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来的律师参加公司的一个会议,在会议中,领导说完话后问了一句:“《海事法》追诉期限好像是6年,对吗?”大家都没有说话,新来的律师见此,便率真地说:“当然不是,《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领导觉得脸上无光,气氛降到了冰点。最后会议草草结束,年轻的律师也因此未得到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伤害别人的面子,使对方下不来台,常常不会有好结果。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不会逞一时之强,以伤害他人面子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那么,如何才能不伤别人的面子,避免伤其自尊呢?
(1)尽量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语言
有些人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往往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像“你脑子进水了吧”、“你以为你是谁呀”这些话都属于刺激性的话,这样的词汇往往会破坏别人的心态,伤害他人的自尊。所以即使再生气也不要用刺激性的语言去伤害别人,尽量委婉一些,以免给他人留下心结,造成难以消除的后遗症。
(2)不要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说话
要想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须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如果你总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跟人说话,便会使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即使你是一片好心,也会被人当做驴肝肺。相反,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跟人沟通,对方自然会愿意和你说话,对你产生好感。
(3)不要对人不理不睬
大多数吵架都是从沉默开始,朋友之间吵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人无话可说,视若无人。其实,这是对对方最大的轻视,也是在向对方的尊严作出挑战。有时候,最伤人面子的并非言语,而是对其的熟视无睹、漠视。因此,当双方的关系到了尴尬的境地,不要沉默,哪怕咳嗽一声,也能打破这可怕的宁静。
世人既然视面子比金钱重,那么在待人处世中,不妨给他人留足面子,同时也为自己挣得了人情。皆大欢喜,又何乐而不为呢?
6即使你手握真理,也不应咄咄逼人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很多人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喜欢用一些犀利的语言,以咄咄逼人的态度,去表明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在语言上战胜对方。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是任人宰割的小羊羔,所以咄咄逼人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牺牲别人去做一件有利自己的事已经不妥当,硬把这件事当做对别人的一种慷慨和施予,就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而且,到头来必定是失败的。”
任何人内心都有自尊,适当地给人台阶下,才能求得人际的和谐。当一个人肆无忌惮地挥着道理的“鞭子”,闯入别人的内心领地,一味冲动地捅破这张网,结果只会引起对方强烈的抵抗和反感。而使用委婉的语言,既不得罪人,又能达到目的的,才是聪明人该去努力的方向。若与人在语言上交锋,应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即使道理在你这边,也不要咄咄逼人。当你把对方逼到绝路上时,别忘了自己面前也是悬崖。因此,收敛锋芒,既能避免伤害他人,更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当我们每次和别人意见相左时,就该问问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达到目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是该咄咄逼人与人斗争到底,还是软弱屈服、妥协让步?作家三毛告诉我们:“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服。”因此,你在说话之前,如果能先去掉霸气、傲气,换成和气,那么就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也能更好地收获人缘。
“不轻易指责别人”,是美国前总统林肯最伟大的优点之一,这也是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借鉴的地方。但是林肯年轻的时候比较狂妄,待人处世不够谨慎,喜欢咄咄逼人。
那时,林肯一旦发现对方的错误就爱写信指责,有时还会将这些信故意扔在路上,让过路的人能够拾起看到。一次,林肯手下的一位将军因判断失误而错失了一次取胜的良机,林肯知道后非常愤怒。他马上坐下来,给这位将军写了一封信。林肯在纸上发泄完之后,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他突然觉得:也许我有些操之过急了,我没有在战场上,而是在白宫里安静地坐着,我命令将军去进攻是件提笔一挥的轻松事。但是如果我若和他一样在葛底司堡打仗,看见那些血肉横飞的惨状,听见那些受伤士兵的痛苦呻吟,目睹将士们死亡时的安静,也许我也不会急不可待地下令去进攻。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我也会有将军那样的胆怯心理,并和他犯同样的错误。即使他做错了,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过去了,把这封信发给他让他难过,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是发泄了胸中的怨气,而将军呢?他可能对我强烈不满,竭力为自己申辩,自然也会指责我的不是;也可能就此消沉,萎靡不振,不管哪样,我都伤害了一个指挥员的威信。
自此,林肯再也不写那些讽刺别人、伤害别人的信了,再也不去咄咄逼人,而且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朋友:“不要过于指责别人,咄咄逼人只会使你也受人谴责。”
周国平说:“大智者必谦和,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在和朋友直面讨论时,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常常用咄咄逼人的态度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这是多么浅薄、心胸狭窄的表现。
所以,即使你现在手握真理,也不应过于咄咄逼人,伤害别人的尊严。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可以稍微谦和一点,可以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作为自己晋升的阶梯,而在于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好感,给人一个台阶下,也可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小华是一个食品公司的销售员,在一次公司例会上,大家都在讨论有关食品销售的问题,因为最近有一款食品的销量下跌得厉害。于是小华站起来建议实行买二送一的促销手段:就是用买两包食品的钱就能拿到三包食品。尽管小华表面谦虚,但心里却暗自得意,等待着同事们的夸奖。然而不仅没人说话,还有人质疑,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小华又花了整整1小时来说服大家:“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创新的好机会。”但是大家依旧没有说话,于是小华脱口而出:“为什么你们对我所有的建议都抱以这种奇怪的态度?你们倒是说说看,你们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法子吗?”更糟糕的是,小华又添了一句:“是不是我的建议太绝妙了,你们想不出来,所以嫉妒吧!”
之后就听见一阵交头接耳的声音:“是谁把这个咄咄逼人的家伙招进来的?”“真是个笨蛋!”没过多久,又传来一个坏消息:某款食品的销量又下降了7个百分点。小华原以为自己能有番作为,谁料想由于上次在讨论会上的“精彩”表现,所有部门的员工都一致淘汰了小华的建议,即使它具有可行性。而小华从此也落了个自大狂的“美名”。
一提到咄咄逼人,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紧张的气氛和不愉快的心情。但是婉言却能使谈话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收到“咄咄逼人”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华这样说话喜欢咄咄逼人的人不在少数,当自己有想法或意见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提出来。尽管有时候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而且自己所提的意见也很有价值,但由于态度不对,结果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可能还会使对方心存芥蒂。
正如《圣经·马太福音》里所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所以在说话办事时,应该和和气气,以最委婉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这样既容易让对方接受,避免了伤害别人的自尊,又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7不能有求必应,对不情愿的事要大声说“不”
人不管在什么场合,总是要面对一些朋友、同事、亲戚的要求。有时碍于面子或是情谊,在必须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时,话却总是说不出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对着一件自己很不情愿的事情,想对对方说“不”,话到嘴边,却又把这个字给吞到肚子里了,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自责,“我当时应该拒绝他的”,“我真没用,没敢说出来”。于是,在后悔和不安中,久久无法释怀。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不愿跟对方说“不”,而是因为你怕得罪人,怕给人留下坏印象。早已习惯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和传统的人情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又因为难以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的状态,进而自责、自卑。
要知道,凡事不能有求必应,有些时候必须坚决地说“不”。那些不敢说“不”、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就得戴着“假面具”,如此一来,不仅活得很累,同时也丢失了自我。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不管别人的要求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无可厚非,千万不要勉强硬撑着。有些人明明面对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却不敢对别人说半个“不”字。要知道,可能就是因为你的过度让步和客气,别人非但不会心存感激,反而会得寸进尺。结果就等于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
一个男孩从小丧父,母亲一手将他带大。大学毕业后,男孩便来到城里打工。有一天,男孩的妈妈来看他。男孩高兴极了,便带着母亲一起到外面吃饭,还叫妈妈选一个喜欢的饭店。他们走过一家又一家的饭店,但妈妈都摇头表示不喜欢。
最后,两人来到了一家星级饭店面前,母亲停下脚步,说:“这家好,就在这家吧!”
男孩突然忐忑起来,他攥着手里的一千块钱,心想:“妈妈难道不知道那是星级饭店吗?我这点钱怎么承担得起啊!”可是男孩又不愿让母亲失望,便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便跟在母亲后面,不安地走了进去。
在母亲点餐的时候,男孩始终在强颜欢笑。他偷偷瞄了一眼菜单,都是上百上千的,男孩更加坐立不安了。母亲点菜后对男孩嘘寒问暖,男孩却心不在焉。上菜后,男孩不敢动筷子,母亲却一直微笑着给他夹菜,似乎没有察觉男孩的紧张。
饭后,服务员过来结账时,一看账单上写着2800元,男孩顿时傻眼了。母亲微笑着把账结了,之后对男孩说:“我今天来,就是想给你上一课,这节课的题目就叫‘学会说不’。妈妈知道你没有钱,可你为什么还是和我进了饭店?为什么不直接说‘对不起,妈妈,我没带这么多钱,可不可以换一家’,如果你能拒绝一下我,是不是就避免了没钱结账的尴尬?孩子,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事情,你要敢于拒绝,才会让你的生活更轻松。”
这位母亲用最直接的方式给男孩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是:如果不敢说“不”,不会拒绝别人,只一味地迁就,最终还是自己受累。
做人难,做事难,学会说“不”更难。大多数人都好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但是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此,一定要敢于拒绝,勇于说“不”。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一个没有任何主张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左右。其实学会拒绝是一种很快乐的事,因为不必勉强自己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反而给了自己一片自由的空间。所以,大声说“不”,不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处世技巧。
雪莉·茜是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她是一位年仅30岁的女强人。每一个与她工作过的人都非常佩服她,她言出必行,办事效率高,最重要的是她懂得在该说“不”的时候说“不”。
因为好莱坞的其他电影人,一般给他们一个电影剧本,如果他们不喜欢,便不会再和你联系,让你傻等。而雪莉·茜不一样,她若是喜欢会很快采用,如果不喜欢,便直接说“不”,并告诉对方理由。这样既省去了别人的很多时间,也给她赢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雪莉·茜经常对朋友说“不”,这非但没有让朋友远离她,反而使她们相处更融洽。有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为了怕麻烦或是自己的面子,而羞于对别人说“不”。
“拒绝”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处世行为艺术,那么,如何有技巧地说“不”呢?
①直接说“不”,向对方解释拒绝的理由,包括自己的条件不允许、某些社会限制等。通常情况下,别人都能理解你的苦衷,并自动放弃。
②当有些事不好当面拒绝时,便可采取迂回战术。可以直接转移话题,也可以先向对方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后再提出理由拒绝。
③当实在说不出口时,动作也能帮你说“不”。当想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可以无奈地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就像喜剧大师卓别林所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所以勇敢地说“不”,也是人生必须迈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