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学会面对一切困难。只有相信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用百倍的勇气与信心来战胜各种障碍。虽然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认识自己,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切实地去做,好高骛远的想法必须排除。如果仅仅为了面子,不顾自己的特点,不自量力地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终将失败。
找到自己的长处
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巴尔扎克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首先要得益于他们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从自己的长处入手,将自己的长处发挥了出来。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那么就很不准确,并有很大的盲目性。
可以说,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才智高低,也不论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有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对运用自身优势做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并感觉愉快。
第一个原则是“比较利益原则”。当你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
第二个原则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所以你一旦选择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程度。
第三个原则是“效论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成功最终是由自己造就的,因此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说不定在哪一天,你就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而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功者。
在工作中,有些人打拼了许多年,却依然是碌碌无为,看不到一丝成功的迹象,成功则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对于成功,不但他们自己,甚至连别人都觉得凭他们的能力和努力,应该会有一番成就的。分析他们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几乎都没有将自己的才干用在最有把握的工作上,也就是说没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才干用错了方向。
你撇开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无异于抛弃了你最重要的竞争优势,等于扬短弃长。在你不擅长的工作岗位上,即使你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克服了自己的诸多弱点,至多也不过使你得到一个业余专家的地位而已。因此,你要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就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不然,你表面上看起来在向成功积极迈进,实际上却是南辕北辙。
要想做最擅长的事,你必须认清自己真正的才能和限度,也就是说你具备的才能最适宜干什么领域内的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你所能达到成功的限度是什么。也就是说,首先你一定要知己。既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看高自己,给自己做一番中肯的评价。如果你对自我评价有点不自信的话,可以咨询专家、亲人或者朋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听从于心灵的需要,因为你对某项工作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由此挖掘出的潜力,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歌德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当这些天分得到充分发挥时,自然能够为他带来极致的快乐。”职场之中,如果你也希望不断体验到这份快乐,那么就要从自己的长处入手,抓住机会充分发挥这份优势。如果你丢开自己优势和才能,在不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就像在泥潭里挣扎一样,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面对失败,你也许会说,“我实在是太平凡了,根本没有什么特殊才能。”请你千万不要这么认为。世界上每个人的出身虽然不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以及与众不同的能力。而你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关键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儿,长期使它处于闲置状态。总之,你在了解了自己的特长并懂得发挥之道以后,相信你很快就会绽放出最亮丽的光芒,成就辉煌的人生。
发挥你的最大优势和潜能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戴尔·卡耐基
潜能是指平时所没有表现出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存在潜能。人的潜能是无定量的,要想开发潜能,就要做到:每天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使自己过好每一天。
我们要向高难度的事情挑战,敢于实践自己,人在紧急关头就会发挥80%~90%潜能,平常人只会发挥20%~30%的潜能。同时,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要退缩,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我们要发现自身的优势。自身优势简单说就是个人才干,就是个人本身所具有的超出别人的内在的素质。才干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科学的决策力、果敢的执行力、灵活的协调力、谨慎的校错力以及坚定的意志力等等。
要找到自己的强项,强项就是我们说的比较优势,就是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或者说是自己的非凡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强项,激发自己的强项,强化自己的强项,发挥自己的强项。这就是成功的支点,是我们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基础。
人们常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字,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表现为准确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实际上是自己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发挥优势。正如一个人如果想面面俱到、样样优秀,要耗费的精力实在太多了,但如果能集中优势把一项做精、学专,那将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那么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某方面的成功。
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让人记住的东西。从现在开始,发现自己的优势,让它成为你的独特品质,让别人一下就能想起你——“哦,这项任务由他来担当最合适,他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在国外,有一个寓言故事,一直被广泛流传。
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对动物进行培训。开学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学校为它们开设了五门功课: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高兴地一下在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善于做的事。”而再看其他小动物,有撅着嘴的,有耷拉着脸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从来没人会游泳,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辙了。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门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和不喜欢的。
这个寓言诠释了一个通俗的道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去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因此,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弥补了自己的短处。
成功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人类具有400多种优势,当然对个人来说,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优势,这样你就会成功。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对自身才干和优势的了解并不全面,更不具备根据优势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相反,我们曾接受的教育“你要把这些那些的缺点改掉,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使我们成了查找自身缺点的专家,为修补这些欠缺而一生追求。当我们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弥补缺点时,也就无暇顾及自己的优点了,这样的人是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当时的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概的意思是说新加坡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
于是,新加坡就开始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量地种花植草,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前茅。
诚然,上天给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都不是太多。就拿我们身边的来说,只给了曲阜一个孔子,只给了杭州一个西湖。对个人而言,它给每个人的东西同样也少之又少,它只给了迪斯尼一只老鼠,这只老鼠并且是在迪斯尼自己连面包都吃不上的时候才出现的;它也只给牛顿一只苹果,并且还是掉下来的。
虽然上天的馈赠是如此的少,但它是催化剂。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会惊喜地发现上帝的馈赠是多么的丰厚。智慧的北方人利用孔子把曲阜变成了圣城;聪明的江南人利用西湖把杭州做成了天堂;潦倒的迪斯尼利用那只老鼠,创造了一个全球知名、价值连城的动画帝国;沉思中的牛顿因为那只从天而降的苹果,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上无可撼动的地位。
也许你曾经抱怨过上天的不公。在周围的同龄人中,它送给别人金钱、送给别人美貌、送给别人地位,而送给你的,却只不过是办公室的一把旧椅子。然而,你不应该为此而感到不公,你应该为此而感到振奋——原来那把旧椅子是上天有意送来的。既然如此,哪里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它变成一件文物?只有抱有这种思想,你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把力量集中于自己的专长,就可以生存下去,甚至更强大!”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必须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才能在任何环境中生存下去。“天生我才必有用”,发现自己的长处,就能做成一番事业。
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命运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孟子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是为了告诉人们:作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信,不要盲从,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要活出自己的主张来。
人活着要有自己的主张,这样才能维持一个人的格调。一般人都只有“偏见”,而少有“主张”,尤其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主张”,所以难有吸引人的“特质”。而偏见或固执己见,必然也不会讨人喜欢。
元朝大臣、著名的学者许衡,小的时候曾经跟着一群小朋友到荒郊野外去游玩。
大家都玩得很疯狂,由于正值大热天,不久就觉得口渴了。这个时候,刚好路旁有一棵梨树,于是,大家便争相前去抢摘梨子。
正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发现许衡安安静静地坐在树下,并没有参加抢梨大战。
有人就很纳闷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梨子,他却淡淡地回答说:“不是自家的东西,不能随便摘。”
许衡这么说,大家都不以为然,都觉得扫兴,还纷纷回嘴说:“现在是什么时期?兵荒马乱的,许多人都死的死、亡的亡了。这只不过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梨树而已,为什么不能摘来吃?不吃白不吃,你未免太傻了吧!”
许衡听到这话,有点恼怒,立刻一本正经地反驳道:“这棵梨树也许真的没有主人,可是我们的心,难道也没有个主吗?一定要随心所欲偷吃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吗?”
人生的主张来自于自身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定调,如何为人生的轨迹定下坐标,对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要什么,不要什么,都有一定的看法。究根结底,生活中一个人有没有主张的问题,就是看他心中有主还是无主。心中无主,则较容易随着外在环境与自身的欲望流动,显现出焦躁不安的生命情调,或许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心中有主,走在人生的路途,就比较可能攻守自如,刚柔并济,显现波澜壮阔的生命情调!
在人的一生当中,或许会有很多的负担和一些不幸,但却也绝非全然。因为,只要自己心中有主张,我们还是有可能掌握到欢喜的片刻的。换句话说,就是生命或许悲苦,但苦中也可作乐,关键就在于你的内心中的一个心态或一个主张。
有位诗人曾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话说得多好啊!的确,我们面对这无常的人生与多变的生活,就应该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事实上,人生之旅就好像是一年的四季,总有春、夏、秋、冬。我们除了要懂得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外,也不应该忽视夏凉冬雪的时刻。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有它的阶段意义,生活中的每一片刻也都有它的情趣。这时候的生命必定是美丽的,这便是“随遇而安”的人生主张。
不要为他人和外物所左右。经常为他人所左右的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进而坐立不安。这种人必定是一个失败者。因此,他经常对他人的要求产生不必要的责任感,而无法做自己的主人。要敢于说“不”,不要怀有罪恶感。应该高兴、快乐时却产生罪恶感,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观念被扭曲了。
活着要有主张,归根结底,就是忘却外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一种超越,进退荣辱,是非成败,全部淡然处之,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恬淡和真纯。这样的生活才最有格调也最有主张。
人生在世一次,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千万别活在别人那两片薄薄的嘴皮上,更不能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我们要做回自己,做出本真的自我来!
不要受毁誉褒贬之左右
人活于世,不可受毁誉褒贬所左右。——梭罗
历来的士大夫阶层文化人,有些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在荣辱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或仕或隐,无所用心。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百姓做点好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远离祸患;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本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谴责。
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霞光万道,所谓“给点光亮就觉灿烂”。无可无不可,宠辱不惊,当如古人阮籍所云“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于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他活着就不让别人过得好。这些人是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了。
建文帝四年六月,朱棣攻下应天,继承帝位,改号永乐,史称成祖。论功行赏,姚广孝功推第一。故成祖即位后,姚广孝位势显赫,极受宠信。先授道衍僧录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成祖与语,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然而当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时,广孝却不答应;赐予府第及两位宫人时,仍拒不接受。他只居住在僧寺之中。每每冠带上朝,退朝后就穿上袈裟。人问其故,他笑而不答。他终生不娶妻室,不蓄私产。唯一致力其中的,是从事文化事业。曾监修太祖实录,还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学术思想上颇有胆识,史称他“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当然,也曾招致一些人的反对。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成祖多次看视,问他有何心愿,他请求赦免久系于狱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成祖入应天时,有人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情,甚至有人说他藏匿了建文帝。虽没有证据,溥洽仍被枉关十几年。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这唯一的请求后立即下令释放溥洽。姚广孝闻言顿首致谢,旋即死去。成祖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赐葬房山县东北,命以僧礼隆重安葬。
在明王朝初年那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以一个和尚的身份掩饰自己,觊觎权柄,殚精竭虑地策划兵变,导演了一出复杂而又尖锐的历史话剧,用计以坚朱棣反叛之志,训练军队鹅鸭乱声,又寡敌众智保北平以及疾趋京师并终于使江山易主,都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惊人才智和谋略。至于他功高不受赐,则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上层残酷倾轧的清醒认识和明哲保身的老谋深算。
商业社会,要真正做到脱离物质而一味追求人格高尚纯洁确实很难。但要有了人格追求,起码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些,不为物质所累,更不会为一次晋级、一次调房、一次长薪而闹得不可开交,即使不争不闹心中也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也不会为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投其所好,出卖灵魂,丢失人格。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住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其心境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一个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韬晦隐忍是手段,
待机求成才是目的
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他们会很愉快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莎士比亚
生活中总有不少中年人活在过去,为过去发生的事忧虑、追悔不已。他们总会想起年轻时做错的事,因为贪玩,而丧失了机会……却不想办法来弥补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要知道我们绝不可能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一位智者曾说过:要使过去的失败具有真正积极的意义,唯一的方法,就是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然后忘了过去的失败。要适应现状,“忘记”就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新途径。
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可是却总有人没有勇气、没有心思去这样做。著名成人教育家拿破仑·希尔曾有过这样一次奇妙的经验,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经历:
我曾开办了一个非常大的成人教育机构,在很多城市里都有分部,在管理费和广告费上的投资很大。我当时忙于教课,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管理财务问题,并且当时也太天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授权给一个很好的业务经理来协助支配各项收支。
过了一年,我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实:我发现虽然我们的收入非常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利润。针对这种现象,我发现自己应该马上做两件事情:
第一,我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就像黑人科学家乔治·华盛顿·卡佛尔做的那样,他承受住了将自己毕生的积蓄从银行账户转给别人的事实。当有人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已经破产了的时候,他回答说:“是的,也许就像你所说。”然后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把这笔损失从他的记忆里抹去,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
第二,我应当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来,记住惨痛的教训,然后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经验。
但是说实话,这两件事我一样也没有做。相反的,我却沉浸在经常性的忧虑与痛苦中。一连好几个月我都恍恍惚惚的,睡不好,体重也减轻了很多,不但没有从这次失误中学到教训,反而接着又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
对我来说,要承认以前这种愚蠢的行为,实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我早就发现:“去指挥、教导二十个人怎么做,比自己一个人真正去做,要容易多了。”
希尔先生认为,教他生理课的一位老教授教给了他最有意义的一课,他为此受益终生。他回忆说:
那时我才十几岁,但是我好像常为很多事发愁。我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哀叹不已,考试完以后,我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及格;追悔我做过的那些事情,希望当初不该那样做;我总爱反思我说过的一些话,总希望当时能把那些话说得更好。
一天早上,我们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教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我们都坐着,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牛奶跟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然后,教授突然站了起来,看似不小心地一碰,把那瓶牛奶打翻在地,然后,他在黑板上写道:“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好好地看一看,”教授叫我们所有的人仔细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我要你们永远都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收回一滴。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注意下一件事。”
我早已忘了我所学到的几何和拉丁文,这短短的一课却让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发现这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所给我的教益,比我在高中读了那么多年书所学到的都有意义。它教我懂得:尽量不要打翻牛奶,万一打翻牛奶并整个漏光的时候,就要彻底把这件事情忘掉。
的确,这句话很普通,也可以算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像这样的老生常谈,却包含了多少代人所积聚的智慧,这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你也不会看到比“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基本、更有用的常识了。只要我们能运用它,不轻视它,我们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心境开阔,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明天。
“现实生活中你们不可能锯木屑”,希尔先生说道,“因为那些都是已经锯下来的。过去的事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和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锯一些无用的木屑。”
著名棒球选手康尼·迈克81岁的时候,有人问他有没有为输了的比赛忧虑过。“多年以前我就不干这种傻事了。我发现这样做对我完全没有好处,磨完面粉就不能再磨,”他说,“水已经把它们冲到底下去了。”
世界拳王登朴希曾这样叙述自己拳坛生涯的最后一段岁月,他说,自己最后把世界拳王的称号输给对手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他在雨中往回走,穿过人群回到房间。一路上,他看见了一直支持自己的观众眼睛里含着泪水,一些人要握住他的手安慰他。
一年后,不甘心的登朴希又跟对手比赛了一场,但此时他已没了信心,结果又失败了,从此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就这样完了。要完全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情实在很难,终于有一天,他对自己说:“我不打算生活在过去里,我要能承受这一次打击,不能让它把我击垮。”
杰克·登朴希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做法是承受一切,忘掉过去的失败,然后集中精力来为未来计划。他开始经营百老汇的登朴希餐厅和大北方旅馆,安排和宣传拳击赛,举办有关拳击赛的各种展览会,他让自己忙着做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事情,使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为过去担忧。“在过去十年里,”登朴希说,“我的生活比我在做世界拳王的时候要开心得多。”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他们会很愉快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
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无谓的眼泪呢?虽然,犯了错误和发生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怎么样呢?谁没犯过错?就连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纪录并不会比拿破仑好一些。何况,即使动用全世界所有的人马,也不能把已经过去的挽回。
过去的失败如果投下的一直是阴影,并且让它影响眼前和今后的生活,实在是一种自甘沉沦的做法。我们所面对的永远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我们回忆起从前的时候,应该是感谢它带给我们经验和动力,感谢它为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而做了一块铺路的垫脚石,把我们送上这条更好的生活道路。
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这个世界不乏一些拥有宏图大志的人,他们有理想、有目标,心中有着一幅宏伟的蓝图。但是他们缺少的就是切实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因此他们的所谓“理想”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虚无缥缈,永远无法实现。但愿我们这个世界多一些扎扎实实做事的人,少一些只说不做的“空想家”。在有的人看来,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勇敢地去做”。因为,只有推动了自己,才能推动整个世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推动自己呢?那就是善于用知识武装头脑,并将之转化为行动力。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这句古话到现在也没有错:勤奋学习终究会有回报。
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对那些失业的大学生、白领而言,身有一技之长,倒还可以豪言壮语一番,正所谓:人生所至,到处有青山;而对于那些读书少、又失业的人而言,只有“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知识改变命运。美国近十年开始从制造型经济逐渐向知识型经济过渡,雇佣人员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对被雇佣的人学历要求高了。这也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容易找工作的另一原因。有学历的白领大多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而那些没有学历或学历较低的人就无法应对时代的转型,一旦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衰退,就很难再去适应新的工作。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羚羊和狮子。每天清晨,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我就会被消灭。而狮子也同时在想:要想得到今天的美餐,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羚羊快,否则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休闲娱乐。
但历史的脚步真的迈入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长,甚至超过了72小时,甚至有不少人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和抛弃了,而那些每周工作时间在不断延长的人们更是愈加发奋地“提升”自我。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努力学习,适应社会,那么你将被社会所淘汰。你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你就必须用“淘汰自己”的精神去学习。
科尔·赛辽尔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只身来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三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科尔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科尔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科尔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了科尔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科尔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科尔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科尔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科尔,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科尔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科尔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读书易,思考难,两者缺一,就都全无用处。再后来,科尔被卡耐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在一次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演讲中,科尔深入地谈了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他说:“要想成功,最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工作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做个贪婪者的话,那就做个贪婪工作的人吧。”
不幸有多种表现形式,比身体伤害严重得多的是在浑浑噩噩中让自己的头脑无情地枯萎,这将导致停滞不前和最终失败。那些大老板尚且如此,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何不能呢?
善行者究其事,善学者究其理。明白事理方能成功。
成功者不一定有文凭,但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人。你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
目标在于实现,不在于高远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
目标是人生取得成功的指针,一世的辉煌由无数个目标垒成,脚步踏踏实实的,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不要三心二意,幻想着成功可以一蹴而就。
有一天,富翁派遣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指定的地方帮助别人。两个儿子各领了一部分财物便匆匆上路。行至中途连遭大雨,他们依旧风雨兼程。不料,一条大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河面上的桥已被洪水冲塌,河中也没有任何船只过往。大哥坚持带着财物返回家中,弟弟则就地将财物捐助给了别人,哥俩只好各行其道。
大哥带着财物原路返回,一进家门就去见老父亲,并禀报了途中所遇。富翁双眼紧闭,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便打发他去休息。
几天后,小儿子帮完别人回到家中,富翁一见他便问:“你将财物散发完了吗?”小儿子恭恭敬敬地回答:“父亲,我已完成任务。”父亲继续追问:“那你去哪儿做的呢?是不是我指定的地方?”小儿子并没有直接解释,而回答说:“我去的地方不是父亲指定的地方,但遵照您的意愿,我已把所带财物捐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父亲非常满意小儿子的回答,不久就让小儿子做了家里的主事人。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远大目标,但当这个目标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时,我们是不是就放弃了呢?如果目标还能实现,也没有改变初衷的话,放弃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如学学富翁的小儿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设定一个目标,并实现它。
师生共同游览黄山。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当你到达了山的顶峰,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学生们一听,便纷纷准备登顶。许多学生商量好联袂而行,他们天刚拂晓的时候就出发,带上充足的食物和水,齐心协力地朝山顶发足狂奔,中途要是累了只稍作休息,渴了饿了补给一下,心智全在山顶。只有一个学生,不与同学们为伍,独自而行,不慌不忙,时而为青山的奇峻秀丽发出由衷的赞叹,时而为鸟儿的自在高翔生出油然的欢呼,心底全然没有山顶的念头。等他登到顶峰的时候,同学们已然焦急地等候在那里。他就问:“你们怎么这么着急啊?头上的汗都滴下来了。”同学们说:“我们找不到真谛啊!”
下山后,老师说:“真谛不在终极,而在当下。山顶的真谛虚无缥缈,沿途的真谛才能收获于自己的心。这次考验,只有一个同学获得了真谛。”我们当然知道老师说的那个同学是谁了。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沿途可以撷取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何必步履匆匆地追求虚无缥缈的幸福呢?
生活就是这样,太紧张了就可能会出乱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按部就班,不紧不慢,不能为了“完工”,就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生活的节奏要慢下来,目标要一个一个地去征服。既要享受过程,又要欣慰结果,只有如此,生命才算得上饱满和充实。
你可能从小就立下了鸿鹄之志,但你很可能会一事无成。你总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你连第一步都无法跨出去,还有什么资格谈四方?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但燕雀虽小,五内俱全。燕雀的目标是下一站,这或许会被鸿鹄讥笑。鸿鹄的志向是鹏程万里,可是鸿鹄可能永远处于无法达成目标的焦渴之中,而燕雀则在一次次的胜利之中前进得更远。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高山仰止,你只能一步一步地攀登,才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你或许可以借助其他登山工具,如飞机等直接到达山顶,但这样你所得到的也仅仅是一种结果而已。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也是虚无的,它就好比是空中楼阁,总会处在虚无缥缈间。
请把你的目标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眼高手低。
如果你想破万卷书,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读完每一本书;如果你想行万里路,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
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生的诀窍就在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最佳位置。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能经营自己的长处,就会给你的生命增值;反之,如果你经营自己的短处,那就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各显其能才会将坏事变好,好事更好。所以,发现自己的长处是重要的,是必要的。
有一个小男孩儿非常喜欢柔道运动,在他人的引荐下,一位著名的柔道大师答应收他为徒。然而,小男孩儿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学习,就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右臂。那位柔道大师找到小男孩儿,说:“如果你还想学习,我依然会收你做徒弟的。”于是,小男孩儿在伤好后,就跟着大师开始学习柔道。
小男孩儿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因此学得格外认真。然而半年过去了,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儿感到很纳闷,但他相信师傅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又过了半年,师傅反反复复教的还是这一招,小男孩儿终于忍不住了,他问师傅:“我是不是该学学别的招数?”师傅回答说:“你只要把这一招真正学好就够了。”
又过了半年,师傅带小男孩儿去参加一次柔道比赛。当裁判宣布小男孩儿是本次大赛的冠军时,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一条手臂的他,第一次参赛就以唯一的一招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儿疑惑地问师傅:“我怎么会以一招得了冠军呢?”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学会的这一招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对付这一招的唯一办法是抓你的右臂。”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只要找到勇敢出击的突破口,谁都是可用之材。而对每个人来说,自身的缺陷在某种情形下正是自身的优势所在,而这种优势是独-无二的,更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找到自己的优势,即使你只是一根火柴,你也会发出光与热。因为上帝给你关上一扇大门的同时,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只要打开那扇窗,阳光就会洒满心房,照亮七彩的人生。
当然,并非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就会取得成功,还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努力。每个人都有体现价值,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就如儿歌中写的那样:“鲜花遍地开,朵朵惹人爱。”你要时时告诉自己,世界因为有你的存在而美丽。
一个人拥有明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了解自身的优势,那么这个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原本非常善于演讲,那么就不要当作家,去当演说家好了;原本个性天马行空的一个人,那么就不要做品质管理员这样需要安静的工作,做个策划专员好了。努力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好。人不能总盯着自己的缺点,最主要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百灵鸟、蜘蛛、蜜蜂和猫呢?”
汤姆说:“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母牛、绵羊、马和母鸡呢?”汤姆说:“母牛可以产奶,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马能拉车,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汤姆的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孩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
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这个寓言说的就是利用自己优势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能力,还要善于运用,否则你的优势就是白白浪费、毫无价值。就像一粒金子,如果沉在海底,就无异于破铜烂铁,只有把它捞出来,真正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强的优势领域,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去弥补劣势。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放大自己的劣势,看不到自己的优势。
其实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一无是处或十全十美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是只有一方面比较突出,只有少数人可能在多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突出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上。要知道,弥补劣势,虽然有时确有必要,但它不能使我们出类拔萃,而只能使我们避免失败。因为很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依靠教育、学习与培训也是事倍功半,未必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