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务。很多家庭,学习成了孩子唯一的任务,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最后只把成绩当作唯一精神支柱,就不难理解了。
四、鼓励孩子有其他爱好。但不要把爱好当成任务,当成必须完成且必须做好的任务,那样一来,爱好也失去其意义,变成压力了。总之,就是不要让孩子像前面提到的小白鼠那样,只有考试这一种快乐。好的人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快乐。
内部评价系统与外部评价系统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
放在学习上,有内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之所以热爱学习,是因为他喜欢学习,学习本身带给他很大的快乐。相反,有外部评价系统的学生,他努力学习是为了追求外部的奖励,也即家长和老师的奖励。外部评价系统的悲哀之处在于,一个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己。
没有纯粹的内部评价系统,也没有纯粹的外部评价系统。关键是,你的动力系统中,哪个占主导。
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
用考砸表达对老师、母亲的不满
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攻击,斥责他甚至打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气。但因为他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所以就仍像是一个乖孩子。
“被动攻击”最典型的例子是“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师的孩 子不学习”。
这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观点。他说:“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师的孩子不学习,是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案例。”我的许多来访者都是做老师的,我好几次听到这样的感慨:我是搞教育的啊,他(她)把学习搞得这么差,我怎么向别人交代!豆瓣网有近八万成员的小组“父母皆祸害”中,相当多人的父 母就是老师,你在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他们如何讨厌自己做老师 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寥琦也赞同曾奇峰的观点,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勇是广州某中学初三的学生,他学习很努力,一般的小考试成绩一贯出色,但一到了大考试,譬如期中、期末或升级考试,他就总会考砸,很少有例外。
小勇的父母都是教师,而妈妈张老师就在小勇的那所中学里教书,她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就是无法帮小勇提升大考时的“心理素质”,无奈之下,她带着儿子来看心理医生。
母子俩见到寥琦后,张老师先发了一通感慨:“我是优秀教师,在区里都很有口碑,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但就是教不好我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真丢脸。”
说完这番话,她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小勇,而小勇看上去也很难过,他的头垂得很低,不肯看妈妈的眼神,也不和心理医生对视。
听完张老师的一番话后,寥琦请她离开咨询室,留下她和和小勇一对一地做心理咨询。在张老师离开咨询室的那一刹那,小勇头抬起了一点,寥琦看到,刚才他脸上的那种羞愧迅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倔强的神情。 “我知道他的那种神情是什么意思,”寥琦说,“我接过多个这样的案例,知道这样的孩子在意识上很羞愧,但内心深处其实埋藏着很多怨恨。”
她说,这是由这个家庭的沟通模式所决定的。爸爸妈妈很爱小勇,可以说到了溺爱的地步,不要求小勇做任何事情,只要求他成绩好。此外,爸爸妈妈还要求小勇“听话”,并常对儿子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明白爸爸妈妈的苦心。”
考砸让他反而有一丝快感
从小勇的表现看,他好像完全知道父母的苦心。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刻苦学习,不仅很听话,还常对父母许愿说,他以后要考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然后挣很多钱,以回报父母的爱。
这让爸爸妈妈很开心,不过他们总是对小勇说:“爸爸妈妈不会要求你给我们什么回报,你只要取得好成绩就行了。”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小勇学习很努力,平时小考成绩很出色,但一到大考就是不行。
咨询进行了很多次以后,小勇才终于袒露了他的心声:“不知道为什么,等拿到大考的成绩,发现不怎么样时,我心里一开始总闪过一丝快感,然后才会有丢脸和失败的感觉,觉得又考砸了,又让妈妈失望了。”
这种一闪即逝的快感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原来小勇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想考取好成绩的。咨询做到最后,小勇承认:“我讨厌他们(父母),他们一天到晚围着我转,让我烦不胜烦。但我很快会对自己说,你怎么能恨爸爸妈妈呢?他们对你那么好,那么无私,你反而恨爸爸妈妈,你还有良心吗?”
他想否认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不满,但最终还是表达了这种不满,大考的考试成绩就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其含义即:“你们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绩吗?你们最在乎这个,那我偏偏不考好。但你们别怪我啊,我努力了,肯定是你们教我的方式有问题。”
这种心理很微妙,和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小勇意识上并不知道自己有这种心理,他只是在拿到糟糕的考试成绩后隐隐约约有一丝快感。
咨询到最后,寥琦又和张老师谈了几次,最终帮助她明白,儿子讨厌他们这种“溺爱+成绩”的教育方式,建议他们不要再紧盯着儿子的成绩,也不要太过问儿子的学习,试着让他“自生自灭”一段时间。张老师犹豫了很久,最后答应试一试。 “他们是上半年来的,当时小勇还在初二,我知道的消息是,小勇升初三的成绩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和他平时的考试成绩相当。”寥琦说。
太听话的孩子最容易“被动攻击”
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动攻击”。他从不主动对父母表达不满,这样的家庭也不允许他表达不满。那么,他在意识上就一切都听父母的。父母让他好好学习,好的,他就好好学习;父母要他明白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好的,他对父母说,他是多么爱他们,多么理解他们的苦心。
但是,在父母最在乎的成绩上,却出了问题,而每次看到大考成绩后的那丝快感,泄露了小勇的秘密:他在潜意识里不想考试。小勇这样做,刺中了作为教师的父母的软肋,他们愤怒甚至感到羞耻,而这正是这个“乖孩子”潜意识深处的目的。他用这种方式,被动地对父母进行了攻击。
这种案例很多。如果父母以道德自居,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没有控制能力的“坏孩子”,莫名其妙地做一些坏事,被人发现就痛哭流涕,但一转身就又忍不住做“坏事”去了。一些有偷盗癖的孩子,他们家里很有钱,父母给他们的钱也很充足,同时父母也很讲道德,但他们就是常忍不住去偷同学一些很不起眼的财物。
曾奇峰接治过多名医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方面的医生,他们就偏偏得那方面的疾病。 “这些家长常常觉得,自己最骄傲的地方让孩子给嘲弄了,他们为此而感到很深的羞耻,这恰恰是孩子在潜意识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曾奇峰说。
他说,这些案例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三个共同的地方:第一,对孩子的控制欲望非常高,他们生怕孩子遇到任何挫折,于是希望尽可能完美地安排孩子的一切,以防止他们遇到麻烦;第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第三,他们不允许孩子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他们认为,孩子最好的优点就是听话。
请还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
这三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会让孩子感到窒息,他们其实对父母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但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就采用了被动的方式。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选择。”曾奇峰说,“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曾奇峰强调,这并不是哲学说教,其实是孩子们的切身感受。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
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羞辱父母。
这会达到目的,因为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是经常会产生无能为力感的,他们常发现,孩子的确听话,孩子的确努力,路线的确正确,但好的结果就是不会产生。 “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呐喊,我讨厌你强势的安排,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曾奇峰说。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并且,他强调,父母不要常打着“沟通”的名义,而迫使孩子必须和他交流,因为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希望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如果父母太喜欢窥视孩子的所有秘密,那么这孩子势必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空间,这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因为“我”必须与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只有这样“我”才知道,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曾奇峰说,他有两句最基本的心理学原则送给所有的父母: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被动攻击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不过,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他们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
但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此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来达到的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也叫做“隐形攻击”。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有的孩子高中上了十二年,也就是说,高三读了十年。这是我们应试教育病态之处的极端展现。
不过,就高中的这些知识,需要重复学十年才能掌握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郑日昌的回答是,不需要!他认为,对于许多复读的孩子而言,他们在复读中需要解决的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这个心理问题,就是压力问题!
“我高七了,你高几?”这是百度“高考吧”一篇网文的题目。本来,高中是三年,但我们流行复读,复读一年是高四,这名高中生已复读三年,但当年高考仍未考上理想大学,他决定再复读一年,是高七。
在“高考吧”,他并不孤独,旁边就有一个帖子是《一名高八生的自白书》,说自己复读到高八,终于考上大专了。
然而,这个帖子不过是“抛砖引玉”,引出了许多复读的神话。一个回帖说,他同学的哥哥复读读到高十二,但人家后来读到了清华的博士后。也有惨的,一个回帖说,他同学的一个亲戚也是为了要考理想的大学而复读到高十二,最后累了就不再坚持了,而上的这所大学,他在高三时就能考上。
网络上的故事,不太可靠,但也有可靠的。
郑日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知道一个高十二的例子,还知道一个高九的例子。高十二的学生目标不高,只是为了考上本科,但那个高九的孩子就心比天高,每次都是上了大学后觉得那所大学不好,于是退学复读,结果复读六年,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一流的重点大学。
只是,郑教授认为,这些孩子,复读这么多年,主要的工夫并不是花在学知识上,而是花在解决心理问题上。
郑教授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其实在高三或高四,最多高五就已打好了,后来的复读,并非是知识的查漏补缺,而是心理上的努力,主要是减压。”
复读两年后,她从初一开始读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没见过高七、高九甚至高十二的例子,但我读初中时有过一个初九的女同学。
我是在河北农村长大的,那时,我们那里流行从初中考中专或师范,以尽快实现“鲤鱼跳龙门”,从农业户口转到城镇户口。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我这个女同学学习一直非常努力,初三时只以几分之差没考上中专。她复读,但初四初五仍然以几分、十几分的差距没上中专线。这时,她对自己的整个知识基础产生了怀疑,居然选择从初一开始复读,但在“初八”仍然以几分之差没有考上中专。
她再次复读,到了我们班。
和她一起复读的,仅我们学校就有两百余人,一共八个毕业班,平均每个班有 20~30 名复读生插班进来。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初二毕业考试,我考了全年级 55 名(这时全是应届生)。初三第一次考试,我仍然考了全年级 55 名,但已是应届生中第一名。
当时,我对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我没觉得自己超常发挥,也没觉得同班的优秀应届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如我,但为什么这一次忽然不如我了呢?想了半天,最后忽然明白,肯定是以前比我成绩好的那 54 名应届生,都被这两百余名复读生给吓坏了!
这也有道理,复读生比我们多学一年、两年甚至六年,基础知识应该比我们牢固,成绩应该比我们好……估计那些优秀的应届生,就是在作这种思考时被吓坏了。
但我是那种对别人的存在不太在乎的人,而且父母从不给我施加压力,所以麻木帮了我一个大忙,让我成了前 55 名应届生中唯一没有被吓倒的学生。
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减压!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后来每逢考试,我都睡得比别人多,吃得比别人香,玩得比别人爽……结果,我的成绩每逢大的考试都能向前蹦 10~20 名,等最后中考时,我仍然是应届生第一名,总成绩也是全年级第一名。不过,扣除掉不计入录取分数的历史、地理和生物这三门课的成绩,我就只是全年级前五名左右,但仍可以考上我中意的重点高中。
我那个女同学,也考上了她如意的中专,并且高出了中专线几 十分。
她的初九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她的成绩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