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朝覆灭
对于王莽的一系列新政改革,如果是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去看的话,这种“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方向非常的正确,可以说王莽这个人的政治远见已经超前了将近两千年,单单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王莽算是最有政治远见的一个,但是错就错在王莽生错了时代,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实行社会主义很明显是行不通的事情,这一点在随后的农民大起义中也得到了印证,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不正确,只能说是天下百姓的思想还没有先进到那个程度,另外更重要的是,王莽实行的这些新政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变形了,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执行到最后已经跟初衷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差的太远了,此外王莽上台之后并没有以平息各地军阀割据状态为主要任务,相反王莽称帝后对于百姓的变相剥削更加的严酷了,当然了这其中也不能只怪王莽这个皇帝,更大的责任要怪其手下的那些大臣在执行新政改革的时候故意给变形了,而王莽呢上台之后就沉迷于设计铸造新的货币,对于朝中之事是漠不关心,从这一点来看王莽可以说确确实实是一个昏君,他的种种行为就已经预示着他离灭亡不远了。
王莽执政末期,各地的军阀割据,外加农民起义的接连爆发,搞得王莽是焦头烂额,往往是顾首不顾尾,而乱世出英雄这一幕再一次上演,在诸多农民起义军中尤以绿林军和赤眉军最为强大,主要战场上和王莽官军对垒的也是这两支农民起义军,只不过这两支农民起义军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义军,在王莽新朝覆灭后其草莽匪气自然也就表现了出来,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说起王莽新朝的覆灭不得不提起蓝乡之战、成昌大战、昆阳大战这三场举足轻重的战役,不过在具体说这三场战役之前还是需要具体介绍一下这些起义军的具体组成和来历。
新朝末年,民众起义首先发生在北方边郡地区,接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爆发了农民暴动。天凤4至5年(公元17-18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三个地区爆发:
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因以绿林山为基地而得名);新莽荆州军被绿林军击败后,王莽遣司命将军孔仁守豫州,派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进入荆州平乱。隔年绿林山瘟疫爆发,王常、成丹率兵转入南郡,称下江兵,王匡、王凤率兵东进新市,称新市兵,并北上攻打宛城。途中于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获得陈牧、廖湛率众加入,即平林兵。下江兵被严尤击败后,也北上南阳会合新市兵。南阳当地豪强刘縯、刘秀也举兵响应,称舂陵兵。23年二月,绿林联军击破新莽军甄阜、梁丘赐等将,包围宛城,占领昆阳,史称蓝乡之战。绿林诸将拥护刘玄为更始将军,最后称帝,建元更始,史称更始帝,即玄汉。王匡、王凤、朱鲔、刘縯等人被封将相。
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有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因义军均将眉毛涂红而得名);乱军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和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赤眉军收编吕母部属后,在泰山山区扩大势力。21年王莽派太师牺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出兵讨伐,但在隔年被赤眉军击溃而死。王莽再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万兵东征,所经之路都纵兵掠夺。关东人民都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双方爆发成昌之战,最后王匡惨败,廉丹被杀,赤眉军扩张到青、徐、豫、兖等州(约今山东、河南与江苏北部)。只有翼平连率田况率领百姓守卫青徐部分地区,一度阻挡赤眉军入侵。
在今河北一带则有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大一支称为铜马军,这也是日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的一只精锐之师,只不过这是在铜马军被刘秀的“汉军”收编之后的事情。
对于这三支分属三地有三足鼎立之势的义军,王莽自然不会任凭其发展,故王莽分派三路大军去剿灭这三股起义军,于是也有了蓝乡、成昌、昆阳这三场大战。
首先说一下蓝乡之战,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二月,在绿林农民起义战争中,绿林军大破王莽官军于蓝乡(今河南泌阳境)的一次袭击战。
是年十一月,绿林军新市、平林、舂陵三部联合攻克棘阳(今河南南阳市南)等地,后因刘縯率舂陵兵急欲攻宛,被南阳郡守甄阜、属正梁丘赐军击败,被迫退保棘阳。甄阜、梁丘赐留辎重于蓝乡,乘胜率精兵10万南渡潢淳水(位于今河南唐河城西),临近沘水(位于今河南泌阳境),在两川间扎营,企图一举扑灭义军武装。是时,由王常等率领的下江兵5000余人,已从南郡(郡治江陵,今属湖北)转战到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十二月,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部合兵,士气大振,对甄阜、梁丘赐军发动全面进攻。义军兵分六部,乘夜袭击蓝乡,一举劫获甄阜军全部辎重,并堵住其退路,从东南、西南两面夹击其主力,甄阜军败逃。义军追至潢淳水,歼灭2万余人,斩杀甄阜、梁丘赐。此战,义军大获全胜,使绿林军的反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而绿林军正是后来更始帝刘玄的嫡系军队。
再说成昌之战,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在赤眉农民起义中,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击败王莽太师王匡部10余万人的作战。
是年,樊崇义军已发展至l0余万人,直接危及王莽的统治,王莽不得不筹集兵力加紧镇压并把重点指向东方。四月,王莽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精兵10万进剿樊崇义军。王莽大军东进,沿途烧杀掳掠,民众义愤非常。当时流传的歌谣“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指更始将军廉丹)杀我”,真实地反映了群众对赤眉军的支持和对莽军的仇恨。十月,王匡率军进抵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击败据城举兵响应赤眉军的索卢恢部万余人。是时,赤眉别校董宪部正活动在无盐西南的梁地(今河南东北部)。王匡恃强急战,率大军南下,欲一举击破董宪部。恰在此时,樊崇所率赤眉军主力已进至无盐附近的成昌。莽军出无盐不久,即与赤眉大军相遇于成昌。首次交兵,王匡、廉丹被歼万余人,惨败而逃。赤眉军乘胜追击至无盐。王匡仓皇逃奔洛阳,廉丹拼死顽抗。赤眉军斩杀廉丹及其部下校尉20余人,大获全胜。
而导致新灭亡最关键的一场大战就不得不说起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指挥下的昆阳大战了,公元23年,新朝皇帝王莽的大军与汉朝宗室、以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昆阳(今河南叶县)爆发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着未来历史进程的战役——昆阳大战。
王莽以司徒王寻、司空王邑为大将,征集大军四十多万,号称百万。同时征召通晓兵法的六十三家为军吏.以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的巨人巨毋霸为垒尉,又驱使诸多猛兽虎、豹、犀、象等助威,其余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之。”真是倾全国之力,试图一鼓而平天下。而刘秀方面,守昆阳城者八九千人,加上所调援军不过一两万人,二者军力悬殊。但是战役中,刘秀利用王寻、王邑轻敌懈怠的弱点,以精兵三千直接突破王莽军队的中坚,乘锐猛击,大破敌军,王寻被杀,王邑仅与数千人逃回洛阳。于是关中震恐,海内响应,旬月之间遍于天下。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以少胜多,歼灭了王莽军队主力;是年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史称更始帝。九月,更始帝派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以求天救。秋天,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从而结束了新莽政权的统治。
其实说起昆阳大战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与其说这是更始帝刘玄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是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的胜利,昆阳大战之后,刘秀这个名字也被天下人所知晓可谓是收获了巨大的名望,另外在昆阳大战中投降的那些新朝官军有相当一部分被刘秀收编,如果说之前刘秀只不过是义军之中的小头目的话,那么在收编了这些官军之后,刘秀才算是真正的拥有了和其他大军阀首领分庭抗礼的实力,只不过因为刘秀当时还属于绿林军所以必须要遵从这位更始帝刘玄的命令,后来刘秀被刘玄任命为大司马,借此收回了刘秀的兵权,并且还让刘秀“单车空节巡河北”,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的刘秀历经千辛万苦,消灭了河北最大的军阀王朗。刘秀接受封爵,受奉萧王,但他提出河北未平,不受征召,从此与更始分裂。
不过刘秀一个光杆司令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就消灭了拥兵十万的军阀王朗呢?这其中的渊源牵出了后来影响刘秀一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