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41564000000001

第1章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欢他。

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

10岁那年,孔融随父亲来到洛阳。孔融来到了洛阳太守李膺大府的门外。这时守门人却拦住了他,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

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但是觉得这个小子挺有意思的,便哈哈笑道:“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

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但是可怜的是,如此聪明的孔融年长后却被曹操所杀。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孔融孩提时面对诱惑懂得谦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让,当有好吃好喝的时候,要记得先让给长辈和父母,学着尊老爱幼,这不仅是一种做人态度,也是一种处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