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41564000000065

第65章 戚继光抗倭

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主要是由海盗和浪人组成的犯罪团队。

早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就有一批日本海盗,来到中国沿海一带,从事杀人抢劫等罪恶的勾当。不过,那时,明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社会政治较稳定,入侵的倭寇很快被消灭,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灾难。

但是明朝嘉靖年间,那时候的倭寇非常的猖獗,不断进攻我国沿海城市,危害了沿海居民的生活和土地。

一些地方贪官、恶霸、奸商、罪犯等趁机作乱,纷纷勾结倭寇,使得倭寇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肆意烧杀抢掠。公元1553年,大批倭寇在海盗头子汪直、徐海等人的组织和率领下,在浙江、江苏登陆,窜扰崇明、上海、台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十几个城市。

朝廷不得不派官员和军队去围剿。虽然明军在名将俞大猷的指挥下,打过一些胜仗,可是,朝廷听信当地奸商与贪官污吏的诬陷,先后处死两任抗倭有功的大臣朱纨与李天宠、张经,逮捕俞大猷。又昏庸地派严嵩党羽——赵文华祭祀东海海神,祈求保佑驱逐倭寇。倭寇的气焰更加嚣张。

朝廷不得已,在公元1555年秋天,从山东沿海将抗倭将领戚继光调到江浙,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控制倭寇经常出没的军事要地。

与戚继光并肩作战的著名抗倭将领有谭纶和俞大猷。谭纶后来成为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对戚继光的军事活动给了很多支持。

一到浙江,戚继光就与俞大猷一起在龙山所围剿登陆的倭寇,三战三捷。但戚继光从实战中,发现原来的明军纪律不好,训练不精,士气不旺,素质不高。有次战斗结束时,一个士兵拎着颗人头来报功,另一个士兵却哭哭啼啼跟着来到,诉说:“这是我弟弟,受伤还未断气,就被他割了头……”又有个士兵拎着人头来请赏,一查,被杀的竟是个十几岁的无辜少年。

两个杀人邀功的罪犯被处死了,可他们的行为震动了戚继光:这样的士兵怎么能打败倭寇?他决心培育一支新的、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经过多次请求,他终于获得上级批准,亲自到浙江义乌招募新兵。那些刁滑的、怕死的、染有流氓习气的人,他都不要,而精选了三千个壮实胆大、吃苦耐劳、动作灵便的农民与矿工,组成了一支全新的军队。

戚继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就将他们打造成一支纪律严密、训练有素、武器精良、作战勇敢的队伍。这支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拎着食物开水欢迎他们,称他们为“仁者之师”。戚继光带着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转战在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取得许多辉煌战果。倭寇将戚继光称为“戚老虎”,民众将他们称为“戚家军”。

公元1559年,戚继光会合谭纶的军队,开到台州,清剿流窜台州的倭寇。他们一路打了许多硬仗,将倭寇驱逐到太平(今浙江温岭)的南湾。倭寇占据了海岸边的高山,负隅顽抗,箭和石头像雨点一样飞向明军。戚继光与他的弟弟戚继美在阵地前指挥。他俩拿起弓箭,一人一箭,嗖地飞出,正好射中两个举旗呐喊的倭寇头目。其他倭寇吓得向后退缩,戚家军便一阵喊杀,冲上山顶。倭寇向海边退去。哪知后面是绝路,他们不是被杀死,就是掉进海里淹死。

浙江的倭寇被剿得差不多了,戚继光又奉命带军队进入福建清剿。戚家军到福建后的第一战是横屿之战。横屿是宁德城东北海中的一座小岛,周围环水。水浅不能行大船,水退后又泥泞不便行走。岛上有倭寇老巢,一千多倭寇在这里盘踞了三年,当地官军从不敢去进攻。

戚继光派人探明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水道、潮流的特点,制定了进攻方案。他让每个士兵各带一捆干草,来到横屿对岸,等天黑退潮,将干草抛到水中,铺出一条路。大军强行登岛,发起强攻,三百多倭寇被歼灭,二十九人被俘,淹死在海上的有六百多。戚家军大获全胜。

此后,戚继光又在牛田、林墩、平海卫、仙游、兴化等地打了好多大胜仗。公元1566年,戚继光剿灭了占据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南澳岛、与倭寇相勾结的海盗吴平。这时,骚乱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总算被消灭光了。

戚继光将军为了赶走侵犯祖国疆土的来犯之敌,不畏艰险,与倭寇展开了殊死搏斗,为此他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有责任和义务用生命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