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39773200000003

第3章 做事要把握进退的尺度(2)

迂回前进,绝不硬碰硬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诋毁与刁难,这是无法避免的。而能否渡过难关、打败对手,则取决于你做事的方法。倘若对方很强硬,这时候你就绝对不能用硬碰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做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损伤自己。这时候,适当地退让,迂回前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后退并不意味着软弱、无能,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这是一种智慧之举,聪明的人都知道先保全自己的道理。以卵击石的冲动做法不仅不能取得成功,还会让自己的实力大减,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围炉夜话》中有这样一句话:退让一步难处易处。意思是当我们处于某些特殊情况下时,不要一味使用莽劲去碰壁求得,而应该分析局势,做出一些舍弃和让步。

愚公移山的典故我们都听过。为了移山,愚公不仅用尽自己一生的全部心力,还要搭上子子孙孙,这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用挖山的时间绕开这座大山,找到其他的出山之路。抛开愚公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他“死心眼”的做事方法确实是一种非常不智的表现。

意气用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激化矛盾,使事情变得更难解决。明明知道自己的身躯不够硬朗,却硬要和拳击选手打架;明明知道自己的财力有限,却硬要在拍卖会上举牌;明明知道自己生病了需要休息,却硬要熬夜加班;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和同事撕破脸,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是非常不智的,硬碰硬只是自找苦吃,对事情的进展毫无帮助。

聪明人在做事的时候绝对不会硬碰硬,他们会在必要的时候舍弃强出头的机会,以保存自己的实力,通过迂回前进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历史上,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勾践屈居于吴王的马厩,晋文公甘愿流亡十九年,这些都是以退为进、迂回前进的典范。还有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更是深谙这种做事智慧。

米开朗基罗用大理石雕刻的“大卫像”被公认为是他最伟大的雕塑作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在其刚刚完成时,却不被主管此事的官员认可。

“有什么地方不好吗?”米开朗基罗问。

“人物的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皱着眉说。

“是吗?”米开朗基罗赶忙对雕像仔细地看了一番,然后大叫一声:“上帝!鼻子的确是大了,我马上改!”于是,他拿起工具就爬上了架子,开始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

米开朗基罗的凿刀不停地凿着塑像的鼻子,不时地有大理石粉掉下来,那位官员忙避开了。

没多久,米开朗基罗就修好了雕像,他爬下架子再次请那位官员去检查:“现在可以了吧?”

官员看了看,笑着说:“不错!好极了!这样就完美了!”

官员一走,米开朗基罗就忙跑去洗手了,原来他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些小块的大理石和石粉爬到架子上去做了做样子,根本没有改动原来的雕像。

试想一下,倘若米开朗基罗不同意官员的看法,而拒绝修改,那么他必然会惹怒这名官员。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米开朗基罗跟官员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他自己。正是因为他懂得适时退让,给官员面子,他的旷世佳作才能够得以流传、保存。

生活中,遇到难事,不妨转个弯儿,换一个思路,通过迂回应变达到既定目标。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许多障碍和意想不到的麻烦。如果你一味地硬碰硬,可能会让自己头破血流,而采取迂回之术多可迎刃而解。

在军事对抗中双方都在绞尽脑汁地破坏对方计划的实现,倘若一味地求“直”、图“快”,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相反,采用高明的迂回策略同强劲对手交锋,往往可以让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由被动变为主动。

迂,即曲折、绕弯的意思,它与“直”的意义相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某些情况下,表面上看来走的是迂回曲折的道路,实际上却能更直接、更有效、更迅速地为取得成功创造条件。总之,做事要把握好尺度,学会迂回前进,绝对不能硬碰硬。

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得生活、工作,都得和他人来往。在烦琐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彼此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会或分歧。这时,如果都争来争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很容易引发争斗,使彼此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使自己做事不顺利。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退让。

或许有的人会说:“人生来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性,谁也没有办法摆脱。”但是,智者懂得在利益面前退让,懂得让自己的自私给他人的自私让位,懂得为了“大我”利益而放弃“小我”利益。

自私的人,往往是缺少包容甚至是没有任何包容之心的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不停地损伤、坑害别人,不懂得退让,然而正如老话所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伤人者必自伤。

人与人的交往就像缠绕在一起的丝线一样,你要想解开这些丝线,不能用力去拉,因为你越用力去拉,它缠绕得越紧。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不少人就是以这种“用力拉”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结果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要知道,只晓得“得理不饶人”,却不晓得“得饶人处且饶人”、“顺风扯篷,见好就收”的人,最终也只能是自己被纠结所缠绕。

丘吉尔在退出政坛后喜欢上了骑脚踏车。有一次他骑着脚踏车正在路上闲逛,有一位女士骑着脚踏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因为刹不住车,最后竟撞倒了丘吉尔。

“你这个脏老头子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先声夺人,“骑车不长眼睛吗?”

“对……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蛮横无理并没有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

“看来您已经学会很久了,是吗?”丘吉尔接着问道。

听了这话之后,女士的气立即消去了一半,再定睛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丘吉尔,只好羞愧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骑车的就是先生您啊!”

其实,和谐的秘诀就是要学会退让,要学会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做“对”的人,但这并不代表你就是“错”的。因为,当一切都好转,彼此之间达成了谅解后,对方会因为你的宽容、退让而感动,你也会真正地赢得对方的心。懂得适时退让,不斤斤计较,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事,才能够有所成。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它的奇特之处是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这一点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对普通的夫妇揭开了这个谜。

那是198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为了重拾昔日美好的爱情,他们打算进行一次浪漫之旅,若能找回爱情就继续生活,反之就友好分手。他们选择了这个山谷。到达这里后不久,天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坐在里面欣赏这漫天飞雪。他们发现,由于风向的原因,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久,雪松上就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每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至枝上的雪滑落下去。就这样周而复始,雪松始终不曾折断枝丫。可是其他的树却没有这个本领,它们的树枝都被厚厚的积雪压断了。而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能够挺过来,因此,西坡除了雪松,还长有松、柏和女贞等树。

妻子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曾长过很多种树,只是那些树由于不像雪松那样会弯曲而被大雪摧毁了。”丈夫也对妻子的观点表示赞同。话音落后,一阵沉默,突然两人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紧紧拥抱在一起。

丈夫说:“瞧,亲爱的,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外界总是会有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感到无法承受时,就学会弯曲一下,就像雪松那样让一步,就不会被压垮,就有长久的挺拔。”

的确如此,懂得让步是一种智慧,这种让步不是屈服,而是对他人的谅解,对自身的保护。因此,家庭生活也好,社会生活也罢,一旦发生争执,就让一步吧,不管你的让步是否发自内心,都会让事情变得顺利起来。

有位智者曾经说过:“几分容忍,几分度量,终必能化干戈为玉帛。”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的退让可以打破僵局,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事情也会发展得更顺利。《菜根谭》中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让”中有“和”,“让”中有“乐”,“让”中有“胜”……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