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摸金传人3:活葬古墓
41364600000036

第36章 化丸揭画(2)

梁奇宝是什么人,李三眼等人不知道,听朱笑东说他有七件宝物,若说这对戒指是宝物之首,未免有些搞笑,虽说这开戒指的方法有些奇特,但和戒指本身的价值却没什么联系。

这小小的两张帛书,李三眼往高里估,四五十万顶天了,稍有差池,还会低一些。

这样的东西,还能算是宝?还七宝之首,可笑。

李老一脸迷茫,先前还以为,只要打开戒指,一切困惑就消除了,可是打开了戒指,迷雾却越来越大,让人摸不着头脑。

戒指里的秘密,绝不会如此简单,应该是在座的人没猜透吧。

众人将目光投向朱笑东,朱笑东摇摇头道:“李老,李师傅,我也就知道这么多,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朱笑东知道这些,都是来自那册手抄本,说多了不好解释。

愣了半晌,李老忽然打了个哈哈:“小兄弟,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我父亲只是叫我想法打开戒指,现在已经打开了,他老人家的心愿已经满足,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谢谢你……”

“至于这帛书的事,我也不愿操心了,我会将它捐给博物馆,让那帮专家教授伤脑筋去吧。”

李老的话让朱笑东颇为感动,现在这个社会,稍有能力的人,哪个不是想方设法往自己腰包里揣钱。

“李老您放心,有朝一日,我侥幸破解了这个秘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朱笑东真诚地说道。

临走前,李老握了握朱笑东的手,眼里满是期待,“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感谢你,你一定能解开这个秘密,到时候,我请你喝酒。谢谢。”

“李老,不用客气,我一定不负所托。”朱笑东答道。

第二天一早,朱笑东来店里和李三眼打了声招呼,就带上胖子去钓鱼了。

两人来到修好没几年的水库。水库建在大山脚下,朱笑东和胖子钓鱼的位置在半山腰,钓位也是自然形成的。

水库边有不少人钓鱼,几个离公路近的钓位,被占了个一干二净。朱笑东和胖子两人只好沿着钓鱼人踩出来的小路,寻找合适的钓位。

朱笑东选好钓位,开始做钓鱼前的准备,见胖子笨手笨脚的,半天了还在那儿摆弄鱼竿,不禁有些好笑。

这钓鱼讲究时间和运气。一般水库里的鱼,大都有到时开口的习性,一般是早上六七点钟,中午十一二点钟,和下午五六点钟,这几个时间段比较喜欢进食,这几个时间段钓到的鱼也比较大。过了这几个时间,要想到钓大鱼,就全靠运气了。

见胖子不大会用新型的钓具,朱笑东跑过来帮他调水线、架台钓、上饵、投杆、下鱼窝,忙个不亦乐乎。

由于错过了早上最佳的时间,朱笑东和胖子两人三根鱼竿,如同丢在水缸里一般,一动不动,别说鱼,连条鱼苗都没钓到,看来只有等中午和下午了。

时间一长,胖子就坐不住了。为了节省时间,早饭在路边摊上吃了一碗馄饨,不知怎么回事,肚子突然疼了起来,胖子想找个隐蔽点儿的地方,解决问题。

朱笑东一心想钓条大鱼,懒得去管他,一个人坐在钓鱼竿边闭目冥想。

胖子顺着小路,想找个僻静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被雨水冲刷形成的小沟,看看还蛮隐蔽,是野外解决问题的好地方,便一头钻进沟里去了。

胖子调解好肚子里的纠纷,起身回去,一步刚跨上沟坎,脚下的土坎便塌了下去,差点儿坐回那堆玩意儿上。

胖子连划拉再蹬腿,好容易爬了过去,胖子抹了一把汗,回头看垮下去的土坎,隐隐看到一块青白相间的瓷片,和李三眼给他讲过的青花有几分相似。

胖子这人就这一点好,凡是有相同或是相像的东西,一定要拿在一起,仔细比较,弄清其中细微的差别。

这是在朱笑东的典当铺学习几个月养成的习惯,也是李三眼要求的,说是为了锻炼胖子他们的观察力。

当下,胖子就刨了起来,土地虽然松软,却又糯又粘,糊在手上甩都甩不掉,但刨起并不费劲。

不大会儿,一只瓷碗就冒了出来,胖子拿在手中看了看,一双泥手先把碗口碗底摸了一遍,确定是一只完完整整的好碗。

翻过碗底,想看一下碗的款识,可是上面沾满泥土,抠也抠不干净,只能勉强看清落款的地方有一个“仁”字。

朱笑东见胖子双手捧着一个泥团,小心翼翼地蹲在水边洗着,心里诧异,站起身走到胖子身边,想看个究竟。

胖子已经把那只碗洗得差不多了,朱笑东一眼瞥到碗底“居仁堂制”几个字,不禁一愣。

又看了一阵,朱笑东笑道:“胖子,你小心点儿,别把它磕着碰着,还有,你自己也小心,千万别掉水里去了。”

朱笑东尽量用平和低沉的语气和胖子说话,免得声音大了,把胖子吓一哆嗦,手上那只碗就没了。

好不容易等胖子洗净碗上的污泥,退离水边,到了安全的地方,朱笑东才低声细气地问他:“胖子,把碗给我看看。”

胖子“呵呵”一笑,把碗递给朱笑东:“笑东,你以前见过这种碗吗?”

朱笑东没吭声,定睛细看,见这只碗色彩丰富,晶莹润泽,清雅明快,独具风味。

朱笑东的古玩鉴定技术和李三眼比要强得多,店里那只“洪宪年制”的青花碗,稍有古玩知识的人都知道,只是托名之作,说白了,就是一赝品,值不了多少钱。是父亲早年上当后留下来做警示的,那只碗要是真的,其价值不可估量。

“胖子,我们不钓鱼了,回去,我请你好好吃顿大餐。”朱笑东笑道,“不对,应该是你请我们吃大餐,你小子运气就是好!”一边说一边把那碗小心地包好。

人家说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这胖子的运气来了,墙都不一定挡得住。

朱笑东眼见鱼也钓不到,胖子又捡了个好东西,就准备收拾渔具打道回府。这时,竟有鱼咬钩了,大凡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这鱼上了钩,就算有再大的事,也不差那几分钟,钓鱼人最大的乐趣,就在这几分钟。

朱笑东见胖子忙着遛鱼,想了想,找了个稳妥的地方,放好那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碗。

胖子以前虽然也钓过鱼,但是却没钓过大鱼,这次上钩的鱼是条大鱼,好在朱笑东的鱼竿和鱼线都是最好的,那鱼又咬得牢。

胖子见那鱼劲大,一时半会儿拽不上来,不由有些发急,硬是将鱼竿扛在肩上,死命往上走,硬生生把那条鱼给拖上岸了。

鱼虽然上了岸,鱼竿却经不住胖子生拉硬拽,咔一声脆响,从中断为两截。

胖子一怔,心想:这下糟了,虽然钓了一条大鱼,但十条这样的鱼,也不值笑东这根鱼竿的钱啊。

朱笑东的这根鱼竿可是值五千多啊,就这么毁在自己手里,胖子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正在胖子懊丧不已时,突然听到有人说话:“呵,手气不错啊,这鱼起码十来斤吧,手气不错!”

胖子抬头,见是昨天买了他戒指的李老,顿时尴尬地答道:“李老,我……我,你看这,我的鱼竿……”

李老也是闲来无事,到水库钓鱼,刚慢悠悠地走过来就看到胖子蔫头耷脑地看着折了的鱼竿,呵呵一笑,“这鱼竿质量不错啊,怎么断了?哦,是你生拉硬拽的吧,呵呵……没关系,这鱼竿值不了几个钱,你要是还想钓的话,我这儿还有两根,一起过过瘾。”

胖子知道自己的技术不好,只怕钓一条鱼就得断一根渔竿,会坏了人家的兴致,笑了笑说:“算了,我还是歇着吧,别再弄坏了杆子。”

李老看出胖子的顾虑,笑道:“没事的,钓这样的大鱼,最好是有个人在旁边帮忙,你不会钓没关系,我在旁边,可以教你,正好,我们俩也可以唠唠嗑儿。”

李老一边说,一边取出钓具,不由分说塞给胖子一根鱼竿,自己调水线、架台钓、上饵、投杆,下鱼窝。

过了十几分钟,李老见胖子连鱼线还没拉出来,不由笑道:“看来,你真的是很少来钓鱼啊,来,我教你,鱼线要这样拉……”

李老一边说,一边手把手地教。架好鱼竿,李老又教了胖子钓鱼的要领,便闲聊起来。

无非是问问胖子家里的情况,还试探着问了一些朱笑东的事。胖子毫不隐瞒,老老实实地一一作答,李老倒是很欣赏胖子的坦诚。

看一老一少聊得十分投缘,一边收拾渔具准备回家的朱笑东也没来打扰他们。胖子善良、幽默、坦诚、直率,跟他接触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喜欢他。

朱笑东拿着那只青花碗仔细打量着,心中不由慨叹,胖子的运气好到爆棚。

朱笑东带着胖子回到店里时,正好是吃饭时间,朱笑东就敲诈了胖子一顿,大家立马兴高采烈地附和着,昨天胖子一个三百块的戒指可是赚了三十万呢。

李三眼的表情很淡漠,自己来到朱笑东的店里,本以为能干出彩,谁知道出了胖子这么一档子事。要说在朱笑东心中的地位,他应该是除了朱笑东二叔外的第一号人物了,但现在,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一个给自己打下手的小伙计,向自己的地位发起了挑战,不管最终怎么样,都让人接受不了。

不就是运气好,死耗子碰上了瞎猫,捡了个小漏么,捡到这样的小漏的,又不是只有胖子一个人。

朱笑东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偏偏他二叔没回来,要不然,朱笑东也不会这么抬举胖子了。

李三眼有些不满,但接下来朱笑东的话不仅让李三眼不满,甚至让他吃惊。

“昨天那笔钱已经到账了,吃完饭大家都有一笔奖金,还有……从现在起,我们店里的规矩,要改进一下……”

店里赚了钱,大家都知道,朱笑东从来不是小气的人,大把大把地撒钱是他的性格,不过李三眼却不知道,因为来店里的时间短,也没人跟他说过这些,李三眼一直认为店里真正掌权的是朱笑东的二叔,而不是朱笑东,估计朱笑东就是个二世祖,只知道吃喝玩乐。

此时,李三眼心里清楚,朱笑东改动店里的规矩是因为胖子,一个才入行,连掌眼都不是的家伙,一个打下手做杂活的小伙计,竟然骑到他脖子上了,李三眼心里越想越气。

“还有一个好消息,今天,胖子兄弟又得到一件宝贝。李师傅,你给鉴定一下……”朱笑东拿出胖子无意中在沟里捡到的那只青花碗。

李三眼吃惊地看着胖子,胖子也太不正常了吧!捡一次漏可以理解,人人都可能有机会。可是接连两天,一天捡一次,这就超出常理了。难道,胖子这家伙是扮猪吃老虎,他本身是个高手?

王晓娟好奇地问道:“宝贝?又花了多少钱?”

在王晓娟和杨薇的眼里,胖子肯定又是倾其所有,虽说回报也不小,但每次都将兜里的钱全都拿出来,连吃饭钱都不留,特别实在。

“呵呵……”朱笑东笑道,“没花一分钱,白捡的,嘿嘿……”

“啊……没花钱?”三人都张大了嘴。

朱笑东这才把那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青花碗拿出来,递到李三眼面前。

李三眼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平静不下来了。

朱笑东刚打开包裹,李三眼就已经基本确定,朱笑东手里那只碗,九成以上是一只极为罕见的,民国年间袁世凯“御用”的青花。

由于袁世凯在位时间不长,所以这类青花极少。

这类青花器皿,几年前在香港拍卖过一次,一件直径不超过十五厘米的青花盘,拍价高达一百一十万港币。

这只碗,最低也不会低于一百万!

昨天花了三百块,赚了三十万;今天一分钱没花,赚了一百万!

李三眼吃惊之余,接过那只碗,放到化验台上,仔细检查起来,倒不是他多么尽心,而是有私心。他希望这只碗是假的,那样的话,朱笑东的想法,或许能有所改变。

可是,他失望了,这只居仁堂制的青花碗货真价实,绝无仅有。

大家在一起说得热闹,胖子却一直忙着从车里往外拿渔具,对那只价值上百万的居仁堂制青花碗,看都没看一眼。或许,他实在太忙,顾不上,或许,他根本没在意。

“李师傅……”朱笑东看着进进出出搬东西的胖子,对李三眼说道,“我有个想法,再找个学徒过来,接替胖子的工作,让胖子跟着你学掌眼,李师傅和二叔也可以松口气。”

“还有,店里原来的规矩是,你和我二叔没表态,其他人不能做生意,我想改动一下,你和二叔都不在店里的情况下,胖子可以做主,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动用店里资金的权力……”

“只是,至于能动用多少资金……暂定最大限额,一次一百万吧,我这也算是放手发动群众。生意如果赚了钱,有奖金,做成一笔按比例给大家提成。”

对李三眼来说,只要他觉得需要,就可以动用店里所有资金,何止一百万?这条规矩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他不想看着胖子势大。

他并不知道,朱笑东这是有意扶持胖子,胖子迟早是要自立门户的,朱笑东这也是让他早当家早练习。

坏就坏在朱笑东没有跟李三眼明说,让李三眼心里扎了一根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