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商决定智慧(下)
40403300000016

第16章 冲破樊笼:开拓创造力(4)

阿蒙斯原是舞台剧的主办人。有一天,到他办公室拜访的客人,给他带来自己做的饼干,阿蒙斯觉得味道很好,就问对方制作的方法。从此,他就经常亲自焙烧饼干,并在商业聚会时常给与会者品尝。尔后,不断改进饼干制作程序和配方,敢于大胆创新。不久,便成了“巧克力饼干”大王。阿蒙斯原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

在人类的一切才华当中,创造力可能是最具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总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以及其他的种种崭新事物,这些东西往往超越了旧有事物,把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和可能。

而相对于人生的成功来说,创造力才华能使人更快地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因而在促人成才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已为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所证实。

名人的成功启示我们:只知道或掌握别人已知的东西,最多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而要使自己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则必须在创新上下苦工。

创造是突破事业的停滞状态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有这样一种现象:某项事业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呈现出徘徊不前、收效甚微的状态,使一个人的发展陷入困顿。这说明,运用原来的思维、方法甚至是知识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解决实践中的种种难题。这时,要想在事业方面有所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要依靠创造,依靠想像,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和知识。

创造会使你形成独有的特色。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一个人是很难成名的。许多名人就是在“奇”字上下工夫,从而使自己脱颖而出。所谓的“特色”,其实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你的想像力,有所创造。

创造才华的重要性在艺术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艺术品在本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位音乐大师的作品是创造才华的智慧结晶,而不同的指挥家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诠释和处理,这就更体现了人的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和非凡价值。

总结名人的经验,我们认为,创造性才能在个人成功方面有两条重要的作用:

第一,要突破自我,就必须有所创造。

第二,要独具风格,更要有所创新。

2.惟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我。因为自我最容易蒙蔽自我,且最难战胜。所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懂得如何突破自我,走出自我。

青年歌手那英就是靠着创新实现了事业上的突破和人生的飞跃。

那英是我国流行乐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她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征服了一大批青年人;她的《山沟沟》、《好大一棵树》、《山不转水转》、《雾里看花》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力作成为风行不衰的名曲。

那英从小就具有非常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在音乐感觉方面也有着很高的天赋,这使她有一种学什么像什么的特殊本领。由于她的特殊音色,在她早期的演唱活动中,以模仿而为人所知,她的演唱简直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1990年以后,那英在听苏珊·维格和赛德等世界级大歌星的歌曲中突然有所领悟。她后来说:“我从她们的歌声中发现,流行歌曲的演唱并不就是‘西北风’式的唱法,也许在本能的音色上才能唱出真正动人的东西,这给我以很大的启示,她们的风格并不连喊带叫。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认为只有连喊带叫才能证明自己是个实力派,尤其是1988~1990年,回头一想真是幼稚和无知。”

从这以后,那英在许多作曲家的帮助下,开始逐渐地脱离了模仿,利用自己的嗓音条件,走自己的路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她开始成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1992年的《奥林匹克风》演唱会上,那英与许多海内外知名歌手同台献艺,但此时那英的声音和风格与以往相比已完全不一样了。那英终于找到了最能显现自我个性的声音位置,表现出不凡的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那英还在继续努力着。挖掘潜力,树立新形象是她的奋斗目标。

那英的成名告诉我们:模仿只能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终究不会有什么发展;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探索和发展自己身上独特的潜质和风格。

3.惟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

艺术是最需要创造力的。没有创造性的才华,艺术便不成其为艺术,搞艺术的人更难因艺术而成名。

1986年4月,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隆重开幕。无数的人涌向剧场,为的是能一睹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风采。扮演李尔王的李默然果然不负重望,以超群的演技征服了满场观众。剧作家曹禺对李默然说:“能看你的演出,是我最大的荣幸……”

李默然究竟是何许人也?竟得观众和名家的如此厚爱?他成功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李默然,1927年生人,自幼喜好评书、戏剧,后又迷上电影表演。18岁时,由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遇,使他走上了艺术之路。

然而,他的艺术之路却是并不平坦的。他能有后来艺术上的辉煌成就,秘诀之一就是:用思想和激情去创造自己的角色。

在李默然学习表演艺术初期,他对“创造”一字还没有很深的领会。为此,受到导演的斥责,“你台词说得拿腔拿调,没有一点表情,站在台上是个躯壳。我们演员创造的是活生生的人,一个躯壳在台上走来走去,比比划划,谁爱看?”

导演的话对年轻的李默然既是当头一棒,同时又成为他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从此,他不断加强自己在各方面的修养,用心揣摩剧本和角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舞台人物形象。

首先,他十分注意角色个性的创造。在中国电影史与众多不朽的银幕形象中,《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角色的塑造者正是李默然。他通过传记和传说等对人物的经历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并把邓世昌的个性作了精辟的总结,然后他便把这一个性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中,出神入化地创造出这么一位“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的爱国英雄形象。

其次,他十分注意表演技巧的创造。

李默然在演出中逐渐形成一个信条,就是在艺术上要讲究——讲究台词,讲究动作,讲究造型,讲究节奏。他特别注意台词在朗诵上的清晰洪亮、起伏有致,追求音乐感和韵律性,注重轻重疾徐和变化多端,并十分注意其在感情上的表现力。他所诵读的台词,或如飞来奇峰,拔地而起,或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可谓是惊绝四座。

在李默然的创造过程中,有一点是十分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他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为了实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创造,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在每次演出前的40分钟,他都要一个人独坐于后台默默沉思,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其实,正是这种对艺术的严肃态度使他成为一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李默然通过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国内外戏剧人士认为,“李派艺术”已经形成。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将李默然的艺术创造风格归结为“长枪大戟,壮伟刚健”八个字,认为他对中国话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艺术界,成名是不容易的,而成家成派就更不容易。李默然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他创造性才华的表现。

五、怎样使自己更具创造力

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奴役我们的思想中解救出来,才能开启人生的创意,我们应该掌握思维技巧,使自己更具创造力。

1.是圆点还是句号

伟大的教育家贺拉斯·曼参观纽约市公立中学,走进一个高一年级教室,拿起一支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实心圆,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说是“圆点”,其余的说是句号。

他又在三年级的一个班上重复了这个试验。对这个记号是什么有27个不同的答案。每一个都是来自“我爸爸的秃脑壳对着上帝的眼睛”这样直线思维的结果。

在三年级到十二年级之间发生了什么?右脑损坏了。

1981年,罗杰·斯佩里因他的关于人脑划分成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的左脑掌握着逻辑、线性和分析思维;右边控制着想像、创造、冲动性思维。虽然两边有区别,但它们的功能部分地交搭在一起。例如,当我们回忆一个人的面孔时,我们用右脑;当我们联系面孔记住他(她)的名字时,我们用左脑。

不幸的是,我们的学校更多地鼓励左脑的活动(比如,记住事实然后在考试中重复记忆)而不是右脑的经验(产生见解和检验它们的可能性)。结果是我们过分地发展了左脑。

有创造性的人发现了把他们的右脑从左脑的控制影响中解放出来的方法。有多少次在书桌上,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你的思维锁住了而几个小时之后,你在冲澡或遛狗时却有了一闪念?从逻辑思维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打开你的大脑来接受出自本能的、冲动的、直觉的、艺术性的、整体的、右半脑的信息。为了对你的问题创造出一个十分有用的解决方案:

2.改变你的观念

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观念基本上是无序思维。它不允许思维出溜到保持疑问状态的地步。它包含着每一件事情,从尝试在午餐中搞点新名堂到考察一家公司解决问题的一贯手段。换句话说,有创造性的人能承担风险。没有风险以及经常伴随着的失败,那种导致进步的成功简直是不可能的。

错误的观念 正确的观念

我们总是这么做的 让我们试试这个方法,看看会产生什么结果。我们会失去什么?我们能得到多少?

它花的时间太多 我们绝没有时间从头到尾地考虑一个项目,但我们总是有时间纠正一个错误

这样,成本太高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能节省多少?假如我们失之东隅,那么我们将收之桑榆吗?

那不是我的职责 我喜欢这个机会

不是我们如何做的问题 假如我们试着……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我们的代理商绝不会为此…… 可能发生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也许你是对的,但…… 你是对的,并且……

这样就很不错了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它更好?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这对吗? 这起作用吗?是最有效的方法吗?

这是认真的事 这一定很有意思

专家说什么来着? 专家知道什么?

3.用眼睛思考而不用头

利用思维束,掌握世界上最有用的思维技巧。

拿一张空白纸,在纸的中间写上你要思考的问题的名称。在你思想的这个焦点处画个圈,然后休息。无论什么想法跑到你的脑子里(不要努力去思考,让它们自然地闯进来),把它们加到思维束上,在每一个主意上画个圈,把这些圈与中间的圈相连。

记住:创造性思维全都在你的大脑里。不管你认为你能还是认为你不能,你都是正确的。

4.培养创造力的训练

要想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日常的训练绝对有必要。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所领悟并能下工夫,机会多的是,偏偏却有许多人不去善加利用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