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课生而三变知变知善
【人生智慧】
我现在心情也平静得很,是在激烈活动后的平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老大时,大概有两种反应:一是自伤自悲,一是认为这是自然规律,而处之泰然。我属于后者。去年一年,有几位算是老师一辈的学者离开人间,对我的心情不能说没有影响,我非常悲伤。但是,在内心深处,我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短暂悲伤之后,立即恢复了平静,仍然兴致勃勃地活了下来。活下来,就有希望。
——季羡林《我的感情太多》
【精品解读】
对“生而三变,知变知善”的道理,季老这样说:“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不必“倚老卖老”,青年人也不必“倚少卖少”。老年人当然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这样的话题,不是今天才有。
古埃及有一个神,叫斯芬克斯,就是现在金字塔旁边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
埃及的斯芬克斯雕像是最古老的一座。后来斯芬克斯传到西亚,多了两只翅膀,接着又出现了女性斯芬克斯。古埃及时代,她伏在柱子上,向过路人提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
很多人回答不上来,于是就被她吃掉了。一天,来了一位叫俄狄浦斯的人,他一下就猜出了这个谜题:他说早上,指婴孩时期,还不会走路,得用四肢爬,所以是四条腿;中午,指人在壮年,用两条腿走路,健步如飞;晚上,形容老年人走路不稳,必须用手杖辅助行走,是为三条腿。俄狄浦斯以自己的机智,幸运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斯芬克斯只好自杀了。
中国的文人温文儒雅,他们喜欢用优美的诗文,来表达类似这种命题的人生阶段。他们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晏殊这样描写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这样描写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这样描写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为这“三境”整体编排。《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被王国维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有人说这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二境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
第三境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自已先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能引伸这个方面而言,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
王国维的这三种境界之说,大得后人追捧。季老总结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看来“三”这个字与人生极有缘分。如论是喜欢“三”境的文人;还是喜欢“三”喜的俗人:一喜金榜提名时;二喜洞房花烛夜;三喜他乡遇故知,还有其它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生有幸”“三起三落”等等,举不胜举。
如果说一二一,是操场上的口令。一二三,则是拔河时的口号。与看得见的对手较量,与看不见的社会形态较量,也如拔河比赛,不服输,永远是年轻人的性格。社会在这种力量推动下,不断得以进步。
【入世指南】
假如一个人愿意迎着困难前进,而且不遗余力,故能事过境迁,悠然见南山。
其实,每一种工作在进行中总有很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你临难不畏并奋发图强,那就能破难关,让问题迎刃而解。陈毅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雨?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也许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磨难吧。古人云:“有志事易,无志事难。知难不畏,绝壁可攀”。有志者事竟成,即使眼前是悬崖峭壁也要登攀上去。山高挡不住太阳,困难吓不倒硬汉。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中也有三: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19世纪初叶,匈牙利数学家亚诺什创立非欧几何学时,他的大胆探索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他以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手稿又被他的老师丢失,当时的数学权威高斯则对他的研究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些困难已经是够大的了;他自身偏偏又染上了疟疾和霍乱;后来又因车祸得了脑震荡;当他成为半残废时,父亲又把他赶出家门。各种各样的打击接踵而来。就在这种恶劣的逆境中,年轻的亚诺什没有放弃对自己事业目标的追求,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地创立了非欧几何学。这就是一种身处困苦的逆境,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彼岸誓不回头的伟大气概。困难和挫折对于人生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像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那样:“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但是如果想挑轻担子的人,如孔子的学生子贡那样想问题,科学必然发展,社会必然进步。这本来是好事,但科技过于发达了,对自然界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大,人类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给大自然以极大破坏。就如下面儒家经典故事里说的那样:孔子的弟子看见一个老头抱着瓮去汲水,好心告诉他用桔槔这种机械可以省力,老头说我知道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我就是不用,用投机取巧的东西就会有投机取巧的心,孔子称赞说老头是贤人。这种机械的技术存在的根据,就如当代经济学家的基本态度,其实也就是子贡的态度,即以最小的费用收到最大限度的效果(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的经济原则。在子贡看来,耕耘的老人并未遵循经济原则。可是,对于子贡的劝告,老人回答说,自身并不是不知道机械,而是忧患以机械惹起机心,所以不使用桔槔。现代社会,如果这种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对科学发展造成阻碍。而子贡们如果不知道节制、自律,把大自然当成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地球何以承载这种被不断开采的疯狂。倒不如老翁所言的生活方式,人如果每天一桶一桶地去打水,必然不能与抽水机抽水的速度相比。
其实,水资源缺乏绝不是人或动物把它喝少了,而工业用水过度,环境污染无法修复,以及浪费等现象存在的原因。
举一反三是人类社会的美德,知变知善是修补道德的方法。人们不管是在对待环境中,还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时,都应该牢牢记住它!
◆三生有幸
“三生有幸”,是中国老话儿。三生乃佛家术语,是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这是老思想,老版本。
如今“三生有幸”有一个版本,叫做《新解三生有幸》。这个新解,同样关系着环境与生命,关系着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所以也是“三生有幸”。
新的所谓“三生”,分别是生态、生活、生产,“幸”是指幸运、幸福。新解三生有幸,是一个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却可以方便理解和计算的公式:生态=生活×生产。
这个公式意对于刚刚走入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本质性的改变,就是要把在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造就、形成并且一再片面强调的“先生产,后生活”,甚至“为了生产可以牺牲生活”,这样一种思想上的误导,调整回到“先生活,后生产”,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服从生态约束的基础上兼顾生活与生产。相对于严格描述的数字计算型公式而言,生态=生活×生产,似乎是一个更侧重于强调概念的理论模型。这个公式概括并且诠释了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对一个和谐、持续发展社会的评判标准,阐明了生态、生活、生产三者之间不可突破的约束。只有满足这样的约束,才能保证在生态平衡中生活的人民能够共同分享由于生产所带来经济增长的成果。
在这个公式中,生活与生产之间的乘法关系给我们以另一提示,即生活和生产的任何一方均不能为零,生活和生产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思考问题,才能跳出唯经济论、经济增长第一的怪圈,更加冷静、更加主动地看待生态问题。须知生态并非无限,只有在约束中考虑资源的运用,才能达成创造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进而言之,只有遵从这个公式的约束,才能使社会福祉得到保证,才会有人民的长远的真正幸福。
我们将这个定义称之为新时代的“三生有幸”:生态是不可突破的约束;生活是生命和生存的前提;由于生活与生产之间表现为乘法关系,所以二者不可偏废;又由于生活与生产的过程均有可能导致废物或污染物的产生,成为符号为“负”的产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生态恶化,经济崩溃,幸福消失,“三生有幸”亦不能维持。与一般算数意义上的乘法有所不同,当生活和生产两个因子都为负时,生态将“万劫不复”,却绝不会成为正数。
严格说来,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向量代数”等非常复杂的计算方法。属于另外一个话题。
季老一生非常关心、关注生态发展。置身人文领域的他,非常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他在《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的讲述中,就包含了许多有关社会、环境、内心和谐的深刻哲理。
◆举一反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先秦·孔子《论语·述而》的一段话。它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这是值得我们时下的教育在理念中应该思考和借鉴的内容。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开始,这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还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第三十四课宽和得众忍小成大
【人生智慧】
每天还有成捆成包的信件报刊。来信的人几乎遍布全国,男女老少都有。信的内容五花八门,匪夷所思,我简直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圣人、神人。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
【精品解读】
“我的一位老友在他的文中说:“季羡林有信必复。”这真让我吃了苦头,我不想让老友“食言”,自己又写不了那么多信,只有乞灵于我的一位多年的助手,还有我的学生,请他们代复,这样才勉强过关。我曾向我的助手说,从今以后再不接受采访,再不答应当什么“主编”、“顾问”,再不写字了。然而话声还没有落地,又来了。来了,再三斟酌,哪一个也拒绝不了,只好自食其言,委曲求全。”
不论文学还是艺术,都是通过交流去产生共鸣。读者看了你的作品,有收益,所以他才写信与你交流,表达心中的一些感受,或者请教一些困惑的问题。他恨不得今天写信,明天早上就能收到你的回复。他的考虑往往是简单的,是一对一式的思维,他的头脑里肯定不会去想全国究竟有多少人给季老写信。季老他是否有一一回信的时间。但收不到回复,他的心里总好像有事,不踏实,不知道那根神经一碰,此事就又会出现脑海。我是个作者、编辑两种心态都体验过的人。当我喜欢一本杂志的内容或风格,就会给编辑写信或给媒体投稿,石沉大海的事没少经历,期盼回音的滋味当然嚼过;同时,我自己做了编辑以后,收到类似信件、稿件也是多的很难抽时间处理,但我懂得对方的心情,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甚至在牺牲个人时间的情况下,去努力不让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热情凉了。
像我等这样普通人,尚有这种心理,何况是德高望重的季老前辈。
但有时候真的难以一一诚待,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是无能为力提升百分比。很显然我们是个体,我们的对象是群体。
所以当一个习惯于静静研究学术的人被一些他们不擅长处理的小事所累时,心中什么乌七八糟的想法都会出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从中解脱出来。如季羡林先生所言:“这就是我产生矛盾心情的根源。我常忆念起十年浩劫中“不可接触者”的生活,那时候除了有时被批斗一下以外,实在很逍遥自在。走在路上,同谁也不打招呼,谁也不同我打招呼,谁也不会怪我,我也不怪任何人。”
这可能就是天下学者共有的怪癖,有时候能到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境地。全然忘了被打得“两佛”出气,躺倒在地的情形了……
然而隐忍及“忍小成大”思想毕竟是季老始终坚持的人生态度。况且这些琐事都是一些可以容忍的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到让我一下联想起一次季老在国外登机前接受安监时险些大发雷霆的事情。由于看不惯安检人员看似歧视的举动,季老说:“我想要发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与我们同车的,看到我的神态,在我耳旁悄悄地说了句:Patienceisthe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我对他微笑,表示致谢。我立即心平气和,天下太平。”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看到有伤风化,品德低下的行为,都会引出季老的忧愤:“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在我看来,在这个世纪老人眼里,生活可以朴素,但品德一定要高贵。
【入世指南】
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即小也。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小事。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做大事的,必是无数小事的磨炼和积累,才有了成大事的机会和能力。也就是说,小事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拿商人来说,有时候,在小事上比别人多用心一点,人生也能掘到第一桶金。
王永庆,原籍福建省安溪县人。他的父亲以种茶为生,家里的生活很艰辛。
他15岁那年,就辍学到茶园当杂工,后来又到一家店铺做学徒。
第二年,他用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在嘉义开了一家小型的米店。那时,稻谷加工是非常粗糙的,大米里有不少糠谷、沙粒。买家卖家都习以为常。王永庆却从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除了洗米,筛米之外。王永庆每次给新顾客送米,都要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每人的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他就主动将米送过去。
由于王永庆处处替顾客设想周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小有积蓄之后,王永庆又开办了一家碾米厂。就这样,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21世纪处,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王永庆也以54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成为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享年92岁的王永庆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恢复建设。
对于善,我们不妨从季老这段话里去深刻理解:“我只是想,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我从来不相信轮回转生。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事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那些成功实现生命价值的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的确值得后人虚心学习。
◆得是失
人对幸福的追求,实际上是在获得与失去之间进行不停顿的角逐。
得到了,自然就高兴,就有幸福感;
失去了,自然就苦恼,就有失落感。
孔子曰:“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得不到,整天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得到,在得到之前,当然烦恼,得到了,可能因为没有按自己的想象得到,或感到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多,便苦恼起来,得到后又可能失去,于是,无穷的忧虑,无穷的防范,搅得人吃饭不香,睡觉不宁。
整天为得失所累,很难豁然大度,也很难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不好,又是苦恼。这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没有益处,人生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中,仿佛吃力地在烂泥塘中挣扎一般,很苦,也很累,
人人都希望得到,谁都不愿意失去,但失却是不可避免的,“无所失就无所得”,大家都认可“能量守恒”定律,其实,得与失何尝不是一种守恒呢?只不过某些得失是隐性的,不为常人所察觉罢了。
在机关工作,福利好一些,工作轻一些;在外企上班,福利差一些,钱多一些,工作累一些。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鱼和熊掌仅取其一。
对于人生来说,获得的本身就是一种失去,反之亦然。
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素雅的欢愉;你得到了高贵的权利,同时就失去了朋友的诚挚。
◆失是得
地球永远衡动,人类永远生活在得失之间。
当然,也有“失”而无得的例子,否则,就没人患失了。
我们应该把得与失放在恰当的地位,把“得”的期望值尽量放在合乎情理的基础上,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为之奋斗了,努力,没有结果,是客观条件所限,起码,自己今生无悔。失去的同时,获得了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这就是得。
患得患失的人是最喜欢后悔的,他们总是在别人成功的时候,后悔自己当初没能如何如何,因为他们不懂得“无所失就无所得”。人的一生,能够淡泊名利,追求真实,尽力活出真我的风采,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如何去说,就不会被患得患失所困绕。
人应该学会习惯于失去,善于从失去中有所得,而不能惧怕失去。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看上去雄心勃勃,富有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大的失去之后,一蹶不振。范进中举,乐得疯了,维特失恋,饮弹自尽。可见,获得不一定都好,失去也不一定都不好。建设人生犹如建设广厦,对收益、成本和损失都预算在内,才能做得到得失不惊。战斗机驾驶员在决战之际,会果断的丢掉副油箱。他失去的是远程动力,得到的是速度机动和敌死我活的宝贵机遇。空战虽是转瞬事,成败已在预算中。却原来,“得”的结局,恰在“失”的艺术中。有些情况,就得像一场好戏,失败是高价门票,人不是场场好戏都要看,当然也就不要一切门票都要买。关键是要弄清楚什么是该得想得也能得的,什么是为得而必须付出的。
多元世界,得失是相当的,不能由某个权威一锤定音。选择三妙,在乎个异的价值观。惟确立并追寻生命的至爱,得所当得,才能不怕为此失去许多,只要最终有一个愉快的心情。给人生一些进取之力,就足够了。
第三十五课功成身退敬人敬己
【人生智慧】
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像我这样年届耄耋的老朽,当然已是“旧人”。我们可以说是已经交了棒,看你们年轻人奋勇向前了。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
【精品解读】
生命与事业的交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社会现象。生命的交接表现在人生观的传承上。事业的交接表现在同路人的不懈努力上,这种同路人可以是几代人,甚至是几个朝代的人。
季老在传承方面吐露出来的心情,更是充满一种高山仰止的境界。他说:“我们虽无棒在手,也绝不会停下不走,‘坐以待毙’;我们仍然要焚膏继晷,献上自己的余力,跟中青年人同心协力,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
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心胸啊,对事业的爱,又是那样的炽热。
这样的情结,在大科学家牛顿的身上也曾经历过: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天文学家伽利略以及他的著作《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开普勒的三定律等,都是帮助牛顿攀登高峰的阶梯。
成功者的道路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广学博识的进取精神则完全一样。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德行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在德国留学期间,他的老师们的举手投足都让他受益匪浅。
季羡林说: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我的DoktorVater(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非常年轻。他的年龄确实不算太大,同我见面时,大概还不到40岁吧。他穿一身厚厚的西装,面孔是孩子似的面孔。我个人认为,他待人还是彬彬有礼的。德国教授多半都有点教授架子,这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来听说,在我以后的他的学生们都认为他很严厉。据说有一位女士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递给他,他翻看了一会儿,一下子把论文摔到地下,忿怒地说道:“DasistaberallesMist!(这全是垃圾,全是胡说八道!)”让这位小姐从此耿耿于怀,最终离开了哥廷根。
季羡林说,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个老师,德国是瓦尔德施米特,中国是陈寅恪。季羡林以为: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
他真诚而充满关爱的直言:你们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我引一首宋代大儒朱子的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明白易懂,用不着解释。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二是要惜寸阴。朱子心目中的“学”,同我们的当然不会完全一样。这个道理也用不着多加解释,只要心里明白就行。至于爱惜光阴,更是易懂。然而真正能实行者,却不多见。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显然,这是已把自己视为“旧人”的季老,在把接力棒交给新人时的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嘱托。具有典型的东方人情味。
而在西方,功成身退划得最圆满的句号,当出自美国总统华盛顿之手。也许,按照“常理”,这位被称为建国之父、功成名就的华盛顿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这个新生国家的皇帝或国王。但民主思想根深蒂固的华盛顿偏偏打破了这个“常理”,在胜利之后交出了令许多人垂涎欲滴的权力!
1783年12月23日,对于硝烟尚未散尽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大陆会议在安纳波利斯举行了一个隆重而朴素仪式:美国独立战争之父、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将在这里交出委任状,并辞去他的所有公职。在此之前,华盛顿遣散了他的部属,并发表了动人的告别演说:“你们在部队中曾是不屈不挠和百战百胜的战士;在社会上,也将不愧为道德高尚和有用的公民……在抱有这样一些愿望和得到这些恩惠的情况下,你们的总司令就要退役了。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站在会议大厅里的华盛顿对国会议员们则这样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议会议长代表所有美国人民感谢这位总司令:“你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齐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
在交出指挥权的第二天上午,华盛顿就离开了安纳波利斯,回到了弗农山庄。在自己的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过起了一种心满意足的乡绅生活。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华盛顿说:“戏终于演完了。我不再担任公职,感到如释重负。我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躬行于为善良的人们做事和致力于品德的修养。”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一个民族命运的人,当他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后,他换了一种心态,选择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给世人人留下久久不忘的回思。
而我们的人生之“戏”显然是刚刚拉开帷幕……
【入世指南】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留给后人许多精华的东西,但同样也留下一些糟粕。官本位就是封建社会留给某些当代中国人的糟粕之一。虽然封建社会里口头上提倡的是当官要为民做主,做官就做百姓的父母官。然而更多的时候当官意味着你登上了社会中更高的阶层,就如中世纪的人有了爵位。你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员,有了身份和地位,也就是说当官做了老爷。
中外的老百姓其实是很怕官的,这表现在一些细小的行为习惯中。古代当官的如果出行,老百姓要退避三舍,民被官召见,见面不仅磕头跪拜,而且往往还要用:小人,草民,贱民等自称来贬低自己,老百姓为什么怕当官的呢,因为当官就意味着有权,这权在“坏官”手里,随随便便就可以取走你的财物,甚至还可以伤了你的性命。历朝历代,官权都是皇帝授的。如果幸运碰到一个聪明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官自然也就有可能为老百姓多做几件好事,如果情况相反,官就会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老百姓过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打倒这个皇帝,换另一个皇帝。历朝历代的更替都是如此。
要想改变官本位思想需从治理官员手中权力开始,只有让官权力来自于老百姓的授权,并在行使权力时受老百姓监督约束,为官者才真正达到为人民服务这个层次。官老爷称呼在人心中才会逐渐的消散。但这恐怕很难做到!我们不如先从抛弃旧思想开始。
旧思想是针对旧人的旧观念而言。作为新人,当代人应当用新思想不停地洗刷这些陈旧的东西。尤其是80后、90后的人,天下大任将落于、或已经落在你们肩上。不管你是仕途春风得意,还是潇洒远离红尘之外,新思想必定由你们来传承,对那些比你们更新的人而言,你们的言与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一棒,毕竟是从你们手里递出去……
◆旧与新
季老是儒家思想的研究者,传承者,他一定读过这类文章。
“青出于蓝胜于蓝”。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冷。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旧与新之间,有继承关系,又以扬弃为区分。
扬弃陈腐的部分,就会有新鲜的东西补充进来。
我们每天面对的电脑页面如果长时间不刷新,不变变风格,新貌就会变旧顔。
◆起与落
潮起潮落,原指海水涨潮落潮,后引申或形容为人生命运起伏不定,不平稳等之意。
从自然现象本身而言,起和落总是按一定规律循环往复。当月亮离地球近,海水被吸附向月亮时,海平面有所提高,就会潮落。当月亮离地球远,海水失去月亮的引力,海平面下降,就会潮起。潮起潮落是月亮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
而命运也亦如此,潮起时,一路向前,欢欢乐乐,浪花拍岸,所向披靡;而落潮时,一退再退,悄无声息……
命运的涨潮落潮似乎少规律,有时候时间很短,有时候特别漫长,它受乌云的影响,当阳光被遮挡时,拍岸的潮水就会倒流……
有人说乌云遮不住太阳,事实上,乌云是可以遮挡阳光的,准确地说是不能永远。所以,当人们无力驱散乌云的时候,才就会盼望光明到来的那天。
第三十六课做当下事启身后名
【人生智慧】
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精品解读】
季老一生取得许多学术成果和人生成就。这与他在学习过程中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基础越深,其建筑越凌空。二者浑然一体,相辅相成。
从建筑学专业角度说,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阅历和经历,不等同于人生成就。他只能指导人们用手中所掌握的知识或搭一个棚、或盖一间屋、或建造高楼大厦甚至金字塔,在其过程中,帮你在施工前看懂设计图纸,在施工中知道如何选择材料,它不是建筑的任何部分。
说到建筑,就不能不叫人想起“建筑疯子”高迪的寂寞生前事和灿烂身后名。
那是在1926年的巴塞罗那。一位留着大胡子、表情阴郁仿佛在思考一个什么大问题的老人,在街头不慎被有轨电车迎面撞倒。由于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老人被送进了穷人医院,并在那里不治而亡。两天之后,一位老者无意间认出,这个被当成了某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的老人,竟然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这才使得高迪免遭死后被遗弃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的命运。当然,那个时候,老太太还不知道,后来的高迪会赢得多么显赫的声名。可能连高迪本人也不会想到,他的建筑会被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拥趸们奉为经典,自己成了达利、毕加索、米罗等艺术大师们最为推崇的前辈。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热衷对人生进行种种划分:包括季羡林教授,他还对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给予补充。
让我们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那就应该在“做当下事”上狠下工夫。
音乐大师贝多芬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以坚忍和勤奋精神在“做当下事”中完善追求,并获取功名。1824年5月7日这一天,贝多芬领导着他的乐队演奏了他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演奏完时,维也纳的晚会会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而贝多芬却一点也听不见,让他感觉全场热烈气氛的已经不是耳朵。原来在1796年时,贝多芬患了耳疾,到了1819年,贝多芬已经彻底丧失了听觉。但在命运的严酷打击之下,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又一次从痛苦和折磨中站了起来:“我要向命运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要让它毁灭!”就这样,贝多芬在耳疾的巨大煎熬下,创作了大量令人称绝的交响乐,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和作曲家。
爱迪生是世界伟大的发明家,曾经为了发明灯泡尝试了用上千种不同的适合做灯泡灯丝的材料进行试验及失败的体会。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工厂因为一场意外的火灾而化为灰烬,当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但他仍乐观地说,我还年轻,一切还可以重新开始。
当年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并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他的这种外交智慧,已经远远超越“做当下事”的意义,而是已把“做当下事”升为一种境界。其国格及人格,在其中光芒闪烁。身后留名如日中天。
【入世指南】
季老一生追随国学,相伴勤奋。“勤奋”是他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去做每一次“当下事”的法宝。
勤奋不受文化高低、年龄高低、职业不同等限制。好学者,都很勤奋。
我国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不管是有人抄书、有人吃书、还是有人在严冬读书嚼辣椒驱寒,这些精神都十分让人敬佩。相比之下,如果当代人喝着可口可乐,或嚼着零食,如醉如痴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那也无可厚非,因为时代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学习,满足一下物理的需求,有什么不好呢?如果他是一个老大不小了还不懂事理的人,不懂得自制,不懂天下父母心,不懂什么是人生意义,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中消磨时光,傻乐傻吃,那就另当别论了。
对人生的规划,我想讲一只看似美丽、且自我心态极好的鸟,是如何生活的故事:
在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里,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也辛勤的劳动。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他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劳动,反而嘲笑不已,鸟儿们提醒它:“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轻蔑的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趁着今天大好时光,尽情地玩吧!”
冬天眨眼就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乐的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哀叫:“真冷啊,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得意,又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痛苦,快乐的歌唱起来。“尽情享受阳光。”
晚上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在大雪降临的一天,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叫了呢?
当太阳出来,大家一看,寒号鸟已经被冻僵了。
你肯做这样的人吗?人人都会说不肯。而观其行为,却是背道而驰。
可见,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多么重要,做好当下事是多么重要。
寄希望于明天的人,是一事无成的人,到了明天,后天也就又成了明天。一而再,再而三。推移永远没完。
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会在“今天”创造明天的希望。
◆少壮惜光阴
《乐府诗集·长歌行》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话采自《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看得出来,最后这两句乃是全诗的结语,诗人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以及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我们不知道,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位不知名的诗人,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
但可以肯定,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人,当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之深深震撼,所以这首诗才被广为传诵,流传至今。
相对一般而言,这里的“少壮”所概括的是一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年龄段,或者换个说法,相当于从少年时代到成年时代,不到30年时间。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活跃,热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充满勇气和进取精神,正可谓“敢想、敢说、敢干”。遍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他们在学业上的追求直到事业上的成功,大抵就是在这一时期实现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好好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者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不可能有大作为。孔子说,如果人到了40岁,顶多50岁,还没在社会上做成点事,他一辈子也就差不多是这样了。也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运用了这句话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前人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我们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
攥紧拳头,说出“成功!”这是主持人李静在每次《超级访问》结束时必说的一句话。不管结果如何,她最后都会用这种洋溢童心的方式来总结,像给访问对象以及观众,也像是给自己打气。
她在做节目时曾幽默地说过:如果天上不掉馅饼,那我就自己做。可谓百分百的积极人生态度。
生活中自己动手做馅饼很实际,也能吃到嘴里,是非常聪明之举。
而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说他什么好呢?
◆做自己的伯乐
现实生活中的“千里马”苦恼者居多,也都基本相同,都哀怨世间伯乐太少了!其实这是一种很消极的“相思病”。
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成功不是等来的,有时候是抢来的!
固然,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者先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有人反讥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大有中西文化融合之风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等于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就是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是在帮助弟弟成才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的,最终她们三人都以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文坛。贾平凹也好,勃朗特三姐妹也罢,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自己,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成为成功者!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伯乐相马”就有“毛遂自荐”。毛遂的地位虽然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展现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喟叹命运的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开始:去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季老那样,走进自己心中那座圣殿。
◆砺强者心态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冲浪,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机会,是不认识机会或没有事先做好准备;不是生意难做,是我们不会做;不是人间没有绿洲,是因为心里有一片沙漠;不是没有阳光,是你怕晒喜欢在树荫下乘凉;不是不聪明,是总认为世界上自己最聪明,别人不如你;不是没有岗位,是自身胜任岗位的素质太少;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学!等等,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已经告别了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置身于全面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时代已跨入21世纪,中国13亿人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同时面对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甚至贫富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机会,一切机会都隐藏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我们必须适应变化,在变化中树立竞争和危机意识,去迎接新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动物世界”栏目解说词里曾这样说过: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着斑马、羚羊和狮子。一旦遇见狮子,羚羊和斑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比狮子跑得快,否则,就可能被吃掉;狮子也在想:我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那只羚羊或斑马,否则,我就会被饿死。人类生活中,从另一个意义上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同情谁?到底谁应该活下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对自然界而言,公认的答案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强者生存!因为“自然界不同情弱者”,如果把它引申为“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不能算是过错。
也有人很含蓄的冷幽默竞争过程,用两个运动员做比喻,因为运动员的职业就是竞争。谁拿金牌,谁就是最棒的:
两个运动员在森林里遇上了一只老虎,其中一个人急忙穿上跑鞋,另一个人则讽刺说,你穿跑鞋也没用!他回答说,你以为我穿上跑鞋是与老虎赛跑吗?我只要跑过你就可以了!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我们要不断地穿上跑鞋,与身边的人赛跑。人们的天性可能是不喜欢竞争的,但喜欢比对手强却古今一个样。比对手强,就少了“怕”字!在学校也一样,谁学习好,谁就是好学生。
主观的上进,客观上也可以叫完善自己。
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地球已经变成村,人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原来铁饭碗的概念也将逐渐消失,“新铁饭碗”一词已出现多年。
新铁饭碗的含义简单说:就是一辈子不在一个地方吃饭,而是凭新技能到哪里都有饭吃!外国人到中国,中国人去外国。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昨天的铁饭碗,今天可能变成泥饭碗;
昨天能力平庸的政府公务员,明天可能被社会上优秀的人所取代;
今天在台上当官的人,明天警车一叫可能进入班房;
去年的下岗职工,明年可能成为律师,后年可能又成为修鞋匠。
青蛙在水里能生存,一旦水干了,在陆地上也能生存,因为它可以两栖,而鱼却永远离不开水。野鸭能潜水吃鱼,也有飞到空中的本领。有一个猫和老鼠的段子很经典:一只老鼠差一点儿被猫抓住,仓皇逃进洞里,下决心三天不出洞。不一会儿,洞口传来几声狗叫声,老鼠想,现在应该很安全了,因为狗与猫是死对头,有狗在,就一定没有猫。于是放心地又出来觅食。刚到洞口,就被那只猫一口咬住。老鼠感到很奇怪,认为自己分析判断的没有错,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问猫:“临死前请教猫先生一个问题,刚才我听到的明明是狗的叫声,为什么不是狗,而是你?”猫答:“已经21世纪了,不多学一两种技能,还怎么生存下去!,我刚才只不过是放了一下狗先生的录音”……,猫把老鼠吃了。
没有危机感的人,将面临更大的危机。为危机做超前准备,就会化危机为转机。21世纪是终生学习的世纪,不学习就落后,少学习也落后,学慢了同样落后!现实让你无法回避。比如:
重要的学习机会,比别人少参加一次,当即就被他人超越。
一项事业,他人还没做,自己正在做,就已经超越了他人。
当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还在学习,自己又一次超越别人!
想比别人强,就要比别人多懂,多懂来自多学。只有懂得更多,才能做得更好。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好,才能强于别人。
有志气的人,总能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给他力量。
因为很少有人喜欢改变自己,所以成功的总是少数人。
成功人士总是做那些普通人能够做而不愿做的事,所以他才成功。
在运动场上,裁判员不是根据起点的先后认定名次,而是看谁先到达终点!
作为观众,通常不会赞赏跑在最后面的人。
竞争会推动社会进步,竞争会使人们由弱变强!
世界是动态的,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也不是静止的。没有谁敢主观断定明天或后天将出现的风云人物,一定不会是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是我们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私下里正在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暗自努力!
季老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时,笔下是那样的精彩,如诗如画:
“而回头看呢,则在灰蒙蒙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这条路的顶端是在清平县的官庄。我看到了一片灰黄的土房,中间闪着苇塘里的水光,还有我大奶奶和母亲的面影。这条路又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泉城的大明湖。这条路又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水木清华,接着又看到了德国小城哥廷根斑斓的秋色,上面飘动着我那母亲似的女房东和祖父似的老教授的面影。路陡然又从万里之外折回到神州大地,我看到了红楼,看到了燕园的湖光塔影……再看下去,路就缩住了,一直缩到我的脚下。”
诚然,青年还不到回首的年龄,所以大可不必回头,让目光一直向前看好了:测测你能看见的远方,能跋涉的征程,所途经的驿站,可看到的风景,能登上的高度。想想人生最终能抵达的目标……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