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人生加点宽心
39762100000011

第11章 能忍善让,吃亏是福(2)

【宽心术】

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有时候马马虎虎过去就行了,不必去斤斤计较,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时的冲动往往会让你悔恨终身,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对一些非实质性的伤害耿耿于怀不如否定它的存在。聪明的人总是尽可能地去迁就对方,这看似懦弱的举动其实正是其聪明的表现。忍让既能让你免受折磨,又能让你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吃点儿眼前亏又何妨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面前,需要我们学会忍让。能忍善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能显示出你的大度和胸怀。很多时候,好汉也不妨吃点儿眼前亏。

别为小事起争端

生活中常见到同事、邻里、夫妻之间,为了一点点小事发生争执,以致恶言相向,拳脚相加,甚至诉诸法庭,最后两败俱伤。旁观者都为之惋惜,当事人冷静下来后,也会认为这样做太不值得。如果每个人都能想到当时能冷静一点儿,理智地对待,有一点儿宽容精神,再大的矛盾也能化干戈为玉帛。

一天下午,当库克驾驶着蓝色的宝马回到公寓的地下车库时,发现那辆黄色的法拉利又停在了离他的泊位非常近的地方。“为什么总是不给我留地方?”库克心中愤愤地想。

这天,库克先驾车回家,比那辆黄色的法拉利先到。当他正想关掉发动机时,那辆法拉利开了进来,驾车人像以往那样把车紧紧贴着库克的车停下。

库克那天正好情绪不好——收到税务所的催款单。忍耐多时的库克终于爆发了。他对着黄色法拉利的主人大声喊道:“你是不是可以给我留些地方?能不能离我远些?”

黄色法拉利的主人也瞪圆双眼,尖着嗓门大声回敬,“和谁说话呢?”库克心想:“我会让你尝尝我的厉害的。”第二天,库克回家时,黄色的法拉利还没回来,库克把车子紧挨着她的车位停下,心想:这下她也会因为水泥柱子而打不开另一侧车门了。接下来的几天里,这辆黄色的法拉利每天都先于库克回到车库,逼得库克好惨。事情陷入了僵局,两个人如剑拔弩张,谁也不肯相让。“这样下去不行,得想一个好的办法。”库克想。

又一天的清晨,黄色法拉利的女主人一坐进车子,就发现挡风玻璃上放着一封信,这样写道:亲爱的黄色法拉利:很抱歉那天我的男主人向你的女主人大喊大叫。他并不是有意的,只是那天他收到了带来坏消息的信件。我希望你和你的女主人能够原谅他。你的邻居蓝色宝马。

第二天早晨,当库克走进车库时,一眼就发现了挡风玻璃上的回信,他迫不及待地抽出信纸:“亲爱的蓝色宝马:我的女主人这些日子也一直心烦意乱,因为她刚学会驾驶汽车还停不好车子。我的女主人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她也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的。你的邻居黄色法拉利。”

从那以后,每当蓝色的宝马和黄色的法拉利再相见时,驾车的主人都会微笑着打招呼。

正所谓“让三分心平气和”。平和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所以,生活中的智者,在遇到一些看起来让人生气的事情时往往能够将忍让作为首选,而不是针锋相对。

弯曲要灵活

生活是一门需要弯曲与柔韧的艺术。弯曲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一种战胜困难的理智忍让;弯曲不是为了投降,而是一种制造辉煌的聪明让步!做人做事需要留有一点儿弹性空间,好让自己有回旋的余地,有卷土重来的机会。钻牛角尖、固执地与人争执、一味地硬挺,只会让你与身边的人都身心疲惫。遇事留三分余地给别人,或能灵活地拐个弯儿,常能使彼此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504年,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用大理石成功雕刻出“大卫像”,被公认为是他最杰出的雕塑作品,同时也是古典艺术品的典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米开朗基罗刚刚完工的时候,主管这件事的官员竟然对雕像不满意。

“有什么地方不对吗?”米开朗基罗看着眉头紧皱的官员问。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撇着嘴说。

“是吗?”米开朗基罗站在雕像前认真地看了看,大叫一声:“可不是嘛!鼻子是大了一点儿,我这就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四米多高的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

随着凿刀的起落,掉下许多大理石粉,官员不得不躲开。

不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修好了雕像,气喘吁吁地爬下架子,请官员再去察看,“您看,现在总该可以了吧?”

官员左看看,右看看,满意地说:“好极了!这样才对!”

等官员一离开,米开朗基罗赶紧去洗手。为什么?因为他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装装样子——他丝毫没有改动原来的形状和大小。

假如米开朗基罗不这样做,而是去跟官员理论、争执,将会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官员会因为失掉面子而气急败坏,为了保全面子强制米开朗基罗进行修改;或者米开朗基罗始终坚持而不妥协,就可能不被官员接受,不给其向大众展示的机会,那么这件完美的作品也无法举世闻名。

所以说,在遇到阻力或压力时,不妨低一下头,弯一下腰。通常情况下,只要有一方退让,局面就不会再僵持;只要懂得适时让步,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争吵。这样才能让你在生活、工作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最终收获一份丰厚的人生成果。

【宽心术】

有些人缺乏忍让精神,因为他们错把忍让当成窝囊,担心自己忍让会被人当做随意捏的“软柿子”。

其实,忍让是一种“别人生气我不气”的宽心,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的大度,是一种“给他人台阶下”的善良,是一种“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的襟怀,也是一种“风雨不折腰”的坚强。它能够将生活中不愉快的事和不良的情绪淡化和遗忘,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吃亏是福,相信有付出定有回报,睚眦必报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害了自己。尤其当对方是你的对手、仇人,或是有意要气你、激你的时候,这时,如果你不忍气制怒,保持头脑清醒,就很可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入其彀中。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能忍善让是理性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能忍让者,大多意志坚韧,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能得到别人的拥护与尊敬。

忍耐是智慧,吃亏是福气

隐忍以行。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总结出的一句至理名言,告诉大家遇事要有忍耐的本领,特别是在你处于劣势的时候,更要懂得自我控制。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本来是一句生活中的俗语,也就是说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势之下,一定要巧妙地应对问题。说得更通俗易懂一些,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忍耐过后是另一种人生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时候就需要你用智慧和耐心去面对、去解决,而不是靠一时的喜怒哀乐去意气用事。要知道,你不是天地间唯一的存在,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别人也不会对你言听计从。

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叫做“吃亏是福”。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验证这一真理的。

有一年山东大旱,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郑板桥作为当地知县为民请命,仗义执言,因此得罪了上边的封疆大吏,被撤职查办。

从表面上看,郑板桥丢了县令这一七品芝麻官,确实让人感到可惜。

郑板桥忍受了一切,但从长远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郑板桥虽然被撤职,但是他终于摆脱了官场的羁绊,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所谓“无官一身轻”。

他回乡之后,了无牵挂,开始精心研究诗词书画。他的隶书楷书行书立体相参,自成一格;书画颇具风骨,自成一家,尤擅兰花修竹,格骨奇高。以致有人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当日的开缺回籍,哪里会有后来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

由此看来,郑板桥被撤职是福而非祸。

忍人所不能忍,方可为人所不可为

“一代兵仙”韩信是汉朝的建立者刘邦重用的人才之一,可谓汉朝的开国名将。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指挥千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刘邦封韩信为淮阴侯。但是又有谁能知道这个拜帅封侯的韩信年轻时候曾受过胯下之辱呢?

韩信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困,甚至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穷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足”。而他本人又不是那种溜须拍马、投机取巧之徒,整天只知道在家里研读兵书。

为了混一口饭吃,他整天背着传家宝剑沿街乞讨,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讨厌他。

“柿子专拿软的捏”,韩信自然也就成了人们欺负的对象。

有一次在市集上,三个当地的无赖看不起韩信的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就当众取笑他,并让韩信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这对韩信来说是多么大的侮辱呀!

三个泼皮无赖和一个在别人眼里看来懦弱无能的韩信,引得众人前来围观,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个穷酸的家伙会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

韩信看了看这三个无赖,心想,在这种情况下跟他们对着干只能给自己招来祸患,他们人多势重,搞不好最后还得闹一个鼻青脸肿、皮开肉绽的下场。

他在心里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钻一次吧,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韩信弯腰趴下,从几个无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满街人都哄堂大笑,讥笑韩信是个懦夫、是个没用的人。

经历了这次难以启齿的侮辱后,韩信并没有因受侮而就此消沉,他闭门苦读,发誓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处境。

几年之后,反抗秦王朝统治的起义爆发了,这正给韩信提供了用武之地,他最终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一代开国名将,威名远扬。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成就盖世功业,已经成为千古佳话。假如他当初为了出一口气而一剑刺死羞辱他的无赖们,他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代盖世将才将屈辱而死。韩信明白其中的道理,宁愿忍辱负重,不因一时之气而自毁前程。这样的忍耐并不是屈服,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不因小失大,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如同决堤的洪水而一发不可收拾。

【宽心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忍辱负重”也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有好多人会认为这是低三下四的行为,没有出息。如果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所谓“吃亏是福”的确是种美德。你采用哪种方法对待强加给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最终都会影响你的一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自己忍耐,成全别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两种信条:第一,说话要心平气和,有理不在声高,要学会忍耐;第二,“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而在强调培养公民道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两句格言也是值得我们仔细领会、身体力行并且需要发扬光大的,它凝聚着谦和与忍让的美德。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人际往来日趋频繁,因此,对自律、忍让的需求也就显得更加迫切。利益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但即使自己理由充分,也不必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如果偶有不顺就大吼一声,剑拔弩张,不但无益于纠纷的解决,而且必然激化矛盾、扩大冲突,甚至酿成灾难,身陷囹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大家不可忽视。

不要毫无顾忌地说话做事

卡特在公司是一位心肠很好的人,但是有一个毛病却让大家难以忍受,那就是只要心中有不舒畅的事情,他就会把不高兴都写在脸上,不顾一切地大发雷霆。

卡特总是说:“我就是不喜欢看别人的脸色,那样太辛苦了!不管是好话还是歹话,只要是我自己想说的就一定要说出来,否则,我会感到很压抑!”

“你就不能有话好好说吗?”同事们都好言相劝。

他就是做不到,他做事不会顾及别人的脸面。于是所有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他,他的所说所做十有八九会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但是,这样下去他却害了自己。有一天,他不知为了什么事,和上司在办公室里大喊大叫,最后,还把桌子一拍,拿起公文夹往上司脸上一扔,大声说:“我不干了,这总可以了吧!”

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辞职,因为像他这样的人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他在这家公司继续干下去,但他以后再也没有被重用过。当年的同事都得到了晋升,唯独他还在原地踏步,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其实很多人都一样,他们都想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要无所顾忌。但是,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不能随心所欲。天地间不止你一个人,就连皇帝尚且需要遵守宗法礼仪,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由着性子来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多数情况下,那些率性而为的人总是因为敌人太多而遭人讨厌。说话随意、不讲究技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情绪,就会给人留下脾气暴躁、蛮横无礼的坏印象,这样你就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不能脱口而出又不伤害别人,那么成全别人一次又能怎样呢?有话好好说,“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一时冲动就轻易下结论,作决定。在说话之前要仔细地、综合地考虑一下当时的处境,事情的前因后果,面对的人的身份、地位等。最好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