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公山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和历史上很少受到人为破坏,区内分布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着的种类繁多的植物,植物种类有3000多种,是鹅掌楸、青钱柳、水青树等古老植物的保存中心,特别是以珙桐为主的成片混交林,形成了罕见的植物群落。区内脊椎动物有150多种,其中水鹿、苏门羚、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该保护区对研究亚热带森林发生发展规律和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具重要的科学价值。
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
都庞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和江永县境内,总面积达20066公顷。保护区由湖南省人民政府1
982年批准建立的道县千家洞、江永大远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南岭山脉中部,都庞岭东侧,境内峰高岭峻,河谷深邃,切割强烈,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千米以上山头近百座。由于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区内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华中、华南、华东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动物区系为东洋界华中区,并有华南区系成为渗透,华中区向华南区过渡特征。本区森林植被保存良好,生物资源丰富,低海拔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结构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保护的主要对象,同时区内还分布有大面积的福建柏群落和长苞铁杉群落;已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14科,861属,1949种,其中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香果树、鹅掌楸等10余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内不分布有丰富的作物野生亲缘种种质资源;已发现的陆栖脊椎动物有70科,146属,20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鳄蜥、云豹、蟒、短尾猴、水鹿等25种。
本区还是湖南省西南部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并为瑶文化的发源地,因而在森林生态、动植物遗传和保护以及民族学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广西自然保护区
大自然迷宫——花坪自然保护区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面积达17400公顷,1961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7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杉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区为南岭山地越城岭支脉的一部分,海拔多在1200-1600米,最高海拔1895.5米,地貌属中山类型。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植被为典型常绿阔叶林,境内有高等植物1114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
有12种。其中以银杉最为着名,银杉是仅产于我国的第三纪遗植物,现存数量不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分布有1000多株。本区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高等动物有118种,其中猕猴、林麝、红腹角雉等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弄岗自然保护区
弄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宁明两县交界处,面积达10080公顷,1979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石灰岩季雨林生态系、珍稀物种及岩溶地貌。
本区地处热带北缘,区内群峰嵯峨、山弄密集、溪流时隐时现、喀斯特地貌典型,植被为世界上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岩溶地区热带季雨林。本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高等植物有143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金花茶、蚬木、金丝李等20多种;高等动物有123种,其中国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云豹等10多种。
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研究石灰岩山地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
蝴蝶之家——大瑶山自然保护区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达24907公顷。保护区于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内山高、坡陡、谷深,最高峰圣堂山海拔1979米。由于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加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境差异大,因而区内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比较完整,动植物种类丰富,起源古老,特有种相当丰富。本区主要森林植被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并分布有完整的银杉、长苞铁杉、金毛石砾针阔叶混交林和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性植被;区内已知的维管束植物有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瑶山苣苔、异形玉叶金花等10多种,以“瑶山”地理命名的模式种有30多种;已发现的陆栖脊椎动物有273种,尤以鳄蜥、金斑喙凤蝶为世界性的濒危物种。
大瑶山是广西最大的水源涵养林区,且区内不分布有大面积的丹霞地貌,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对当地的气候调节、水土保持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森林——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
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和东兴市境内,总面积达3000公顷。保护区于1985年经原防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晋升为自治区级,是一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防城港市的西南沿海地带,保护区海岸线全长87公里,拥有河口海岸、开阔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类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区内分布有面积较大、连片生长的红树林,红树林植物有10科13种,形成12种红树林群落,其中连片木榄纯林和大面积老鼠勒纯林群落为国内罕见。本区的滩涂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有27种,大型底栖动物有84种。由于保护区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鸟类迁徙线的交汇区,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已观察到的鸟类有128种,其中有13种鸟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另一方面,北仑河位于保护区西端,是我国和越南的界河,历史上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区的原生红树林损失66%左右,导致北仑河主航道偏移和我国国土的流失。
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防止国土流失、保护领土和领海权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
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面积达86400公顷,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儒艮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我国海岸线的西南部,南濒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水质良好,水下有众多潮流脊与潮流深槽及潮间浅滩,海草繁茂,生境适宜,是我国儒艮活动的密集区域。儒艮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属世界性珍稀濒危水生哺乳动物,该区的建立对保护和恢复儒艮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面积达8000公顷,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
该区具有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茶族皇后基地——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境内,面积达9156公顷,1986年建立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金花茶及其生态环境。
金花茶是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之称,在国际上负有盛名。保护区地处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属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区内分布有金花茶的3个种和1个变种,共35万多株,是金花茶的分布中心,群落生态系统保存完整,为世界罕见。
此外,还分布有桫椤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穿山甲等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喀斯特森林——木论自然保护区
木论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达8969公顷。保护区于199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