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39761200000031

第31章 和谐人际篇(1)

女人的人脉,既可以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自己的社会关系,还可以是自己能够借用的人际资源,比如:家庭中的温情、职场中的友情、生活中的交际。女人的交际越广、越通畅,生活就会越轻松,工作就会越顺利,人生就会越成功。

第43件事:人际交往中倾听比倾诉更重要

上天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够给予别人的最大的赞美。不管对朋友、亲人、上司、下属,倾听有同样的功效。古希腊也有一句谚语:“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善于倾听是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内容,对于女人来说,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智慧。倾听,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倾听,最受欢迎的女性语言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言语能够受到重视,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能更好地与别人交流,还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找到对方的兴趣所在,为自己进一步引出话题找到突破口。

当你能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往往更能激起对方与你继续交流的欲望。很多时候,用心聆听能让对方感受到你诚恳的态度,比你说上大篇的花言巧语效果要好得多。

有一项对成功女性的调查显示,那些成功的女性之所以能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原因之一就在于她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别人讲话。是她们的善于倾听,让她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营销专业毕业的海霞,在工作两年后被聘为某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新官上任,她所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倾听。对于倾听,海霞有她的理由,第一,她刚到公司,对公司具体的推销方案还不熟悉,而要尽快熟悉,倾听一些手下资深业务人员的汇报是一条捷径。第二,作为部门经理,对一些资深业务人员意见的倾听,也表现了她对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这让她这个刚刚上任的小女子得到了部门大多数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都觉得她是自己人,并不会因为她年轻而去有意刁难她,反而会在有个别人员前来刁难时帮助她。

经过一段时间,海霞对业务越来越熟悉,她会边倾听边提示下属进一步思考,下属在她的指导下,往往能想出更好的销售方案,并且因为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视,也兴奋异常。海霞手下的销售人员都认为她是一个优秀的经理。

海霞在任职之初,在不熟悉公司业务的情况下,运用倾听的方法,度过了新官上任的第一关。她很快地熟悉了业务,同时,也获得了员工的信任,这也正是她的高明所在。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女人需要提醒自己一个简单的道理:学会听别人讲话比自己讲话更重要。耐心是很多女人在沟通中相比男人的优势所在,所以,善于倾听的女人总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和赞许,拥有令人羡慕的人缘。

大多数人在和别人交流时,都有倾诉的欲望,而很少有人愿意听别人说话。其实,一个人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谈话,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对于说话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肯定,而说话者也会因此对能够认真倾听自己说话的人,从心里充满感激和喜爱。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相貌英俊的伯爵爱上了一个长相并不出众的寡妇,对于别人质疑的眼光,他是这样解释的:“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倾听者,和她在一起感觉像是沐浴着阳光一样舒服。”

倾听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一种聪明的交际方式。倾听不是简单地听听就行。作为一种交流,在倾听的过程中,是需要技巧的。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是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说话者和听话者要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掌握良好的听的技巧,是联络情感、满足他人心理需求必不可少的沟通手段。

1.倾听时,一定别忘了适时给说话人一个示意

一名好的听众,并非只是盲目点头,而是根据对方的谈话主题,给予相应的示意。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给予说话者一个恰当的示意。即使是一个字或者一个动作,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可以,这不仅表示你在听,而且表示你在很用心地听,这是对说话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示意,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在跟人交流的时候,眼睛要注视对方,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盯住对方的眼睛,这样往往会让人感觉咄咄逼人。最佳的方法是用眼睛注视对方的鼻尖或前额,这样能让对方觉得你的眼神比较柔和。

2.在倾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在倾听的时候,不要想别的事情,眼睛要看着对方,随时注意对方谈话的重点,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你要用点头示意或打手势的方式鼓励对方说下去,让他知道你在用心倾听。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或者有别的原因不能听别人谈话,就直接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你的看法,但是今天还有两件事情必须马上处理。”这时,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如果你心里想着其他事,心不在焉地去听别人说话,对方会认为你是在敷衍,反而会对你心存不满。

苏艾是个很普通的女孩,既不是特别漂亮,也不是特别能说会道,但是,她的朋友们都愿意跟她聊天,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们都愿意跟苏艾分享。不管走到哪里,她的身边也不会缺少朋友。

说到自己的好人缘,苏艾腼腆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在朋友们想要表达的时候,真诚认真地去倾听就是了。”

3.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许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善于自我开导,总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向朋友倾诉。这时,当你在倾听他诉说的时候,多点耐心,给予对方足够的理解,鼓励对方说下去,相信对方一定会感激你。

当别人谈兴正浓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这是一种没有教养和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有很特殊的情况你不得不打断对方的谈话时,那么,你说完后一定要帮助对方恢复被你打断了的思路。

许多大人物曾经说过,他们更喜欢那些肯耐心听别人说话的人,而不是那些动不动就高谈阔论的人。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自私地要求别人都来做你的听众,而是试着让自己去做别人的听众。

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

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往往不仅谈吐得体,举止大方,而且善于倾听。言为心声,每个人所说的话都是内心想法的表达,用心去听别人的话,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一个团队的成员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那么,这个团队往往能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有时候,当一个人吐露心声的时候,也许他所期望的,并不是你的附和与赞同,哪怕你只是用心去听,对方就已经满足了,倾听别人说话,不只是对别人的尊重,也展现了一个女人的魅力。

倾听别人讲话,就要认真地领略别人说话的意思。当别人把你当成一个值得信赖的倾吐对象的时候,作为听众,要努力去感受别人内心的那份感情;而当别人讲述某件重要事情,比如开会或者安排工作的时候,集中精力倾听,能让你全面掌握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并且把工作做得最好。所以说,倾听不但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必要性。

当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要双眼注视对方,也就是说,不仅要聚精会神地听对方说话,必要的时候,也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让对方演独角戏,哪怕用点头与微笑来表示自己的认同也可以。当然,不能因为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抢了别人的话头,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要专心而且耐心,不要心不在焉,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不被重视,甚至觉得你不喜欢跟他说话。

小咪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女孩,虽然看上去不怎么出色,没有漂亮的容貌,也没有出众的才华,只是一个平凡的职员,但是,在单位里大家都非常喜欢她,甚至连单位里最傲慢的同事也跟她没什么隔阂。其实,这与小咪的善于倾听有很大的关系。

单位有位同事一直不顺,遇人不淑,婚姻不幸,事业也没做出点成绩来。因此,她常常郁闷寡欢,每每对人诉苦,别人也都是爱理不理,甚至心生不耐烦,于是,她的性格变得更加怪异起来。而小咪来到这个单位之后,每天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小咪的热情让她再次有了倾吐的愿望。于是,她对小咪倾吐了一肚子的苦水。

小咪虽然无力帮这位同事改变什么,但是,她还是认真地倾听对方讲述自己的经历,还不时地点头或者用眼神表达同情。当同事讲述完之后,感觉轻松了许多,仿佛多年积压在心中的怨气一下子得到了释放,而她也对小咪抱有感激之情。

其实,对于在低谷徘徊的人,倾听是最好的帮助,小咪的倾听行为既能让同事用倾诉来宣泄情绪,也表现了她友好的性格。“倾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倾听时,你会在意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在乎对方的感受,并且能够配合对方,让说话的人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而作为听众的你,也准确地领会到了对方的意思。

在职场中,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有利于自己的长进。很多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倾听他人的意见,取其精华,也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倾听也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所以,在听别人讲话时,不要做出一些失礼的行为,比如,强行打断他人的话,或者为了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而将别人的观点贬得一无是处等。

倾听,要集中精力,用心去听,而不是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做着自己的小动作,忙着自己的事情。懂得倾听别人心声的人也会收获别人对你的尊重,也会让别人产生与你交流的兴趣,一个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相互倾听能够促进大家交流的兴趣,并且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让整个团队的气氛更加完美,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追求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44件事:不要忘了照顾身边重要的人

作为一个女人,要建立一种超强的人脉,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她们既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有责任感,还要做好家务、照顾好家庭和教育好孩子。身边的人也很重要,千万不要忘了他们!

把关心真正送到父母的心里

有这么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许多小鸟在无忧无虑地起舞歌唱,离它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对年老的鸟夫妇趴在窝中,它们感叹说:“孩子们的翅膀硬了,一个个都飞走了,就剩下我们两个老的独守巢中,真是凄凉孤单啊……”

这就是一种空巢现象,是指无子女或者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后形成的中老年人独守状态,尤其是单身的老人。

中国人的观念看重天伦之乐,在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中,儿孙绕膝才是理想的晚年生活。然而,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工作调动的频繁、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等原因,使得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家庭观念日益淡薄,从而导致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于是,老人晚年的理想落空了,一时间,孤独、空虚、落寞、伤感等各种情怀油然而生,因此导致精神萎靡,顾影自怜,甚至经常偷偷哭泣,倘若老人又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这种消极感便会进一步加重。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功能会降低,又会因此导致更多的疾病缠身。

现在多数老人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因此他们很少要求子女对他们进行经济供养,但是衣食无忧的他们并非内心无忧,他们更渴盼子女的精神关爱。中国传统思想是“养儿为防老”,因此,人岁数大了以后,就会不觉间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因此会变得敏感、脆弱,倘若这时再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因此,子女要意识到父母在身心可能遭到的危机,为父母的身心健康做一些实事。心理学家强调,与父母住在同一座城镇的子女,与父母的住处尽量不要太远,就像日本人提倡的“一碗汤”的距离最为合适。所谓“一碗汤”的距离是指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应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衡量标准。而那些与父母异地而居的子女,除了要托人帮忙照顾父母外,还应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平时有事没事多打几个电话问候,尽量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家探望等。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且,我们绝大多数人也都能够真切地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想担负起为人子女的这份责任,就应该让父母知道你是在用心爱着他们、关心他们的,每一个成年的子女,在父母年老的时候,都会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创造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让父母吃好、穿好、住好。但却由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的繁忙,或者因为自己的大意,常常忽视父母精神上也是有所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