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除了要会做人、会说话之外,还要坚持“谦虚以对,以礼相待”的人际法则。谦虚才能避免他人对我们产生竞争心理,甚至敌意;以礼相待,于他人是一种尊重,于己是一种修养。在人际往来中坚持这一原则也很重要。
君子相交,以礼相待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礼多人不怪”,也最痛恨无礼之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礼”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显示了个人的修养,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个想要拥有成功社交的人,都应该牢记这一点。
我们在生活中要本着君子的交友原则去和别人相处,以礼对待他人。这样才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结交更多真心的朋友。倘若无礼相待或者以小人的方式去结交他人,必然会遭到他人的排斥,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便成了奢谈。下面这个故事便说明了这一点。
玲玲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十分宠爱她,她因此养成了蛮横骄纵的坏脾气,对人很没礼貌。
大学毕业后,玲玲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工作,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但是一个月不到,就被公司辞退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她没有礼貌。
一次,她打翻了同事的咖啡,她仅仅看了同事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走了。同事非常生气,虽然咖啡并没有撒在同事身上,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玲玲连“抱歉”都没有说一声,也太没有礼貌了。还有一次,她让一位同事帮她带午餐,同事带回来后,她连“谢谢”也没有说一句,还抱怨说:“怎么去了那么久啊?”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刚开始的时候,同事们也没说什么。但是时间久了,都对玲玲有了看法,后来干脆不理她了。
其实不仅是对同事如此,对领导也是一样。常常在背后直呼领导的名字,有好几次都被领导听到了。玲玲也只是笑笑,什么都不说。领导也渐渐不喜欢她了,最后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就把她辞退了。
在职场上不讲“礼”,就是这样的后果,不但同事不喜欢,老板也会看不惯,如此一来,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其实不仅在职场上如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这样。与人相处,以礼待人,别人才会亲近你,愿意和你交往。倘若毫不讲“礼”,最后只会像故事中的玲玲一样,成为众人厌恶的对象。相信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那些真正善于社交的人,在与人相处时,非常注重“礼”。
西汉末年,王莽曾经一度被罢官,不得不回到封国新都。当时南阳的太守知道王莽的地位尊贵,于是派遣自己的下属孔休担任新都的相。孔休晋见王莽,王莽主动与他结交,并以礼相待。
一次,王莽生病了,孔休前去问候,王莽为了表达对孔休的谢意,便把一把配有玉饰的宝剑送给了孔休。孔休拒不肯受,王莽说:“我之所以要送给你这个,是因为美玉可以消除你脸上的疤痕。假如你不喜欢宝剑的话,那就送给你玉制剑鼻。”说完便把剑鼻解下来送给孔休。孔休还是不肯收,王莽说:“你不肯接受是因为它太贵重了吗?但是有什么比我们之间的情谊更贵重呢?”说完便把剑鼻摔碎了,亲自包起来送给孔休。孔休见他如此真诚,非常感动,便收下了王莽的赠礼,二人也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能有所启发,也应该像王莽学习,以礼待人。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君子之交,以礼待人呢?
1.不说粗俗的话,不恶语伤人
粗话和恶语最不受人待见,容易把人激怒,和人结怨。正如俗语所说“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因此,懂礼节的人,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会使用文雅的语言,会说真正关心他人的话,不会恶语伤人。
2.不揭人之短,也不炫耀自己
揭别人之短,是非常无礼的行为,会让他人觉得难堪、下不了台。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总是抓住别人的过错、短处不放,很可能会与人结下怨恨,失去好人缘。同样,炫耀自己也是失礼的行为。
3.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口不择言
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口不择言,伤害别人,这也是失礼的行为。而君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冲动、不暴躁。
4.不争强好胜,处事谦和
在交谈中,如果争强好胜,不肯低头,很可能把交谈变成争辩,把争辩变成人身攻击。这不是君子的行为,是无礼的行为。与人相处应该谦和为怀,退一步便海阔天空,还能赢得好人缘,何乐而不为呢?
5.真诚道谢,主动道歉
君子在接受别人馈赠的时候,会及时表达自己的谢意;在发现自己做错事后,能主动认错,主动检讨自己。
当然,在人际交往中,想要做到“以礼相待”,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多向那些善于社交的人学习,看见那些失礼的行为则要引以为鉴。这样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社交力,赢得好人缘。
把礼送到心坎上
说到“以礼相待”,必然要提到送礼。中国人很讲究送礼,逢年过节要送礼,生日聚会要送礼,就是平时的拜访也要送礼。但是送礼也有讲究,不能随便送,送礼的目的是让对方开心,如果我们送的礼物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失去了送礼的意义。因此,那些善于社交的人,不仅会送礼,而且善送礼,能把礼物送到对方的心坎上。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善于送礼的人。把礼送好,也是提升社交能力的一种方式。
我们拜访朋友,托人办事都不能空手而去,总要事先准备一些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心意。有时甚至夫妻之间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也要为对方精心地准备礼物,但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礼,一定要把礼送到对方的心坎上。
珍妮结婚之后,她放弃了自己成为画家的梦想,做起了全职太太。不久,她厌烦了做全职太太的生活,于是开始重操画笔,开始勾画她的梦想。因为她以前拥有很好的基础,所以不久,她的作品就在一个艺术展览中展出了。
珍妮高兴地对她的丈夫说:“你不知道当我的画卖出去的时候,我心里是多么高兴,只可惜我还不知道买主的名字。”
丈夫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拍拍她的肩膀说:“努力吧!会很好的!”此后,她的画技一步步地上升,自从她的第一幅作品售出后,她的创作灵感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这天,珍妮约了丈夫一起喝咖啡。为了给他一个惊喜,珍妮提前来到了丈夫的公司等候。丈夫有些不知所措,说道:“对不起,我还没有来得及为你准备礼物呢!”
珍妮听后感动万分,眼睛里含着闪闪的泪花,她说:“不,亲爱的,你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它是无价之宝。”她一走进丈夫的办公室就看见了墙上挂了一幅画,那正是她卖出的第一幅作品。珍妮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丈夫给她的默默无声地支持、忠诚和鼓励。这个礼物成为珍妮心中最珍贵的收藏。
礼物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心意,而不在于它实物形式的价格,在这里珍妮的丈夫可谓是把礼物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要把礼物送到别人的心坎上,就如同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窝里一样。这需要你在平时做个有心人,话要中听,礼要中用。你需要确保你的礼物对接受的人来说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要么对他来说具有纪念性的意义,要么对方非常喜欢,要么能给他信心和鼓励。正所谓“礼不在贵,别人喜欢就是最好的”。
当然,家人亲戚、同学朋友间送礼是比较单纯的,也是比较容易的,不会存在太多的顾忌,但是社交和生意场上的送礼就大有学问。
在送礼的时候,你最好送些看来不昂贵的东西,对方就自然不会觉得亏欠你太多,这样对方的心里也感到平衡一些,你也就不容易遭到拒绝。比如家乡的特产一般情况下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因为这并不昂贵,但从家里捎带的往往蕴涵着一片深情,效果一般是很好的。你也可以说礼物不是你特意买的,是朋友送的,为了表示心意,大家共同分享,这样不露痕迹地送了礼,拉了关系,实为上上之策。
还有一种技巧就是你可以找个适当的中间人来“牵线搭桥”。如果你想送给对方礼物,但是和对方又不是很熟悉,这时你可以找个借口,比如对方的生日或聚会,让中间人替你送去,这样的“见面礼”一般是不会遭到拒绝的。
此外,把“人情”当礼物,在生意场上也是很奏效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人际关系,在卖东西时以出厂价、优惠价和批发价等低价格帮对方买到合适的东西,你帮对方节省下来的那笔钱就是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你帮助对方的热情和友好更是一份无与伦比的礼物。这种方式的妙处在于受礼者心安理得,但也充满感激,你自己不用花太多的钱,却把礼送到别人的心坎上,别人一见就欢喜。
总之,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想要获得好人缘,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就应该要懂得一些送礼的技巧,把礼送到对方的心里,这样才易得人心。
不要直接否定对方
中国人很注重面子,有的人甚至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给人留面子当成是一种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不给别人留面子,在众人面前直接否定对方,是很失礼的。别人可能认为我们故意和他作对,与他为敌。因此,那些善于交际的人,通常都会维护别人的面子,从来都不直接否定别人,即使想要表达相反的意见,也会委婉地表达,不会伤害别人的面子。
而那些不善交际的人,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当别人提出某个意见时,便直接否定对方,等到对方脸色突变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想要收回已经来不及了。
李乐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年轻好胜、不谙世事,不知道给别人面子是一种礼节。因此,常常在别人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否定别人,让别人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因此到处树敌。
一次,李乐去商场买东西,听见一位推销员正向顾客推销一款新上市的手机。推销员说手机功能齐全,价格便宜,是广大消费者很喜爱的一款手机。而李乐正好是这款手机的用户,非常熟悉手机的功能,功能不仅没有像推销员说的那样全面,而且还存在一些缺陷。于是他拿着手机站出来说:“你这是欺瞒顾客,我是这款手机的用户,手机并没有你说得那么好。里面很多软件都要付费使用,还经常出现死机的状况。”李乐的话显然让推销员不满,这等于当众扇了他一耳光。于是推销员不顾形象地和李乐吵了起来,眼看就要动手了,幸好经理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场纷争。
还有一次,公司举行全体员工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建立健全公司制度。老板希望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些建议。一位同事站起来说:“我建议采取员工之间互相监督的制度……”对方话还没有说完,李乐便站起来说:“你这根本不是建议,而是谬论,这样很容易破坏同事之间的感情。”对方立即反驳他:“你这样当众否定我,不给我面子,就不破坏同事之间的感情吗?”李乐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向对方道歉,但是同事显然没有原谅他的意思。
像这样的例子在李乐的生活中时有发生。他常常因此得罪别人。
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李乐的处事方式,他这种不讲“礼”的否定别人的行为让人很反感。但是我们在讨厌李乐的同时,能否反思自己是否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也曾这样失礼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然不直接否定别人,并不是说不能否定别人,完全迎合别人,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也是会不受人欢迎的;而是说在提出反对意见,否定别人的时候,必须有“礼”。这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了。否定别人的时候,既要保留对方的面子,又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做到有礼有节,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或者至少不会对你产生怨恨。
美国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设计了一个商标,他开会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经理报告说:“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象征希望和光明。另外,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徽,日本国内民众见了一定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讲出来。”营业主任和广告主任都极力恭维经理,而最后发言的是代表出口部主任出席的青年职员。他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看着他。
“怎么?你认为这个设计不好?”经理吃惊地问。
“倒不是不喜欢这个商标。”青年勇敢地说。事实上,从艺术观点看青年确实有点讨厌那红圈圈,但是他明白不能同经理辩论审美力,所以他接着说:“我是怕它太好了。”
经理笑了起来:“这我就不明白了,你解释看看。”
“毫无疑问,这是个鲜明而生动自然的设计,由于它与日本的国徽相似,可以断定日本人都会喜欢。”
“是啊,我也正是此意。”经理显得有些不耐烦。
“可是,我们在远东还有一个重要市场,那就是中国。中国人看到这个商标的时候,应该也能想到这是日本的国徽,他们会喜欢吗?恐怕他们会因此不愿意买我们的东西。这样,我们的产品在中国不就全无销路吗?本公司的营业计划是要扩充对华贸易,然而用这个商标,其结果可能顾此失彼。”
“天啊!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层,你说得太对了!”经理几乎叫了起来!
故事中的青年在否定经理意见的时候,非常讲究方法策略,没有直接否定。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非常委婉,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的恭维话先把经理的不悦填平,保住经理的面子,后来他虽然陈述了更充分的理由,但经理不会因此而感到难堪。这种委婉的方式就是有礼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