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商决定智慧(上)
40403000000014

第14章 别让右脑闲置: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1)

一、为什么要开发右脑潜能

1.右脑开发的必要性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一切最精密高深的仪器,都是大脑的产物。人的大脑拥有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大脑是世界上构造最复杂的一块物质,其机能之精巧是任何物质都无可比拟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普遍现象,那就是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的大脑,即左脑。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人体的自然生理属性,由于人主要通过右手使用各种工具,左脑每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加上语言中枢、逻辑分析、数字处理、记忆等,都由左脑处理,所以造成人体的大脑左脑满负荷运作;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加重了左脑负担,缺少非语言思维能力的教育。许多学校不重视美育,与其说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如说培养了记忆力。

因此,随着教育纵向层次的发展,“右脑力”的培养必然呈现递减趋势。当受教育者获取高学位后,就把右脑力几乎全部给“教育掉了”,所以传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只会循规蹈矩,缺乏应变能力、创造力的左脑型人群。这些人的突出特点是理智而非想像,富于常识而拙于幻想,擅长素描而色彩贫乏。当然,在社会缺少变化的时代,左脑型的人也许还可以大显身手。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更加普及,不会使用右脑的人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当今的中国人左脑超负荷运转,右脑闲置浪费,思维趋同,干事要么“一窝蜂”,要么“一刀切”。这种左脑思维模式大到对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小到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方向和经营模式,乃至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重复趋同、恶性竞争等不良后果,所以,右脑开发很必要。

2.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我们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是电影胶片似的记入右脑的。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您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豁然开朗,其实这都是右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现代社会强烈要求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创造力是什么呢?它实际上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联系起来的能力。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想也就越新越奇。人是不能创造出信息的,所以,创造能力也就是对已有的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假如右脑本身尚无大量的信息存贮,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常常强调“直觉”、“一闪念”的重要性,这种“直觉”、“一闪念”的产生,首先要求右脑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要左脑很好地配合。简而言之,我们欲求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自己的认识,就必须充分使用右脑。

二、胜人一筹在于右脑潜能

1.右脑的图形思维能力

不论是围棋还是象棋,职业棋手都能根据需要把棋盘上的对局在脑海中描绘出来。有些棋手甚至能在脑海中把棋盘倒过来,使自己从对手一侧看到对局。

外行人一定以为职业棋手脑海中的棋盘是像照片一样清清楚楚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脑海中的形象总是模模糊糊的。

棋子的位置虽然能够辨认清楚,但细致的地方并不完全一清二楚,只是重要的地方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这正是我们所描绘的“形象”的特征,实现这一可能的正是右脑,人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先由右脑产生形象,再通过左脑使其语言化。因此,有意识地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就能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

形象思维能力如果不注意积极锻炼,就会逐渐衰退。因此,成年人更应该有意识地摆脱数字、逻辑的思维,而多做一些右脑的活动。

对于成年人来说,读剧本是更为有效的右脑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剧本感到头痛的人士就更有效了。

剧本同小说不同,它没有十分详尽的人物、场面和背景的描写,而只有简单的、概括的介绍。因此,读者必须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描绘一个活生生的舞台场面,换句话说,读者可以根据台词自己去想像舞台的情况,连布景、道具都由自己在大脑中“制作”,情景也任凭读者去设定,这一切都需要形象思维能力。

观看体育比赛,也能够起到锻炼右脑、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例如,观看甲A足球实况转播,看到郝海东在门前接到队友的一记妙传,脑海中会闪过一个念头:“要破网了!”结果,郝海东突破对方两名后卫的夹阻,轻轻一挑,球轻松入网。足球和其他激烈的比赛项目一样,每一次得分的场面,都会给你的右脑带来一连串的富于魅力的形象,这就是观看体育比赛对右脑产生的良性刺激。

在观看比赛时,不要过多考虑得分和胜负,而是要把比赛的场面整体地作为一幅画来欣赏。如果你一边看一边想某运动员如何如何,那就会陷入左脑思维的境界中,应当根据场上的变化,不断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不是凭大脑中已有的印象、数据作逻辑推断。

人的梦境实际上就是无意识中右脑描绘的形象。如果醒来后,仍然能够记住夜晚做的梦,说明右脑中形象已经传到了左脑。有趣的是,越是左脑型的人,越记不住做梦的具体内容,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形象思维的能力,而又过分要求“合情合理”的逻辑性。因此,做梦醒来,立刻把内容写下来或是讲给别人听,这样做就等于再现右脑的形象,有利于刺激右脑。同时,它还是协调左脑和右脑的有效手段,对大脑整体的活化会产生积极影响。

擅长打算盘的人,有时还可用心算的方法锻炼右脑。因为,他们心算时是在脑海里拨动算盘珠,这正是形象思维。即使不那么擅长打珠算的人,也可用这个方法锻炼右脑。

2.右脑的形象认识能力

类型识别能力概括了右脑的全部机能,而其中之一,就是图形认识能力。为了把“图形的”这个词的含义同“绘画的”相区别,我们把它规定为“轮廓的,线条的”,或者说是“用线条抽象化了的类型”,认识这种图形的能力,是右脑的重要机能。

用图形代替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确实能够刺激右脑。

当用语言表达“A包含着B,所以大于B”这个概念时,在代表A的圆圈中画上代表B的圆圈,这就是把概念图形化了。把一原理用于日常生活,养成用图形记事的习惯,就能刺激右脑,使其逐步活化。

例如,家庭日常生活的支出可以分为几大类。如果把它们用数字来表达和计算,就是左脑的逻辑思维;而如果把收入看作一个整体,将生活费、教育费、娱乐费等等用图形表示,就会使图形认识能力得到训练,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

也许有人认为,逻辑思维一定有其图形的表达方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偏重用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渐渐地把图形表达忘掉了。也就是说,人们过分依赖左脑。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图形表达的方法,让右脑也参加到日常生活中来。

电脑游戏机就是这种强化图形认识能力、锻炼右脑的好工具。屏幕上出现的是以线条为主体的图形。家长和孩子一道做这样的游戏,会使游戏变得更有趣,使右脑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

3.右脑的类型识别能力

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述,但却能够记住母亲的面容。这是因为他能从记忆于大脑的印象中找出母亲的印象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记忆于大脑的印象,几乎可以说是无限增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从这无限的印象中提取出各自所需要的东西,并加以利用,而且,人的这种能力是在一瞬间发挥出来的。

例如,在拥挤的人群中,你只需几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就能认出你所熟悉的人。这时,人脑凭借以往的记忆积累,迅速描绘出那人的各种形象,然后将其与视觉得到的印象特征相吻合,并在瞬间判断出那人是谁。

我们把人脑的这种能力称为类型识别能力,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一不是从类型识别开始的,这种能力是电脑所不具备的。电脑不擅长记忆形状。要想把形状化为数量,即把图像信息按数据信息来记忆的话,那么计算机将成为不可思议的机器。因为,哪怕是一些仅有5寸大的照片,其信息量也将达到107(1000万)个数字。

掌握着类型识别能力的同样也是右脑,所以,锻炼这种能力能给右脑带来刺激。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下围棋或象棋。但其侧重点不是思谋招数,而是要记住棋局那星罗棋布、犬牙交错的“形状”、“态势”。

总之,锻炼自己努力记住棋盘上厮杀的局面,这对于你的右脑将产生很好的刺激。

不会下棋的人,也有办法锻炼类型识别能力。据说美国军队中有一支“敌机识别部队”,专门辨别敌国的飞机。他们的训练方法是:头稍稍向右偏转着注意观察敌机。这实际上就是前面说到的左视野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右脑“活化”随处可做。在楼房的屋顶上用左视野观察大街上的车辆;在交叉路口上观察停住的车辆,记住它的颜色、形状,把它们排列在脑海里。

假如你在街上或公共汽车里,偶然看到一位漂亮姑娘,你应该努力记住她的面容,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锻炼你的右脑类型识别能力。过后你应试着回忆她娇美的身姿,不要回头,也许一开始你还觉得回忆起来有困难,但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你就能抓住对方的特征。

类型识别能力,虽然略有个人差异,但确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只有稍加训练,这种能力就会显露出来,从而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

4.右脑的空间认识能力

假如是在自己家里,哪怕是摸黑,我们也能行走自如。外出旅游住宾馆,进入房间环视一周,房间的情况大体上便印记在脑海里,即使是夜晚关上电灯,也不会摔跤。

我们把人的这种感觉能力称为空间认识能力。人的大脑中会形成空间感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利用这种感觉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夜间起来上厕所,不用开灯也能够做到,这是空间认识能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自己脑海中的“家”里行走,而这个“家”,用道理、逻辑是不能建成的,它只能靠右脑机能来创造。因此,只要我们不断在脑海中创造新的“空间”,就能产生活化右脑的效果。

许多人有这样的体验:早上走出家门,边走边思考问题,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工作单位。这时他走的并不是现实中的路,而是右脑空间认识的能力所创造的“路”。

如果你改变一下上班的路线,改变一下交通工具,你就不能再沿着脑海中那条“路”走了。周围的景物变化了,这时如果你要有意识地记住它们,就必须使用右脑,依靠空间认识能力,在大脑中重新创造一个与原先那个不同的空间。我们要训练右脑的空间认识能力,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改变上下班的路线。假日里出去散步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路线。第一次走过的街道,周围的景物全部都是新鲜的,这对右脑很有好处。过一段时间后,再来“重游故地”,走走老路,检验一下你把这些景物记住了多少,这也是锻炼右脑的好方法。

初次到别人家拜访,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先打听一下怎么走。实际上,如果你能只凭地址“摸索”着去,那对右脑很有好处。经常在城市中很少去过或没去过的地方走一走,这都是促进右脑活化的好方法。

另外一种更为有效的锻炼方法就是眺望天空中的浮云。云朵是立体的,尽管它们好像撒贴在空中的纸片,由于我们往往只注意其轮廓,所以感觉不到它们的立体形象。但是如果你盯住它们看,还是能看出其立体层次,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利用空间认识锻炼右脑的方法。

5.右脑的绘画感觉能力

中国的山水画享誉世界,特别是一些名家的水彩画和实地写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流连忘返。这是得益于华夏大地风景如画的山川河流和四季分明、色彩斑斓的自然气候。应该说,中国人的绘画能力是世界一流的,而绘画的感觉是右脑的重要机能。

如果说中国的自然风景是右脑型的,那么,我们想要活化右脑,首先应该多多地欣赏这种风景。不论什么样的风景,其基本内容肯定是自然的,即使在“石头森林”的大城市,只要你细心寻找,还是能观赏到山川草木等自然风光。多看看这些自然物并从中体会,会有所感觉。

当然,看绘画作品也能给右脑以刺激。当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展览会上的绘画作品,尽情欣赏并陶醉其中时,你的右脑正在工作;而如果你注意作者的名字或思考该作品的时代背景时,你的左脑就开始工作。如果你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是在心中评价这幅画的时候,同样也是左脑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