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野牛的故事
41029800000008

第8章 自然博物馆 非洲野牛

拉丁文学名:Syncerus caffer

分类: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非洲野牛,又名非洲野水牛,是非洲唯一在颜色、体形、头角方面有许多差异的大型哺乳动物。

非洲野水牛的外形会根据居住的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离森林区越远,它们的皮毛色泽就会越深。森林水牛是红棕色的,草原以及热带稀树草原的水牛色泽则为暗棕色偏黑,皮毛上很少有斑点。水牛体形也会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体重在250~800千克不等,公水牛多比母水牛重。在长有茂盛丰富的野草栖息地中的水牛多半比较高,头角也比较大。公水牛与母水牛都有头角。头角在防卫以及雄性之间的战斗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公水牛头角的底部都会有一个角膜突起物,同时,支撑头角的额骨也会比较厚,这两个肿块逐渐合在一起,并且戴在整个额头上,形成一顶十足的防护帽。母水牛的头并不带有角膜盾,而且它的头角也会比较小而扁平,同时也很窄。

对非洲母水牛、小水牛而言,狮子是敌害,但雄牛巨大的弯角可以把狮子撕碎。

非洲野水牛各个独立的家庭集结成一个大族群。森林中的水牛以三四头个体所组成的小团体为基础共同生活,而稀疏的森林和热带稀树草原中的水牛则有可能十几头或几百头一起生活。

每个大族群都非常稳定,主要由母水牛和它们的小水牛,以及1~4岁的公水牛组成。这些母水牛中存在着一个母系领导阶层的血统。有经验以及体力好的雌水牛多待在队伍的前方或是两侧。一些成年公水牛在队伍周围变换位置,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会以5~10头组成小群。大族群中还会有一些落在后面,它们往往是那些由母牛带着的受伤、生病和幼小的水牛。

大族群中一般由公水牛来担任领导和向导的任务。除了在繁殖期外,公水牛间很少发生争斗。如果一头公水牛挡住阶层比它高的公水牛的路,后者会发出低沉的声音而且把头低下。如果这头低阶层的公水牛没有迅速离开的话,会有另一头公水牛前来用头角推它的臀部把它驱离。这头领导阶层的水牛在离开时会发出吼叫声,然后身体维持不动,头部保持水平,背部拱起而且使尾巴垂在两腿之间。

旱季时,水牛大族群会自动分成几个比较小的团体。

非洲野水牛每天都要喝30升的水,天气太热时甚至需要40升。寻找水源是它们旱季迁徙的主要原因。

水牛成群喝水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浸到水中,但是整个族群都洗澡却是很稀有的事。母水牛很少会涉水而行,只有单身或少数族群的高阶层公水牛会在烂泥中打滚好几个小时。它们通过洗澡来对抗体外寄生虫,尤其是能有效地对抗寄生在头角底部比较薄的表皮层上的壁虱。

非洲野水牛中只有统领层的公水牛可与母水牛交配。公水牛之间很少有的打斗,在繁殖季节会忽然发生,并且异常凶猛。它们互相用力地靠着,头顶着头,用全身的力气互推长达数分钟。比较虚弱的一方会以转向并露出腹侧来结束争端,但它的对手却有时会企图用角把它戳伤。

母水牛经过大约11个月的怀孕期之后,离开族群生下小水牛。小公水牛重在35~50千克之间,小母水牛则略轻。出生后约10分钟,小水牛哆嗦着伸直它的四肢,背部弓着,会试着走几步,跌倒,再爬起来。慢慢地它由母牛带着回归族群。母水牛会喂奶5~6个月。渐渐地,小水牛会跳跃了,可以和其他的小水牛玩耍并逐渐独立。1岁到2岁之间,只有年轻的公水牛会离开它们的母亲并与其他的年轻公水牛组成一个团体。

与母亲失散的小水牛有时会受到意外的照顾。被抛弃的小水牛常常会聚在一头有着无限爱心的老母水牛身旁,老母水牛会给予它们保护,领导它们并带它们去吃草。有时一头上年纪的公水牛也可能会担任这种类似奶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