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41564000000077

第77章 喝槐叶茶的清官

在清朝顺治至康熙年间,有一位叫于成龙的大官。于成龙廉洁自爱,生活简朴,老百姓给他起了个别致的外号:“于青菜”。

在当县官的时候,于成龙的官署就建在树丛中,他的官署的屋顶就是茅草搭的,房门是用棘条树枝编的;室内桌子是用泥土垒的,床上铺的是几捆干草。平时外出视察,于成龙决不坐轿子,他经常是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有时冒着酷暑,有时踏着泥泞,亲自在乡间巡视。他有好几个随从,都因为受不了这份苦,悄悄地离开了。但是于成龙却依然如此,没有随从,他就自己烧饭洗衣。

有一年,朝廷将于成龙被调往福建,任按察使。出发之前他特意吩咐手下买200斤萝卜带到船上。手下感到奇怪。他说:“我们这一路,要走好几天。萝卜便宜,可当菜吃,又可解渴,不是水和菜都有了吗?”

于成龙到福建后不久,他的手下发现于成龙办公后院的槐树,叶子一天比一天少。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槐树被虫腐蚀了。但是后来他们才发现,于成龙每天都去摘那些树叶。

有一位官员好奇地去问于成龙,于成龙就对他说:“我非常喜欢喝茶,但是茶叶太贵了,我舍不得花费太多的钱去买茶叶,我觉得那样是一种浪费,于是就想出了这个主意,喝槐叶茶。”那位官员把这些事情传遍了整个官场,其他官员知道这件事后,有的笑于成龙“太会过”,也有的说他是“小气鬼”。于成龙听到后,却认真地说:“现在的百姓生活相当困苦,我们这些当官的,还真得学着‘会过’、学着‘小气’些呢!”

于成龙不仅自己过着这样俭朴的生活,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着这些生活的一些细节,不必用的就不用。

于成龙在江西担任官职时,他的儿子有次特地从家乡来看望他,于成龙很高兴。可儿子临走时,他既没给钱,也没买什么土特产。他就只割了半只鸭子带回去,他觉得这东西已经是很丰厚的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有人就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于公迂腐量太狭,公子临行割半鸭。

1864年,年近70岁的于成龙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因为家眷不在身边,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只发现了少得可怜的私人财产:床头旧箱一个,里面仅存一套粗丝衣服,一双靴子;床头上,有盥洗用具一套;另外还有一只旧缸,缸内有少许粗米,少许盐;除此以外,就是书籍了。

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江南百姓都很悲痛,他们都很伤心,拥抱在一起哭泣。很多人的画了于公画像,挂在堂上祭奠这位大公无私的总督。

雍正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动容地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还追赐了他一个“清端”的谥号。

于成龙在贪官污吏泛滥的大清朝能做到那么的勤俭节约,实属不易。节俭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良好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努力发扬与学习,让勤俭节约散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