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41564000000005

第5章 张良拒绝封赏

张良是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超群智慧,是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对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众诸侯联名上表推举刘邦为皇帝。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觥筹交错,君臣同乐,好不热闹。汉高祖刘邦高高地坐在龙椅之上,显得特别高兴,他问大家:“你们实话实说,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会失去天下?”群臣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刘邦听后微笑着说:“众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我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位人中豪杰。”刘邦在提到他最得力的三大干将时,把张良排在了首位,可见张良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汉六年正月,刘邦对一干有功之臣,依次进行封赏、班爵。首先是韩信被封为了楚王,接着萧何又被封为了酂侯,并担任相国,他们的食邑皆超过万户。轮到张良时,刘邦却说:“张爱卿,你可以在齐国属地任选三万户作为食邑。”

此话一出,君臣哗然,都向张良投来羡慕的目光。对于文官武将来说,封万户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何况是在齐地自选食邑三万户,这是多大的恩宠和荣耀啊!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如此好事,却让张良婉言拒绝了。

张良说:“韩国破灭后,臣已沦为一介布衣,好在皇上不厌弃,留在身边,臣已感到非常满足。当初臣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于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今江苏沛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请陛下收回成命吧!”留地是张良与刘邦相遇的地方,也是刘邦起兵的地方,张良主动要求去留地,一则表明了自己没有野心,二则表明了对刘邦的感激。刘邦当然爽快地答应了张良的要求,封他为留侯。

从那以后,张良便很少问及政事,称病闭门不出,过着隐居似的生活,行“道引”、“辟谷”之术;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张良的急流勇退,使他避开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也为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他对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一直心存芥蒂,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声名远播,功高盖主的大臣。事实证明张良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久,韩信就被控谋反,贬为淮阴侯,最终被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内,还致使三族被诛,血染长安。而萧何尽管事事小心,诚惶诚恐,谨慎恭敬,但仍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唯有张良置身事外,毫发未伤,逍遥快活。

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人能拒绝权力、地位和金钱的诱惑,做到功成身退呢?因此大多数的有功之臣都不得善终,不是身败名裂,就是身首异处,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

可以说,张良拒封万户侯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他算是真正看透了功名利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过重的封赏和意外的厚礼往往会让人失去更多。张良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好处和诱惑的时候,要懂得谦让;在你没有能力和把握完全消受那些好处和诱惑的时候,要懂得放弃。谦让,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