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40388000000018

第18章 宋代游记(1)

游天平山记

【作者简介】

柳开(946~999),原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开,字仲途。宋代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他不满五代、宋初的浮弱文风,并以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是宋代最早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有《河东集》。

【原文】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人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①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②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绕观俯览,遂忘棰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③,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④,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予留观。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注释】

①天平山:在今河南省林县西,是林虑山的一部分。

②魏人:魏地的人。作者家乡大名在汉唐时属魏郡、魏州。

③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④晡:即申时,相当下午三点到五点。

【赏析】

作者主要采用叙述的方式,详细记述了作者天平山五日游,以出游的日程和路线为序,用简洁明畅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天平山的各处景点以及各自的名称。先是记述几天的“实游”,按照自己的游踪,把天平山的泉、石、岩、洞、潭、涧、溪、谷、台、滩、亭、桥、寺、庙一一点到,而且无一不具其名。而后以明教禅院为视点,写出了环望四周所见的各处山峰和峰中挺立的石壁,并详述了同僧人关于峰名的对话,饶有趣味。文章首尾两段,分别说明游山和作记的缘起。开头写作者不相信惟深对天平山胜景的夸赞而约他同游;末尾写自己居此数年却不闻此山绝境而愧对惟深,前呼后应,对全文整体效果起到极好的烘托作用。

岳阳楼记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宇希文,宋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仁宗庆历三年(1043)拜为参知政事,着手革除弊政,提出十多项政治改革主张,却受到权贵的攻击和排斥。死后谥号“文定”。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以风格明健豪放著称,且词境开阔,文章长于议论,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范文正公集》。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③,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④,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⑤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⑥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⑦,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⑧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⑨,吾谁与归!

【注释】

①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谪,降职;守: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宋时称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②汤汤:水势盛大的样子。

③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点细密的样子。

④樯倾楫摧:船上桅杆倾倒,船桨折断。

⑤国:指京城。

⑥景:日光。

⑦集:栖止。

⑧庙堂:宗庙和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⑨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指古仁人。

【赏析】

这篇文章的过人之处在于它的立意。范仲淹从登楼的所见所感,生发出个人应该超越眼前的穷通荣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开阔气象。这种心忧天下的胸襟,比起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疑有着更高的境界。

文章的布局独具匠心,其中以两个骈俪的段落,描写登楼所见的阴晴景象与所感的忧喜之情,将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并自然地引出最后的议论,点明主旨。这篇文章充分发挥了骈俪语言善于铺叙、描写的特色,寓情于景,语言锤炼。全文融叙事写景和抒情言志为一体,内容深刻,感染力强,语言整散相同,流畅优美,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醉翁亭记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仁宗天圣年间(1030)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赞助并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两次被贬斥。提倡古文,反对“西昆体”,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文、诗、词均有卓越成就。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其《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六一词》等。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①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②,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④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⑤,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①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县西南琅琊山的两峰之间。是智仙和尚所造,欧阳修被贬谪到滁州后,自号“醉翁”,他经常在订中宴请宾客,于是用自己的号为之命名。

②涂:通“途”。

③伛偻提携:这里指老人和小孩。

④颓乎:形容醉倒的样子。

⑤阴翳:荫蔽。

【赏析】

本文是作者被贬至滁州时所作,在这篇文章里,欧阳修描绘了自己与众宾客的游赏之乐,也隐然流露了内心深处的一丝落寞,传达了他身处贬谪,欣于太平,与民同乐,然而又不能尽去失意寂寞之情的复杂心境。正是这种情感内涵的丰富,使文章于舒缓之中富于波折和回味。

全文构思巧妙,笔法别致。文章全篇用了21个“也”字,使语言富于变化而且便于吟诵,有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之美。通篇使用说明句,这是对文体特点的巧妙化用,对文章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极为独特的影响。作者将醉翁亭的风光景物,乃至自己与众宾客游赏欢宴的体会,都变成了对象化的客体,以禽鸟之乐反衬游人之乐,又以从宾客之乐反衬出自我之乐,既照应了前文,又点明了主旨。在叙述介绍之中,隐然呈现作者与眼前景物人事既亲合又疏离的感情,将一份和乐与落寞交织的情感酣畅写出,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自号沧浪翁。宋代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等职。因参加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遭到权贵们的诬陷而被免职,隐于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后又被起用为湖州长史,不久去世。他以诗著称,与梅尧臣并称为“苏梅”,也擅长古文。有《苏学士集》。

【原文】

于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①。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②,崭然特起,霞云采翠,浮动于沧波之中。予时据阑竦首,精爽下堕,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自尔平居,罍然思于一到,惑于险说,卒未果行,则常若有物膳塞于胸中。

是岁十月,遂招徐、陈二君,浮轻舟,出横金口,观其洪川荡潏,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水程泝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逾日乃至。入林屋洞,陟毛公坛,宿包山精舍③。又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

即岸,步自松间。出数里,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象设严焕。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梁大同四年始建佛寺,至隋大业六年遂废不存。唐光化中,有浮屠志勤者,历游四方,至此,爱而不能去,复于旧址结庐诵经。后因而屋之,至数十百楹。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其院。勤老且死,其徒嗣之,迄今七世不绝。国朝④大中祥符初,有诏又易今名。

予观震泽⑤受三江,吞齧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以树桑栀甘柚为常产。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间于岩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

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其视舒舒,其行于于,岂上世之遗民者邪!予生平病閟郁塞,至此喝然破散无复余矣。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飞出于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后三年,其徒惠源,造予乞文,识其居之废兴。欣其见请,揽笔直述,且叙昔游之胜焉耳。

【注释】

①吴门:即苏州。

②洞庭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有东西两山,此指西洞庭山。

③包山精舍:即包山寺。

④国朝:指宋朝。

⑤震泽:太湖的别称。

【赏析】

这是一篇寄寓身世之感的游记文章。文章追忆三年前出游的情景,描叙的中心应是水月禅院,但是作者首先把笔墨拓开,写了广阔壮观的太湖作为大背景,再写崭然特起的洞庭山作为远景,又以上摩苍烟的缥缈峰为中景,最后才推出寺院的近景。作者在政治上遭遇不幸以后,厌恶世俗官场,渴望超尘脱世,因而于写景叙事中,不时流露出自己心中的不平和郁闷。文章的后部着意写佛徒清旷的心性、出世的生活、坐禅的情状,乃至他们的目光举止。这一切使他胸中的郁塞得到排解,恍如脱骨换胎,羽化登仙,感到了极大的快意。全文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格调豪爽明快,笔墨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