶站在船头把风,陈复甫和嬛伶嫏伶对坐蓬内。经年再见本该欢喜,却因连日来发生的事情让三人心头蒙上阴云。嫏伶只觉得陈复甫虽非当年模样,但那气概和神情却未变过,她盯着陈复甫已经剃光了半边的头发,不由想起他当年巾布束发的样子。

陈复甫淡然一笑,问道:“不习惯吗?我常年往来各地,若不这样,容易暴露。”嫏伶微笑着摇头有点头:“我知道的。其实,头发也好,衣裳也罢,都是皮囊罢了。”于是细看了陈复甫的衣裳,问道,“我初演《红梅记》的那天,你是不是来看了?”陈复甫点头道:“不错。我就在断桥上站着。怎么?你认出我来了?”嫏伶摇头:“当时没有,只是觉得看见了个裴舜卿一样的书生立在桥上,心里还以为自己演戏演痴狂了呢。”

陈复甫不觉欣然笑了:“还记得当年在你家花园偷听,你们姐妹就是论戏。如今,越发成了戏痴子了。”嬛伶道:“陈大哥那日在闹市口救我们,实在是太冒风险了。”陈复甫反问道:“当年你们一家性命换我一个的时候,你们何曾怕过?”

静了一会儿,嬛伶又道:“自那年秋天被抓去,往后的一桩桩,一件件,都和做梦似的。虽然无奈恼恨过,可到最后,大家好像都不后悔。这前前后后的事情,倒真是一出出悲喜交集的大戏呢。”陈复甫道:“不错。只要心中无悔,也就够了。人间之事,难得十全十美。”

嫏伶问道:“陈大哥可还要在杭州待下去吗?”陈复甫摇头道:“我在杭州的事情早已办妥,只是遇到了你们,故此多留了几日。如今见了面,也该走了。”“去哪儿?”嫏伶忙又问。“镇江、常州、福建……各处都要走一遭。这一去,又不知何时再见了。”

陈复甫说话的口气十分平静,好像彼此能常常见面一样。嫏伶却道:“不会的,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哦,我和姐姐已经决定离开杭州了。”“怎么?你们也要走?”陈复甫很不解,“不是可以留在杭州唱戏吗?况且你们走了,婳伶岂不孤单?”嬛伶笑道:“婳伶嫁人时曾说,心在人就在。这杭州府我们多待一天,心里就难过一天,想着婳伶咫尺天涯,更是伤心。不如索性丢开,留下念想,倒也更好。”

陈复甫叹了口气,道:“你们两个,还是那么洒脱爽快。这样的离情别恨,到了你们口中,竟然也如此潇洒了。”三人聊至三更时分,彼此作别分手。嫱伶将上岸时,陈复甫嘱咐道:“往后还托你照应。”嫱伶点头道:“陈大哥放心。”又道,“他日若有事,嫱伶还是沈羽嫱。”陈复甫领会其意,点头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