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九年的一个夜晚,东方忽然天降异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红光闪闪,云霞凝成盘龙状,彻夜不息。
皇帝在产房外着急了一晚上。
“启禀皇上,这皇子怀胎十二月才生,外面又天降血光,这……”
皇帝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让他滚,怕的就是听到他后面的所谓不详之兆。
“哇——”一阵婴儿的哭声传出来。
“生了生了,小皇子!”
“哎呀,大齐国的嫡长子!”
嬷嬷给小娃娃洗过,用小被子包住给皇帝看。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正在众人喜气洋洋之时,皇后眼前的大宫女却突然打破喜气,慌张不已。
“娘娘,您怎么了!快拿毛巾来!”
“怎么这么多血!”
“热水……”
一时间宫女婆子们进进出出,皇帝脸色也越来越差。
随后是死一般的沉寂。
产房里传来一声细微的呼声,皇帝再也顾不得这么多,掀开帘子就冲了进去。
皇后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的指尖触及男婴的脸,软软的质感让她不由得笑了起来,但也只是扯了扯嘴角。
她转过头来含笑凝视着皇帝,“陛下,我不能陪你了,让宝宝陪着你吧……”她大口喘息了一下,缓了缓道:“陛下……”
皇帝抓住她的手不说话。
“孩子……我想见一面……咳咳……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亲娘……”
皇帝陛下依旧一声不吭,身后的宫人会看事,把小皇子抱过来。
“我们的孩子……”皇后无力地笑了笑,道:“这么小。”
皇帝忍不住颤音,说道:“皇后为他取一个名字吧。”
她无力地握住他的手,指尖苍白冰凉:“愿……”
“阿挽!”
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一国之君,也敌不过生离死别。
永庆九年秋,皇后斃,第二天皇帝便下旨,嫡子沈愿册封太子。
皇帝每每见到太子,总是会想起他的娘亲,他的皇后,他最爱的人,想起她是因为他而死,便下旨让奶娘把太子抱去晏喜宫,并把晏喜宫作为太子东宫。
晏喜宫的确是在整个皇宫的最东面,也是离皇上所在的崇明宫几乎是最远的地方。
太子刚一岁的时候皇帝去了一次,随后便有人说是太子克死了自己的母后。
两岁的时候,皇帝只看了一眼便被他那双像极了他母后的眸子惊得不敢看他的眼睛。
三岁时,皇帝突然病了,,搜宫时在晏喜宫搜出了巫蛊小人。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皇帝知道不是他,但也渐渐疏远了他。
他怕在他身上找到半点她的影子。
三岁的小阿愿去找父君,屡次被挡在门外,久而久之,他也知道了什么,自己便闷在晏喜宫,流言风语在宫中也传开了。
“诶,你听说没,是太子克死了皇后呢?”
“是啊,听他们说啊,太子降生的那一晚天边血光似溢……”
“太子怀胎整整十二月才生,这不是怪像是什么?”
“皇上也不来晏喜宫,倒苦了我们这些奴才……”
“本以为太子是个金主,等哪天攒几两银子,去找李公公通融通融,趁早离开这鬼地方。”
“真的,跟个冷宫似的。”
“……”
莫离就坐在门后的台阶上,日日听她们在嚼舌根。
没有说一句话,他常常在那里坐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才有个老嬷嬷找到他。
她们以为他小,却不知他早已看透了这人情世故。
他试图避世。
在深宫中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