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愿意人生都套牢
安妮是以她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深圳安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活跃在股市上并建立了相当声名的女性股评家和投资人。在谈起证券投资的话题时,感慨“人生何处不套牢”表现了她的拼搏与奋斗。
(1)投资的要诀主要在于对趋势的把握上
回顾自己近10年来的投资生涯,安妮显得非常小心谨慎,尽管语言仍然锋利奔放。她认为,投资的要诀主要在于对趋势的把握上,而趋势是可以预期却不可预测的,而正是在这一看法上的分歧最终决定了投资者不同的操作风格和市场命运。
她说:“预期只是一种概率上的判断,预测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比较精确的断定。在资本市场上,所谓‘准确的预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因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而那些坚信市场是可以预测的人,往往就会在逻辑上直接推导出‘市场是可以战胜的’这样一个结论来。从理论上讲,庄家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他们最后败亡的根子也在这里。”
在安妮看来,市场上的风险(即不确定性)是不可克服的,只能适当减轻。投资只是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好的回报,最终风险和收益基本上是匹配的。当市场风险升高时,即便是顶尖的投资大师也会选择离场、暂时退隐,比如彼得林奇曾经停手6年,而股神巴菲特也曾经谈出市场12年之久,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公司也一度解散。至于那些相信自己可以完全避掉市场风险却又能同时获取最好收益的人,往往就会盲目膨胀成为市场狂人,若不及早退步抽身,最终就会被市场所收拾掉,“市场是专会收拾狂人的。”安妮说,“千万不要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了市场的力量。”
(2)投资的最高境界
“在如此强大的市场面前,我们永远只有甘拜下风,甘当弱者。”安妮说,“前几年我就提出‘弱弱流水任自然’,明确表示我们要做流水而不是做石头,要做嘴里的舌头而不是牙齿,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活得更为久远一些。”
她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孙子的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她认为这是投资的最高境界,这有实例为证的。安妮投资公司2000年在资本市场上赚了不少钱,但对赢利贡献最多的并不是二级市场,而是三年前投资的转配股。“1997年,我们公司开了一个机构操盘手的会议,认为一轮牛市已结束了,决定把资金都撤出来,一部分作一种战略性的保守投资,当时市盈率为40多倍,我们应该有部分抵御风险的策略,其余的大部分资金则投入转配股市场。”安妮说,“当时上市公司的转配股都转不出去,券商和投资者几乎都不要,人家都不要的东西我们就拣过来,而在这三年当中它们实际上翻了300%,每年有100%的涨幅。”
另外一个经典战例则是2000年6~8月对后来炙手可热的B股的投资。当时A股市场仍是很火爆,这时安妮提出,在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应该抽出部分资金通过自己在港的分支机构进入B股市场。“现在我们就不用像其他很多人那样着急,呆在这儿坐轿子就可以了。”她说,“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弱者,在这么强大的市场面前,只能做一些弱小的、顺势而为的工作来保全自己,特别是在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就更不能满打满撞去开辟新的战场。”
(3)看好这里的投资机会
安妮认为,资本市场是人性非常集中的地方,而索罗斯对资本市场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人性对资本市场也有很大的反射作用。这样,在资本市场上只要能够了解大众心理并反其道而行之,就很容易脱颖而出了。
她表示,今后赚钱将更多地依靠心态和思想,而这必须要有一种战略性的眼光和判断。“人生何处不套牢!只要在这个市场上活动,这就是无可回避的命运,关键在于你是主动套牢还是被动套牢。”安妮说,“你往往是在不断地从旧套中解脱出来,然后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并被再次套牢,这很正常,只要不是向下就行了。比如最近我们刚刚解套不久,马上就买进了一些法人股,申请套牢,因为我们很看好这里的投资机会。”
(4)拼命努力是想把握自己的命运
安妮投身股市,最初的动机也是想把握自己的命运,1993年,她首次报股就把自己的全部积蓄3万块钱投放进去,对自己可谓信心十足,经过了近10年的摸爬滚打,安妮积累了经验,把握住了机遇,把握住了命运。她写了一篇财经随笔《收拾狂人》。她说她越来越深深地感觉到,证券市场是专门收拾狂人的,谁狂市场自然就会收拾他,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能够操纵和影响这个市场的时候,往往就比较危险了,但还是要正确地把握住市场机遇,机遇来了就不要错过,接下来的便是努力奋斗了。
以前的安妮拼命努力想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对任何一个良机都不会错过,而现在的安妮却在竭力鼓吹弱者,这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恰恰体现了安妮的睿智,她认为:把握命运不是要逞强,恰恰相反,能够享有很好命运的往往是顺大势而为的人。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能够借助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去做,就会比较顺利,但逻辑上的前提是要承认自己很弱小,只能借这个比较大的力才能有所作为。这看起来好像是很被动和弱小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实际上常常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兵法上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股市上的最高境界也是打战略仗、不打战术仗,要争取做到不用对抗、不用竞赛、不用你压他一头而能够获全胜。
安妮最喜欢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帆》中的诗句:“而它,在不安地祈求着风暴,仿佛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她表示自己喜欢风险。“我们和别人看问题的方法很不一样,别人面对不确定性常常会感到害怕,我们则更愿意看到其中包含的机会。”正所谓机遇难得,机遇就是财富,但要把机遇变成财富当然是要付出努力。“写作延长生命,炒股积累财富”,这就是安妮的商业妙语。
罗活活义无返顾走自己的路
(1)要用毅力叩响命运的大门
广州市的天河北一带,是高级写字楼云集之地。娘子军家政公司董事长罗活活的办公室就在此处大都会广场的23层。活活向记者谈起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罗活活是个传奇女性,也是个风云人物,她出生于1950年,她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意外去世了。在中学当老师的母亲给了活活博大无私的爱,母女两个寄居在学校相依为命。
生活的艰辛过早地让小活活知道了世间冷暖,也促成了她立志干大事的宏伟心愿,在心中她不停地念叨:好好念书,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968年,18岁的活活高中毕业,来到了粤东的一个小山村,干起了粗重的农活。但活活知道,越是在逆境中,就越要乐观、自信。白天,活活不知疲倦地干农活,晚上还要挑灯夜读。
活活深深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所以,她要挤出一切时间,利用一切条件,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在这段时间里,她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机会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
终于,罗活活的大学梦有了圆梦的机会,但事不凑巧,罗活活那时已为人妻且身怀六甲,命运对她太不公道了,考还是不考?这个坚强的女子失眠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活活终于做出了平生第一次最重大的决定:孩子要生下来,大学也要考上去!考上大学不仅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知识的检验。
活活挺着9个月的身孕迈进了考场:她要用毅力叩响命运的大门!
因为已是临产期,活活担心把孩子生在考场上,几门试卷都来不及检查就提前离开了考场。考试结果出来,罗活活没能实现自己的“北大、清华梦”,接到的只是梅县嘉应师专的入学通知书。也许这就是命运——只能尽力争取,不能完全把握。
但学历并没有成为罗活活未来事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她现在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断学习。
(2)以坚强著称的女性
从嘉应师专毕业后,罗活活又考入中山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到母校嘉应师专(现在的嘉应大学)任教,1985年又调到广东省体委的一家杂志社当体育记者。当时的罗活活没有意识到,这段记者生涯为她提供了一个契机,把她推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商界。1986年,香港领带大王、金利来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赞助了一次“宪梓杯”足球比赛。作为体育记者,罗活活参与了这一活动并负责夜宵安排和纪念品发放工作。球赛结束后,罗活活把剩余的600元钱和6条领带交还给组委会。对活活来说,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曾宪梓却从中看到了她的品德。而且,通过几天的接触,罗活活过人的组织能力和干练的工作作风都给曾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当他了解到活活的家境之后,更加感觉到此人可用。另外,当时的金利来刚打入内地市场,也急需内地的经营人才。于是,曾宪梓力邀罗活活加盟金利来。
这个以坚强著称的女性又一次陷入了矛盾之中,她知道这是一次重大选择,更准确点说,这次选择可能改变她一生的命运。去!工作没了,何以养家糊口;不去,则辜负了曾宪梓先生的信任。
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罗活活决定豁出去了:信任无价!再说,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大不了自己去摆地摊、开小店养活老母和孩子。
1987年,罗活活正式加盟了金利来,出任中国服饰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后来的事实证明,曾宪梓给了罗活活一个支点,罗活活撬动了整个金利来王国。
从一个以爬格子为业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为一名卓越的企业管理者,罗活活的秘诀是4个字——“拿来主义”:不仅从欧美管理学中拿,也从日本的管理学中拿;不仅从现代管理学中拿,也从传统管理经验中拿;不仅从书本上拿,也从与别人的交谈中拿。然后,把拿来的东西进行本土化改造,因为,“管理必须要适合中国内地的市场,不然就会水土不服”。
在“拿来主义”的指导下,金利来(中国)服饰皮具有限公司一度创造了金利来集团销售额的85%。1997年10月,曾宪梓亲笔签署,任命罗活活为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而在这两年前,罗活活就获得了“中国经营管理大师”的称号,她是中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女性管理者。
(3)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正当金利来集团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如火如荼时,罗活活却选择了离开。2000年10月,罗活活拒绝了曾宪梓的诚恳挽留,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13年的金利来公司,在年届50的时候,进行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选择:自己创业。
“离开金利来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干什么?当时也有两家企业的老板找我,希望我重新出山做他们的总经理,年薪开到300万元,我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我想自己创业,干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对社会有益的事。”
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分三类:能挣钱的、不能挣钱的、希望能挣点钱的,经过权衡比较,罗活活决定做“对社会有益的,希望能挣点钱”的家政服务业,遂成立了娘子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很多人都问罗活活为什么会离开金利来,投身家政业。她说:“那时我的心情同当初放弃铁饭碗进入金利来是一样的。只要认准了,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那时整个家政服务业在中国还没有成型,行业内也较混乱,一不小心娘子军就会成为失败的先行者。我有这个思想准备,就像张树新的濒海威那样,但没关系,做个铺路人对社会也是有益的。况且,这条道没有塞车,娘子军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这就是罗活活,经历过人生风雨的磨炼之后,淡泊了许多,从容了许多,但内心深处的纯真率直不变。
现代女性善于竞争并赢得胜利
时代要求女性学会竞争,而要想成为有资格的竞争者,则需要有自觉的决策与锻炼。
(1)对事不对人
即要把目光瞄准他的行为,而不是他个人,如若不然,他马上会起来自卫,一对你的话充耳不闻,二就是反唇相讥。实际上,批评事比批评个人更有建设性,要用“我”起头的话,可以说“我非常关心计划的实施”,而不用“你”起头的话,不可以说“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这两种说话的方式对问题的解决不相同,这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略见一斑:
女样品库主任对男生产主任说:“怎么弄了这么多废品啊?你的手下太不负责了,他们又邋遢、又懒、又马马虎虎。你们生产的这些东西我们得扔掉10%。”
“我们发现经我们检查的钩扣上有许多瑕疵,它们实在不合规格。我想和你谈谈我们发现的问题,这样你可以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2)适当采取回应
“回应”就是对某人复述他自己的观点,而你未必接受,通过回应,你让他人明白你理解、同情他的观点,但并不代表你对这方案的认可,这种话语避免了引起反感,因为它肯定了个人认识的权力,既不小看别人,又不让步。
“山姆,我和你有同样的担心,恐怕成本会超过预算中的拨款,但我想到年底我们就能收回这笔钱了。”
“托尼,我也理解为什么你担心,如果我们停下来分析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误了工期。我知道对老板来说如期完工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此时不解决问题,日后对工程的完成必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