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39756100000006

第6章 会卖力:动脑干活,卖“力”工作(1)

在职场上只会做事是不行的,还要把事做好。职场丽人一定要明白:如果单凭出卖体力,作为女性显然是处于劣势的。只有运用脑力,学会用脑去干活,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最终胜过男人。

掌控力:规划好你的职场“蓝图”

很多女性一谈到目前工作的状况,总是抱怨个不停。听到最多的就是:“我现在每天都累得不行,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我对现在这份工作一点激情也没有,本来当初还有别的选择的,真的太后悔了。”“要是当个老师就好了,还有寒暑假可以休息。”……女人要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呢?为什么大家每日说的做的最多的是抱怨,却很少有人去改变一下自己的现状呢?

现实说明,就算抱怨得再多,我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命工作,并且周而复始地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很多女性在遭遇职业上的选择时,内心总是充满了矛盾。她们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甚至开始迷恋且深信各种占卜、八卦,以此来问自己的前程如何,用星座分析自己何时好运。当显示出好的结果时,就满心欢喜;结果稍有差池,就一整天都愁容满面,灰心丧气。

这些东西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其实这不过是自己骗自己,寻求心理安慰的小把戏罢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前途是没有一点帮助的,反而有时还会害得我们情绪变得波澜起伏,对我们工作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雅静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担任美术编辑。这份在外人看来时尚而悠闲的工作,她其实非常不满意。她说每天机械地设计、修图、排版……让她很厌倦。她希望自己能去大学当一名设计专业的讲师,而且还为此做了一系列详细的设想——考研究生、进全日制大学积累经验、评职称等。可是很多年过去了,她仍旧做着自己不喜欢的编辑工作,仍旧是每次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不停地抱怨,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计划和梦想。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做出些实际行动,她说,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去学习,而且下了班以后太累了,除了休息什么也不想做。

生活中有很多像雅静这样的职业女性,她们做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同时不停地憧憬着美好的人生;但她们又总是为工作所累,总是遇到各种各样阻碍自己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好像都是为她们量身定做的一样。而且她们习惯了遇到这些问题就一味地求助外援,或者是逃避。长久累积,自然而然的,她们也就失去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她们就开始相信所谓的“命运”。

著名主持人****在大学期间,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女生。她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因为听力不好而常常自卑沮丧,直到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听力水平提高了,才慢慢地恢复了自信。她经常说自己不是很有才华,也不是极端的聪明。可是这些问题显然没有影响到她今天的成功。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大胆直率以及看问题独特的视角,她已经完美地完成了自己职场生涯的四次转型。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导演给她的理由是,长得不够漂亮。****知道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找一个漂亮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我就希望做一个聪明的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的这一番话打动了导演以及评委,终于在众多优秀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之后****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同,她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1994年,当人们还在惊叹****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主动辞去央视工作去美国留学的决定又让人们惊叹不已。在事业快要达到顶峰的时候放弃大好前程,这可不是谁都有勇气能下这个决心的。但是****做到了。****说起自己26岁时只身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经历时,总会感慨:“我虽然没有遭遇很多苦难,可是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那时候没有一件事是可以轻而易举就做好的,失望、难过、磨难、委屈,我可是一样也没少了。”

1997年****回国以后,经历了她的第三次转型。那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便加盟其中,当上了凤凰卫视的主持人。1998年1月,“****工作室”正式开播。****在凤凰卫视待了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她不仅积累着经验和资本,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1999年10月,****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沉寂一段时间以后,2000年3月,她突然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借壳上市,准备打造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选择了始终站在前沿,做起了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那时在报纸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的报道。她成功了,凭借自己敢想敢做的闯劲,她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第四次转型,从一个做传媒出来的人变成了一个传媒名人。

****这四次完美的转型每次都让人感叹不已,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聪慧的****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块什么料,所以她从来没有偏离媒体这个大方向,她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传媒人”,唯一的变化就是她在不停地提高自己的目标层次。从著名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转型。她是幸运的,但这样的幸运,不是人人都有的,更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这样的幸运不仅需要睿智的眼光、独到的操控能力,更是职业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的结果。****说:“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在自传《凭海临风》一书中,曾写到了乘热气球的经历。她说人生的乐趣其实和乘坐热气球一个道理,全是在那定与不定之间。热气球的操作员能做的只是调整气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这也正是乘坐热气球的魅力所在——既有控制的可能性,同时也保留了不确定性,所以比任何精确设定的飞行都来得刺激。

就好比一个演员,你首先得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才能设计怎么演好那个角色。想做职场的精英,就得为自己找到一个大目标,并且设计好当中的每一步。切记不能想着走一步看一步,你要明白,如果你不设计自己的路,很有可能走的就是被别人设计的路。人不可失去主动权,我们要把人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努力去规划好自己的职场“蓝图”。

开拓力:不要为自己的职业设限

职场中有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很多女性在30岁以前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输于男性,可一过30岁,她们的冲劲就明显不足了。就连那些女性占明显优势的职业,譬如公关、猎头等,位于中低层的都是女性,而最高层的却往往是男性。还有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女大学生毕业之后,会选择从事文秘等和自己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的工作……

这些现象的产生是有很多原因的,男女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期望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女性不是因为职业理想或者其他原因而从事某项工作,这样就在无形之中给自己的职业设了限。

大学毕业后,玛丽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就职于欧美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了两年之后,她跳槽到一家猎头公司做调研员。因为她对调研员这份工作不是特别了解,干了一年之后,公司没有和她续约。玛丽说,其实她是知道自己很难承受猎头行业的工作压力的,她之所以换工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原来的工作很难接触到优秀的异性。她只是希望通过猎头公司调研员这个职位认识一些青年才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思琪是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应届硕士生,因为其成绩十分优秀,导师希望她能继续读博。思琪一直表现得犹豫不决,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社会上流传的那句话——“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还有女博士”。思琪很怕因为女博士的头衔让她减少找到另一半的机会。

Ann快30岁了,事业上颇有成就,现在是一家大型外企的销售主管。可是她却说自己不想从事销售工作了。她认为自己就要30岁了,应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现在很多男性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做销售工作,所以她想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这样有利于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

上面三个主人公不论受教育程度还是工作背景,应该说都是很不错的,如果她们能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一定会取得不一般的成就。可就是因为自身的性别因素,她们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太过看重工作外的生活,使得她们放弃了机会,不免让人惋惜。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展心理学家们对此事这样解释:小到服饰、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以及期望上都是有着不同要求的。这些看似无形的要求会形成一套男女性别有意无意遵守的刻板性别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人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法国著名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靠后天造就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遵循很多性别要求,比如说很多女性都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这样的想法使得她们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工作上,也使得她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太高的期望。她们总是认为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不如找个好老公,所以主动放弃了自己深造或晋升的机会,去从事一些相对来说轻松的工作,像是文秘、人力资源、行政等职业,而这些职业往往很难让女性在职场上取得很高的成就。

但是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性别社会化要求都合理。就像上面的那些案例和观点,很值得身在职场的丽人们反思。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托于别人,为了未知的感情放弃自己事业上的发展是不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些?而且谁说女博士就嫁不出去?谁说女人做文秘就比做销售好找老公?谁说高工资的女性就一定不会幸福?

当然,很多女性为了人生的大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事业也是情理所在。成家之后,因为要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和家庭上面,所以她们会放弃工作时间较长和需要经常出差的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说每一个女性都要成为女强人,每个人都有选择让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工作的权利。只是,想成功的女性不应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不确定的人或是一段未知的感情上面。在没有遇到对的人之前,还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比较好,在规划自己的职业时少一点感性的东西,多一些理性思维。

希望职场丽人们牢记这一点:嫁个好老公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好事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是自己可以规划和掌控的。

生命力:保持活力,别让热情熄火

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职场的工作也常常令人身心疲惫。当“职业疲惫”“职业倦怠”席卷职场,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审美疲劳”。工作没有激情,觉得自己“四面楚歌”,这时,该如何使自己充满活力以保持职业的“年轻态”,便成了职场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此,职业规划师为我们提出了职场“GRE”对策。

G—Government。在英文中除了有政府的意思,还有管理的意思。这里所说的管理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也不是对工作内容的管理,而是指要管理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做好每一天的各项安排。

有一个很有名的算术式:7+1>;8,而关于时间的管理就有这个意思。每一天我们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会出现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把每件事情简单地按部就班地完成下去并不是有效率的做法,把将要做的事情先在纸上罗列出来,然后重新排列,考虑一下什么事是今天必须完成的,或者哪两件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你将会发现这不仅是非常有趣的事,而且会让你每一天的生活显得井井有条,同时还能提高你做事的效率,让你因为有成就感而对所做的事充满热情。

R—Relationship。人在职场,巧妙处理好自己各方面的关系也很重要。

面对上司时,虽然你是下属,也要表现得不卑不亢,要体现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让上司看到你的培养潜力以及你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要谦逊,毕竟你是下属,你要让上司觉得他是比你有能力的,你有很多要向他学习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做事要有原则,但更应注意方法,要时刻准备好让上司下的台阶。

和同事相处的时候要宽容、友好、谦虚、和善。别人的做法只要没有妨碍到你的切身利益,就尽可能地去体谅对方所做的让你觉得格格不入的地方。“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该怎么去对待别人”,一个和睦、友善、亲切的工作氛围是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去维护的。