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41100900000062

第62章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在口渴之前喝水,在饥饿之前进食。它是相对于“极饥而食、极渴而饮”而言的。

为什么古人不提倡在饥饿的时候吃饭、在口渴的时候喝水呢?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食过量的问题。比如诗圣杜甫就是在非常饥饿的状态下饮食过多而撑死的。

杜甫虽然被誉为诗圣,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日子,而饿肚子、住茅屋也是常有的事。这本不惊奇,毕竟,从古至今,很多才德兼备的人都曾穷困潦倒过。然而,他的境况显然更为悲惨——居然被酒肉撑死了。

据记载,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夏天,杜甫因避兵乱到郴州去投奔亲戚。他从四川出发,打算沿水路到达耒阳。不巧的是,竟然遇到一场大洪水,船就被困在了方田驿附近的江上。由于缺水缺粮,年迈体弱的杜甫被饿了十来天。后来,耒阳县的聂县令得知杜甫的遭遇后,立即派兵将杜甫从洪水中救出,又派人送去大量的熟牛肉和白酒。而杜甫呢,一生最爱的食物就是牛肉和白酒。当夜,极饿的杜甫就开始大吃大喝,吃饱喝足之后倒下去,再也没有醒来。

这就是史书所记载的“饫死耒阳”。

“饫死”,即为撑死。现代医学认为,暴食酒肉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严重者可致死亡。由此推断,杜甫可能是因为暴食酒肉而引发了重症胰腺炎也未可知。

就算暴食的不是酒肉,也会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现代医学证实,大饥大渴之时,人的脾胃比较虚弱,消化功能也较差。如果进食过多,脾胃就会难以承受,造成食物不化,结滞于胃肠内,轻则引发胃胀、腹泻、便秘等疾病,重则引发胃穿孔等急症。

可见,古人将“先饥而食,先渴而饮”作为养生秘诀,是有道理的。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留有文字记述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清代的李庆远。据记载,李庆远,又名李青云,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终年257岁(虚岁)。

20世纪20年代,李庆远的同乡、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先生曾专程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李庆远遂借着这次采访说出了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根据古人的养生理论,提出了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的养生之道。在讲述自己的养生经验时,他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关于具体的养生之法,他认为:“食不可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

他还讲了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并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因此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至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吸;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的养生之道是不是意味着不饿不渴不想进食的时候也要强制饮食?当然不是。

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的“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即是告诉我们,在没有食欲没有渴感的情况下,不能勉强进食进水,否则会引发脾劳、胃胀等疾病。

饿了不能进食,不饿也不能进食,那么何时才能进食?答案是“定时定量”,即按照你的生活规律,在习惯的时间喝适量的水、吃适量的饭。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不管饿不饿,都不要着急,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