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39773200000025

第25章 海纳百川,做人要懂得包容他人(4)

认可差异,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批评

生活会用多种方式提醒我们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其中批评是最轻微的一种方式。因此,认可差异,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并从中找到改进自己的方法,是一种智者的生存哲学。

现实生活中,再优秀的人也难免有一些缺点,普通人更是如此。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被指责和批评是很常见的事情。对待批评的态度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有些人对于批评总是耿耿于怀、不思悔改、不肯接受,这些人往往不能到达胜利的巅峰:而另一些人则心存包容,善于改过,以使自己更加优秀和趋向完美为动力,他们往往取得最终的胜利。

清朝大理寺卿王昶曾经告诫儿子:“当别人抨击我们时,我们应该退而反省自身。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确有可被攻击的行为,那么就说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很恰当;如果我们没有他所说的缺失,那么就说明他是在妄语了。对方批评得当,对我们没有伤害;即使对方妄语,对我们自身还是没有伤害。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去报复呢?”所以,包容批评的关键在于自我反省。美国国际公司总裁马修布拉的事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当年,马修布拉担任美国国际公司总裁,有人问他是否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

他回答:“是的,我早年对这种事情十分敏感。当时我急于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很完美。哪怕有一个人对我有怨言,我也会想办法取悦他。最后我发现,我越想去讨好别人,越会增加我的敌人。于是,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就必定会受到批评,最好的做法就是趁早习惯。’这个观点对我大有帮助。此后,我决定凡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我会将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马修布拉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惧怕批评,只有包容批评,我们的事业才会走向成功。

生活中,别人对你的批评也许是一种提醒。如果你对批评不加以善待,也许很快就会遭遇人际关系破裂和机会尽失的危机。所以,善于对待批评并从中找到改进自己的方法,才是你明智的生存法则。

批评不只是指责,换个角度来看更像爱护和责任。批评是宝,当你置身于批评的环境中,才能更快更好地成才,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批评和改正中趋于成熟的。我们会在接受批评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也会在包容批评中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更会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其实,一个人能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他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记得曾经看过张艺谋的一期采访节目,主持人问张艺谋:“你如何看待那些对你的微词?”张艺谋说:“我把批评我的文章单独裱糊出来,并时常提醒和鞭策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之所以能在电影界享有盛誉,除了他的资质外,他认可差异、包容批评的宽广胸襟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倘若我们只听得进赞誉,则会因为不思进取而失败;倘若我们可以听得进批评,则会奋发图强,进而成功。事实上,一个人成功与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能不能听得进别人的批评。

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要怕批评和指责,因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犯错,有可能触动一些人,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事实上,生活中极少有绝对完美的事情,越是美好的东西越容易破碎。这就需要你正确对待不同的声音,主动征询不同的意见,切忌敌视反对你的人。

比尔·盖茨常常对全公司的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因为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吸取失败的教训,并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微软的成功跟这种包容批评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包容批评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心胸,更是一种境界。别人的意见是对你最好的礼物,只有主动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不断改进自己。若你没有足够的涵养,你可能会丧失这个成长的好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以平静和包容的态度来善待批评,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成功,事业也会更加辉煌。

包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包容别人代表你尊重别人。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心理动机,也是得到别人信任与谅解的前提条件。假如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你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同你真诚合作。因为“包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换言之,要想别人善待自己,首先要学会包容他人。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以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包括亲人、恋人、朋友、领导、同事等)的重视和尊重,当这些渴望变成现实时,其内心深处就会愿意与之交往。所以,包容别人也等于尊重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事业乃至人生的成败。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你就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重视每一个人,并善待他们。一个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他的救星。所以,你要懂得理解他人,了解他人心里的感受,重视身边所有的人,否则就会“失道寡助”。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非常骄傲,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

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将他叫到面前,很温和地对他说:“你从不愿意尊重他人,凡事自以为是,别人受了几次难堪后,谁还愿意听你夸耀的言论。这样,你的朋友会一个个地远离你。你再也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学识和经验,而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坦白地说,太有限了。”

富兰克林听了朋友的这番话后,非常震动。他决心痛改前非。此后,富兰克林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表现得谦恭和婉,慎防损害别人的尊严,很快他就从一个被人敌视、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变成了一个极受人们欢迎和尊重的成功人士。

富兰克林的故事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曾上演过,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如此才能“得道多助”。学会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并赢得他们的尊重,为自己的事业打造坚实、稳固的人际关系基础,这样我们做起事情来才能顺风顺水,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俗话说,给他人留面子,给自己留余地。给人面子是对人尊重的一种表现,可以很好地联络感情,使双方关系融洽;而伤人面子,就等于不给自己留余地,最终的受害者就是自己。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面子。因为面子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与荣耀,感觉有面子就意味着被别人尊重,才能让人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想同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则必须给他人面子,给他人尊重。因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就像《圣经·马太福音》里所写的:“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亚历山大与大流士在伊萨斯展开激烈大战,后来,大流士战败并逃走了。一天,一个仆人想方设法逃到了大流士那里,大流士向他询问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是否活着,仆人回答:“他们都还活着,而且所有人对他们的殷勤礼遇同您在位时一模一样。”

大流士听完后,又问他的妻子是否仍忠贞于他,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他又问亚历山大是否曾对她强施无礼过,仆人先发誓,然后说:“陛下,您的王后跟您离开前一样,亚历山大是最高尚和最能控制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